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842)考试大纲

2017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842)考试大纲

2017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842)考试大纲
2017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基础(842)考试大纲

2017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计算机专业基础》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计算机专业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一级学科)、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简答题20%

综合题 80%

(四)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数据结构考查要点

1 绪论

1.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2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1.3 算法和算法分析

2 线性表

2.1 线性表类型定义

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

3 栈和队列

3.1 栈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

3.2 栈的应用

3.3队列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

3.4 队列的应用

4 串

4.1 串的类型定义、表示和实现

4.2串操作应用

5 数组和广义表

5.1数组的定义、顺序表示和实现

5.2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5.3广义表的定义和存储结构

6 树和二叉树

6.1 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6.2二叉树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存储结构

6.3遍历二叉树和线索二叉树

6.4树和森林

6.5哈夫曼树及哈夫曼编码

7 图

7.1 图的定义、基本术语和存储结构

7.2图的遍历

7.3图的连通性和最小生成树

7.4有向无环图、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

9 查找

9.1 静态查找表

9.2 动态查找表

9.3 哈希表

10 排序

10.1 插入排序

10.2 快速排序

10.3 选择排序

10.4 归并排序

10.5 基数排序

10.6排序方法的比较

(二)C语言考查要点

1、算法及其描述方法

1.1算法的概念、特点

1.2算法的描述方法(流程图、N-S流程图)

1.3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

2、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2.1变量和常量

2.2 预处理命令

2.3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

2.4算术运算符、表达式

3、顺序程序设计

3.1各种类型数据的格式化输入/输出方法

3.2字符数据的非格式化输入/输出方法

3.2顺序程序的设计

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1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条件运算符

4.2 if、switch语句;

4.3 if语句的嵌套。

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1 C语言三种循环结构

5.2 混合控制结构程序设计

6、数组

6.1 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6.2 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6.3 字符串函数

7、函数

7.1 函数的定义、原型声明和调用

7.2 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7.3 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7.4 变量的作用域和存储类别;

7.5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

8、预处理命令

8.1 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8.2 宏替换、文件包含

9、指针

9.1 指针的概念;

9.2 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方法;

9.3 动态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方法;

9.4 数组指针、函数指针

10、结构体、共用体、文件

10.1 结构体、共用体和枚举数据类型

10.2 结构数组的定义及其应用

10.3 文件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章晶体结构 1、晶体:物质的质点(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解(失稳分解):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的固溶体自发地分解为两个结构与母相相同,成分不同的不均匀新相的过程。 5、贝茵畸变:通过沿晶轴膨胀、收缩的方法将一种晶体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简单均匀畸变。 6、形变记忆效应:将一种具有热弹性转变的合金在M s点以下拉伸变形,卸载后应变并没有完全恢复,但如果将试样加热到奥氏体相区后,应变得到恢复,试样又回到原来的形状,合金的这种特性被称为形变记忆效应。 7、马氏体:C溶于a-Fe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呈体心正方点阵。 第十部分其他 第一目 1、化学键: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2、共价键:原子互相接近时,借共享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 3、离子键:两种离子靠静电引力结合. 4、金属键: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5、范德华键:分子间,以微弱静电子相吸引,使之结合在一起。 6、布里渊区:能量不连续的点把k空间(一维就是k轴)分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布里渊区。 第二目 7、晶界能:不论是小角度晶界或大角度晶界,这里的原子或多或少地偏离了平衡 位置,所以相对于晶体内部,晶界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高出的那 部分能量称为晶界能,或称晶界自由能。 8、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 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9、界面能:界面上的原子处在断键状态,具有超额能量。平均在界面单位面积上 的超额能量叫界面能。 10、内吸附:由于界面能的存在,当晶体中存在能降低界面能的异类原子时,这 些原子将向晶界偏聚,这种象现叫内吸附。 第三目 11、长大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晶核生长的线长度叫作长大线速度G。 12、能量起伏:是指系统中各微小体积所具有的能量短暂偏离其平均能量的现象。 13、光滑界面:指在界面处固液两相是截然分开的,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 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 14、粗糙界面:指在微固观上高低不平,存在厚度为几个原子间距的过渡层的液 固界面,这种界面在微观上是粗糙的。 15、非晶态金属:在特殊的冷却条件下,金属可能不经过结晶过程而凝固成保留 液态短程有序结构的金属 16、晶界偏析:第一种情况,两晶粒并行生长,因表面张力平衡要求,在晶界与 熔体交界处出现凹槽可深达10(-3)cm,此处可深达有利于溶质富 集,凝固后形成晶界偏析。另一种,两晶粒彼此对面生长,晶界彼 此相迂,晶界间富集大量溶质,造成晶界偏析 17、胞状偏析:当成分过冷小的时候,固溶体呈胞状方式生长。对K。<1的合金, 溶质富集于胞壁,对于K。>1的合金则溶质富集于胞中心。这种成 分不均匀现象称为胞状偏析 第四目 18、相图:就是表示物质的状态和温度、压力、成分之间的关系的简明图解。 19、组织:是指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微观形貌图像。它包 括相的种类、数量、尺寸、分布及聚集状态等信息 20、组织组成体:组织中具有一定组织特征的组成体称为组织组成体。 21、相律:是表示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平衡相数之间的关 系式。 22、匀晶转变:由液相结晶出单相固溶体的过程被称为匀晶转变。 23、正常凝固:实际凝固过程中,固相中扩散几乎不能进行而液相中溶质可以通 过扩散、对流、搅拌,有不同程度的混合。这种凝固过程叫作正常 凝固 24、共晶转变: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个固相的转变称为共晶转变 25、不平衡共晶体:合金在不平衡凝固时:由于固相线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 固相在线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以下,还有少量液相残 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不平衡共晶组织 26、包晶转变:一个液相与一个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个固相的转变被称为包晶 转变。

