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数学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魅力【内容摘要】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接受,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数学语言,针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灵活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带动全体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培育绚丽多彩的语言之花。
【关键词】小学教师课堂语言一堂精彩的数学课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否到位,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于数学教师平日对学生的训练及自身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精心设计的、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楚,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讲生动,把静态的现象讲活起来,能启发学生不断地去追问、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就数学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影响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科学的语言引导学生准确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也应准确,科学,不犯科学性的错误。
例如:老师们平时喜欢说诸如“58这个数字”这样的话不科学,因为在阿拉伯数字中只有0——9这10个数字,58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数字。
再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约数和倍数”概念时,对于这组概念正确的表述是:“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数a就叫数b的倍数;数b就叫数a的约数。
”而有些教师不注意数学语言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竟把以上概念说成:“如果数a 能被数b除尽,那么数a就叫倍数;数b就叫约数。
”这是极端错误的,首先除尽与整除是两个具有不同内容的数学概念;其次约数、倍数是成组出现的,具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数学概念,语言科学严谨,逻辑性强,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既不能删减,又不能随意增加,也不能任意调换,而有些教师不明确这一点,在教学中犯科学性错误。
如“分数基本性质”是这样表述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魅力“数学课堂好枯燥,生动有魅力的语言都用不上,语文课上起来就很有感情”。
这是我从事二十年的教师生涯里听到的对语文和数学课堂最多的区别评价。
其实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艺术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水平。
教学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数学语言要准确精炼,体现其科学性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除”与“除以”,“扩大”与“扩大到”等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
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
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
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作为教师,我们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要上好课、教好学生,我们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精神上也得到满足,所以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下面我就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
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
”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钟面”。
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再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大小月的规律,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日加。
”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二、语言要风趣幽默、富有机智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技巧,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丰厚、新颖和生动,能否给学生以启迪,而讲课内容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
数学教师要培养自己语言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其作用是多方面的:1.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
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
2.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最喜欢和幽默的课堂教学结伴而行,这样,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的享受。
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技巧。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语言来实现。
因此,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必须下功夫锤炼自己的语言,加强语言修养,使自己的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
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
这样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普遍存在的几种现象1 语速过快或过慢。
速度过快,学生听课时容易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从而产生疲劳感,无法静思默想。
大脑来不及处理信息,就会造成信息的遗漏和积压。
反之,教师讲课慢条斯理,从头到尾全是慢节奏的话,就会跟不上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导致学生神经松弛,注意力分散,甚至昏昏欲睡。
2 声调过高或过低。
其实高分贝的声调也同样是一种噪音,它会强烈刺激人的听神经,使人紧张、烦躁不安。
当然,声调过低的课堂气氛必然会显得相当沉闷,学生一旦感到压抑,影响教学效果也是在所难免。
3 语调过于平淡或高昂。
4 重复、口头语太多。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担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喜欢重复解释同一个问题,有的则是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这样反反复复,颠来倒去,学生反感失去学习的兴趣后,就会不注意听课,或不愿意再回答问题。
另外,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口头禅。
有的一句话说完总要加个“嗯”或“啊”字;有的每一两句话就有一个“是不是”“、对不对”;有的往往喜欢加上“这个”、“那个”……导致不少学生一整节课都在学着数学老师的口头禅。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应科学、严密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浅谈小学数学语言的魅力作者:李新慧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11期浅谈小学数学语言的魅力李新慧(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四兴自强完小,云南丽江 674113)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内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教师来讲,语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运用自己的各种丰富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给学生创造语言情景,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组织课堂氛围。
关键字:语言;魅力;科学性;趣味性一、数学教师语言的特点?(一)数学教师的语言具有科学性??教师的语言要科学,准确。
数学教学语言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
(二)数学语言具有启发性?教学过程由一个个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个教学环节好比是粒粒珍珠,而各环节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珍珠之间的丝线,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学过程中过渡语的设计和运用,例如:“25÷5”这道算式,在教师提出:“把2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以及“25里包含几个5?”两种说法之后,引导学生还可以有哪些说法,学生就踊跃发言:提出“25除以5得多少?”;“5的多少倍是25?”等各种说法。
这样通过一道题就大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数学课中的说话技巧?(一)从生活入手,多样化的提问艺术?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题材从生活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叙述,让学生有充分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叙述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赏识与鼓励,给孩子带来温暖的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
