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嘉莉妹妹》中西奥多·德莱赛式自然主义摘要: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论文从《嘉莉妹妹》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研究《嘉莉妹妹》中表现出来的自然主义思想。
论文涉及小说的主要背景,同时分析自然主义的三大特点,得出结论:《嘉莉妹妹》中主人公嘉莉妹妹的最终命运与德莱塞本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认真探究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运用,对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学史上的自然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奥多・德莱塞;《嘉莉妹妹》;自然主义I106.4 A 1673-2596(2014)01-0197-03一、传统自然主义《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继承传统写作模式的一部杰作。
作为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德莱赛大多数的作品都反应了自然主义的特点。
达尔文主义,宿命论都在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当然《嘉莉妹妹》也不例外。
然而在《嘉莉妹妹》中,德莱塞还挑战美国传统文学以形成他自己的自然主义风格。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描述了理性,自由意志和本能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发现主人公嘉莉最终屈从于推销员杜洛埃,这表明本能最后还是战胜了自由意志。
(一)美国传统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所说,自然主义是一个“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1]。
19世纪60年代它首先在法国产生,19世纪90年代这股自然主义的风潮波及到美国文坛,“自然主义开始在美国小说创作中流行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涌现出史蒂芬・克莱恩、弗兰克・诺里斯、杰克・伦敦、西奥多・德莱赛等著名作家”[2]。
自然主义最初是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指一切性质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世俗主义。
自然主义还被运用到美术领域。
法国小说家左拉首先提出自然主义这一概念,标志着自然主义从艺术领域进入文学批评领域。
他认为人类并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相反,人类的生活,观点和道德都受到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3]。
德莱塞被认为是美国自然主义的先驱,他的思想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社会学的影响,在文学创作中成功沿用了左拉的自然主义思想,并且形成了具有美国特色的自然主义的文学流派。
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作者:邓丹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6期摘要: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西奥多。
德莱塞的第一部作品,更是开创了自然主义的先河。
本文将从、环境及欲望三个方面来分析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的体现。
关键词:自然主义;遗传;环境;欲望自然主义最初是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以指一切形式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世俗主义。
十九世纪初期,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及自然主义与它的联系,自然主义失去了一些贬义色彩而获得一种新的尊重。
在哲学和科学上的运用之外,自然主义还被应用到美术学上,进而被引入文学领域。
文学自然主义首先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产生并得到蓬勃发展。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这股自然主义的风潮波及到了美国文坛。
较之欧洲国家,自然主义在美国的发展与其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自然主义运动在美国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更是开创了自然主义的先河。
自然主义作家认为人的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而他们的行为又受到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支配。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主要表现为他的主人公完全受环境、遗传、生理,特别是化学作用的支配,即在本能欲望的推动下会身不由己地陷入罪恶的深渊,因此,人不能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败负责。
对竞争中的失败者寄予同情是德莱塞的自然主义的一大特点。
本文将从遗传、环境及欲望三个方面来分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体现的。
1 遗传嘉莉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父亲是面粉厂工人,在芝加哥还有一个为生活所迫,面无生气,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姐姐和冷淡的姐夫。