答案 东大 20年7月 电力系统分析 (A)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 1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电力系统分析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A 卷( 共4页) 注:请您单面打印,使用黑色或蓝色笔,手写完成作业。杜绝打印,抄袭作业。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故障形式中对称的短路故障为( C )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 D.两相接地短路 2、应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C ) A.整步功率系数大于零 B.整步功率系数小于零 C.最大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 D.最大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 3、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 A ) A.可靠性要求 B.经济性要求 C.灵活性要求 D.优质性要求 4、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 A ) A.线电压 B.1.5倍相电压 C.1.5倍线电压 D. 倍相电压 5、频率的一次调整是( B ) A.由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 B.由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 C.由负荷的频率特性完成的 D.由无功补偿设备完成的 6、潮流方程是( D ) A.线性方程组 B.微分方程组 C.线性方程 D.非线性方程组 7、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主要应用( B ) A.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B.等面积定则 C.小干扰法 D.对称分量法 8、顺调压是指( B ) A.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调低 B.高峰负荷时,允许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允许电压偏高 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高 D.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低 9、系统发生单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A ) A.正序、负序、零序串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10、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D )。 A.频率上升 B.频率下降 C.电压上升 D.电压下降 11、已知一节点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为P ,视在功率为S ,则功率因数角 为( D ) A .arctan P S B .arcsin P S C .arccos S P D .arccos P S 12、减小输电线路有功损耗可通过( C ) A.增大线路有功功率 B.增大线路无功功率 C.提高线路两端电压 D.增大输电线路电阻 13、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

东南大学考研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108个重要知识点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二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点、各 向异性。 2.中间相-两组元A和B组成合金时,除了形成以A为基或以B为基的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B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3.亚稳相-亚稳相指的是热力学上不能稳定存在,但在快速冷却成加热过程中, 由于热力学能垒或动力学的因素造成其未能转变为稳定相而暂时稳定存在的一 种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近邻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5.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在原变形组织中重新产生了无 畸变的新晶粒,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 为再结晶。(指出现无畸变的等轴新晶粒逐步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6.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 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 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这一过程称为交滑移。 8.过时效-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将先后析出GP区,B ” B ' 和9o在开始保温阶段,随保温时间延长,硬度强度上升,当保温时间过长,将 析出B '这时材料的硬度强度将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过时效。 9.形变强化-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其强度和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形变强化

10.固溶强化-由于合金元素(杂质)的加入,导致的以金属为基体的合金的强度得到加强的现象。 11.弥散强化-许多材料由两相或多相构成,如果其中一相为细小的颗粒并弥散分布在材料内,则这种材料的强度往往会增加,称为弥散强化。 12.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13.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14.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5.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16.共晶转变-由一个液相生成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7.共析转变-由一种固相分解得到其他两个不同固相的转变。 18.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凡新旧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 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

