【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概论
- 格式:pptx
- 大小:17.91 MB
- 文档页数:15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目的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护理专业教育,加大护理专业人才供给等方式,探索建立助产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系统分析助产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果助产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稳步增强,就业能力持续提升;学院助产护理专业生源增加,知名度不断提高;医疗机构选人用人目标明晰,专科能力建设加强。
结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院校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合作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modern apprenticeshipPan Y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nursing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by vigorously developing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other ways.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systematically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modern nursing professional apprenticeship talent training mod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has been steadily enhanced, and their employabil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number of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has increased and its populari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moder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apprenticeship system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technical talents.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s; Talent training mod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operation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举措[1],是现代学校与现代企业双主体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
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引言学徒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是一种通过大师带徒弟的方式传承技艺的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徒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形成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符合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并对其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通过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为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培养更加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1.2 问题提出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学徒制度培养出符合现代建筑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整合先进技术和传统技艺,构建符合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徒制度的历史及发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以及在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也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当前建筑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促进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现代建筑工程技术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因此探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建筑工程技术人才至关重要。
学徒制度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学徒培养模式可以有效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通过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51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钟伟东 吕秋珍 汪西霞 张小龙 吴清华 叶国才( 河源技师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岗位对接式”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提出了构建“岗位对接式”现代学徒制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岗位对接式;双导师随着企业的发展,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企业的规模化、自动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坊,传统的学徒制在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教育培训效率以及教育的规范性上受到挑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职业院校要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社会能力、社会责任感、方法能力、创新精神、专业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人才支撑服务。
本文着力构建“岗位对接式”现代学徒制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一)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师傅与徒弟之间采用了面授的教育方式,他们之间可以充分了解,师傅对徒弟的能力和方向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徒弟)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升,特别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车间搬进校园,企业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学生在生产线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
以往此类实训课程,学生要到企业实习才有机会接触一线的生产内容,而今在学校里就可以学到企业才能学到的知识,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工学一体化,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提升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理实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按照真实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合一,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作者:杨正俊王耀钱振勋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0年第05期【摘要】现代学徒制在改变传统学徒制单一技能传递的同时,注重现代技术的多元传授,并加强了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养成。
基于此,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借力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学徒制经验,引进成熟的项目,通过消化、吸收、内化、迁移,形成独具特色的“项目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达成双主体育人目标。
【关键词】“项目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36-0030-05【作者简介】1.杨正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江苏无锡,214153)教务处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2.王耀,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江苏无锡,214153)宝马中心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3.钱振勋,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江苏无锡,214153)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
*本文系无锡市2018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AHK项目的汽车维修专业建设实践研究”(H/D/2018/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徒制是发达国家职工技术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1]2014年8月,教育部正式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19号),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内涵、要求、意义、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做了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以下简称“无锡汽车分院”)经过多元化、共享型“项目式”现代学徒制探索,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传统现代学徒制进行调整、融合、改造,找到了适合学校的发展路径,形成了一种能辐射、可推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职业教育一直存在着与就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状态等问题,无锡汽车分院亦是如此。
“双主体”校企合作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成果探析1. 引言1.1 双主体校企合作的背景双主体校企合作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方面存在不足,企业普遍反映学生毕业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适应能力。
为了缩小校企之间的差距,推动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实践能力提升,双主体校企合作得以兴起。
校企合作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校与企业资源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性教学和实习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模式,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双主体校企合作的背景是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2000字】1.2 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和特点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校园教育和企业培训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实践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结合理论与实践:现代学徒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在校园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真实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
二、个性化定制培养:现代学徒制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规划,设计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达到更好的人才输出效果。
三、导师指导和辅导:现代学徒制中设立导师制度,企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环境,了解职场规则,提高工作技能。
