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
- 格式:ppt
- 大小:12.21 MB
- 文档页数:36
芜湖铁画作文《芜湖铁画:铁与艺术的奇妙结合》在我去过的众多地方中,芜湖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魅力,而芜湖铁画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得不得了。
第一次见到芜湖铁画时,我简直被惊到了。
那是在芜湖的一个小巷子里,两边都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店。
我就这么瞎溜达,突然被一家店里挂着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只见墙上挂着一幅画,猛一看就跟平常的水墨山水画似的,有山有树还有潺潺的流水。
可是凑近了一看,这才发现这画竟然是铁做的。
铁啊,在我的印象里那都是硬邦邦、冷冰冰的东西,怎么就能变成这么一幅精美的画呢?我在那幅铁画前站了很久,眼睛都不舍得挪开一下。
画中的山像是用粗细不一的铁条搭起来的,粗的铁条就像是山的脊梁骨一样,稳稳地支撑着整座山。
山上那些像是树的部分呢,铁条被弯曲成了各种奇怪的形状,有的弯弯绕绕的就如同真的树枝在风中摇曳。
那流水可就更绝了,铁条被打磨得滑溜溜的,泛着一种别样的金属光泽,就仿佛那真的是水在流动,阳光一照闪烁着银光。
我心里就在想,这做铁画的人不是艺术家那简直就是魔法师啊。
我好奇地问店主这铁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店主笑着跟我说啊,这可不容易。
得先有设计图,然后按照图把铁料给裁好、弯好、敲打好,最后组装焊接起来。
这其中哪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就像在伺候一个娇贵的小娃娃。
比如说弯铁条这个工序吧,力度小了弯不成想要的样儿,力度大了可就断了。
我听店主这么一说,对那些做铁画的工匠更加敬佩了。
从那以后,我只要听到芜湖这个名字,就立马能想到那神奇的铁画。
芜湖铁画就像是芜湖的一张别致的名片,向人们讲述着这个地方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好像在告诉大家,即使是坚硬的铁,在人类的巧手下也能变得柔软起来,变成充满艺术感的作品。
《铁画中的“江湖”》芜湖铁画就像一个神秘的小天地,充满了故事和趣味。
记得又一次回到芜湖,我专门去找上次看铁画的那家小店。
还是那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子,到处都是烟火气。
当我再一次站在那幅铁画前,就像是和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重逢一样开心。
芜湖铁画作文
《芜湖铁画》
哎呀呀,说起芜湖铁画呀,那可真是有得聊啦!
我记得有一次去芜湖玩,特意去逛了那些卖铁画的店。
一走进店里,我的眼睛就被那一幅幅精美的铁画给吸引住了。
你瞧,那铁画上面的图案,有奔腾的骏马,有娇艳的花朵,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呢!我当时就站在一幅画有老虎的铁画前面,那老虎简直太威风啦,好像随时都能从画里扑出来一样。
我就那么痴痴地看着,感觉自己都快被那老虎给震慑住了。
店里的老板特别热情,给我介绍起这些铁画来。
他说这些铁画可都是师傅们一点一点用锤子和铁砧打造出来的呀,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特别好。
我凑近仔细看,可不是嘛,那老虎身上的纹理,那花朵的花瓣,真的是精细得不得了。
我还好奇地用手摸了摸,哇,那铁的质感,冰凉冰凉的,却让人感觉特别踏实。
我在那店里逛了好久好久,每一幅铁画都让我舍不得移开眼睛。
我想象着这些铁画挂在家里的样子,那得多气派呀!虽然最后因为价格有点小贵我没买,但芜湖铁画真的给我留下了超级深刻的印象。
直到现在,我每次想到芜湖,就会想起那些精美的铁画,想起我在店里看到它们时的那种惊艳和喜爱。
芜湖铁画呀,真的是艺术的瑰宝呀,希望它们能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魅力!嘿嘿!。
铁画的制作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才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
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原名“铁花”,安徽芜湖特产,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
铁画吸取了我国传统国画的构图法及金银首饰、剪纸、雕塑等工艺技法,以低碳钢作原料,以铁代墨,以锤代笔,经过出稿、剪、砸、烧打、上漆蜡、上框等工序和“打活”、“钻活”等工艺,精致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
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艺术特点】铁画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劲凝重,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铁画是以铁为墨,以砧为砚,以锤代笔锻制而成。
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
第二类为灯彩,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动人神魄。
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
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
芜湖铁画源于国画,具有新安画派落笔瘦劲简洁、风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艺术特征,是纯手工锻技艺术。
它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
既具有国画的神韵又具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艺术。