东北大学材料学考研真题

早就想写点东西,算是纪念自己的考研历程,一直没得空,现在写下来,也希望能对14年考材料学的学弟学妹们有一点帮助。 先说说自己为什么报考材料学,第一是地理位置,我想回东北读研;第二,我本科就学材料,材料学科能排A+的985学校,东北大学的性价比最高。因为每年真题我看了一下,考题并不难;而且初试录取最低分数线没超过360,最适合我这种不是大牛的学生考了;还有我本科是211学校,研究生想上个985的学校,在复试的时候不会劣势,毕竟我的“出身”还是不错的;第三,每年的录取比我可以接受,大概就1:4那样;这几年都是要90左右人,不像西交神马的要的人稍微少点;这里我想和学弟们说不要光看录取分数线,还要考虑录取比例,这就是大小年之分,报的人多,题目难易,会影响分数线的,比如13年报了貌似300多人,12年报的人就多,12年分数高竞争激烈,13年分数线就下来了,也许是13年报考的同学看了12年的分数吓得不敢报了吧。。。。材料工程貌似每年招不满的情况多,因为报的人少,985的面子不能丢,把分数线不能压在300一下,所以每年都会有材料学的同学复试被刷,调剂到材料工程。当然了,这也和当年基础课全国考研分数的分布情况有关系;第四就是调剂,刚才我也提到了,如果初试过了录取分数线,复试被刷了,你可以选择校内调剂,东北大学每年都会把自己校内报考的同学安置完毕才会外招,所以在调剂方面我们也有个保底的,我同学当时就是复试被刷,然后调剂的材料工程。 谈谈复习专业课的复习的吧,招生目录说李见,和徐恒均的教材,事实上李见那本是主要看,徐恒均那本辅助看看就行。想想李见教授是东北大学的,所以出题嘛你们懂得。。。。。。推荐大家可以看看上交那本材科,详细,作为辅助教材吧。 我的复习流程是:先看去年的考试大纲内容,每年变动不大,这样也有方向;我自己是9月分开始看的教材,一个半月看完第一遍,很费力,不过坚持下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就好多了,所以第一遍一定要看细,把看不懂的或者模棱两可的勾画下来,第二遍重点攻克;看第二遍教材,就要看真题了,对照真题揣摩出题人的出题心理。我个人人为真题是王道,神马的预测题,练习题都是浮云;但是唯独教材的课后习题除外,有人说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有味,每年可能出原题,也有可能不出,13年出了扩散的课后原题,我做到了,20分到手了,要想想20分啊!决定了普通考研同学的命运吧。。。。。看完第二遍教材,书本的知识点就应该会有清晰的把握了,第三轮到网上看看有什么资料的,找找信息啥的,不过每年考生都有怕被骗的心理,我也有过,因为网上的资料五花八门,我试过一个办法,就是多问问对方教材的专业知识,看看对方懂不懂,如果他回答的不清楚,劝大家慎重,一个不懂专业课的人你放心看他写的东西啊!最好是刚考完的吧,知识点还没忘,对考生后期问题答疑也方便。再说说复习大概重点和方向吧,就分析真题出发,对考生而言,出题难了,同学做不上的有可能是两个知识点:位错和三元相图;不过每年老师出题不会难为大家太多,出的也不是难道一点做不出,位错的计算题目已经好多年没考了,所以14年考不考可就难说了,有备无患;三元相图空间立体感不强的,不管是水平或者竖直的剖面图分析都是个压力;扩散题目去年出了,但是没考无限长和半无限长那俩公式,而是考了最简单的菲克扩散定律公式,解答的时候用数学的微分办法解出来的;所以这里就算出题,也不会难,把基本公式记住,做题无压力;固态相变这三年出题的多了,本来咱们的真题就问答题占得分数比例大,所以这里就更应该看重了,13年固态相变考到两种相变的区别,具体题目记不太清了,但是跑不了新相长大的特点,(马氏体相变的特点);还有匀质形核,考了最简单的匀质形核公式;二元相图的考题以前经常出,13年还是考了两组元形成化合物的那种相图,就写出各个反应公式就行了。凝固部分大题13年没出现,不过非平衡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不好理解,多看看吧;塑性变形13年没出现,不过Schmid定理结合晶体学出题常考,看看吧;材料强化与增韧部分每年重点,13年出了强化的,不过是和固态相变部分的时效(过饱和固溶体的

[东北大学]20年7月考试《电力系统分析》考核作业100分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共 4 页) 1、下列故障形式中对称的短路故障为( C )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 D.两相接地短路 2、应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C ) A.整步功率系数大于零 B.整步功率系数小于零 C.最大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 D.最大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 3、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A) A.可靠性要求 B.经济性要求 C.灵活性要求 D.优质性要求 4、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A) A.线电压 B.1.5倍相电压 C.1.5倍线电压 D. 倍相电压 5、频率的一次调整是( B ) A.由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 B.由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 C.由负荷的频率特性完成的 D.由无功补偿设备完成的 6、潮流方程是( D ) A.线性方程组 B.微分方程组 C.线性方程 D.非线性方程组 7、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主要应用( B ) A.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B.等面积定则 C.小干扰法 D.对称分量法 8、顺调压是指( B ) A.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调低 B.高峰负荷时,允许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允许电压偏高 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高 D.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低 9、系统发生单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A) A.正序、负序、零序串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10、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D )。 A.频率上升 B.频率下降 C.电压上升 D.电压下降 11、已知一节点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为P,视在功率为S,则功率因数角 为(D ) A.arctan P S B.arcsin P S C.arccos S P D.arccos P S 12、减小输电线路有功损耗可通过(C) A.增大线路有功功率 B.增大线路无功功率 C.提高线路两端电压 D.增大输电线路电阻 13、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原因是(C)。 A.认为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已衰减到零;

