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竞赛)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9
七年级语文知识竞赛卷及答案ycy初一全能知识竞赛语文卷(06.5)(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积累运用,展示你的语文功底(25+3分)(一)本张试卷设卷面分3分,老师将根据你书写是否工整美观,卷面是否整洁判定分数。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0分)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2、黄河之水天上来,。
3、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谈之景的句子是,。
4、赵冀反映诗歌创造贵在创新的诗句是,。
5、马上相逢无纸笔,。
6、深林人不知,。
7、,思君不见下渝州。
8、此夜曲中闻折柳,。
(三)语言的世界是美丽的天湖,丰富的表达将使你如鱼般畅游(15分)9、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1)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ju gong jin cui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10、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4分)(1)义愤填(2) 然不同(3)锋芒露(4)一拍即(5)可歌可(6) 出不穷(7)马革尸(8)毛骨然11、王秘书在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信息“李科长听说材料没上报张局长非常生气”,王秘书不明白究竟是谁生气了。
根据提示,给信息标出标点。
(2分)(1)李科长生气了(2)张局长生气了12、依照前半句的形式,续写两句(注意句式及修辞)(2分)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你能用简明扼要的一句话来概括从中得到的启示吗?(2分)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爱,然而它是害虫。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14、下面是导游介绍某处景物的开头,请根据提供的词语,发挥想像,将该导游词续写完整,力求生动形象,使游客游兴大增。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演绎(yì)B. 演讲(yǎn)C. 演化(yǎn)D. 演奏(yǎ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我把窗户都关得紧紧的。
B.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决定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
C.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好。
D. 我对他的做法非常不满,觉得他太自私了。
3.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炽热(chì)C. 混沌(dùn)D. 呼啸(xiào)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朵花像太阳一样耀眼。
B.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这本书是知识的海洋。
D. 她的舞蹈像蝴蝶一样轻盈。
5. 下列词语中,与“美丽”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 美观B. 美妙C. 美味D. 美丽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
B. “你昨天去哪儿了?”他问。
C. 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两遍了。
D. “我明天要去北京。
”妈妈说。
7.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沉默(mò)B. 炽热(chì)C. 混沌(hùn)D. 呼啸(xiào)8.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参加体育锻炼。
C. 她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好。
D. 这本书虽然很厚,但是很有趣。
9.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低沉有力。
B. 她的舞蹈优美动人。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D. 他做事总是慢吞吞的。
10.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参加体育锻炼。
C.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持锻炼。
六安九中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温馨提示:这份试题共计150分,希望各位同学看清试题,认真思考,谨慎回答,工整书写。
相信你们一定会凭借着聪明才智考出好成绩,加油!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79分)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7分)①一只想变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只(kě)望创新改变的苹果。
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应循守旧,更不会(dài)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束(fù),像一只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直冲云(xiāo)②什么事快乐?邓稼先认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jǖ)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快乐的;闻一多认为为寻求救济民族文化药方而(qiè)而不舍,沥尽心血是快乐的;福楼拜认为周末与博学多识的朋友相聚时大家一拍(jí)合忘乎所以是快乐的。
2、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②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③阅读使人充实,交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④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A.游荡安逸严格感悟B.荡漾安逸严谨悔悟C.荡漾安静严谨感悟D.游荡安静严格悔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1班班长李峰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之际,李明一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C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匪浅。
”. D. 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家》已经尽力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②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③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④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⑤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
A.③⑤②④①B.①②④③⑤C.③②⑤①④D.①③⑤②④5、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3分)学习只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语文能力竞赛七年级试题语文能力竞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翩跹(xiān)倔强(jué)踌躇(chóu)B. 蹒跚(pán)踌躇(chóu)倔强(juè)C. 翩跹(piān)倔强(jué)踌躇(chú)D. 蹒跚(pán)踌躇(chú)倔强(ju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窗外的雨声,像一首轻柔的摇篮曲。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亮在夜空中静静地照耀着大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叶子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D. 那座桥历史悠久,结构精巧,造型美观。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一样。
B. 他学习非常认真,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C.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整个教室都能听到。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未落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填写下句。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___。
-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
7.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填写其出处或相关的历史人物。
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一、基础知识填空(30分)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
3、子曰:“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4、,奉命于危险之间。
5、《出师表》中诸葛亮指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
7、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是:,。
8、《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9、《〈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10、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
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
11、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
12、建国50多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
1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两句为:,。
14、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生命就是龚自珍,的献身精神。
二、课外知识(25分)1、《三国演义》中,“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这句诗感叹的人物是,他身死的原因是。
2、都德作品中带有自传性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表现了一个孤苦无靠的少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中的孤独感,烘托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3、电影《乱世佳人》是根据美国女作家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佳人”是指主人公。
4、《水浒传》中,虽占据山寨,却因嫉贤妒能,而不肯相留前来投奔的豪杰,最终被杀的是。
5、《红楼梦》中,最有才华的女子是,最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
6、“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说的是三国时的。
7、《西游记》中“玄奘”如何叫“唐三藏”,原因为。
8、巴金的爱情三部曲分别是:、、。
9、中国文学史上四大神话传说分别是:、、、。
10、对对子:上联:鹏飞万里前程远下联:上联:黑发应知勤学早下联:11、根据你的理解,仿照加点的部分,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
七年级语文学科竞赛试题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列古文段落,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论语·学而》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请解释“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2)“有朋自远方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阅读现代文《背影》,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背影》节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1)这段文字描述了什么情景?(2)作者通过这段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 阅读古诗《静夜思》,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描绘了什么情景?(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 阅读现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10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百草园里,草长莺飞,蝴蝶翩翩,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三味书屋中,书声琅琅,老师的声音抑扬顿挫,学生们聚精会神。
”(1)这段文字描绘了两个场景,请分别描述它们的特点。
(2)这两个场景分别代表了什么?二、古文翻译(共20分)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10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10分)“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作文(共40分)1. 请以“我与书籍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分)2. 请以“家乡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描写文。
