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融合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高层建筑设计打造未来城市的地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存在。
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成为了未来城市的地标。
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并成为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梦想和向往。
一、高层建筑的地标性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1. 建筑物本身的气势和高度成为城市标志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壮观的外观是城市的标志性存在,将城市与其他地区区分开来。
比如,中国的上海东方明珠塔,它的独特形态和高度成为了上海的代表,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参观者。
2. 高层建筑代表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设计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潜力。
它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办公需求,更是为了展示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比如,迪拜的哈利法塔,不仅是迪拜的地标,也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宏伟愿景。
3. 高层建筑提供了城市空间的新思路高层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城市空间的有限性和人口增长的需求,通过垂直发展,提供了新的城市空间解决方案。
高层建筑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性能,为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
二、高层建筑设计对未来城市的影响1. 引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创新高层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创新点。
它们通过独特的外观和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绿色化。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使得高层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促进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这些建筑本身也成为了城市旅游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了他们所在城市的象征。
3. 提升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高层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它们代表了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吸引了国际投资和合作机会。
比如,中国的北京CBD区域,以其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体,吸引了许多国际企业的驻扎。
高层建筑的组合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更是建筑艺术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
而高层建筑的组合,则是一门深奥而富有创意的学问,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功能需求、美学考量等多个方面。
高层建筑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线性排列、群组集中、分散布局等。
线性排列是指高层建筑沿着某一轴线依次排列,如沿着街道、河岸或城市主干道。
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形成连续的城市界面,增强街道的空间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一些繁华的商业街区,高层建筑沿着街道线性排列,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商业空间,还为行人创造了独特的视觉体验。
群组集中的组合方式则是将多栋高层建筑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群。
这种方式有利于资源共享和设施的集中配置,如共用停车场、中央花园、商业中心等。
同时,群组集中的高层建筑可以通过设计上的统一和协调,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氛围和城市地标。
比如一些大型的商务中心或城市综合体,就是采用群组集中的方式,展现出强大的集聚效应和城市活力。
分散布局的高层建筑组合则更注重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和生态平衡。
这些高层建筑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与周边的自然景观、低层次建筑相互呼应,减少了对城市空间的压迫感。
这种布局方式常见于一些生态型城市或新城开发中,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居住环境。
在考虑高层建筑的组合时,功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如住宅、办公、商业、酒店等,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要求。
例如,住宅高层建筑需要注重采光、通风和居住的舒适性;办公高层建筑则要满足高效的交通流线、灵活的空间布局和现代化的设施配备;商业高层建筑则要考虑人流量的引导、店铺的展示面和商业氛围的营造。
因此,在组合高层建筑时,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进行合理搭配,以实现功能的互补和协同。
美学方面,高层建筑的组合应当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和视觉效果。
建筑的形态、色彩、材质等元素都需要在组合中相互呼应和融合,形成统一而富有变化的城市景观。
如何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如何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往往存在一些不和谐之处。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高度、绿化与景观、公共空间、交通连接、文化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如何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
一、建筑设计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天际线、街道和广场等元素,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压迫感,同时注重建筑造型和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此外,建筑设计还应考虑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和流线设计,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二、建筑材料高层建筑常用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玻璃和金属等。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例如,选择节能玻璃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此外,采用可再生材料和本地材料也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建筑高度高层建筑的高度适宜性是实现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天际线、地形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控制建筑的高度和体量。
同时,应注重建筑的立面设计和空间布局,使高层建筑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
四、绿化与景观高层建筑的绿化与景观设计是实现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设计中,应考虑设置植被、布置景观元素等措施,以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改善环境质量。
例如,在建筑的屋顶或立面设置花园或绿色走廊,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空间,同时为居民提供宜人的生活环境。
五、公共空间高层建筑的公共空间是居民活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实现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中,应考虑公共空间的结构、布局和设施等要素,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设置开放式公共空间、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服务等,可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便利性。
六、交通连接高层建筑的交通连接是实现与城市环境和谐融合的重要环节之一。
城市建筑空间设计与建筑管理分析当前,城市给社会大众提供的空间环境是有助于文明生活。
城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人类文化发生、繁衍息息相关,社会大众是通过路径、区域、边界、结点与标志物这5种元素对城市进行认知与了解,这5种元素也是一个城市最为基本的载体。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依靠文化进行塑造的。
在当今世界,“和而不同”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城市生命力的体现也必须依靠城市文化的大力弘扬,健康可持续发展也要依靠城市文化。
如何充分发挥城市特色,必须将城市建筑与地域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社会大众的各种活动与城市每个区域浑然一体,二者相得益彰。
因此,对建筑进行设计就不单单是设计建筑物本身,还必须对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二者都非常重要。
1城市建筑空间一个城市空间不单单是物化的一种形态,还具有浓重的社会色彩。
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着城市的空间构成。
对城市空间进行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原来的构成空间和形态,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建筑物、广场和空间区域的组合。
城市建筑空间是一个形体的、物化的空间,主要包括建筑物本身的外部空间和内部构成,是一个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依据城市未来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对空间进行精心设计,通过艺术的布局和科学的管理而进行建设,适合社会大众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城市空间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2建筑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的关系建筑设计与空间环境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
当建筑的设计人员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就要以城市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环境为主要依据,对环境设计和建筑本身的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
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时,必须注重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设计,从而将城市的特色充分的展现。
建筑本身的形象是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反映的第一要物,建筑本身的材料、外观、形式、风格、容积率、密度、色彩等,对空间环境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将城市特色充分表达出来,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深入了解环境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将其彻底消化,在设计过程中深入思考,在设计作品中很好的体现出来。
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工程设计探析作者:陈文卫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建筑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居住条件的个性化,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则为这种需求提供了客观支撑条件。
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状态不断加剧,高层建筑成为了建筑工程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党高层建筑与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在一起时,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问题便应运而生了。
本文主要层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入手,浅析基于城市空间考虑的高层建筑设计原则,并提出正确设计高层建筑的策略。