(NEW)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829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5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3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6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东北大学429材料科学基础(A卷)考研真题2003年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2年东北大学427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01年东北大学424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5年东北大学829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裂纹偏转增韧 2.硬取向 3.晶带定律 4.蠕变 5.反应扩散 二、简述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在材料结构转变的作用、影响,举两个实际生活中利用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进行相关制备材料的例子。 三、金属在冷变形核和退火过程中的缺陷如何变化及相关变化的驱动力。 四、分别写出纯金属、铝铜合金、三氧化二铝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采用的强化措施。 五、写出块型转变、马氏体转变、脱溶分解的界面微观特征。 六、(1)K0>1时滑出下面三种凝固后固体棒溶质浓度分布图。 (a)固相不能充分扩散,液相可以充分对流。 (b)固相不能充分扩散,液相仅有对流。

(c)固相不能充分扩散,液相对流不充分。 (2)考察一个成分过冷的计算题。 七、分别告诉了A、B组元的扩散常数和扩散激活能(具体数值不记得),由A、B组成扩散偶,问扩散界面会向哪一方移动以及空位会在哪里聚集。 八、三元共晶液相投影图相图的计算 (1)说明一标定成分点的娥组织转变工程。 (2)画液相相图过三角形顶点引的一条直线的垂直截面图。

2019年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 一.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考研情况 东北大学材料工程近几年计划都在200人左右,其中保研占比很小可忽略,而报考人数在500左右,所以竞争压力不是很大,结合考试难度来说东北大学材料工程(专硕)是性价比极高的一个选择。去年由于数学难度上升和专业课变动较大,最高分为378,而往年400有不少,往年340稳上,去年校线300以上都要,就这样招生计划也没有完成,300以上只有140人。东北大学地处沈阳,东北第一大城市,与中科院金属所有紧密合作(联合培养),东大的材料偏向黑色金属多一点,但近年来方向越来越多,逐渐在打破这种只玩钢铁的外界思维定势。东大材料院坐拥ral(轧制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类同学的考研方向一般为中南,北科,东北大学等。不得不说东北大学是性价比之王,考研是打成功率,看谁能上,择校相当重要。如果学弟学妹们觉得不是很把握的话,可以在新祥旭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专业课是东北大学的研究生学长讲的,学长专业课成绩非常好,专业课讲的比较好的,上课效果很好,我也报过,是新祥旭安排的这个学长的辅导下成功考上东北大学的。 二.初试 1.参考书目及专业课相关资料 初试是英语二,数学二,金属学与热处理(835) 重点说专业课,金属学与热处理要比各类材料科学基础的难度小,往年的机理性考题较少,主要集中在工艺考察上,试题有很大的重复率,所以复习起来好上手,做题也有成就感,这也是东大材料工程性价比高的所在。但你简单大家都会简单,谁细心就会是最后的赢家。 专业课变化,去年专业课有30分的题目变化巨大,并不是照搬或改编往年题目,而是贴近热处理课本进行出题,这也将会是今后东大材料工程考研的一个必然的趋势,而注重课本和课后习题也是我对大家的建议。去年100以上就是很好的成绩了,多看课本,你就会有话说,不需要一字不差的写上去,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就很棒,老师也喜欢。还有就是答题时,要分点作答,这样老师会更喜欢。金属学与热处理去年的题量也有不小的增加,从头到尾一直不停的写也差点没写完,几乎考虑的时间加起来不足五分钟,基本就是一发卷子就蒙头写。只要平时真题背了,课后题看了,课本认真过了,你绝对有话说。最后就是图,课本上的能记住的图都熟稔于心,往试卷上一画,老师立马对你心动,画的人不多,你图文并茂,分绝对不低。 专业课的初复试资料我是在专业课老师推荐下淘宝大师兄考研买的,这家只做东北大学各专业考研。里面的真题很有价值,其他的内容一般,真题答案有1/4还得靠自己在课本中总结,答题分点,分点,分点,就是强行分也得分。 时间段的话,建议暑假就得开始过专业课的课本,暑假结束就得过完,其中有的同学难免会遇到实习种种,这并不是借口,你以为就你实习嘛? 三.复试 1.笔试参考书目 工程材料学(连法增) 这本书是东大自己出版的,其实能搞到真题的话其他资料就别买了,作用不大,