(20分)四、综合运用(共20分)1. 根据所学知识,为学校图书馆设计一份宣传海报。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形式新颖,能够吸引学生阅读。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注意事项:亲爱的同学,本试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希望你能认真审题,细心答题,题并不难,别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一二三总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39分)1、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澄(dèng)清酝酿(niàng)迸(bēng)溅B.蜷曲(juǎn)停滞(zhì)水波粼粼(lín)C.威慑(shè)黄晕(hūn)一霎间(shà)D.枯涸(hé)梦寐(mèi)忍俊不禁(jī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贮蓄偌大朗润头晕目玄B.震落苍海炫耀更胜一筹C.烘托悉窣清冽梦寐以求D.啜泣松驰急躁山清水秀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A.别踩,我怕疼。
(“爱护草坪”公益广告)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B.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显而易见的好处。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呼唤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大爱。
D.带上平安上路,载着幸福回家。
(“交通安全”公益广告)理解: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表达了对人们出行平安、生活幸福的美好祝愿。
5、从上下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张冠李戴B. 画蛇添足C. 画龙点睛D. 一叶障目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述哪种自然景观?A. 春日B. 夏日C. 秋日D. 冬日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的下一句:“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
2. “____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意在告诫弟子要谦虚谨慎。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以下问题:《春》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春风拂过,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
问题:1. 文章中“小草”象征着什么?答案:小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文章中“花儿”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怎样的情感?答案: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作文题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答案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C. 画龙点睛2. 正确答案:C. 苏轼3. 正确答案:C. 秋日二、填空题1. 答案:疑是地上霜。
2.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阅读理解1. 答案:小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2. 答案: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四、作文题答案:略(作文题需要同学们自己发挥,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也能够通过这次竞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祝你们好运!。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卷姓名班级考生注意:1、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姓名、班级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
(3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身居茅屋,却心xì( )天下,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不朽诗篇;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却不xiè...( )奋斗,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世界名著;现代文学巨匠鲁迅jí..( )恶如仇....却有天真童趣,记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回忆性散文。
2、请你利用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使上下联完整。
(2分)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之可惜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3、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
例句:⑴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2分)⑵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⑴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
⑵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
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共6分)(1)《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2)杜牧在《泊秦淮》这首诗中讽刺上层入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诗句。
(3)何当共剪西窗烛,(4) 《〈论语〉十则》中与“烈火识真金”意境相同的一句是(5)“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写出体现游子思恋故土、思念家乡的一个古诗句:,。
5、病句修改 2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6.课外名著:(2分)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7,读下面一则材料,仔细思考,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3分)有位动物学家在对生活在非洲奥兰沿河两岸的动物进行考察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并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要比西岸的羚羊快13米。
对这些差别,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除了东岸有狼群活动以外,其他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
在这位动物学家的倡议下,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个实验,在河东西岸各捉了10只羚羊送到对岸,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只剩下了3只,另外7只都被狼吃掉了。
我的发现是:二、现代文阅读(24分)(二)妹妹扮演的角色(13分)①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
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
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②“是。
”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③“因为我的角色!”④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
“你的角色是什么?”⑤“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
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
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⑥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
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
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
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
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⑦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
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
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
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⑧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
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
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⑨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
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
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⑩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
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
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⑾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
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
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⑿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
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⒀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
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
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变成主角..。
8.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
从文中找出相10.第5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交代爸爸和妹妹的谈话的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11.第13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语“主角”有何含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指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12.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我长大了(11分)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3.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结尾说“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中“长大”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4.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2分)15.“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答:(2分)16.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详写,略写),而“考上中学”和“长出青春痘”却是(详写,略写)。
这样剪裁材料突出了______________这一主题。
(3分)17.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请结合本文主题,联系生活谈一谈你对“长大”的体会。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26分)(一)塞翁失马(16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⑩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8.本文出自一书,该书又名,系(时期)等人编著的。
(2分)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能为祸乎:20、翻译下列句子:(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21.文章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揭示了的关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由此引发出的一个成语是。
(4分)(二)今者臣来(10分)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①方②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注】①大行:远行。
②方:正。
2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分):吾欲.之楚:而离楚愈.远耳:23、翻译文中划线的“君之楚,将奚为北面?”这个句子。
(2分)答:24、“此数者愈善”句中“此数者”指的是:上文的大意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4分)25、上面短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3分)四、作文:(30分)26.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
这些人和事,或给你愉悦,或催你奋进。
一张邮票、一片枫叶、一枚书签、一首歌、一声问候……往往会唤起人们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请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
要求:①标题中必须有“回忆”这个词。
②字数不少于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