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 格式:doc
- 大小:211.00 KB
- 文档页数:4
学科服务支持科研路线图及典型方法主讲:潘卫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助理教师:宋敏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2011年10月20日西安-杨凌课程目标了解国内外科研人员对学科服务的需求探讨学科服务支持科研的路线图了解学科服务支持科研的一些方法结合实际设计学科服务支持科研的框架学科馆员是领导者:思路、规划、设计、实施内容提纲前言行为与需求分析路线图探究与实施典型方法数据服务前言大学图书馆的使命支持教学和科研从馆员服务的视角看支持教学(人才培养)信息素养教育特别与专业课融合的信息素养教育从馆员服务的视角看支持科研无成熟和清晰的框架Imogen Garner[1]…the key elements of university library mission statement, …,focus on providing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resources toenhance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While focu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has been on informationliteracy, support for research has been more diffuse国外学科馆员职责学科馆藏建设与发展参考咨询用户教育院系联络(含宣传推广)学科书目服务学科(研究)指南…国内学科馆员职责院系联络参考咨询用户教育宣传推广用户信息环境优化学科与课题情报服务学科馆藏建设与发展…Q1:支持科研在学科馆员的服务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广义理解狭义理解学科服务(支持科研)即为课题(项目)服务凭经验判断,学科服务是一个无底洞,成本极高。
即使是国科图,那样的无以伦比的馆员队伍,也不可能面向所有用户而只能是选择性的,典型的例子是,国家级的相当相当NB的大项目,经费貌似上亿,但国科图最后只选择了其中两个课题做学科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经验与成效陈怡;方芳;应峻;仇晓春【摘要】通过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图书馆联盟的馆藏资源和服务形式,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医学图书馆联盟在顶层设计框架指导下整合优化医院图书馆联盟资源配置、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提供优质服务、制定文献资源合法使用规则、创新技术与管理等成功的运行经验.交大医学图书馆联盟实现了联盟成员馆的大馆藏、大流通,充分发挥了图书馆联盟的群体优势,有效提高了对用户多样化需求的保障能力.%The experiences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Library Alliance in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hospital library alliance,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service ability, providing the excellent service, working out the regulations for rational use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innovating th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by investigating the library holdings and service in its member libraries. The large scale library holdings and large scale circulation can thus be realized in the member libraries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Library Alliance, its group advantages can b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and its supporting ability for the multiple needs of its users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17(026)010【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图书馆联盟;医院图书馆;资源建设;学科服务【作者】陈怡;方芳;应峻;仇晓春【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 201508;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 20003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上海 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3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馆际之间进行资源共享的重要合作组织形式,通过联合各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文献资源、技术资源,实现单个图书馆难以实现的目标[1]。
上海交大附中有几个校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上海交大附中)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拥有和管理的一所优秀中学,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海交大附中共有七个校区:南校区、外籍生校区、杨浦校区、长宁校区、宝山校区、应急校区和桑梓校区。
南校区是上海交大附中最大的一个校区,坐落在上海市徐汇区金陵路18弄,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教育、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中心。
校园内植被覆盖率达82.4%,有着国家级绿化校园的称号,它包含了学生宿舍、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室、科研实验室、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理科实验室以及易拉宝教室等多元化的教育设施,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同时拥有学生实习及实践的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空间。
外籍生校区位于上海交大附中南校区的北部,是一所专门面向外籍生的学校。
外籍生校区的建筑独特,有英式传统与现代风格混合的建筑外观,其中设有完善的语言实验室、实用的多媒体实验室、多功能的科学实验室、专业的乐器实验室。
校园内还设有国际友好教育中心,不仅仅教授知识,还教授文化。
校园内餐厅采取在线预订,以确保外籍学生全天三餐均有营养、新鲜、多样的食物,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杨浦校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上,校园内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绿色覆盖率达到83.2%,属于上海市重点植物资源保护区。