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三)风趣幽默的语言,给课堂带来笑声与欢乐?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意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外,艺术的表达方式也必不可少。
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始终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
本文就我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语言语言艺术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教师上课离不开语言表达,教师语言表达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有人认为,一名教师只要有了丰富的知识,懂得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就能够教好他所任的学科;也有人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教师语言,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习专门的教师语言。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教师的语言是“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数学思想的语言,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交流工具。
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
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下面,我总结个人的经验来阐述我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的看法。
一、数学语言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公式、定理、概念的表述上。
数学语言,不但要有科学性,还必须有逻辑性。
数学语言逻辑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语言本身要准确、简练;二是语言条理清晰,前后一致,层次清楚。
教学语言更要逻辑严密,句句连贯,环环紧扣,层次分明,切忌颠三倒四,前后矛盾。
二、数学语言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小学数学教学语言不像语文那样有优美的字句,又非口头用语那么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生动形象化,让学生容易接受。
三、大惊小怪,吸引学生注意有时讲到重要的知识点或者关键环节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我就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来引起学生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与传递着人类的文明。
而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那把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且“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师主要通过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引导、点拨、启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来理解与掌握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
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则因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教学对象的心理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
一、教学语言要简洁而准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教学语言简洁,干净利落,不啰嗦重复。
通常小学生对言简意赅的言语更容易接受与记忆。
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时间的使用效率。
比如,在比较多件衣服的价格时,教师这样描述比较结果:“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这件衣服比另外那件衣服贵……”学生反复在“这件”、“那件”中倒腾着,已是云里雾里早已糊涂了。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每件衣服标上不同序号,用序号来进行简洁表述。
这样,不仅教师表达清晰,学生也听得明白。
当然,语言简洁的同时也要准确。
比如,在学习“倍数和合数的意义”时,教师是这样描述的:当a×b=c(a、b为≠0的整数),我们就说c是倍数,a、b是约数。
这种描述看似简化,却不准确。
它未能正确表示出倍数与约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教学语言要严谨且有逻辑数学是科学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
而小学数学又是中学数、理、化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而富有逻辑的。
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
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摘要:基于教学改革背景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学的魅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把握住学生的性格特征、把握住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向,揭开数学学习的神秘面纱,显示出数学教学的无限魅力,保障学生的高效参与。
以数学课堂中的互动实现上述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魅力,让课堂教学有效性得以显现,促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变化,形成学习热情,激活参与动力。
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发挥语言魅力,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语言魅力;小学数学;有效性;提升;分析前言:数学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善于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语言特征,同时针对性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要通过契机的合理把握,让语言艺术激励学生参与数学课堂中的互动。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为教师的知识的传播做好铺垫;也会在最佳状态下促使学生探索相关知识,其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增强,会使学生的学习素养得到强化。
基于数学知识讲解学生体会学习的魅力,会凝聚数学课堂教学力量,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呈现的语言特征分析(一)语言速度较快或者是较慢课堂中教师会以较慢的速度讲解重点知识、以较慢的语调介绍相应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疲劳感。
课堂中经常出现“安静”的状态,加之教师速度缓慢的声音,会形成压抑情感[1]。
教师的语速过快也会呈现课堂教学遗漏的现象。
学生难以跟随教师的速度完成知识学习,逐步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其学习信心会得到下降[2]。
(二)声音过高或者是过低声音的过高、以及过低会严重影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情绪。
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征、以及价值观念影响对教师声音的高低会形成一定的语气分辨,让学生形成紧张、压抑的感觉,烦躁课堂内的学习过程。
学生压抑情绪,抗拒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同时导致学生学习实效性的降低。
(三)语调过于“云淡风轻”或者是“声情激昂”教师在课堂中的重复和语言的“云淡风轻”是指教师仅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完成知识讲解,忽视学生与其互动的环节过程。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的魅力——师生词穷理极的“语言化”教学【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
对教师来讲,语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丰富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相互的活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相长”。
教师语言的清晰讲解,更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为教师教学的良好反馈和对学生更好学习的激励、培养。
对于学生而言,在预习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习题练习中,在纠正错误中,能够把自己心中所想的思路清晰的表达出来,更利于他们去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更利于形成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更利于主动学习、主动讨论、主动探索。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
对教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对于学生而言,在预习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习题练习中,在纠正错误中,能够把自己心中所想的思路清晰的表达出来,更利于他们去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更利于形成自我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更利于主动学习、主动讨论、主动探索。
课堂教学的语言大致可以分为:体态无声语言、板书书面语言、现代多媒体语言、常用口头语言等。
一、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小动作,可以改变许多,无声之言无声之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
其一,表情语言,有学生开小差,一个严肃的眼神使他迅速改正;学生回答对问题,一个赞许的目光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励。