而自己十八岁少女的相貌如作者所述:“热情奔放,充满着青春的幻想,呈现发育期淡淡的美丽, 拥有长成婀娜多姿身材的潜力,眼睛里闪亮着天生的灵性,读书不是她兴趣之内的事情。
所有这一切就是她投入国际大都市——芝加哥的天然条件。
嘉莉的出生环境及她较优越的外貌对于她的生活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选择的机会。
自然主义批评视野下的《嘉莉妹妹》一、德莱塞与《嘉莉妹妹》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小说家西奥多·赫曼·阿尔伯特·德莱塞于1871年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的一个德裔美国家庭。
其父亲原为德国的纺织工人,母亲是摩拉维亚的农民女儿,二人在移居至美国后创办了一家纺织工厂,但在德莱塞出生的前一年,工厂失火,致使德莱塞一家自此陷入贫困。
作为贫困家庭中的第9个孩子,德莱塞童年的物质生活及教育情况可想而知,他未满20岁时便独身一人赴芝加哥谋生,曲折的经历使德莱塞切身洞悉美国社会的阴暗面,为其日后在文学创作中真实而有力地揭示当时美国社会中残酷的竞争以及人和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打下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
1888年,德莱塞获得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学习的机会,毕业后他先后从事过房地产公司的推销员,洗衣店的送货员,芝加哥《环球报》、圣路易斯《环球一民主报》和《共和报》的记者,纽约《每月》杂志主编。
1899年,德莱塞创作长篇小说《嘉莉妹妹》并于次年发表,销量不佳的同时使德莱塞遭遇德国10年的被迫封笔期,该书于1907年在美国再版,获得评论界很高的评价。
《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位农村姑娘嘉莉到芝加哥谋生的故事,嘉莉在经历奋斗、受阻、堕落后终于跻身于上流社会,成为一名演员。
该书在真实再现美国贫富对立的社会的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繁荣表层现象下的失业、贫困和饥饿等阴暗面,可以说采用自然主义写作手法创作而成的《嘉莉妹妹》为美国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
在《嘉莉妹妹》再版后的第二年,德莱塞创作了具有《嘉莉妹妹》姐妹篇之称的《珍妮姑娘》,与《嘉莉妹妹》共同成为对美国贫富对立现象的控诉书。
此后德莱塞连续创作了《金融家》《巨人》,与其死后发表的《斯多葛》共称为“欲望三部曲”,描写了垄断资本家柯柏乌豺狼般的一生。
1925年,德莱塞发表了使其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的悲剧》,随后他延续其自然主义创作手法发表了多部优秀的长短篇小说,如1927年的《锁链》、1928年的《德莱塞访苏印象记》、1929年的《妇女群像》、1931年的《悲剧的美国》、1941年的《美国是值得拯救的》等。
摘要:19世纪后半期,自然主义者们写了许多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优秀小说,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峰之作。
从自然主义的概念出发,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对《嘉莉妹妹》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是如何表现的,尤其是在小说女主人公嘉莉身上的体现。
关键词:嘉莉妹妹;道德;本能;自然主义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个聪明美丽、爱慕虚荣的农村姑娘到芝加哥谋生的艰难历程以及谋生后的不幸和悲惨遭遇。
在长期以来,众多评论家都把嘉莉妹妹看作一个在道德、行为等方面堕落放荡的女人,对她的道德大加斥责和批判,或将嘉莉的成功归咎为一种悲剧命运并分析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
然而,本文从嘉莉妹妹自身的需要出发探讨她是如何从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农家女利用自己的潜在价值生存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上流社会,即生存之原则。
一.漂亮的容颜———前提条件有人说:漂亮是女人值得骄傲的资本,美丽是女人值得炫耀的财富。
嘉莉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前提条件便是她拥有漂亮的容颜。
正是上天赋予嘉莉最珍贵的礼物,使她拥有了傲人的资本,并在其人生道路上掌握了主动权。
可以说从一开始嘉莉的天生丽质就为她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当嘉莉离开家乡前往芝加哥的时候,德莱塞这样写到:“当时她十八岁”、“长的相当秀美”、“楚楚动人的身段”、“她是美国中产阶级——从最初的移民里算起已有整整两代了——里绝顶漂亮少女的典范。
”这时她的美属于一种自然、纯洁的美,略显羞涩腼腆,不带一丝杂质,就像一块毫无瑕疵的洁白的玉石。
而正是这种矜持又不矫揉造作的美,让列车上的推销员德鲁埃“早已坐不住了”。
德鲁埃挣钱毫不费力,非常讲究衣饰打扮,而且对女性有强烈的欲望。
嘉莉面容姣好、妩媚动人,深深地吸引了德鲁埃。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观西奥多·德莱塞,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家,被文学批评家推崇为与海明威、福克纳并列的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大文学巨匠之一。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
小说讲述了乡村女孩嘉莉从闭塞落后的农村到繁华的大都市来寻求新生活,最后成为一名著名的喜剧演员的经历。
嘉莉先委身于查尔斯·德鲁埃,继而又依附赫期特伍德,并非因为她是个机会主义者,而实在是环境使然。
