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2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一、引言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以梦境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关联。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常伴随有睡眠障碍的并发症。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帕金森病患者伴随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临床观察以及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的深入研究。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了近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数据。
其中,对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并利用多导睡眠仪进行夜间睡眠监测。
三、结果1. 临床观察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常常出现梦境相关的肢体活动,如拳打脚踢、大声喊叫等异常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患者自身或床伴受伤。
此外,这些患者的日间功能状态较差,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2. 多导睡眠研究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显示,伴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在REM睡眠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REM睡眠时间减少,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期肌张力明显增高。
这些变化与RBD的诊断标准相符,进一步证实了这些患者存在RBD。
四、讨论帕金森病与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之间的关联已得到广泛研究。
本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中RBD的发病率较高,且RBD 可能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
RBD可能导致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同时,RBD也可能加速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过程。
多导睡眠图在诊断RB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患者的睡眠过程,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了解RBD的严重程度。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associated dermatitis intervention tool[J*.Pflegewissen-schatt,2012,12:85-92.[17*Streiner D L,Kottner J.Recommendations for reporting the re-sultsofstudiesofinstrumentandscaledevelopmentandtest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4,70(9):1970-1979.[18*Braunschmidt B,Muller G,Jukic-Puntigam M,et al.The inter-raterreliability ofthe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interventiontool-Dbetweentwoindependentregisterednursesofnursinghomeresidentsinlong-termcarefacilitiesJ*.Jour-nalofNursing Measurement,2013,212:284-295.19*Beeckman D,Verhaeghe S,Defloor T,et al.A3-in-1perineal care washcloth impregnated wth dimethicone3%versus wa-terandpHneutralsoaptopreventandtreat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Arandomized,contro l edclinicaltrialJ*.Journal of Wound Ostomy f Continence Nursing,2011,38(6:627-634.[20*Clarke-O'Neill S,Farbrot A,Lagerstedt Eidrup M L,et al.Is itfe:sibleto useincontinence-:ssoci:ted derm:titis:ssess-menttoolsinroutineclinic:lpr:cticeinthelong-termc:reset-ting?[J*.Journal of Wound Ostomy f Continence Nursing,2015,42(4:379-388.)21*BeeckmanD,Campbe l JL,Campbe l KE,etal.Inc<ntinence-ass<ciated dermatitis:M<ving preventi<n f<rward.Pr<ceed-ings fromthe global IAD expert panel[EB/OL*.[2018-0331*.http:///media/other-re-sources/_/1154/files/iad_web.pdf.[22*OfenlochR F Incontinence-associateddermatitis:aconsensus onitsseverityassessment[J*IBritishJournalofDermatolo-gy,2018,178(6:1238-1239I(修回日期"019-05-16)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进展,朱莉莉1付洋洋1陈苏红2(1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0009&.