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本文的受众是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本文的目标是看完后,你就是小专家。

导读:上一次写过一次脐动静脉置管,当

时以为挺详细的,但是又看了下,觉得能补充

的地方还是很多,于是重新把过程详细的总结

了一下。即使以前没有看过如何操作的,也可

以看着步骤一步步来进行,已经把每一步要注

意的地方都标出啦。

PS:精通置管的,可以看下最下面各种

错误的置管位置的胸腹联合片,挺好的。

PS:总结过程真的很繁琐,很多知识点

很难理清,但解决掉一个问题的愉悦感也是非

常强的。网上国外很多信息都是错的,即使是

很专业的网站,更不用提咱们的大百度啦。虽

然我已经是参考了各种资料、书籍,自认没有

错误了,但难免还有不足,所以大家也不要盲

从哦,希望看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请反馈

给我,共同进步哦。

一、准备器具

这是按照我们医院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以自己医院为准啊。

按照步骤来记忆哦

1.约束带:固定孩子的四肢用。

2.无菌设备:手术衣,手术帽,无菌手套:无菌啊,不用解释。

3.碘伏:消毒用。

4.刀片:11号的,切脐带用的。

5.脐血管置管包:内有托盘1个(放脐导管、冲管用),放棉球的药杯2个(一个放碘伏,一个放盐水/肝素盐水),直蚊式止血钳1个(消毒时,助手用来夹着脐带夹),无菌铺巾3块(孔巾1块,治疗巾2块),巾钳4把(可用来固定治疗巾) 。脐带结扎丝带,10ml注射器,纱布6块,弯蚊式止血钳2个(助手牵拉脐带),眼科弯镊2把(术者用,扩血管和送导管用的),探针1枚(扩大血管的),持针器(打开口以后可以看到竖着的槽和凸起的小点)1把,有齿镊子1把(拔针用的),剪刀1把(剪线)。

6.脐导管:常用的就是3.5F的和5.0F的。

脐动脉导管:小于1.5kg的新生儿,用3.5Fr(1.1mm)的,大于1.5kg的用5.0Fr的。如果有2.5F的管,可用于小于1.0kg新生儿。推荐使用单腔的管,胃管不推荐使用。推荐使用顶端开口的导管,不建议侧面开口的导管(凝血的可能性大)。

脐静脉导管:脐静脉比动脉粗好多,所以,不用太在意,都用5F 的也没问题,如果要分的细点:早产儿使用3.5F的,足月儿使用5F 的。或者:体重<3.5>5F的;体重>3.5 kg的,使用5F或者8F的。关于单腔或者多腔没有区别,目前没有证据推荐多腔的。

7.冲管液:生理盐水(脐静脉用)和肝素生理盐水(1U/ML,脐动脉用)。

8.三通。

9.结扎针线:3个0的,缝合固定导管时用。10.胶布:最后搭桥用。

以上物品准备齐全后,可以打开置管包的外包装,护士妹妹会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到包装内。

二、计算长度

●脐动脉:

★高位:(粗略)体重*3+9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

★高位:(精确)体重*2.5+9.7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

★高位:(小于1500g)体重*4+7cm+脐带残端的长度(cm)。

公式只有高位的,没有低位的。总结:紧急情况,记住粗略公式就行啦。

●脐静脉:

★体重*2+5cm+脐带残端长度。

★精确公式为:体重*1.5+5.6cm+脐带残端长度。

三、开始操作

1.孩子准备

孩子放到辐射台上,接好血氧探测仪,助手固定孩子,会阴部贴尿袋,避免小便污染无菌区。

三、开始操作

2.洗手、带帽/口罩、穿手术衣服、带手套。

●洗手就不讲了,都会。

●带帽子/口罩大家也都会,不讲了。

●手术衣内科医生可能不是很熟悉,大家看图啊,其实关键就是第7步怎么把插卡递给护士不是很清楚,哈哈,这次看清楚啦,用右手递,互相尊敬嘛。

●这时,你就是完全干净的啦,带上准备好的手套吧(不要自己去打手套哦)。

三、开始操作

3.检查并再次准备置管器具

打开第2层的置管包,检查和准备器具:

●在一个药杯里面放3-4个棉球,护士把碘伏倒到其中,浸泡棉球。

●另一个药杯和托盘中倒入生理盐水(脐静脉)或者肝素生理盐水(脐动脉)。

●注射器抽取盐水或者肝素生理盐水10ml,连接三通。然后冲管,确保脐导管通常,确保管道没有气泡。确保三通(各个方向都要试)正常。关闭三通。

4.消毒:助手使用直蚊式止血钳夹住脐带夹,术者消毒,消毒范围上界平剑突,下界平耻骨联合,左右为腋中线,尤其脐凹皱褶处,脐带夹也要消毒。下图红色为消毒范围。

5.铺巾:

●每块铺巾,反折处靠近切口。确保切口处的铺巾是双层的。

●顺序:先对侧,然后会阴侧,然后头侧,然后自己这侧,我们就两块铺巾,一个洞巾,怎么用呢?就是下图这个铺法,把2块治疗巾

折成这个样子,然后铺上对侧和自己这边就行啦,哈哈。注意,洞巾现在没用呢。

两侧都铺好后,使用巾钳夹住,防止其脱落。铺好后是这样的。

6.用脐带结扎丝带

扎住脐带的基底部(扎住脐带皮肤的部分,不要扎到胶质上),确保出血最少,但也应该能让导管顺利插入。

7.用手术刀切上端脐带,保持1cm脐带胶质端的长度。助手丢弃脐带夹和直蚊式止血钳。

8.铺无菌洞巾。

9.保持脐带清洁。这时脐带可能会渗出点血,用纱布蘸干。

10.助手固定:

助手使用两把止血钳夹住脐带末端两个对角点,保持其直立和固定,并且向外牵拉,充分暴露出脐动静脉,不要夹住脐动静脉。辨别出脐动脉和脐静脉。怎么分辨呢?1根粗的是脐静脉,2根细的是脐动脉。比较萎的是脐静脉,凸出来的是脐动脉。扁的是脐静脉,圆的是脐动脉。站在孩子脚侧,通常12点方向的是脐静脉,4点和7点方向的是脐动脉。

三、开始操作

11.插入导管

脐动脉:

●术者用弯头镊子(无齿的)扩充脐动脉,先插入一个臂尖约

0.5CM,扩开后,再把两个臂尖合起来都插入大约1.0cm,轻微扩充下,撑开动脉约20秒。当然,也可以使用探针扩充。

●然后,用另一个弯头镊子(无齿的),夹住导管头上大约1.0cm 处。将脐导管(注意,脐动脉导管内是要充满肝素水的!不能有气泡)插入脐动脉,这时扩充的镊子可以一直撑开着脐动脉。

●插入1-2cm后,可能会感觉轻微的抵抗,这是因为导管已经过了脐带部分,开始向腹腔内进入,因为这时脐动脉走形是向着脚的(脐动脉向下进入髂内动脉)。所以,助手应将脐带向头侧牵位以牵直脐动脉,导管与水平成45度向脚侧推进即可。

●插入2-3cm后,可以回抽看是否有血,有血说明在血管内,继续前进。

●插入5-6cm后,可能会感觉较大的抵抗,因为已经到了和髂内动脉交汇的地方,需要通过髂内动脉是向上进入髂总动脉,所以方向和之前相反,阻力较大。怎么办呢?可以轻轻的压大约30-60秒;或者通过螺旋进入的方式,也可以后退1-2cm,然后再试。如果还不行,那就:

★最大的可能性是动脉没有扩充好,可以使用0.5ml利多卡因滴到血管上,直到其扩张好(有争议哦)

★如果进入了假的通道(没有回血),拔出,换另一根动脉。

★如果路线错误,进入了股动脉(经过髂内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处理在下面;或者进入了臀动脉(通过髂内动脉到达),提示导管小啦,应该换根粗的导管。

●继续进管,直到达到预定长度,回抽看是否有回血,回血说明正常,脉冲式的把血打回去。

●如果插管中见大腿发白或发紫,考虑为股动脉痉挛,将插管退出一定长度,热敷大腿,颜色恢复正常后再次插管,若30分钟颜色无好转,拔管后插另一条脐动脉。

脐静脉:

●方式和脐动脉方法一样,区别是插到腹壁内后,脐静脉是向肝脏方向走形的,经过静脉导管进入下腔静脉(这是肝外部分。另外,脐静脉在肝脏下方,经过门窦,50%血液进入肝脏,与门静脉血液汇合),所以,助手应该把脐带向下牵拉,与腹壁呈60度,便于导管进入静脉导管。

●插管前看下是否有凝块,使用镊子清理干净。

●紧急情况下,插入4-5cm有回血时,就可以使用啦,这时输液可以避免导管插入肝脏导致的并发症。

●非紧急情况,一直将导管送到预计长度,回抽看是否有回血,回血说明正常,脉冲式的把血打回去。

●另外,术者可以用手按压着肝脏部分,这样导管进入静脉导管的机会更大。

●如果在送导管的过程中遇到阻力,或者感觉到导管“摆动”时(为什么呢?感觉是从脐静脉转向门静脉,是向右下走形的,这时导管也动不了了,只能收到血液的冲击,出现摆动的感觉),提示进入门静脉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a.回撤导管1-2cm,然后螺旋着插入。

b.一边注射液体,一边进导管,这样容易进入静脉导管。

c.再插一个小号的导管,例如3.5F的,因为上一根进入门静脉啦,那么这一根一定会进入静脉导管的。

●进入门静脉后,不可能再次进入下腔静脉,因为门静脉分支越来越小,不和下腔静脉连接。下左图是汇集成门静脉的血管,右图为门静脉肝脏内分支,分为左右两个分支。

三、开始操作

12.使用荷包缝合和桥接固定导管:

以下为理想效果图:

下面是真实图片:

荷包缝合,缝好后打结

新生儿复苏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新生儿复苏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1.新生儿复苏基础理论(一) f1、刚出生,当你评估是否需要复苏时,你将问有关新生儿哪4个问题?(B) A.单胎分娩?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脐带有三条血管? B.足月妊娠?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肌张力好? C.低出生体重?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肤色红润? D.温暖?羊水清?有呼吸和哭声?母乳喂养?、 f1、新生儿复苏过程中,以下哪一项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C) A.给氧 B.施行胸外按压 C.正压人工通气 D.给肾上腺素 f2、新生儿复苏的最初阶段以下几项中哪项描述是最佳的?(D) A.保暖;摆正头位;清理气道;评估心率 B.保暖;开始正压人工呼吸;评估心率 C.摆正头位和清理气道;评估肤色和呼吸;必要时给氧 D.保暖;摆正头位和清理气道;擦干和刺激 f3、约有百分之几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C) A.1% B.5% C.10% D.30% f3、复苏(B )延迟到1 min Apgar评分完成以后 A.应该 B.不应该 f4、决定进行矫正通气步骤和胸外按压的心率标准是多少?(A) A.矫正通气步骤,心率<10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60次/min

B.矫正通气步骤,心率<6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100次/min C.矫正通气步骤,心率<8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50次/min D.矫正通气步骤,心率<70次/min;胸外按压,心率<60次/min f5、早产儿在复苏期间面临独特的挑战,因为?(D) A.脆弱的大脑毛细血管可能出血 B.肺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使通气困难 C.体温控制能力差 D.容易感染 E.以上都是 f6、重建充分的通气通常会导致新生儿心率(B)的改善 A. 逐渐 B. 迅速 C. 缓慢 f6、在产房,新生儿经过气管插管及正压人工呼吸10min内反应良好,应给何种护理?(C) A.常规护理 B.观察护理 C.复苏后护理 D.袋鼠式护理 f7、决定进行正压通气前应评估哪两个体征(C) A.呼吸,血压 B.肤色,心率 C.呼吸,心率 D.呼吸,肤色 f8、早产儿可能在复苏期间面临独特的挑战,因为?(D) A.脆弱的大脑毛细血管可能出血 B.肺部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通气困难 C.体温控制能力差 D.感染可能性高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脐血管置管步骤详解(UAC/UVC) 本文的受众是具有死磕精神的儿科医生。本文的目标是看完后,你就是小专家。 导读:上一次写过一次脐动静脉置管,当 时以为挺详细的,但是又看了下,觉得能补充 的地方还是很多,于是重新把过程详细的总结 了一下。即使以前没有看过如何操作的,也可 以看着步骤一步步来进行,已经把每一步要注 意的地方都标出啦。 PS:精通置管的,可以看下最下面各种 错误的置管位置的胸腹联合片,挺好的。 PS:总结过程真的很繁琐,很多知识点 很难理清,但解决掉一个问题的愉悦感也是非 常强的。网上国外很多信息都是错的,即使是 很专业的网站,更不用提咱们的大百度啦。虽 然我已经是参考了各种资料、书籍,自认没有 错误了,但难免还有不足,所以大家也不要盲 从哦,希望看完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请反馈 给我,共同进步哦。 一、准备器具 这是按照我们医院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以自己医院为准啊。

按照步骤来记忆哦 1.约束带:固定孩子的四肢用。 2.无菌设备:手术衣,手术帽,无菌手套:无菌啊,不用解释。 3.碘伏:消毒用。 4.刀片:11号的,切脐带用的。 5.脐血管置管包:内有托盘1个(放脐导管、冲管用),放棉球的药杯2个(一个放碘伏,一个放盐水/肝素盐水),直蚊式止血钳1个(消毒时,助手用来夹着脐带夹),无菌铺巾3块(孔巾1块,治疗巾2块),巾钳4把(可用来固定治疗巾) 。脐带结扎丝带,10ml注射器,纱布6块,弯蚊式止血钳2个(助手牵拉脐带),眼科弯镊2把(术者用,扩血管和送导管用的),探针1枚(扩大血管的),持针器(打开口以后可以看到竖着的槽和凸起的小点)1把,有齿镊子1把(拔针用的),剪刀1把(剪线)。 6.脐导管:常用的就是3.5F的和5.0F的。 脐动脉导管:小于1.5kg的新生儿,用3.5Fr(1.1mm)的,大于1.5kg的用5.0Fr的。如果有2.5F的管,可用于小于1.0kg新生儿。推荐使用单腔的管,胃管不推荐使用。推荐使用顶端开口的导管,不建议侧面开口的导管(凝血的可能性大)。 脐静脉导管:脐静脉比动脉粗好多,所以,不用太在意,都用5F 的也没问题,如果要分的细点:早产儿使用3.5F的,足月儿使用5F 的。或者:体重<3.5>5F的;体重>3.5 kg的,使用5F或者8F的。关于单腔或者多腔没有区别,目前没有证据推荐多腔的。 7.冲管液:生理盐水(脐静脉用)和肝素生理盐水(1U/ML,脐动脉用)。 8.三通。 9.结扎针线:3个0的,缝合固定导管时用。10.胶布:最后搭桥用。 以上物品准备齐全后,可以打开置管包的外包装,护士妹妹会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到包装内。 二、计算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