东北大学 材料腐蚀与防护 复习

第一章 耐蚀性:指材料抵抗环境介质腐蚀的能力。 腐蚀性:指环境介质腐蚀材料的强弱程度。 高温氧化:在高温条件下,金属与环境介质中的气相或凝聚相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遭受破坏的过程称高温氧化,亦称高温腐蚀。 毕林—彼得沃尔斯原理或P-B 比:氧化时所生成的金属氧化膜的体积2MeO V 与生成这些氧化膜所消耗的金属的体积Me V 之比。 腐蚀过程的本质:金属 → 金属化合物 (高温)热腐蚀:指金属材料在高温工作时,基体金属与沉积在其工作表面上的沉积盐及周围工作气体发生总和作用而产生的腐蚀现象称为热腐蚀. p 型半导体:通过电子的迁移而导电的半导体; n 型半导体:通过空穴的迁移而导电的半导体。 n 型:加Li (低价),导电率减小,氧化速度增加;加Al (高价),导电率增加,氧化速度降低。 p 型:加Li (低价),导电率增加,氧化速度降低;加Cr (高价),导电率减小,氧化度增加。 腐蚀的危害 1)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造成金属资源和能源的浪费造成设备破坏事故,危及人身安全;3)引起环境污染。 金属一旦形成氧化膜,氧化过程的继续进行将取决于两个因素 1)界面反应速度,包括金属/氧化物界面以及氧化物/气体两个界面上的反应速度;2)参加反应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速度。(这两个因素实际上控制了继续氧化的整个过程,也就是控制了进一步氧化速度。在氧化初期,氧化控制因素是界面反应速度,随着氧化膜的增厚,扩散过程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继续氧化的速度控制因素)反映物质通过氧化膜的扩散,一般可有三种传输形式 1)金属离子单向向外扩散;2)氧单向向内扩散;3)两个方向的扩散。 反应物质在氧化膜内的传输途径 1)通过晶格扩散:温度较高,氧化膜致密,而且氧化膜内部存在高浓度的空位缺陷的情况下,如钴的氧化;2)通过晶界扩散。在较低的温度下,由于晶界扩散的激活能小东北大学 材料腐蚀与防护 整理人 围安 E-mail jr_lee@https://www.doczj.com/doc/9b6097888.html, 2016.1.2

月测验考试《电力系统分析》考核答案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电力系统分析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下) B 卷(共 5 页)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A )。 A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B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C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D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停电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主要生产设备损坏的用户的用电设备属于( A )。 A 、一级负荷; B 、二级负荷; C 、三级负荷; D 、特级负荷。 3、对于供电可靠性,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所有负荷都应当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B 、一级和二级负荷应当在任何情况下不中断供电; C 、除一级负荷不允许中断供电外,其它负荷随时可以中断供电; D 、一级负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中断供电、二级负荷应尽可能不停电、三级负荷可以根据系统运行情况随时停电。 4、在输电线路参数中属于耗能参数的是( D )。 A 、电抗、电阻; B 、电纳、电阻; C 、电导、电抗; D 、电阻、电导。 5、 在既有水电厂、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电力系统中,洪水季节调频电厂通常选择( B ) A 、大型水电厂; B 、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 C 、核电厂; D 、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 6、某发电厂有三台机组并列运行,其耗量特性分别为: 21110015.026.08.2G G P P F ++= (h T /) 22220015.029.05.3G G P P F ++= (h T /) 2 3330015.017.00.4G G P P F ++= (h T /) 机组功率约束条件为: MW P MW G 50201≤≤ MW P MW G 100202≤≤ MW P MW G 100203≤≤ 当负荷功率为200MW 时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为( A )。 A 、MW P G 501=、MW P G 552=、MW P G 953=; B 、MW P G 401=、MW P G 802=、MW P G 803=; C 、MW P G 501=、MW P G 752=、MW P G 753=; D 、MW P G 601=、MW P G 502=、MW P G 903=。