杨浦校区一期设有一个操场,13个教学班,一个体育馆,一个图书馆,两个实验室,一个语文实验室,一个数学实验室,和一个音乐室,让青少年在舒适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得到全面的素质教育,更完善的教学设施让学生们对学科知识更加精深的了解。
长宁校区总占地面积近6.5万平方米,是上海交大附中最大的校区之一。
校园采用欧式建筑风格,有着壮丽的建筑群,绿化覆盖率达到83.2%,被认定为上海市重点植物资源保护区。
校园内设有宽敞的校园操场、13个教学班,一个体育馆、一个图书馆、两个实验室、一个音乐室、一个语文实验室、一个数学实验室、一个艺术教育室、一个体育教育室,以及一个室外景观实践教学基地。
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简介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位于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教育部直属,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Universitas 21、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
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4893亩。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绪22年)由清政府创立、盛宣怀督办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
1921年改组为交通大学;而后复遭波折,历交通部南洋大学、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国立交通大学(本部),1928年,时任交通部部长的王伯群先生让三所学校再次合并,定名“国立交通大学”,至1949年剔去“国立”二字,径称“交通大学”。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部分、部分分别独立为两所学校,交通大学部分定名为“交通大学”。
1999年,原农学院并入。
[4] 2005年7月,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交通大学。
国际合作截至2013年,学校先后与美国MIT、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杜克大学,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英国的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北欧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挪威科技大学(NTNU),比利时的鲁汶大学,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与GE、GM、Intel、Honeywell、Microsoft、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文化传统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
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
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
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上海交大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五届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前沿问题研
讨班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年(卷),期】2008(018)004
【摘要】2008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于12月16~1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落成的图书馆举行。
该研讨班最早由旅美图书馆界学者倡议并始创于2004年,本次研讨班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此次研讨班的与会者达300人,近20位海内外图情精英学者及图书馆管理者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同时此次会议还在网络上通过QQ群进行文字直播,有近千人参加,会议现场和网
络参与的热情极高。
【总页数】1页(P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6
【相关文献】
1.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的战略规划、技术实践与创新发展——2012年“中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暨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综述 [J], 童庆钧
2.共享数图成果,共谋数图发展——参加第五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研讨班有感 [J], 朱茗
3.“2008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前沿问题研讨班”会议征文 [J],
4.深圳大学图书馆举办30周年馆庆暨第十届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班 [J],
5.广西图书馆学会成功举办《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高级研讨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政道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上海,中国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18(000)005
【总页数】2页(P60-6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校图书馆的多功能化设计与实现探索*--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 [J], 陈煦蔚;张浩;郭晶
2.第二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召开 [J], 兰小媛
3.校园规划视角下的文脉传承规划策略-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规划为例 [J], 郭子成;甄玮
4.自然环境要素影响下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空间特色探析 [J], 刘若谷;张健