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浙江湖州313000)关键词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发病率;筛查工具;护理Keywords Rapid eye movement;Sleep behavior disorder;Incidence rate;Screening tools;Nuring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21/ki.hsjx2019.13.010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以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时期肌肉弛缓消失时出现的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为特征的睡眠障碍,主要体现在异常发6、异常运动行为和梦境改变3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夜间睡觉时说梦话、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从床上跳下来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及床伴的睡眠质量,造成自伤或他伤,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13]$曾有研究4显示,RBD造成受伤的原因多是对RBD的认识不足$因此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旨在对RBD的发展和分类、发病率和不良影响,影响因素,筛查工具和护理措施进行文献综述,以提高RBD的认识度,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减少受伤的发生$1RBD1.1RBD的发展和分类RBD的临床表现最早由Jouvet等5于1965年在猫中发现,首次被描述是在服用三环抗抑郁药物的患者中,而首次在人类身上被证实是在1986年Schenck等7的研究中,并于1987年被命名为"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简称RBD[*$虽然RBD自首次被证实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国内外学者均认为RBD广泛存在于普通老年人群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中,且不易被识别,仍为医务人员研究的重点[9]$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可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9-10*:性RBD(Idio p athicra p ide y 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1RBD)指RBD的发病原因不作者简介:朱莉莉(1993—),女,安徽黄山,硕士在读,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信作者:陈苏红,E-mail:1160946310@明确,患者不存在明显的神经系统疾病或运动,认知功能障碍;继发性RBD(Secondary or symptomatic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sRBD),是指其发生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物、P受体阻滞剂等)或戒酒有关$1.2RBD的发病率1.2.1原发性RBD发病率目前国内外对原发性RBD发生率研究较少,并且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于2014年提出全球约有3500万原发性RBD患者,发病率约为0.5%$ Ohayon等通过电话访谈方式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睡觉时会出现暴力行为的人占2%,发病率达0.5%$2000年,Chiu等)13*在香港在开展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0岁的1034例社区老年人群中发生原发性RBD的约占0.38%$Suk-Hoon Kang等研究发现,韩国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2%$Montserrat等口5*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社区老年人中,发病率为0.74%$而我国乔园等)16*通过使用中文版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量表(RBDSQ)对上海五里桥社区所有年龄&50岁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发生率为2.8%,其中男性多于女性$1.2.2继发性RBD发病率目前,研究学者认为继性RBD的生多经系统行性有关,其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路易小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LB)或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多见)17*$为此,本文重点对与该3种疾病有关的RBD发病率进行文献综述$Friederike等期对伴有睡眠障碍的457例PD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发现,其中有46%患者发生RBD,与Michal等)9*研究结果类似$2016年Xia-ona Zhang等)0*纳入的28项研究(包含6869例PD 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约50%的PD患者存在RBD$而最近的一篇Meta分析资料閃*表明其发生率只有24%,而我国张勇等⑶*在湖北地区开展的PD 患者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达49.1%。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这是达医晓护的第1734 篇文章在门诊中总能碰到这样的患者,“大夫,我老伴儿睡觉很不老实,动不动就把我打醒了,有时候还嗷嗷叫,吓得我也睡的不好。
这是一种病么?怎么治呢?”生活中确实有些人睡觉不老实,拳打脚踢,手蹬脚刨,大喊大叫,这种睡眠行为异常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与睡眠异常行为相关的疾病——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
一、什么是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我们知道正常睡眠可以分为非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NREM)和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REM)。
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apid-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以REM睡眠期间伴随梦境及肢体活动为特征的睡眠疾病,发作时的暴力行为可造成自身及同床者伤害并破坏睡眠。
临床特点为在REM睡眠期出现持续或间歇性肌张力增高、多梦及梦境演绎行为,从肌肉抽动到各种复杂剧烈的行为动作均可出现,如讲话、唱歌、喊叫、挥拳、抓取、谢制、跳跃、坠床等。
多数梦境都有暴力内容,常常伴随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可导致患者自伤或伤及他人。
二、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分类根据病因可以分为特发性RBD和继发性RBD。