材料人网-东北大学材料学院2004年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

2018年 1.会标晶向指数。(15分) 2.(15分)为什么单相金属的晶粒形状在显微镜下多为六边形? 3.(15分)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为什么对比热贡献很小却能很好的导电? 4(15分)已知:空位形成能是1.08ev/atm,铁的原子量是55.85g/mol,铁的密度是7.65g/cm3,NA=6.023*1023,K=8.62×10-5ev/atom-K,请计算1立方米的铁在850°C下的平衡空位数目。 5.(15分)在面心立方晶体中,在(1 -11)面上,有柏氏矢量为a/2[-1 0 1]的刃位错运动,在(1 1 -1)面上有柏氏矢量为a/2[1 -1 0]的刃位错运动,当它们靠近时是否稳定?有什么变化?说明之。 6.(15分)(1)用晶向和晶面指数的组合写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及密排六方金属的全部滑移系。(2)在面心立方晶体的单位晶胞中画出一个滑移系,并标出晶面晶向指数。 7(15分)为什么材料有时会在其屈服强度以下的应力载荷时失效?如何防止?如何进行容器只漏不断的设计? 8.(15分)根据如下给出的信息,绘制出A和B组元构成的600摄氏度到1000摄氏度之间的二元相图:A组元的熔点是940摄氏度;B组元在A组元中的溶解度在所有温度下为零;B组元的熔点是830摄氏度,A在B中的最大溶解度是700摄氏度为百分之12;600摄氏度以下A在B中的溶解度是百分之8;700摄氏度时在成分点A-百分之75B有一个共晶转变;755摄氏度时在成分点A-百分之40B还有一个共晶转变;在780摄氏度时在成分点A-百分之49B有一个稳定金属间化合物凝固发生;在755摄氏度时成分点A-百分之67B有另一个稳定金属间化合物凝固反应。 9(10分)为什么在正温度梯度下合金结晶时也会发生枝晶?凝固时合金液体中成分船头波

东大《电力系统分析》离线作业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 1 1.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电力系统分析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2) A 卷(共 4 页) 1、下列故障形式中对称的短路故障为( C ) A.单相接地短路 B.两相短路 C.三相短路 D.两相接地短路 2、应用等面积定则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C ) A.整步功率系数大于零 B.整步功率系数小于零 C.最大减速面积大于加速面积 D.最大减速面积小于加速面积 3、电力系统中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的划分依据是用户对供电的( A ) A.可靠性要求 B.经济性要求 C.灵活性要求 D.优质性要求 4、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至( A ) A.线电压 B.1.5倍相电压 C.1.5倍线电压 D. 倍相电压 5、频率的一次调整是( A ) A.由发电机组的调频系统完成的 B.由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完成的 C.由负荷的频率特性完成的 D.由无功补偿设备完成的 6、潮流方程是( D ) A.线性方程组 B.微分方程组 C.线性方程 D.非线性方程组 7、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主要应用( B ) A.等耗量微增率原则 B.等面积定则 C.小干扰法 D.对称分量法 8、顺调压是指( B ) A.高峰负荷时,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电压调低 B.高峰负荷时,允许电压偏低,低谷负荷时,允许电压偏高 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高 D.高峰负荷,低谷负荷,电压均调低 9、系统发生单接地短路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A ) A.正序、负序、零序串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网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10、系统中无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D )。 A.频率上升 B.频率下降 C.电压上升 D.电压下降 11、已知一节点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为P ,视在功率为S ,则功率因数角 为( D ) A .arctan P S B .arcsin P S C .arccos S P D .arccos P S 12、减小输电线路有功损耗可通过( C ) A.增大线路有功功率 B.增大线路无功功率 C.提高线路两端电压 D.增大输电线路电阻 13、电力系统并列运行暂态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原因是( C )。 A .认为非周期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都已衰减到零;

2020年7月东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 A卷 张腾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A 卷(共 3 页) 1.亲水性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铺展开,或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所浸润的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或者材料分子与水分子引力,大于水分子内聚力的性质称为亲水性。 2.热固性树脂 仅在第一次加热时软化,并产生化学交联转变为体型结构而固化,以后再加热不会软化的树脂。 二、是非判断题(正确以T表示,错误以F表示,8×3分) 1.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T) 2. 中碳钢的焊接性能优于低碳钢。(T) 3. 防水涂料固化前呈液态,尤适用于不规则屋面、节点等复杂表面,可形成无接缝的防水膜。(T) 4. 石油沥青主要技术性质比煤沥青差,建筑工程上较少使用,但其抗腐蚀性能较好,常用于作防腐级地下防水层。(T) 5. 木材在干燥时,沿弦向的收缩最大。(T) 6.硅酸盐水泥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抗渗 性较好。(T) 7.牌号为Q235-A·b的钢材,其性能较Q235-D的钢好。(F) 8.含氯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不得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掺用。(T) 三、选择题(7×3分) 1. 甲、乙两钢筋直径相同,所作冷弯试验的弯曲角相同,甲的弯心直径较小,则两钢筋的冷弯性能__B__。 A、甲较好 B、相同 C、乙较好 2. 高铝水泥的3天强度_B___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3. 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__B__。 A、不变 B、增大 C、减少 4. 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沥青试验在加热蒸发前后的"蒸发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后针入度比"评定,_B___。 A、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慢 B、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小,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快 C、蒸发损失百分率愈大,蒸发针入度愈大,表示沥青老化慢 5. 外墙砂浆胶凝材料选用以_B___为主。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考试大纲