5.高校图书馆名人档案特色资源创新服务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 [J], 汤萌;郭晶;袁继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文治与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吕广生【摘要】During his term as the Princip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1907. 9—1920. 10), Tang Wenzhi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University. Inhis great efforts, library’s new building was built up with funding fromthe government, donations from the alumni and support from all walks of life[ gradually, the collections of the library were also enriched; many librar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were cultivated. These measures and ideas of his still have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oday's libraries.%唐文治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0余年(1907年9月—1920年10月),建树颇多。
他多方斡旋,获得政府拨款、校友捐赠、社会各界资助,建成图书馆新楼,并渐次充实馆藏,培养管理图书馆专才。
他的这些举措和理念,对于今天的图书馆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4页(P142-145)【关键词】唐文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史【作者】吕广生【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玉林 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9.29在上海高校图书馆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办最早,它肇始于1897年南洋公学藏书楼。
・41・《贵图学刊12oo6(3) O图书馆现代技术应用O 网上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
——兼谈上海交通大学网上咨询台 芦 爻 (绍兴文理学院图书馆,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探讨了VRD的构建模式,论述了网络咨询台应涵盖的资源内容,并 就服务内容进行了诠释。介绍了上海交大网上咨询服务平台的服务项目及服务 功能。 关键词:参考咨询:虚拟参考咨询;数字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台;服务内容
虚拟参考咨询台(Virtual Reference Desk),也 称网上咨询台(online Re ̄renee Desk),就是通过网 络建立图书馆咨询人员与用户的沟通平台,并用以 回答用户所咨询的问题的平台。其目的旨在服务 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到馆咨询 服务搬到虚拟空间中来,为用户提供从被动到主 动,从同时同地到异时异地,从单一、零散的“点” 到集成化“面”的咨询服务。VRD作为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一项新的工作内容,作为数字图书馆提高信 息服务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图书馆界有着非常广阔 的发展空间。 l 网上咨询服务平台的建设 1.1 建设模式。网上咨询服务平台一般有三种建 设模式:自研网上咨询服务系统、商业性的咨询服 务系统、合作开发网上咨询服务系统。商业性的系 统平台使咨询服务系统建设速度快、系统维护服务 有保障、咨询服务效率明显等优势,但是需要支付 较昂贵的费用,系统也不能满足个性咨询服务系 统。合作开发这种建设模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模 式,一般是计算机公司与图书馆合作开发,特点是 各图书馆网上咨询服务既有自己的咨询服务特色。 同时又有通用的数据接口和接纳其他系统的互操 作性能,是投入较小,见效较快的建设模式。自研 型的网上咨询服务系统是以图书馆为主,根据本馆 咨询服务的需求,在网上实现咨询服务。它的特点 是比较适合具体图书馆用户的需求,系统研制费用 低,但系统水平比前两种较低。 1.2 内容建设与服务形式。虚拟咨询台是读者通 过联机网络存取馆内外的参考工具和提出咨询的 场所。从读者角度看,它包含两个要素:一个是自 我服务系统,即资源内容;二是请求帮助系统,即服 务内容。 资源内容建设:需收集各种类型参考信息源, 包括刚络的、电子的和印刷的等载体形式。电子资 源方面图书馆应根据本馆的需要和自身特色大力 收藏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图画等各种电子资 源。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要根据各自的馆情,对商业 性网上数据库适时足量订购,对网上免费资源进行 分类整理,将那些地址稳定、学术价值高的网址收 入至图书馆网络信息检索目录体系,并对重要的信 息资源提供简要的介绍、评价和使用指南,使用户 能快速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印屐lJ的载 体形式可选取使用率高、价值大的馆藏资源扫描成 计算机文档,提供检索,供网络环境下多用户远程 存取,以实现馆藏资源电子化。除了收集电子参考 工具书、整合网络参考信息资源、馆藏资源电子化 以外,资源建设根据各馆情况的不同还可建立馆藏 特色数据库、编制常见问题数据库(FAQ)、提供学 习中心、成立网上知识导航库以及建立信息反馈平 台等。 服务形式:FAQ(常见问题问答)服务:图书馆咨 询馆员通过收集、总结经常遇到的典型问题。预制成 答案,以列表的方式在图书馆主页上向读者展示; 电子邮件(E—mail)、Web表单服务:利用电子 邮件开展服务是国内外图书馆最早开展的一项网 上咨询服务方式。电子邮件服务包括两种形式。一 种是简单的E—mail问答服务,这种形式较普遍; 另一种即在虚拟咨询台上设置Web表单,用户通 过填写Web表单来提问; 实时参考咨询(Real—time)服务:实时在线服 务是一种即时回答用户提问的服务方式,又称为实 时交互式服务(Interactive Reference Service,IRS)。 它通过网络聊天软件、视频会议软件、即时视象软 件、网络寻呼软件等方式,由咨询馆员在网上的虚
上虞姓五百啥姓最出名上虞姓五百啥姓最出名杜静静上虞人个性相对内敛,民间没有大规模的修谱盛事,但不少家谱却保存得非常完好。
目前,上虞图书馆共珍藏着上虞20多个姓氏的家谱。
据介绍,这些家谱是图书馆历数十年的积累。
家谱是地方文献的补充,距现今越近的历史,记载得越详实。
这些珍藏的家谱现在正越来越发挥着它的作用,不少人慕名前来这里查找他们的祖先,其中许多人甚至是从国外归来的华侨。
该馆珍藏着的家谱包括徐、张、谢、袁、季、杜、王等20个姓氏,不少是上虞万人以上的大姓。
地处上虞东山脚下的俞傅村,村中主要的姓氏有3个,俞姓、傅姓、陈姓。
近日,笔者意外地发现在村办公室内珍藏着40本这样的家谱,其中俞氏宗谱9本,陈氏宗谱13本,傅氏宗谱18本,保存之完好让人叹为观止。
家谱从南宋2年修至1949年。
据该村村支书介绍,保存下这些宗谱的功劳归功于今年已60岁的村会计俞培雅。
文革初期,保存家谱的村仓库出现白蚁,老俞冒险“救”下这批家谱中的一部分。
前些年,他给这批家谱装订了封面,全部保存在村委办公委的铁柜中。
老俞说,祖辈中做官的或对族人有贡献的,在家谱中都有彩色画像,并被后人尊称为“太公”。
据了解,俞傅村是上虞所有行政村中珍藏家谱数量最多的村庄之一。
陈王是大姓。
据1989年修成的《上虞县志》记载,县内大姓多为外来。
汉代,王充父祖自魏郡阮城(今河北大名县)迁钱塘(今杭州市),再迁上虞。
此后,晋室南移,宋室渡江,移民大量涌入县内。
经历明、清两朝,已形成管溪徐氏、丁宅丁氏、通明钱氏、横山陈氏、玩石王氏、西华顾氏、崧厦俞氏、道墟章氏、花坎叶氏等聚居的大姓,全县有姓氏560个,其中复姓4个,人口在万人以上的大姓19个,依次排序:陈、王、徐、朱、章、张、沈、李、金、赵、顾、任、阮、吴、叶、周、俞、郑、丁,10人以下的姓氏共有328个。
上虞市公安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虞市共有人口772961人,姓氏数为561个,万人以上的大姓排名已稍有变化,郑姓超过了俞姓,罗、谢、夏、杨等4个姓氏人数已突破万人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