【获得荣誉】芜湖铁画曾参加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匈牙利布达佩斯造型艺术展,并赴日本、科威特、意大利、尼日利亚、沙特、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芜湖铁画在现代的发展芜湖铁画风格独具、天下驰名,在现代社会潮流下日显式微,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历史悠久,没有与时俱进。
芜湖铁画三百余年历程,基本上是隶属身分,作为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与衍生。
当代社会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科技提高了生产力,大大降低了工艺品的制造成本,并形成规模化、节约化大生产,外来的实用工艺品和器物正在以便捷、价格低廉、产品丰富等优势,冲击芜湖铁画。
二是使用价值单一,铁画主要充当节庆、人际交往礼品,满足农耕经济、芜湖商埠文化下精神需要。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现代西方发达社会被称为“消费社会”、“富裕社会”。
芜湖铁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辉煌,究其因不是顺应了市场转型、大众消费的变化,而主要的是“以黄金铁画冲上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书画家、芜湖铁画第五代传人杨光辉语),因此当今铁画的社会消费量不断下降也就在情理之中。
三是传承方式封闭保守性,主要二种传承方式,一是家庭作坊中父子、父女相传统,二是师徒之间的传授,传授方法上也不科学,多以口传身授为主要方式,也有一些工艺口诀,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总结,严重限制和束缚了芜湖铁画工艺的发展和进步。
原因在于历史上,贫穷、缺乏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使铁匠艺人的整体文化水平很低,画家和其他文化人缺乏对关于工艺方法、原则著作如《天工开物》、《考工记》等的研究,没有为铁匠艺人提供指导。
四是品种未脱窠臼,虽然近年来铁画品种上有所突破,出现了实体铁画、盆景铁画、日用铁画、瓷盘铁画,但主体上仍是壁画、座屏、条幅、横幅,行业内衣钵相袭,服务于经济、教育、审美、旅游几乎没有从以上这四个因素看,芜湖铁画的颓势不是现在开始的,也不是铁画独有的。
从世界传统工艺发展史看,这是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然的一个阶段。
如19世纪后期英国曾发生意义深远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促进了现代设计诞生,上世纪60—70代,西方(包括日本)又兴起了范围广泛的手工艺复兴运动。
芜湖铁画对人精神成长的作用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芜湖铁画对人精神成长的作用。
你知道吗,芜湖铁画那可是个神奇的存在!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铁画,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
那线条,那造型,仿佛都有生命一样。
这铁画啊,能让人变得更有耐心。
制作一幅铁画可不简单,得一点点地敲,一点点地磨,没有足够的耐心可不行。
咱们在欣赏铁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份耐心的力量,慢慢地,自己也会变得不那么浮躁,做事情更能沉得住气。
还有哦,铁画能激发咱们的创造力。
那些独特的构图、新奇的创意,会让我们的脑子转起来,说不定就能打开自己的脑洞,想到很多以前想不到的好点子。
而且呀,铁画里蕴含着一种坚韧的精神。
铁那么硬,却能被打造成如此美妙的艺术品,这得多不容易啊!咱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铁画的诞生过程,是不是就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了?铁画还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它承载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技艺,让我们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更愿意去传承和发扬。
总之呢,芜湖铁画就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默默地影响着咱们的精神世界,让咱们变得越来越好!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芜湖铁画对人精神成长的作用哈。
你瞧,芜湖铁画多美呀!每次看到它,我这心里头就美滋滋的。
它能让人学会欣赏美。
铁画的那种美,不是那种表面的、肤浅的美,而是一种深沉的、有内涵的美。
咱们看多了,眼光就变高了,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细微的美好。
铁画还能培养咱们的专注力呢。
你想想,制作铁画的时候,工匠们得全神贯注,一点儿都不能分心。
咱们在欣赏或者尝试了解铁画的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变得专注起来,干啥事儿都更认真了。
还有啊,铁画能增强咱们的民族自豪感。
这可是咱们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在世界上都是响当当的。
一想到这,是不是觉得自己身为中国人特别牛?而且哦,铁画能让咱们懂得坚持的意义。
从一块普通的铁到一幅精彩的铁画,这中间得经历多少汗水和努力啊。
咱们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想到铁画,就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总会成功的。
芜湖铁画艺术发展探究摘要:铁画,安徽芜湖的特产,是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但在现代社会潮流中,它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