关键词:现代,城市空间,高层建筑,设计,生态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特别是在钢铁、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层建筑更是如虎添翼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高层建筑一方面能带来充足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能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
越来越多的城市都依靠着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被人们所熟知,新加波的双子塔、迪拜的世界第一楼,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标志。
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城市空间与高层建筑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首先,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我们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高层建筑甚至是一个城市现代化谁水平的象征和代表。
城市空间简言之,就是人们周围的能够看得到或者感觉的到空间,虽然这些空间描述起来有些不那么容易,但它们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现实生活。
由此可见,优秀的高层建筑设计必须是基于整个城市空间的,二者相得益彰,锦上添花。
而不是独立于城市之外的,仅仅是自身的奢华高大。
要做到充分考虑到和周围城市空间的关系,考虑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也只有将高层建筑和城市空间相协调起来,才能营造出最为美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景观,才能发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城市发展迅速的今天,空间景观建筑设计与城市的融合、共存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而研究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不仅是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做好布局,也是为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本篇论文将对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的定义与重要性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是指将城市空间、环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城市带来更宜居的居住环境。
这种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环境的需求。
三、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的研究方向1. 历史文化的融入:通过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空间。
2. 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绿色、低碳、环保为设计理念,将自然元素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3. 空间布局的优化: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合理规划建筑的空间布局,使建筑与城市空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4. 建筑材料的选择:选择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5.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升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的实践案例以某城市的公园建筑设计为例,该设计在保留原有绿地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公园空间。
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植被和环保材料。
同时,根据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合理规划了公园的空间布局,设置了休闲区、运动区、儿童游乐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此外,还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公园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结论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景观建筑设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建筑 第卷5期 1浅谈高层建筑与城市代建梅(广元市规划和建设局,四川广元628017) 【摘 要】 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造成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范围逐步扩大仍感局促,为了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取得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发展———这是高层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所以说,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
高层建筑只有在城市的滋润下才能较快地蓬勃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依赖高层建筑的支持!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城市; 规划 【中图分类号】 T U972+111 【文献标识码】 A1 高层建筑的发展 不论是设计的或是缺乏设计的摩天大楼或高层建筑物都已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既定景观,它是几乎每个国家的主要城市都认可的一种国际技术!一幢高层可以是一个城市的特写,例如说到金贸大厦,人们就很自然的想到中国上海;说到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就很自然的联想到中国香港;说到101大厦,就很自然的想到中国台湾。
高层建筑已变成城市的本体部分,并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及物质环境的影响也正变得日益明显。
城市的风貌和形象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身的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特点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的塑造要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来实现。
从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到局部地段建筑群体和环境规划都要精心研究和作好城市设计,逐步加以实施。
高层建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城市的动态和轮廓,丰富城市天际线和空间,结构景观要达到提升城市档次和品味,就必须控制好城市高层建筑的合理布局。
2 高层建筑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响。
仅以它绝对的规模和人口总量,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将这些归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它必须成为在一定位置上的有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
在这个层面上,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
基于多元公共空间的建筑设计与室内空间的融合摘要:目前,我国公共建筑的整体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相关的设计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可以提高公共建筑的潜在价值,保持良好室内空间状态,需要不断落实室内设计工作,同时掌握其发展趋势,使公共建筑的实践应用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本文就对多元公共空间的建筑设计与室内空间融合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室内国内许多城市的高层建筑逐渐兴起,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格局。
但是行业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导致一些问题出现,比如,室内空间的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严重,室内空间的功能不完善等。
这就需要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重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1、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概述在城市公共建筑发展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室内空间的潜在价值与作用,需要做好室内设计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有效性。
(1)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对人流量大、为公众使用的建筑内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该过程需要对建筑整体空间状况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方案的编制,充分发挥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价值。
同时,在良好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可使室内空间设计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提高相应设计方案的应用质量,为公共建筑建设事业发展中带来更多的保障作用。
(2)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首先应明确公共建筑的室内功能,重视各功能区域对空间需求、人们的心理需求,优化完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方案,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开展提供良好的科学指导。
实践中通过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充分考虑,可增强公共建筑室内环境的整体布局效果,为人们带来良好的体验效果,全面提升公共建筑的潜在应用价值。
(3)在开展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空间服务对象、室内空间组成部分等多种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提升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水平。
2、多元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融合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2.1多元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融合作用建筑的功能是由建筑的形式和空间的组合决定的;而空间的形态则是由其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空间的结构组成的;而在不同的地域中,人们对居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时,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等因素,合理地进行规划,使之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使其满足人类的活动需要。
浅析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摘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建筑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基础,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
建筑设计必须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才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作为一个设计师,不仅要关注建筑本身的特点与个性,还要使之与城市规划相适应。
关键词:城市空间;建筑设计1城市空间的概念所谓城市空间在狭义上就是指城市的生活空间以及城市的占地面积,但广义上的城市空间则指的是人们在城市当中生活所能够感觉到的种种感受。
在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志的时代,在高层建筑已经对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极大影响的现如今,城市空间问题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大问题。
城市空间内不同高度的建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特有的外观,也体现着城市的审美和特征,是渗入到城市当中每一个人内心的感觉,是城市给每个人的感受的总和。
2 现代城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缺乏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
现在的城市建筑布局很多地方都千篇一律,缺乏完整统一的艺术效果,几乎没有任何创新之意;清一色的高楼大厦、清一色的商业步行街、清一色的商铺、清一色的楼堂馆所等等,就连喜欢旅游的人士,几乎都不再偏好于城市之间的穿梭旅游,转而向农村山区那些有浓郁特色的地方移动。