她就像风中的一根羽毛,无力掌握自己的方向。
幸运地是她所走的路正好碰对了追寻美国梦的方向。
环境以及她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指引着她朝成功的目标迈进。
最后她凭借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美貌和表演天赋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音乐喜剧明星,而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赫斯特伍德却从一位风度翩翩、气质非凡的酒店经理沦落为街头乞丐,最后在乞丐收容所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嘉莉虽然最后拥有了金钱和社会地位,但仍然孤独、寂寞、空虚,坐在摇椅里,“梦想着永远不会感得的幸福”。
一.自然主义流派的形成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对美国文学家的影响使美国产生了另一个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美国自然主义。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1859年)和《人类的由来》(1871年)两书中提出了这样的假说:人类是从一种低级动物进化而来的。
人类的特殊性不在于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而在于他成功地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基因上完成生存适应。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接受了这一理论负面含义,并用之来解释文学作品里的人物行为,认为他们的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而他们的行为又是受社会和经济支配的。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有意无意地受到了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影响,认为就像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惰性物体,心理学家研究活的机体一样,文学家研究人物、情感、人和社会各因素。
他们选取下层社会的人们作为表现他们文学创作的主题,反映这些下层人的痛苦和贫困,他们是社会和自然的受害者。
由于缺乏理性,人只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所以人类无法完全理解,更无法控制他所生活的世界,因此人类并没有选择的自由。
2019-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自然主义视角下《嘉莉妹妹》中主角人性的变化吕元洁张丽萍(怀化学院,湖南怀化418000)摘要:自然主义认为人受本能和激情的控制,也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人的力量在环境面前很小,任何抵抗都是毫无意义的。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其书通过农村女孩嘉莉到大城市谋生的故事,深刻地表达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性和他的自然主义观点。
本文将从自然主义视角去探讨《嘉莉妹妹》中嘉莉从简单到虚荣,依附到独立的人性变化,以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旨。
关键词:自然主义;《嘉莉妹妹》;变化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6-0026-01Naturalism was originally a concept in classical philosophy.Naturalism believes that people are con-trolled by instinct and passion,but also by genetics,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People are very small in front of the environment,and any resistance is meaningless.In a word,naturalistic fiction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economy,and other fac-tors on human beings.The thesis will on the changes of the human nature of characters in Sister Carri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determinism.一、Simple to Vanity of CarrieSocial environment is a concept which opposit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It includesthe living envi-ronment.For example:(1)A touch…as the familiar green environs of the village passed in review.(Dreiser,2011:1)In example(1),“the familiar green environs of the village”conveys that Carrie lives in a village with endless green fields,which can be inferred that Carrie is a simple villagers.After arriving in Chica-go,the living environment changed and Carrie changed as well.For example:(2)Carrie passed along the busy aisles,much affected by the remarkable displays…A flame of...whole heart.