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中国传统工艺品所遇到的问题。
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本文所需要探索和思考的。
关键词:芜湖铁画与时俱进创新芜湖铁画,原名“铁花”,距今已有300余载。
它以锤作笔、以铁作墨、以砧作纸,汇中国传统国画的构图和民间剪纸、雕塑等艺术技法于一炉,经红炉冶炼后,再经锻、钻、抬压焊、锉、凿等技巧制成。
运用黑白对比、虚实相兼的手法,刚劲、豪放、瑰丽,以独树一格的奇特著称于世。
其形式有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神态各异,无不入妙。
即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
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
作为安徽省第一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铁画,无论从人民大会堂的巨幅落地屏风《迎客松》到90年亚运会瓷盘铁画《熊猫盼盼》,再到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霞蔚千秋》。
铁画都以它独有的姿态闪耀着光环。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铁画这一中华一绝也十分关心。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铁画这块瑰宝却面遇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瓶颈。
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发展创新?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和探讨的关键。
一、芜湖铁画现在所面临的问题1.历史悠久,没有与时俱进。
当今正处于高科技大生产的信息时代,科技乃第一生产力,机器大生产大大降低了工艺品的成本,外来工艺品用它的实用、价廉、品种丰富对铁画有强烈的冲击力。
2.销售的地域性限制。
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分析,由于不了解,购买铁画的外地客人还很少,他们对铁画的认同度还很低,购买铁画的人基本还是芜湖本地的企业和个人。
3.传承方式封闭保守。
一般都是家庭作坊中父子、父女相传或是师徒之间的传授。
传授方法上也不科学,多以口传身授为主要方式,也有一些工艺口诀,但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总结,这严重束缚了芜湖铁画的发展和进步。
再加上年轻人普遍对铁画制作不感兴趣,认为工作脏苦累,收入低,没有前途。
芜湖铁画博物馆介绍芜湖铁画博物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是中国唯一一家以铁画为主题的博物馆。
铁画,又称铁艺画,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以铁为材料,经过锻造、雕刻、上色等工艺制作而成。
芜湖铁画博物馆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芜湖铁画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铁画作品,还通过展览、学术研讨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铁画的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知识,促进铁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博物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分为历史展厅、作品展厅、技艺展厅等,展示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的铁画作品,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类题材,展示了铁画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在芜湖铁画博物馆的历史展厅中,可以了解铁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铁画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铁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艺术风格。
历史展厅展示了各个时期的铁画作品,从中可以感受到铁画艺术的变革和演进。
作品展厅是芜湖铁画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里陈列着大量的铁画作品,展示了铁画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作品展厅按照题材和风格进行了分类,其中人物题材的铁画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
这些作品栩栩如生,细腻入微,展现了铁画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才华。
此外,作品展厅还展示了山水、花鸟等各类题材的铁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独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芜湖铁画博物馆的技艺展厅则着重介绍了铁画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要点。
铁画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锻造、雕刻、上色等环节。
技艺展厅中展示了铁画的制作工具和材料,以及铁画师傅们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点。