2.2城市空间层次感不足城市空间层次感在很多城市是规划设计的败笔;由于规划设计考虑的不全面和不完整,致使没有足够的分明高低层次、错落有致,给视野或审美带来疲劳。
城市空间环境讲究的就是空间层次感的分明和功能化的集中,层次感的不足,必然使得城市空间环境变得苍白无力。
3城市空间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
这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
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浅析现代高层建筑设计摘要:在现代化大都市中,过度的人口和建筑密度,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真可谓寸土千金,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空间发展。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本文分析了现代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内容,提出了现代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设计目前,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居住条件面临很大的挑战,怎样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是建筑行业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高层建筑具有占地面积少、建筑面积大、造型特殊、集中化程度高的特点。
正是这一特点,使得高层建筑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高层建筑影响一座城市环境的平衡,集中注意高层建筑对环境质量的责任,对城市及周围的影响,这和建筑本身的功能方案一样,对设计者都是根本的问题。
1、高层建筑形象设计许多建筑师认为,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要求应该受到迫切的关注,因为这些地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生活方式也是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最大威胁。
而且,这些高密度的大型建筑由于与生态健康和生态设计相关,所以值得倾注更多的研究和努力。
高层建筑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
处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就建筑本体来说起到了缓冲作用,并且是对建筑的场所标识;就城市空间而言,后退广场在城市空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往往能成为城市的共享空间,使城市空间变化丰富。
有的建筑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
在高层建筑的功能布局中,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亦即在建筑功能布局时,把工作、居住、交通和其他服务设施结合起来综合予以考虑,把人们能够就近入学、就近工作、就近享用各种服务设施,缩短人们每天的出行距离,减少能耗。
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高层建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高层建筑也成为城市空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近年来我
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随着结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结
构形式趋于多样化,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随之所带
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
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
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关键词】高层建筑;空间;建筑设计;规划
1.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
各种活动的可能。这个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比较科学性的定义,而本
文 提到的城市空间则更具体更形象,主要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
路、绿 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
立体空间, 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
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
的感受,简单的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建筑设计者在
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
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
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
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事实上在进行一
项高层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环境
的关系。此时,规划部门所出台的各种条文政策及规范将扮演着重
要角色,它强制性的要求必须顾及城市环境,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
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
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下面就从建
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方面谈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2.高层建筑设计
2.1广场的作用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
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
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
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
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
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
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
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
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
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
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
矶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
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
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
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
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
虑。
2.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
为重要。
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
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
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
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
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
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
因。
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
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
“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一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
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
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
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
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
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一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
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
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
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
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
境也是一种深化。
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
节能型”。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一“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
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
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
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
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
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一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
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
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
因素加以塑造。
2.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
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
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
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
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
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
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
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
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各种矛盾冲突;并
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
入口后退架空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3.规划设计
3.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
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
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
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
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
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3.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
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
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
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3.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
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
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4.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出现已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
展变化着,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
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
在不断的完善发展,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将是我们不
断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