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二轮讲义:专题4.2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 格式:doc
  • 大小:660.50 KB
  • 文档页数:2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考纲要求]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3.伴性遗传(Ⅱ)。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6.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错混诊断]

1.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2014·江苏,4A)(×)

2.按孟德尔方法做杂交实验得到的不同结果证明孟德尔定律不具有普遍性(2013·江苏,2D)(×)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

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其中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基本没有影响(2013·新课标Ⅰ,6A)( √ )

5.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 2。其中,F 1产生基因型YR 的卵和基因型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2011·上海,24B)( × )

6.F 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012·江苏,11D)( √ )

7.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该结果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2011·海南,18D)( × )

8.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 ×AaBbCCddEe 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

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32

(2011·海南,17A)( × ) 9.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 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 1自交,F 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则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 和aabb(2010·安徽,4D)( × )

10.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 表示短食指基因,T L 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 在男性为显性,T L 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

的概率为12

(2010·天津,6C)( × )

题组一 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进行考查

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 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的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 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A 错误;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B 错误;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符合假说—演绎法的一般步骤,C 正确;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 错误。

2.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到的现象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 1,F 1自交得F 2,其表现型之比接近3∶1

B .提出的问题是:F 2中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 .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 1,F 1与隐性亲本测交,对其后代进行统计分析,表现型之比接近1∶1

D .得出的结论是: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答案 C

解析 孟德尔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时,观察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A 正确;孟德尔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的原因是什么?B 正确;孟德尔演绎推理的过程是若F 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而进行测交实验,统计分析后代表现型之比接近1∶1是检验演绎推理的过程是否正确,C 错误;孟德尔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做假说的正确性,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即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 正确。 总结提升

要熟练掌握孟德尔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所采用的假说—演绎法的具体内容,如观察到什么现象,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演绎推理等,只有将这些内容梳理清晰,遇到此类问题才能快速作出判断。 题组二 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决显隐性的判断及性状分离比偏离的原因

3.某种品系的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杂交A B .由杂交B 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 .杂交B 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 .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 C

解析 由杂交B 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 中的双亲为杂合子;杂

交A 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结合杂交B 后代中黄色23

、灰色13

,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会死亡,因此,杂交B 后代中黄色毛鼠都是杂合

子。

4.果蝇的体色有褐色和黄色之分。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多只果蝇,其中有纯合、有杂合、有雌性、有雄性,且雌、雄果蝇中都有褐色和黄色个体(从表现型上不能区别纯合子和杂合子)。如何由所给的条件确定这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答案方法1:随机选取多对褐色的雄果蝇和雌果蝇交配,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如果后代有性状分离,即出现黄色个体,则褐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如果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则褐色为隐性,黄色为显性(也可以选多对黄色的雌、雄果蝇交配)。

方法2:让褐色果蝇与异性黄色果蝇交配,如果F1代全部为褐色果蝇,则褐色为显性;如果F1代全部为黄色果蝇,则黄色为显性;如果F1代既有褐色果蝇,又有黄色果蝇,再让F1代的褐色果蝇雌雄交配,如F2中全为褐色果蝇,则褐色为隐性,如F2中发生性状分离,则褐色为显性。

方法3:让多对褐色果蝇和黄色果蝇雌雄交配,若F1代褐色果蝇多于黄色,则褐色为显性;若F1代黄色果蝇多于褐色果蝇,则黄色为显性。

解析遗传应用题的解决首先要判断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后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另一种是根据杂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来判断。题目中给的褐色和黄色果蝇不知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只知道有纯合子有杂合子。若褐色为显性,即褐色果蝇中有VV,也有Vv,黄色果蝇为vv;若黄色为显性,即黄色果蝇中有VV,也有Vv,褐色果蝇为vv。可用多对同体色雌雄果蝇交配,也可用多对不同体色的果蝇交配,还可用两只不同体色的果蝇雌雄交配。

技法提炼

1.性状显隐性判断

(1)寻找杂合子。杂合子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

(3)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4)特殊杂交组合中的判断。子代中所有雌性个体与父本性状相同,所有雄性个体与母本性状相同,则为特定杂交组合:X a X a×X A Y或Z b Z b×Z B W,XY型生物中,雄性个体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ZW型生物中,雌性个体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5)假设推论法。

2.分离定律出现异常的原因

(1)不完全显性:如红花AA、白花aa杂交,杂合子Aa开粉红花,则AA×aa杂交再自交,F2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