通过参观技艺展厅,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铁画的制作过程和技术特点,增加对铁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
除了常设展览外,芜湖铁画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如铁画艺术大赛、铁画名家讲座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与者。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还促进了铁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升了公众对铁画的认知和兴趣。
铁画铁画,是由铁材料锻打而成的画作。
像其他国画一样可以挂在墙壁上欣赏。
中国传统的铁画发源于安徽东南部的芜湖,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芜湖自古就有打铁锻钢的传统,所谓“铁到芜湖自成钢”。
风格独特的铁画艺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孕育而生的。
具历史记载,最早的铁画是由芜湖铁匠汤天池和当地著名新安派画家肖尺木共同开创的。
因此,铁画是铁匠手艺和国画艺术相融合的产物。
铁画的发展历经兴衰,直到近代芜湖铁画大师储炎庆继承并发扬了铁画艺术。
储炎庆之长女储金霞从小随父学艺,传承和发展了铁画技艺,是当代铁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制作一幅铁画,必须先有绘画作品作为底稿,准备各种规格的铁丝,铁板作为材料,将材料高温煅烧后,迅速用铁锤敲打成型,焊接成各种艺术造型。
由此可见,铁画的创作就是以锤代笔、以铁为墨,制作出形神兼备,意境悠远的艺术作品。
铁画既有国画中黑白分明、虚实相生的特点,又具有立体效果,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
2005年芜湖铁画被认证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的铁画按照大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尺幅小景,多以人和动植物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墙面之上,别具风格;另一类铁画面积较大,多以神话传说、山水人文为内容,这类铁画或作屏风,或整壁铺设,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无论是尺幅寸景,还是巨幅宏图,每一件铁画的制作流程和方法都基本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同锻造技巧的运用。
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制作铁画的常用工具和几种常见的铁画锻打技巧。
制作铁画的常用工具有电焊机、锤子,铁板。
电焊机:是通过电能高温溶铁,是加热和焊接铁材料的工具。
经过电焊机加热的铁材料,就可以按照设计要求用锤子锤打成型。
锤子是铁画制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锤面的大小,可以选择不同的锤子。
铁材料的质地比较松软,经过锤打之后不仅可以改变形状,更能提高铁的密度和硬度,从外观上看更具金属质感。
这是一块特制的厚铁板,所有锤打操作都要在它的上面进行。
看,在它的一边有一个凸起的圆柱,这是小铁墩。
2020·10芜湖铁画是中国制铁技术和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创造性结合,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
芜湖铁画将铁作为原材料,在传统的制铁技术下,用锤子打造出栩栩如生的客观事物,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气韵。
对芜湖铁画的研究,让人们重新看待这门民间艺术,从而认识并欣赏这门艺术,逐渐提高芜湖铁画的知名度,发掘芜湖铁画更多的审美和文化价值。
铁画艺术文化能够不断充实人们的内心,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芜湖铁画传承的背景芜湖铁画属于制铁工艺范畴,关于铁画的起源,《芜湖县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汤鹏字天池,漂水人,侨居芜湖,创意为铁画,施之灯幢屏障,曲折尽致,山水花卉各极其妙,一时称为绝技。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汤鹏在芜湖铁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有汤鹏和萧云一起完成铁画的传说。
汤鹏祖籍江苏,后到芜湖定居,当时芜湖铁业十分发达,汤鹏制作的铁画题材以山水、树木、花鸟为主,采用热锻冷作,通过锤铁,形成半浮雕画面。
铁画有着与众不同的完整画面,所以刚一流行就深受老百姓喜爱,不仅本地人,很多外地人也前来求购。
汤鹏有幅真迹《竹石图》,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画面仍然具有独特的气韵。
很多文人对铁画赞叹不已,并以诗的形式来宣传。
这样一来,铁画的艺术价值以文字形式被记录下来,并加以流传。
与铁画相关的很多故事都是这样流传,到逐渐有了准确的文献记载,并成为研究铁画的宝贵材料。
例如,《芜湖铁画歌》《汤鹏铁画歌》里都有相关描述。
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文字来看,很多人都认为铁画的创始人是汤鹏,《建德县志》提到,很少有人知道的梁应达对铁画进行了传承,因此,人们对这两人谁是铁画的创始人也有过争论。
芜湖铁画并不是哪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家工艺的精华,逐渐形成的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
总的来说,芜湖铁画是几百年来劳动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