(Dreiser,2011:19);In example (2),“trinkets”,“dress”,“stationery”,“jewelry”,“slip-pers”,“stockings”,“skirts”,“petticoats”,“laces”,“ribbons”,“hair-combs”,“purses”described a prosper-ous and material urban environment.“affected by the remarkable displays”,“a show place of dazzling inter-est and attraction”convey that Carrie’s attraction and desire of beautiful goods arose.“not any of these things were in the range of her purchase”show that she have no ability to acquire it by herself.“A flame of envy lighted in her heart”,“she longed for dress and beauty with a whole heart”conveys that the pros-perous and materialistic city already changed her na-ture of purity.She became jealous and desperate for wealth,clothing and a comfortable life.From example(1)and(2),which can be inferred that Carrie changed from a simple village girl into a female shoe-making worker who has much desire.二、Dependent to Independent of CarrieDeterminism,a theory or doctrine that acts of the will,occurrences in nature,or social or psychologi-cal phenomena are causally determined by preceding events or natural laws.The first encounter of Carrie and Drouet on the train and the second met in Chicago seem to be the arrangement of destiny,For example:(3)Indeed,an experienced traveller...y toward all he might do.(Dreiser,2011:5)…She even answered for a waitress in a small restaurant where...In the first glance she beheld Drouet.(Dreiser,2011:49)...That little soldier of fortune took her good turn in an easy way.(Dreiser,2011:51)...“I will tell you what to do,”a welcome breath of an open door.(Dreiser,2011:59)In example(3),‘‘It disposed her pleasantly to-ward all he might do.’’conveys that the first en-counter on the train,Drouet’s exquisite dress,funny talk,broad insight,and the careful care on Carrie in the train,all of these make Carrie feel that she was of interest to him.“Suddenly a hand pulled her arm and turned her about.”shows that the second encounter in Chicago was more dramatic.It was the most dis-tressed time of Carrie.She had just lost her job,and if she could not find another job,she would have to go back home immediately.As she went to a small restaurant to look for a job,Carrie met Drouet,who was eating here.After learning about Carrie’s situa-tion,Drouet lent Carrie$20in generously,which made Carrie deeply moved,and even rise a feeling surged in her heart that she felt that she liked him.‘‘took her good turn’’,which can be inferred that for Carrie, who was desperate,Drouet was undoubtedly文学品析(下转第183页)2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9-1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第2个教学周为中段专业提升,此时不再基于AE基础操作进行学习,而是切入与影视后期相关的综合实训案例,如“影视节目包装”、“视频特效”、“动画效果”等。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摘要:自然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强调环境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根据自然主义,人是无助的棋子,任由环境摆布。
德莱塞宣称:“我们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是棋子。