学生在认真听课时,一般都会盯住教师的脸,如果一位教师总是一种表情,就会使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于缺乏变化而容易分神。
其二,手势语言,是教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数学教学语言的魅力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要严谨、简约、通俗、易懂,巧妙的运用幽默。
这样可使教师的讲课变的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学生去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教师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字:教学语言;准确规范;生动;魅力;幽默正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也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
在数学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交流都必须依靠教师的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
”教师识的殿堂,并获得精神上满足。
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是有魅力的。
好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语言表达准确、简练、生动、幽默,学生对知识掌握就比较迅速,理解就深刻,记忆就更牢固。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注意以下几点:一、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练数学语言是一门包含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进的自然语言的科学语言,在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时,要突出准确严密的特点。
有时一字之差,就导致表达成不”这个命题看似正确。
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分析,任意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都可以得到其内角和为180度。
可实际上同一个三角形内角和在乒乓球上约是229度,在排球上约是206度,在篮球上约是189度,而且球的体积越大,三角形内角和就越接近180度,在球的内壁画的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度。
这是怎么回事呀?原来在纸上画三角形是隐藏了“在平面上”这个条件。
即平面上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这样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间传递最大的信息。
二、教师语言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只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才能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一定要把灵感和思想贯側到自已的语言,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名师指导Famousteacherguidance92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魅力文/胡叶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中进行信息传递最重要的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数学知识传递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知识的传递,还有学生学习反馈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需要借助语言完成。
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语言表达方式还有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效果。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语言魅力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语言魅力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思想和进行信息传递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是进行情感沟通重要的桥梁。
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良好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的基本保证。
教师借助语言把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建立起学习的信念。
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中正确的使用自己的语言,要在追求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同时注意语言魅力的呈现。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语言魅力进行分析研究。
1 教学语言需要做到准确规范,严谨简约在数学学科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定理还有定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严谨的。
所以教师在表述这些定理还有定义的时候要能够准确无误的进行表达,避免学生存在疑问还有误解。
为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就是对于概念还有一些术语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个透彻性理解,比如数位和位数,还有整除和除尽等等不能够混为一谈。
还有就是很多教师在开展圆锥教学的时候,会习惯性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实教师忽视了关键的一点就是两者必须要是同底等高的。
这其实就是教师语言上面不严谨的一种体现,需要教师引起注意。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使用术语进行教学,避免存在土话或者是方言,比如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为最简单的分数等等。
当然数学语言除了要做到准确之外,还应该坚持规范性,在表述的时候要能够吐字清楚,干净利索,避免出现一些过长的句子,也要学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表述,这样才能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用最短的时间传递出最多的信息。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
【摘要】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时使用的最广泛、最基本的语言信息载体。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艺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效果,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魅力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
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
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比如,
不能把“垂线”讲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最简单的分数”等。
数学教学语言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
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教学语言的连贯和流畅,甚至发生有学生上课专门统计教师说“口头禅”的次数,语言重复,拖泥带水,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表现自己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教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大学时期的一位教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
“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
教师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
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据说陈景润的老师曾经用诗一般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中的一位同学了不得,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这句话产生的神奇力量,激励陈景润开始摘取皇冠明珠的万里长征,他矢志不渝,百折不回,终于创造了数学的辉煌。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
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
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四、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
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
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
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象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
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
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
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
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
4)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结束语: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
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