2013年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硕士生入学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为参加材料学专业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约占20% 简答题约占40% 计算题、综合论述题约占40% (四)参考书目(以下两本均可) 1)李见,材料科学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年。 2)徐恒钧,材料科学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1)金属材料的结构 晶体学基础;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晶向及晶面的特点及表示,金属的晶体结构;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特点及其表征。 2)晶体缺陷 点缺陷:空位与间隙原子;点缺陷的运动;点缺陷的平衡浓度;线缺陷:位错的基本结构;位错的应力场和应变能;位错的运动与交互作

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面缺陷:晶界,孪晶界,相界,表面。 3)凝固与结晶 结晶的基本规律;结晶的基本条件;晶核的形成:形核能量变化,临界晶核,形核功,形核率;晶体的长大:长大条件,液固界面结构,长大机制,温度梯度,晶体形态;凝固理论的应用。 4)相图 相图的热力学基础;二元相图及其合金的结晶过程和组织:匀晶、共晶、包晶、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以及铁碳相图;三元相图的成分表示及其性质;三元匀晶相图及其凝固;三元共晶相图及其凝固;包共晶型三元系相图。 5)扩散 扩散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的驱动力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 6)材料的形变与再结晶 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微观机制;单晶体、多晶体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变化;回复、再结晶与晶粒长大的机制、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的基本规律;晶体高温变形,晶体断裂;高聚物的塑性变形。 7)材料的固态相变 固态相变的类型及特点;相变的形核、长大及其热力学和动力学;颗粒粗化;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共析转变的特征,马氏体转变的特征,贝氏体转变的特征。 8)材料的强韧化 材料强韧化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复习重点

第十一章 1、固态相变的分类和特点 2、脱溶析出时相变驱动力和形核驱动力的表示方法和差异 3、弹性应变能和界面如何影响析出相的形状 4、为什么固态相变往往以非均匀形核方式在缺陷处形核 5、新想长大由哪些方式控制?举例说明 6、说明过冷度对扩散型相变和非扩散型相变的力学影响 7、以Al-Cu合金为例说明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析出过程,各阶段 析出相对金属硬度有哪些影响? 8、无析出区是怎样形成的 9、解释Ostwald熟化现象 10、连续脱溶与不连续脱溶有何区别 11、调幅分解和有序-无序转变有何联系 12、扩散在共析相变中的作用 13、比较珠光体相变、马氏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 14、什么是热弹性马氏体什么是形状记忆效应 15、陶瓷材料相变增韧机理是什么 16、温度对贝氏体相变形态有何影响 17、块状转变和马氏体相变有何异同 第九章 1、纯金属均匀形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纯金属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影响因素

是什么 3、晶体长大体制有哪几种 4、固溶体合金均匀形核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固溶体合金非平衡凝固的特点是什么 6、描述平衡凝固和非平衡凝固液相完全混合、完全不混合及半混 合几种条件下的液相及固相成分分布规律 7、液固界面稳定性和固相生长形态取决于什么因素 8、什么是成分过冷?他是怎样产生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9、常规铸态组织有哪些部分组成?是如何形成的?性能特点如何 10、铸锭组织中有哪些宏观偏析和微观偏析?是如何形成的? 11、细化铸态组织有哪些方法 12、影响共晶组织片间距的固态因素是什么 13、什么是伪共晶和离异共晶 14、快速凝固对固态组织有什么影响 需要记住的公式: 液态纯金属结晶的经典理论;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形核功; 平衡凝固系数;非平衡凝固的杠杆定律;液相的浓度场方程; 界面前的熔体平衡液相线温度分布附近几页ppt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专业培养计划