我们像棋子一样被我们无法控制的环境所左右”。
这个著名的声明通常被视为自然主义的哲学中心,描述了环境因素的确定性影响。
大多数自然主义小说都详细描述了环境对个人的毁灭性影响。
然而,在《嘉莉妹妹》中,环境非但没有压垮嘉莉,反而助长了她的崛起。
关键词:嘉莉妹妹;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德莱塞是不是仿效左拉的“博物学家”,争论不休。
但如果这个教派反映在接受生活的肮脏一面和更忠实地记录个人经验,那么它可以成为他作品的一个特征。
他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主义者,他将他的事实远程汇总。
就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而言——这部小说在不同的叙述中被反复归类为文学现实主义和文学自然主义的作品——似乎恰恰相反。
《嘉莉妹妹》具有当时最杰出的两个文学“运动”的元素,其一致性似乎是建立在“不一致”部分的组合之上的。
德莱塞通过使用一种相当独特的表征方法来获得这种组合能力,将特定角色(主要是嘉莉)的特征与用于描述影响他们的外部环境的各种图像形式相关联。
通过在处理他的角色时将现实主义描述与自然主义意图相结合,德莱塞能够将文学体裁之间的广阔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克服文学分歧。
嘉莉妹妹经常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因为它的描述技巧非常脚踏实地。
通过呈现芝加哥和纽约日常生活的“幕后”视角——通常是从嘉莉和赫斯渥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德莱塞说明了在读者可能只知道切线的地方实际发生的事情。
这种“客观性”使德莱塞能够专注于“普通人类经验”的基本品质,同时代表更大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这样的语境为这部小说提供了两个最具特色的主题:个人在大城市中寻求财富,也许只能实现悲剧性的失败,法国和美国现实主义者经常这样描述;并且,经常与此相关联的是对德莱塞等作家的环境研究。
他将日常经验的“准确”描述整合到一系列明显“广阔”的美国环境中,西奥多·德莱塞的小说因此很容易根据现实主义描述技术被识别。
解读《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摘要】德莱塞的成名作《嘉莉妹妹》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底层劳动者们的生活,真实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和道德沦丧。
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环境影响、遗传因素、本能欲望全面解读了女主人公嘉琳妹妹的自然主义思想。
此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嘉莉妹妹》为美国文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关键词】自然主义;嘉莉妹妹;环境;欲望一、前言自然主义特色是一种创作思潮,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并在20世纪盛行于欧洲和美国。
所谓的“自然”主义就是:“自然中存在的都是真实的。
物体构成自然、行动和受某种原因支配的力量及其可进行客观的科学考察的特性。
”西奥多·德莱塞,自然主义的典范代表作家之一,与海明威、福克纳并列被称为美国现代小说的三巨头之一,其成名作《嘉莉妹妹》则是自然主义思潮的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和代表作。
小说《嘉莉妹妹》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位于芝加哥,一个繁华的大都市繁华的大都市,嘉莉起伏的命运得到了真实地描摹.在那个工业扩张的黄金年代里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和由于金钱所带来的道德沦丧也得到了真实展现。
具体来说,小说详细描写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天真、美丽姑娘嘉莉,为了自己梦寐以求富裕的上层社会生活,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大都市芝加哥的艰辛经历,为能在大城市有立足之地,她先后委身与推销员杜洛埃和酒店经理赫斯特伍德的庇护之下,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遇成为百老汇舞蹈明星的故事。
然而在她拥有了金钱和地位后,仍然精神极度空虚,却感觉不到成功和金钱所带给他的任何幸福,俨然成了物质上的“土豪”,精神上的“贫困户”。
在小说中运用自然主义创作手法的德莱塞强烈地抨击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因此也成就了这部作品在美国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地位。
二、诠释自然主义法国小说家左拉提出自然主义的概念,美国的文学界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盛行于各国文学领域。
主要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没有被人类获得,相反,在社会、经济、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的生活、观点和道德都会发生改变。
摘要:西奥多·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描述了l9世纪末一名年轻女性在芝加哥的生活历程。
小说中,城市生活的诱惑让嘉莉迷失,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她先后委身于两个男人,最终如愿以偿本文依据环境决定论和生物进化论.结合自然主义.展现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态度。