二、芜湖铁画兴起的原因芜湖铁画的形成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主要是在本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一、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芜湖铁画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其工艺技法独特,造型别致,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
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铁画艺术在一定时期内曾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工艺,一些铁画艺术家和文化爱好者积极投入努力将铁画艺术传承下去。
一些政府部门也纷纷引导扶持铁画艺术,举办各类展览、比赛等活动,以提升铁画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当下,铁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铁画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问题。
铁画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黑铁皮,而黑铁皮的获取渠道不够畅通,大部分依靠手工采集,导致了原材料的不稳定性,影响了铁画作品的生产。
铁画的传承者和制作者大多是年龄较大的手工艺人,他们的传统技艺需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去,这在当代年轻人看来,已经不再吸引人,使得铁画的传承面临一定的难题。
二、市场状况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不少铁画艺术家和制作商开始转向网络销售渠道,开设网店、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推广等,加大了铁画作品的曝光度。
由于铁画产品的重量较大,在线上物流配送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制约了铁画产品的网络销售发展。
三、网络传播对铁画艺术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对铁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使得铁画艺术家和制作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作品推广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提升了铁画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些专门的文化艺术网站和电商平台也为铁画艺术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传播与销售途径,为铁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助力。
网络传播对铁画艺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信息过载的今天,铁画作品很难在网络上脱颖而出,竞争激烈。
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盗版、仿制等侵权行为,造成了对铁画艺术家和创作的不正当侵害。
加强对铁画艺术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网络盗版行为进行打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铁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在当前网络时代下,面对铁画艺术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也应看到铁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并为其发展寻找更多的出路。
932020/01 No.215芜湖铁画的发展困境与创新形式内容提要:芜湖铁画作为地方的传统工艺美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让铁画艺术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今天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艺术家需要巧妙利用好铁的材料属性,选择适合铁画锻制的题材和图式,在多元的文化视角下拓展铁画表现形式。
关键词:芜湖铁画;材料;题材;艺术家文_杨涛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芜湖铁画原名“铁花”,是发源于明末清初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国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品。
清代早期,芜湖的铁匠已经在吊灯、屏风、漏窗上打造出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吉祥图案,如“鸳鸯戏水”“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等题材。
此时铁花不再是单纯的生活用器,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器物装饰画,但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铁画。
直到汤天池将国画的笔法、意境融入铁画之中,从其存世作品《四季花鸟》(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可见一斑。
清代梁同书在《铁画歌》中写道:“石炭千年鬼斧截,阳炉夜锻飞星裂。
谁教幻作绕指柔,巧夺江南钩锁笔。
花枝婀娜花璁珑,并州细翦生春风。
芙丛蓼穗各有态,络丝细卷金须重。
云匡扣束垂虚壁,茧纸新糊烂银白。
装成面面光青荧,桦烬兰烟铺不得。