特发性RBD作为一种独立症状单独出现,无其他伴随症状。
RBD 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鲜活或暴力的梦境及其与梦境相关的行为或情感反应。
典型临床表现是睡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动作甚至是暴力行为,如殴打同床者,甚至下床活动、伤人或毁物,患者在清醒后可清晰回忆梦境内容,但对睡眠中出现的异常行为活动无记忆。
继发性又分为药源性、症状性和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相关的RBD 三种。
1.药源性RBD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乙肼、乙醇、咖啡等,均可引起RBD的发生。
2.症状性RBD如某些可影响脑干功能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发作性睡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癫痫、多发性硬化、吉兰-巴雷综合征等,RBD仅为这些疾病的部分症状。
rbd在医学上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是一种睡中异常障碍,通常包括患者在睡眠中所发生的行为、情绪、认知、人和自主神经系统的非期望性事件,这些事件会出现在患者的睡梦中或者觉醒的过程中,甚至在入睡的过程中。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特点是肌肉张力不消失,出现释梦行为或称梦境扮演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梦中出现什么行为,现实就跟着做什么动作。
同时,梦境内容常是暴力、不愉快的,且情景激烈,例如遭遇追杀、和人吵架打架、怪物袭击等。
和梦游不同的是,发生梦游的时候,患者是不做梦的,而且患者在醒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意识;反之RBD 患者的行为是与梦境相关,且可以清晰地回忆梦的内容。
睡眠障碍的背后可能是痴呆,RBD是以α-突触核蛋白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特征,以此为病理基础的主要疾病还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和多系统萎缩。
约60%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有RBD。
从睡眠紊乱症状(如在床上挥动手臂、踢腿、喊叫、起床,偶可出现磨牙、大笑、说梦话等)出现,到老年痴呆等大脑疾病发作,时间跨度平均为25年,最长可达50年。
如果出现RBD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相关研究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指患者在REM期出现与梦境相关的暴力行为,同时发生了躯体肌张力失迟缓。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RB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估计在0.38-0.5%之间。
RBD已被证明在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如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发作性睡眠患者中更为普遍,已被认为是共核蛋白病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1]。
前瞻性研究显示,RBD人群在5年内转化为α突触核蛋白病为20%~45%。
快速眼动睡眠期间的肌肉弛缓是大脑中多个神经元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动物研究已经证明了脑干(如蓝斑-蓝斑下复合物、中缝核和黑质)和前脑(如下丘脑、丘脑)的结构参与。
这些运动系统允许正常的快速眼动睡眠;一个系统负责产生肌肉弛缓,另一个系统负责抑制运动活动,据推测,这些通路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路的功能障碍是导致快速眼动睡眠期间肌肉张力丧失和RBD发病机制的原因[2]。
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可以监测到RBD人群在REM期发生的暴力行为,同时能记录时相性和或紧张性的肌电活动。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修正的《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定义,诊断RBD最重要的元素是RWA(PSG监测)+DEB(临床症状):也就是PSG记录的肌张力失迟缓(REM-sleep without atonia,RWA);及梦境演绎行为(dream enactment behavior,DEB),即与梦境高度吻合的行为[3]。
PSG监测对RB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RWA比例和REM期位相性肌电密度可能成为RBD诊断的敏感指标。
PSG监测内容包括:视频监测睡眠时的行为及活动、麦克风记录梦语及鼾声、血氧饱和度、脑电图、心电图、眼动电图、下颌及肢体肌电图等[4]。
快速眼动行为障碍筛查问卷(RBDSQ)旨在提供一种简单的快速眼动行为障碍筛查工具。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一、引言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包括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和睡眠障碍等。
其中,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观察和多导睡眠研究,探讨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XX名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XX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采用多导睡眠图(PSG)技术进行睡眠监测,记录患者的睡眠结构、REM期相关电生理参数及行为变化。
通过临床观察和量表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等指标。
三、结果1. 临床观察结果(1)帕金森病伴RBD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夜间频繁觉醒、噩梦、暴力行为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2)随着病情的发展,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逐渐加重,其中RBD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3)与健康人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2. 多导睡眠研究结果(1)PSG监测显示,帕金森病伴RBD患者的REM期潜伏期缩短,REM期时间延长,REM期肌张力异常增加。