小说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以及金钱关系下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关系作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嘉莉妹妹》为美国文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关键词:《嘉莉妹妹》自然主义社会环境进化论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诞生——人不再是上帝的产物,而与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他永远受自然的力量所控制。
自然主义的出现,影响到19世纪美国的文学领域,一股强劲的“自然主义”之风冲击了文坛。
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不同于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文学,作者通过社会的丑恶现象。
用文字再现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自然主义作家特别强调客观环境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决定作用.强调环境决定人物,决定人的人性本质。
西奥多-德莱赛是20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自然主义作家之一《嘉莉妹妹》是德莱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中充分体现了德莱赛的自然主义道德观和命运观。
小说以嘉莉妹妹的人生为主线.讲述了乡下姑娘嘉莉妹妹从农村姑娘变成百老汇明星的全过程。
作者运用自然主义创作方法,揭露了美国社会中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为追求成功而导致道德的沦丧。
嘉莉因为羡慕大城市的纸醉金迷.为了不断满足生活的欲望.先后沦为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的情妇,然而当她凭借着与身俱来的美貌成为星光熠熠的舞台明星时。
赫斯特伍德却直落千丈沦为乞丐,最后悲惨地死去。
当赫斯特伍德走向毁灭时,嘉莉正坐在舒服的摇椅里.最后作者用一把摇椅象征着嘉莉妹妹起落不定的命运。
德莱赛把自然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相融合,显示出自己的独到之处,德莱赛的自然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深化了的现实主义.忠于生活.大胆创兴,不加评价地反映真实生活,突破了美国传统文坛的思想禁锢。
外国文学研究odern chinese2010.04西奥多·德莱塞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他的《嘉莉妹妹》引发了读者对嘉莉道德的质疑,同时评论家也对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诸多疑问:“他纵容了一个失去自我、踩着别人肩膀尤其以牺牲男人为代价爬上上层社会从而达到目的的女人”[1](P142);“一个道德沦丧的女人最后却没有受到惩罚”[2](P202),“受自己本能的驱使借一切机会向上爬的利己主义者”[3](P61)。
然而,作为一个自然主义的代表,德莱塞真实地再现了19 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大都市生活,把自己的辛酸融入了作品中。
一、自然主义与《嘉莉妹妹》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在美国迅速发展,城市化现象尤为明显,这些特征在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的发展,自然主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下产生的。
自然主义作品经常以高度写实的手法直接描写社会生活环境的残酷性:大都市的繁华,小人物摆脱贫困命运的挣扎来揭露人类本性中的黑暗面以及人类在这样的现实面前的软弱无助。
因此,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有时也被称为残酷现实主义。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处女作。
小说叙述了农村姑娘嘉莉从闭塞的村庄到繁华的都市来寻求新生活,成为一名喜剧演员的经历。
她先后沦为两位男人——杜洛埃与赫斯特渥德的情妇,最后她凭借着自己与生俱来的美貌和表演天赋成为了一颗冉冉升起的喜剧明星,而赫斯特渥德却从一位风度翩翩,衣冠楚楚的酒店经理沦落为街头乞丐,最后悲惨地死去。
西奥多·德莱塞写的《嘉莉妹妹》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消极论及决定论。
德莱塞十分注重环境的描写,特别强调客观环境对作品中人物性格命运的决定作用,强调环境决定人物,决定人性善恶,决定人的本质属性。
《嘉莉妹妹》这部作品的背景是工业化过程中的美国大都市。
经济的繁荣改变了美国人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工业和交通的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
成千上万的渴望致富的人涌向城市,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季雪 吉林大学摘 要: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于1990年发表的作品《嘉莉妹妹》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
作者在文中进行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并强调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巨大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简要分析《嘉莉妹妹》中体现的自然主义写作手法。