2012版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一、统编序号:1103 二、专业代码:080302 三、学位、学制:工学学士学位,学制为4年 四、专业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辽宁省示范性专业,专业依托的二级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本专业拥有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学科之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涵盖固态成形、液态成形、半固态成形及液固成形一体化等先进成形方式,具有在学科交叉点开展前沿领域研究的优势和承担综合性大规模开发项目的能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教学和科研水平高、实验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水平高,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集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基地本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五、培养目标及专业范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兼备材料成形和过程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的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材料成形领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方面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同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宽广的知识面。本专业的毕业生能从事材料成形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六、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受到较为系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的训练,掌握材料成形力学和物理冶金基础、材料成形工艺、设备和自动化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比例

东北大学20秋《电力系统分析》在线平时作业1(答案100分)

1.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短路电流只包含() A、正序分量 B、负序分量 C、零序分量 D、正序和零序分量 答案:A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将升高至相电压的() A、3倍 B、2倍 C、1.732倍 D、1.414倍 答案:C 3.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PT与电磁功率相比,将() A、大 B、小 C、相等 D、无关系 答案:C 4.逆调压是指() A、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 B、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低;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 C、高峰负荷,低谷负荷中枢点的电压均低 D、峰负荷,低谷负荷中枢点的电压均高 答案:A 5.电压降落指线路始末两端电压的()

A、数值差 B、分值差 C、相量差 D、矢量差 答案:C 6.单相短路的序分量电流边界条件是() A、i?+i?+i?=0 B、i?=i?=i? C、i?+i?=0 D、i?=i? 答案:B 7.经Park变换后的理想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含() A、电阻上的压降 B、发电机电势 C、变压器电势 D、A,B,C均有 答案:D 8.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供电损耗称为() A、厂用电负荷 B、发电负荷 C、工业负荷 D、供电负荷 答案:D 9.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故障时,复合序网的连接方式为()

A、正序、负序、零序并联 B、正序、负序并联,零序开路 C、正序、零序并联,负序开路 D、零序、负序并联,正序开路 答案:A 10.负荷的单位调节功率可以表示为() A、 B、 C、 D、 答案:D 11.变压器等值参数中,电压UN和功率SN的单位分别为() A、KV,KVA B、KV,MVA C、V,MVA D、KV,VA 答案:A 12.有备用接线方式有() A、放射式、环式、链式 B、放射式、干线式、链式 C、环式、双端电源供电式 D、B和C 答案:C 13.大扰动后,减少原动机出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习题2+答案

习题2 1、立方点阵单胞轴长为a,给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这三种点阵的每一个阵点的最近邻、次近邻的点数,求出最近邻、次近邻的距离。 2、某正交晶系单胞中,在如下位置有单原子存在:①(0, 1/2, 0),(1/2, 0, 1/2)两种位置都是同类原子;②([1/2, 0,0]),(0, 1/2, 1/2)上是A 原子,(0, 0, 1/2),(1/2, 1/2, 0)是B 原子。问上两种晶胞各属于哪一种布喇菲点阵? 3、Fig.1 shows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 To which crystal system does this unit cell belong? (b) What would this crystal structure be called? (c) Calculate the density of the material, given that its atomic weight is 141 g/mol. Fig.1 Fig. 2 4、The unit cell for uranium has orthorhombic symmetry, with a, b, and c lattice parameters of 0.286, 0.587 and 0.495 nm, respectively. If its density, atomic weight, and atomic radius are 19.05 g/cm3, 238.03 g/mol, and 0.1385 nm, respectively, compute the atomic packing factor. 5、Three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planes for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re shown in Fig.2. The circles represent atoms. (a) To what crystal system does the unit cell belong? (b) What would this crystal structure be called? (c) If the density of this metal is 18.91 g/cm3, determine its atomic weight. 1、立方点阵单胞轴长为a,给出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这三种点阵的每一个阵点的最近邻、次近邻的点数,求出最近邻、次近邻的距离。 2、某正交晶系单胞中,在如下位置有单原子存在:①(0, 1/2, 0),(1/2, 0, 1/2)两种位置都是同类原子;②([1/2, 0,0]),(0, 1/2, 1/2)上是A 原子,(0, 0, 1/2),(1/2, 1/2, 0)是B 原子。问上两种晶胞各属于哪一种布喇菲点阵? 3、Fig.1 shows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 To which crystal system does this unit cell belong? (b) What would this crystal structure be called? (c) Calculate the density of the material, given that its atomic weight is 141 g/mol. Fig.1 Fig. 2 4、The unit cell for uranium has orthorhombic symmetry, with a, b, and c lattice parameters of 0.286, 0.587 and 0.495 nm, respectively. If its density, atomic weight, and atomic radius are 19.05 g/cm3, 238.03 g/mol, and 0.1385 nm, respectively, compute the atomic packing factor. 5、Three different crystallographic planes for a unit cell of a hypothetical metal are shown in Fig.2. The circl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