豪家一笑倾金赀,曲屏十二珊瑚奇。
前身定是郭铁子,近代那数缑冶师。
采绘易化丹青改,此画铮铮长不毁。
可惜扬锤柳下人,不见模山与范水。
”其描述了对芜湖铁画艺术的直观感受,介绍了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锻制作品所呈现的内容和形式。
芜湖铁画以锤代笔,以铁为墨,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参照范本,经过叠、铆、錾、锻、焊、锉等多道手工技艺,锻铁为画,集中国画的构图、意蕴和民间剪纸、浅浮雕等艺术技法于一身,以其独树一帜的技艺著称于世。
一、芜湖铁画的发展困境芜湖铁画产生至今,画稿基本来源于他者,无论是萧云从、汤天池二人相互砥砺开创铁画,还是让芜湖铁画享誉国内外的《迎客松》,都离不开画家对创作作品的参与。
目前市场上铁画可分为旅游纪念品、室内观赏型创作作品、户外大型景观作品,这几类作品都是按照画稿来进行制作的,属于“二度创作”。
芜湖铁画的制作流程《嘿,聊聊芜湖铁画的制作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神奇的芜湖铁画。
一说起这玩意儿,那可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呀!咱先来聊聊这制作铁画的第一步——锻铁吧!那师傅就如同一位武林高手,一把大铁锤在手里耍得呼呼生风,通红的铁块在他手里那是服服帖帖的。
师傅瞅准了时机,哐哐哐几锤子下去,铁块就有了大致的形状,就像是给铁块来了个华丽的变身,从一块平平无奇的铁变成了有模有样的艺术品胚胎。
我就想啊,这师傅莫不是传说中的“打铁大侠”?然后就是剪铁啦,嘿,这可有点像给铁块理发呢!师傅拿着大剪子,这儿剪一下,那儿修一下,把铁块多余的部分毫不留情地“咔嚓”掉。
铁块在师傅手里就像个乖宝宝,任由他摆布,最后变成了精致的模样,好像铁块自己也很满意这新造型呢!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焊接啦!这就如同给铁块做手术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师傅拿着电焊机,那焊条就像一根魔法棒,轻轻一点,铁块就乖乖地连接在一起了。
看着那些零散的铁块在师傅的巧手下变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我都怀疑师傅是不是会变魔术呀!接着就是上漆,这就像是给铁画化个妆。
原本黑乎乎的铁块,经过这一道工序后,变得光鲜亮丽起来。
看着那色彩鲜艳的画面,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最后就是装裱啦,这就好比给铁画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让它能够在人群中更加耀眼夺目。
师傅那精心挑选的边框,和铁画搭配得恰到好处,把铁画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
嘿,这芜湖铁画的制作流程可真是不简单呐!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师傅们的心血和汗水。
咱欣赏着这精美的铁画,可不能忘了背后师傅们的辛勤付出。
你说,要是自己也能动手做一幅铁画该多有意思呀,哪怕做得歪歪扭扭的,那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是?不过嘛,咱还是老老实实欣赏别人的大作吧,毕竟这技术活可不是咱能轻易玩转的呀!总之,这芜湖铁画真是让人越看越喜欢,越聊越有趣呢!。
芜湖铁画作文《芜湖铁画:金属与艺术的奇妙碰撞》芜湖铁画,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独特的存在。
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一个魔法,把硬邦邦的铁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画儿。
我第一次见芜湖铁画是在一个小古董店里。
那店不大,但是东西摆得满满当当的,灯光有点昏暗,乍一看还觉得有点神秘。
我本来是在一堆小物件里翻来翻去的,想找个有特色的小摆件。
突然,眼睛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幅铁画给吸引住了。
那铁画描绘的是一片松林,松针根根分明,就跟真的松树似的。
我走近了仔细瞧,发现这铁画的细节简直绝了。
每一根松针就像是用细细的铁丝精心弯折出来的,铁丝的接口处处理得超级巧妙,摸上去平平整整的,一点也不扎手。
那松树的树干也很有质感,有粗有细的线条勾勒出树干的纹理,像是把松树的沧桑和坚韧都表现出来了。
这些铁画没有那些油彩画的绚烂色彩,可是就靠那黑黝黝的铁,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味。
你看那画里的鸟儿,翅膀展开着,像是随时要飞起来一样。
铁画的制造者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硬生生用铁赋予了鸟儿自由飞翔的姿态。
我站在那儿看了半天,感觉自己都能顺着松枝爬到画里去了。
整个铁画简洁又大气,没有一丝冗余的东西,每一处线条都恰到好处。
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芜湖铁画这个名字,感觉它就像一个低调却充满魅力的老友。
这种艺术形式真的太有趣了,它把看似冰冷无趣的铁变成了艺术品,让金属有了灵魂。
别人可能喜欢那些色彩斑斓的绘画,我却对这铁画情有独钟。
每一条铁丝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的诠释,这芜湖铁画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独特的情怀。
《再探芜湖铁画的奇妙世界》芜湖铁画啊,就像一个隐藏在小巷子里的宝藏,越挖掘越有惊喜。
我上次被那小店里的铁画迷得不行,就总想再去看看。
这回我专门跑到一个专门展览芜湖铁画的小展馆。
馆不大,人也不多,就安安静静地呆在那里。
一进去,我就仿佛进入了一个铁的世界。
这里的铁画风格更多样了。
有一幅铁画是个古装美人,她的衣袂飘飘的样子就像是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仙女。
那发丝,一缕一缕地细致极了,我甚至能想象到制造者在灯下耐心地弯折铁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