关键词:嘉莉妹妹;自然主义作者简介:季雪,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112-02一、引言西奥多•德莱赛(Theodore Dreiser, 1871-1945), 既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
1900年,他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以自然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嘉莉从农村姑娘到演员的过程,着重强调了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作用。
文中贯穿了自然主义的“真实性”原则,“真实地描摹了主人公嘉莉的一段命运发展轨迹,也真实地展现了在工业扩张和自由经济的黄金时代里,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以及他们穷奢极欲、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马岚,2004)。
《嘉莉妹妹》讲述了农村姑娘嘉莉向往大城市的生活,来到芝加哥投靠姐姐。
她在火车上邂逅了推销员杜洛埃,他衣着考究,举止绅士,“这种人从穿着打扮到一举一动都旨在博取年轻心软的姑娘好感”。
两人互相换了联系方式。
嘉莉到了姐姐家才发现姐姐并不富裕,历经波折,她终于找到份女工的工作,来支付姐姐要求的生活费。
女工高强度的工作导致嘉莉大病一场,当然也失去了工作。
嘉莉竟然在重新找工作的路上遇到了杜洛埃。
他带她去嘉莉从未进出过的饭店吃饭,还给了她二十美元。
嘉莉被大都市的壮观伟大吸引,想过梦想中的富裕生活,于是做了杜洛埃的情妇。
后来她认识了更有地位更幽默风趣的酒店经理赫沃斯,赫沃斯也对美丽的嘉莉一见钟情,并在杜洛埃不在家时多次来看望嘉莉。
摘要:19世纪后半期,自然主义者们写了许多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优秀小说,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是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和巅峰之作。
从自然主义的概念出发,以自然主义的观点,对《嘉莉妹妹》这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自然主义在《嘉莉妹妹》中是如何表现的,尤其是在小说女主人公嘉莉身上的体现。
关键词:嘉莉妹妹;道德;本能;自然主义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嘉莉妹妹》讲述了一个聪明美丽、爱慕虚荣的农村姑娘到芝加哥谋生的艰难历程以及谋生后的不幸和悲惨遭遇。
在长期以来,众多评论家都把嘉莉妹妹看作一个在道德、行为等方面堕落放荡的女人,对她的道德大加斥责和批判,或将嘉莉的成功归咎为一种悲剧命运并分析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
然而,本文从嘉莉妹妹自身的需要出发探讨她是如何从一个毫无地位可言的农家女利用自己的潜在价值生存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上流社会,即生存之原则。
一.漂亮的容颜———前提条件
有人说:漂亮是女人值得骄傲的资本,美丽是女人值得炫耀的财富。
嘉莉之所以能比较容易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前提条件便是她拥有漂亮的容颜。
正是上天赋予嘉莉最珍贵的礼物,使她拥有了傲人的资本,并在其人生道路上掌握了主动权。
可以说从一开始嘉莉的天生丽质就为她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当嘉莉离开家乡前往芝加哥的时候,德莱塞这样写到:“当时她十八岁”、“长的相当秀美”、“楚楚动人的身段”、“她是美国中产阶级——从最初的移民里算起已有整整两代了——里绝顶漂亮少女的典范。
”这时她的美属于一种自然、纯洁的美,略显羞涩腼腆,不带一丝杂质,就像一块毫无瑕疵的洁白的玉石。
而正是这种矜持又不矫揉造作的美,让列车上的推销员德鲁埃“早已坐不住了”。
德鲁埃挣钱毫不费力,非常讲究衣饰打扮,而且对女性有强烈的欲望。
嘉莉面容姣好、妩媚动人,深深地吸引了德鲁埃。
德鲁埃没费多少气力就将她拥入自己的怀抱。
如果不是嘉莉妹妹漂亮的容颜勾起德鲁埃极强的色欲,可能以后就是另一种结局。
及至后来赫斯特伍德见到嘉莉时,他“最喜欢的就是感情细腻的漂亮女人。
”“嘉莉的花容月貌在他看来焕发了一种新的光彩。
”于是,赫斯特伍德认识嘉莉不久就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频频与她约会。
而约会的副产品就是给嘉莉妹妹带来了不间断的物质利益。
他完全陶醉在嘉莉“楚楚动人的身姿、柔嫩红润的脸颊,看了让人喜欢的秀发”中。
其后,赫斯特伍德不顾一切携款私逃,不过是为了和他心爱的美人在一起。
毋庸置疑的是,正是她自身的优势条件无形之中为她生存在激流跌宕、暗礁隐没的复杂社会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而嘉莉眼光中看到自己的价值的。
长时间混迹于上流社会让她清醒地认识到容貌是多么的重要。
她可以借助自己的肉体换取大把大把的金钱,赢得男人们充满色欲的眼光,进而踏上体面生活的台阶。
因为在这种上流社会中,没有人提供任何一种相对公平公正的渠道让她得以凭借聪明才智和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情况下,嘉莉只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用攀附男人、攀附权贵的方式来获得一种体面的生存和地位。
她谋求的是不再贫苦,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她追求的同别人一样,是自己的幸福,只是她为之奋斗的途径不同而已。
这种奋斗的途径无处可寻,只好拿自己的身体为自己寻找一个努力的平台罢了。
因为她的身世和处境注定了她不得不选择这样一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显然,在当时看来,她的容貌是唯一也是最好的方式。
二.本能的欲望——根本原因
德莱塞在创作《嘉莉妹妹》时正值达尔文进化论和适者生存理论盛行的时代,消费意识形态正在逐渐代替以生产为主的意识形态。
“作为消费者的人将享乐看成是自己的义务,享乐和满足就像一种事业”。
嘉莉去芝加哥谋生也是出于一种本能的欲望,“一心追求物质享受”。