(2)与健康人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REM期电生理参数发生明显改变,如REM期肌电活动增强等。
(3)通过多导睡眠研究,我们还发现帕金森病伴RBD患者的睡眠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等。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帕金森病伴RB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特点。
RBD的发生可能与帕金森病的神经递质异常、基底核区病变等有关。
同时,RBD的发生也会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RBD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篇一一、引言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神经功能失调。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是帕金森病患者中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
近年来,关于帕金森病合并RBD的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多导睡眠研究,探讨RBD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XX名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和多导睡眠研究。
首先,对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其次,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监测,包括REM睡眠阶段的行为和生理变化。
最后,结合临床资料和睡眠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结果1. 临床观察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中RBD的发生率较高,且RBD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帕金森病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此外,发现RB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较无RBD的帕金森病患者明显下降。
2. 多导睡眠研究结果多导睡眠监测结果显示,帕金森病合并RBD的患者在REM 睡眠阶段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异常,如肢体活动增多、梦境逼真等。
同时,发现RBD患者的REM睡眠潜伏期缩短,REM睡眠时间增加。
此外,通过分析发现RBD与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递质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
四、讨论本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中RBD的发生率较高,且RBD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帕金森病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帕金森病患者的RBD筛查和诊断,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同时,RB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这可能与RBD导致的睡眠障碍有关,因此应积极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多导睡眠研究结果显示,帕金森病合并RBD的患者在REM 睡眠阶段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异常和神经电生理变化。
快动眼睡眠相睡眠行为障碍引言—快动眼睡眠相(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是一种异态睡眠,其特征是在REM睡眠期间肌张力降低的状态消失时,出现梦境扮演行为(dream-enactment behavior)。
RBD梦境扮演行为的严重程度从良性的手部动作,至暴力的挥动手臂、拳打脚踢。
患者通常因为担心其行为对自己和/或其床伴造成损伤或可能造成损伤而就医。
自发性出现的情况下,RBD是α-突触核蛋白神经变性疾病的一种前驱综合征。
因此,绝大部分RBD患者通常在间隔一段较长时间后,最终会出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或相关疾病[例如,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或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DLB)]的体征和症状。
帕金森综合征出现前,患者可能有轻微的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嗅觉丧失和便秘),与即将发生的神经系统疾病一致。
仔细询问病史应该能够区分RBD和相关异态睡眠,如睡行症。
实验室内视频多导睡眠图可定量测定REM肌张力降低,并可捕捉梦境扮演行为,从而证实诊断。
治疗的主要重点是减少行为事件和防止睡眠相关损伤;实现这一目标可通过改变睡眠环境,以及必要时睡前口服褪黑激素和/或氯硝西泮。
本专题将总结成人RBD的临床特征、评估和治疗。
其他异态睡眠(其中许多发生于或开始于儿童期)将单独讨论。
(参见“儿童睡行症及其他深眠状态”)流行病学— RBD累及约0.5%的一般人群和2%的年龄较大成人人群[1,2]。
虽然这意味着全球预期有3500万患者,但绝大多数病例未被发现[2]。
与RBD不同的是,罕见且间歇性的梦境扮演行为更常见且多为良性事件。
发生单纯性梦境扮演行为的风险尤其高的人群,包括大学生和产后女性[3]。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一、引言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相伴发生。
这种睡眠障碍的特征为梦态中的暴力和过度活跃的行为。
随着科技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对于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迫切。
本文将对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该病的症状和特征。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数十名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临床观察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研究。
在临床观察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在多导睡眠研究中,我们通过PSG监测了患者的睡眠结构和质量,特别是快速眼动睡眠期(REM)的睡眠特征。
三、结果1. 临床观察结果在临床观察中,我们发现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梦态中的暴力和过度活跃的行为、夜间惊醒等。