四、就业保障与职业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往往能够获得企业内部的优先聘用机会,实现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
这种就业保障对于学生减少求职压力、提升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个性化定制培养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对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RESEARCH研究OCCUPATION1472013 08摘 要:中职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更需要富有创新的思路。
20年前从困境中崛起的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业绩,凭借的就是“一体两翼”的创造性办学思路。
该校从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入手,紧紧抓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加以训练,成功申请了500多项专利,形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品牌,为当地城镇化培养出大批德技双馨的毕业生。
关键词:一体两翼 精细化管理 创新能力 特色品牌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创新特色解读文/曾茂林创办于1992年8月的陈村职业技术学校,坐落在闻名海内外的“千年花乡”——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
2004年6月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学校的评估验收,以学生专利发明闻名全国。
一、困境中崛起,业绩举世瞩目该校创办之初借用的是小学的旧教室,招生仅限于陈村镇没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生源差、人数少。
1996年与陈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资源共享”的新型办学模式。
1997年5月被评为首批“市级重点职业学校”,同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乡镇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学校四易其址。
经过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从2000年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
建有数控加工、CAD/CAM设计、模具制造、PLC技术、机电一体化、现代物流应用、动画制作、网络管理、综合布线等30多个校内实训室场。
学校现有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140多人,其中研究生26人,高级教师34人;在校学生3000多人。
师生屡次在全国和省市大赛中获奖,学校则成为“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创新教育研究基地”,多次获得省市、国家级奖励,有522项学生作品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已获得专利授权128个。
二、“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一体”指以培养城市化意识的人为本体。
“两翼”指借助专利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掌握成为体面城市人的生存手段;借助精细化德育,塑造学生心灵,为学生成为城市化文明人提供保障。
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新突破作者:宋亮来源:《教育》2013年第14期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职业学校报名火爆,当地职业学校招生人士表示,这是由于其培养模式能保证充分就业——以现代学徒制为特点的校企合作班,就业率接近100%。
校企合作式职业教育被形象地称为现代学徒制,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目前,现代学徒制在各地发展迅猛,已经从前两年的无人了解、无人问津发展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
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据佛山市考试中心介绍,当地职业学校设法与产业对接,在教学中增加行业岗位技术含量,纷纷推行现代学徒制。
如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光伏应用技术、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5个专业均与当地企业合作教学,学习期间学生会被派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实际操作。
此举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也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几年实践中,佛山市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职业学校就业率接近100%,不少专业学员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定。
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随着南海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佛山一汽大众投产,使佛山南海区的汽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大。
又如物流管理专业,全国快递龙头顺风速递就是出自顺德本土。
学校在设置专业时就考虑了本地企业的需求,并与这些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联系,为普遍推行现代学徒制打下了基础。
这种模式下不少学生甚至提前就业。
最近几年,佛山中职学校的就业情况优于大专院校,多数归功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展,让学生在学校中就开始接受上岗培训。
一些职校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以定岗实习为主的校企合作形式。
位于广东顺德的陈村职校招收实验班,以机电专业为试点,学生高一时在校听课,高二、高三就在厂区跟师傅学技能。
陈村职校负责人介绍,以前的职业学校开设课程后也会请企业技工到校讲课,学生到高三就去实习;而现代学徒制,则是由学校老师与企业根据工种需要,共同定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封面介绍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教育》
【年(卷),期】2003(000)007
【总页数】1页(P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8
【相关文献】
1.中职学校职业素质培养策略——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践探索 [J], 彭志斌
2.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学校 [J],
3.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J],
4.高歌奋进奏华章幸福学前育——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J],
5.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然而单纯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职业教育已经出现了市场供需相脱节、学生实操能力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距甚远等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学徒制”应运而生。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A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改革,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
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基础现代学徒制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下,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其特质是“工学交替,实岗育人”,这表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再唱“独角戏”,而要与企业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即学校要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专业建设与幼教产业需求的对接,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幼儿教师一线工作过程的对接,打破了学校与幼儿园的界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对幼儿园工作有真实体验,帮助学生全面熟悉幼儿园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掌握专业技能。
2.1课程设置——知行合一课程设置方面分为文化课程、专业课程、企业生产课程。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学徒制应紧跟时代步伐,学院选取英语作为试点课程,试点课程以互联网形式进行网络教学。
专业课程由学院专业教师负责传授,而手工、简笔画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则采取模块化教学,企业生产课程则是根据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和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幼儿园保育员、教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对应的知识要点和技能点,共同开发编写岗位实训工作页。
课程主要有园本特色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蒙台梭利教学)、主题活动教学(农场活动、外教英语主题活动)、一日常规管理(保教见习)。
第一年以职业认知和幼儿行为观察为主;第二年以保育员岗位实训为主,同时进行保育员技能考证;第三年以幼儿园助班教师岗位实训为主,着力提高学生的保教综合技能。
学生带着具体明确的工作任务入园,在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践行“工匠精神”。
实践“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工作实践和学习相结合,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
下面将从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和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来介绍实践现代学徒制的方法。
一、培养模式1.工作实践与学习相结合。
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将学徒派往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并辅以相关的理论学习。
学徒在实践中接受指导并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同时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来提高自身水平。
2.跨领域学习。
学徒不仅要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跨领域学习其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提升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3.导师制。
每位学徒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或专业人员,能够指导学徒进行学习和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培养内容1.专业技能培养。
学徒要通过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操作和技能训练,掌握所学专业的核心技能。
2.职业素养培养。
学徒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综合素质培养。
学徒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三、培养机制1.三方合作机制。
学校、企业和学徒之间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基地、实践教学中心等共同平台来实现培养目标。
2.评价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通过实践成果、学校教学成绩和企业评价等多方面评价学徒的培养效果。
3.联合培养机制。
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徒的培养过程,学校提供理论基础教育,企业提供实践培训,共同参与学徒的培养规划和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践现代学徒制,我们应当加强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各方的合作。
政府要加大对学徒制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企业要积极参与学徒的培养,提供实训岗位和优质师资;学校要调整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徒的培养质量。
总之,实践现代学徒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