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这样写到:“品评男人的服饰时,有一条看不见的界限使她能在男人中间区分出来哪些值得她看上一眼,而哪些根本不屑一顾。
一个男人一旦滑到了这条几乎
看不见的界限以下,那就休想得到女人的青睐。
”而嘉莉看到自己身上的蓝色衣裙,与德鲁埃时髦花哨的打扮相比,“心里觉得挺寒碜”。
如果说这时嘉莉开始逐渐认识到物质对于她的重要性,那么她到达芝加哥后在姐姐家遭遇的冷落与寒酸以及其后寻找工作的艰辛和痛创更让她体会到物和金钱的强大威力了。
当初姐姐明妮和姐夫汉森同意她来芝加哥的用意在于她可以付给她们饭钱和房租,减少日常开支。
后来,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周薪仅为4.5美元,顿感大失所望。
由于长时间工作,工作环境又恶劣,再加上没有御寒的衣服,嘉莉生病了,因此丢掉了工作。
之后偶然遇到德鲁埃,接受了德鲁埃给她的“两张软软的、绿色的十块头钞票”。
有了这二十块钱,虽然不能维持长久的生计,但毕竟解了燃眉之急。
“这二十块钱,在她看来,还是妙不可言、令人惊喜的东西。
”所以她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金钱,金钱,金钱!有了钱,该有多好!要是有了许许多多的钱,眼前的一切困难就烟消云散了。
”这种情况下,她完全可以拒绝接受那二十块钱,她并不是到了非得要那二十块钱才可以生存的境地,但欲望的驱使使她最终放弃了还钱的打算。
此时,嘉莉妹妹已相当清醒地认识到钱对于她是多么的重要。
“对于嘉莉这样一个去芝加哥谋生,贫穷而又充满欲望的农家女来说,钱是得到她渴求的生活中一切东西的手段。
”她知道,没有钱就难以维持生计,就难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就难以得到更大的所需。
有了钱就有了精致的首饰、华丽的服饰、美味的佳肴,舒适的公寓。
有了钱她就不会为了支付姐姐家的房租大伤脑筋,就不会呆在充满霉味的工厂里汗流浃背的做工,也不会在商场琳琅满目的陈列品之间来回踟蹰,更不会对着五光十色、闪闪耀眼的珍珠浮想联翩。
在这种对钱和物的欲望使然下,嘉莉练就了一套生存的技能。
在厌倦了同德鲁埃的枯燥单调的生活后,嘉莉半推半就地依附赫斯特伍德。
赫斯特伍德风度翩翩,懂得如何让嘉莉欢心。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能满足嘉莉目前并不乐观的物质生活。
她明知道与赫斯特伍德的结合违背了社会道德的规范和约束,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应该痛定思过。
然而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她依然不顾一切选择了跟随赫斯特伍德。
就嘉莉来说,金钱和物唤起了她想要爬得更高、生活得更好的欲望。
“在她想象中他对她的最大魅力不外乎是他将把她引领到她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的入口处。
”当赫斯特伍德逃到纽约后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时,嘉莉再一次选择了抛弃昔日的情人远走高飞。
是什么力量让她作出如此大胆果敢的抉择呢?这个始作俑者就是她心底里熊熊燃烧的对金钱的和物的超乎寻常的欲望。
她被心驰神往的浮华世界深深地吸引着。
她的目标就是:做个体面的女人,过上体面的生活。
这就是她的生存原则,似乎不免可耻但很实用。
“在嘉莉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美国人的命运模式。
她心高才低,富于感情与欲望,走的是一条典型的道路。
那个时期,城市对农村正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样的时期,她离开了农村,眼看着自己被抛进了芝加哥的混乱世界。
她可以高升,可以得到豪华的衣饰与奢侈的享受,可以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表现自己的情感。
”
从上述可以看出,嘉莉本能的欲望,即对金钱的不断需求和对物的极度渴望,是使她得以生存并发迹的根本原因。
综观嘉莉妹妹的整个生存历程,她从最初的灰姑娘变成了美天鹅,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她也违背过传统道德和伦理的信条,但这并不能简单地说明嘉莉就是一个淫荡的、道德败坏的女人。
她不过是想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想满足自己的需和愿望以改善窘迫的处境。
对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建构起了一整套有关人类需要的理论。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衣、食、住、行、安全、爱、尊重等等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是人类最低层次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于缺乏而产生的。
而嘉莉妹妹正是缺乏这种需要,所以她才不择手段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达到目的。
她的容貌、她对钱与物的渴望,驱使着她接受别人给她的钱、地位和权利,她所走的道路是由她自己选择的。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她并非听任命运摆布的可怜虫,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具有坚强个性的现代女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德莱塞著,潘庆舲译,《嘉莉妹妹》,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
[3]蒋道超,《德莱塞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4]龙文佩,庄海骅编,《德莱塞评论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5]罗伯特·斯皮勒著,王长荣译,《美国文学的周期》,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6]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