这些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也相对严重,表现为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
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都明显低于无RBD的帕金森病患者。
2. 多导睡眠研究结果通过PSG监测,我们发现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在REM 睡眠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
具体表现为REM睡眠期缩短、REM 密度增加、REM睡眠期肌张力异常等。
此外,我们还发现这些患者的REM睡眠期脑电活动也与无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RBD与帕金森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RBD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早期症状,也可能预示着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同时,RBD的存在可能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伴有RBD的帕金森病患者,我们建议采取积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减轻疾病症状。
《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观察及多导睡眠研究》篇一一、引言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RBD)是一种在睡眠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表现为梦境中的暴力行为和梦境相关喊叫等。
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症状包括运动障碍、肌肉僵硬等。
本文旨在探讨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对多导睡眠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其病理机制。
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XX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为期XX个月的跟踪观察和实验室多导睡眠研究。
研究过程中采用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多导睡眠图记录等手段。
三、临床观察(一)基本情况在观察期间,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肌肉僵硬、快速眼动睡眠期出现的异常行为等症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评估和记录。
(二)临床表现特点研究发现,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较单纯帕金森病患者更易出现梦境中的暴力行为和喊叫等异常行为。
这些异常行为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加重其白天的疲劳感和认知障碍。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抑郁等伴随症状。
四、多导睡眠研究本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多导睡眠图记录,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其睡眠情况和RBD的症状表现。
研究结果表明,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在REM睡眠期表现出较高的肌张力活动水平,同时伴随着REM期觉醒增加和睡眠片段化。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充分休息和恢复体力,从而加重其病情。
五、讨论本研究发现,伴RBD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临床表现和睡眠结构上均存在明显的异常。
这表明RBD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的临床特征,同时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多导睡眠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RBD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六、结论本文通过对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多导睡眠研究,发现该类患者具有明显的运动障碍、肌肉僵硬和RBD症状。
快动眼睡眠⾏为障碍(RBD)2015-03-27市⼀南院刘晔市⼀松江神内论坛上海市第⼀⼈民医院神经内科刘晔睡眠对于⽣命体⽽⾔是⾮常重要的,对⼩⿏进⾏睡眠剥夺可以导致⼤多数原本健康的⼩⿏⼀周内死亡,年轻⼈因为睡眠减少⽽猝死的例⼦也⽐⽐皆是。
⼤多数⼈⼀个晚上要睡6~8⼩时,其中包含了4~5个睡眠周期。
每个睡眠周期⾥包含两种成分,⼀种被称为⾮快动眼睡眠相,另⼀种被称为快动眼睡眠相。
对于脑部神经的⽣长和修复⽽⾔,快动眼睡眠相更为重要,⽽⼈在长期缺少睡眠后⾸先补⾜的也是快动眼睡眠相。
快动眼睡眠相是⼀种特殊的睡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体的脑电波和⾎压⼼率的表现很像清醒的时候,往往有清晰⽣动的梦境,⼈如果在这个时候被惊醒,对于刚才的梦境也会记得很清楚。
在此睡眠相中,肌⾁的张⼒是处于被抑制的状态,所以不会出现与梦境相关的动作。
如果抑制肌⾁张⼒的机制受到了损害,那么⼈就会出现与梦境相关的⾏为,⽽这种⾏为往往是有伤害性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快动眼睡眠⾏为障碍(RBD)。
快动眼睡眠⾏为障碍(RBD)从临床表现上,最核⼼症状的是出现与梦境相关的⾏为。
⽐如梦境中在与⼈争执打⽃,现实中出现拳击或蹬腿样动作,这种⾏为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本⼈或者床伴的受伤。
其他表现包括讲梦话,⼤笑、⼤叫、咒骂;出现复杂的⾏为,包括敬礼、握⼿、打蚊⼦、扔被⼦和枕头,并有患者本⼈可能从床上摔到地上。
患者经常会被⾃⼰的⾏为惊醒,⽽醒来的当时,对于刚才的梦境⼤多是能清楚地记得的。
其他⼀些疾病也可能有类似于RBD的表现,⽐如夜惊和梦游,但是这两种异常的睡眠⾏为发⽣在⾮快动眼睡眠相,患者醒来的当时⼀般是对于刚才的⾏为和梦境是没有记忆的。
诊断RBD并与其他睡眠障碍区分的最可靠的⽅法是睡眠监测,需要⼀种被称为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的睡眠监测设备。
在快动眼睡眠相中,⼈脑需要对于肌⾁张⼒进⾏抑制,⽬前认为该中枢主要在桥脑(脑后下部的⼀个原始结构)。
如果桥脑的这部分功能不正常,则可能出现与梦境相关的⾏为,即R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