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期中考试主观题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0
期末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总结1、文化的作用(对社会和人)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和作用)3、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4、如何正确认识对待传统文化(作用、态度、继承与发展)5、文化创新(为什么、怎么办)6、中华文化的特点7、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8、爱国主义的认识(地位、作用、特点、主题)9、如何解决文化生活中的“忧”10、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1、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12、全面认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13、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4、优先发展教育(为什么、怎么办)15、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和措施”16、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
17、全面认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重在“为什么和怎么办”。
18、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文化的作用”★★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渊持久的特点。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表现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加强文化的交流”常用答题术语★★①“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一、如何做1.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A.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肯定的文化由肯定的经济所确定,又反作用于肯定的经济,赐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教化、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快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①文化是政治的反映。
肯定的文化由肯定的政治所确定,又反作用于肯定的政治,赐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长久。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加人的精神力气,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沟通的友好使者?(1)我们既要更加热忱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做中华文化沟通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赐予我们的使命。
(2)正确的看法: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敬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旺盛进步。
(3)基本原则:必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的原则。
在文化沟通中,敬重差异,理解特性,和谐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旺盛。
期中考前主观题复习要点一、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与综合国力(1)地位作用: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2)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第二,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地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生活一、二、三单元主观题1.《列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
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
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
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
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
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
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成为最亮点的节目。
优雅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让观众的感官和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和震撼。
张继刚编导对此透露了几点秘密:一是灵感源于云冈石窟,二是主题是关爱,三是进行刻苦训练,四是有团队精神。
根据材料分析舞蹈《千手观音》展现了什么。
3、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简称《纲要》)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某校高三(1)班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习纲要内容,关注教育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让我们共同参与:◇读纲要国务院制定的《纲要》,全文贯穿“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线,彰显着“教育要优先,育人为根本”的理念。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省把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4、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
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
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的答题模版【提示】做题时,要根据材料和设问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取舍,不能一味的照搬模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涉及”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分析问题的主观题【答题要素】相互影响(决定十反作用十相对独立性)十相互交融【具体要点】(1)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影响的。
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十结合材料中经济对文化影响的相关信息。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结合材料中文化对经济影响的相关信息。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十结合材料文化的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发展、或自身具有的传承性等信息。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十结合材料中文化经济化或经济文化化相关信息。
2、如何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分析类的主观题【答题要素】文化对社会影响(精神力量十文化与经济、政治十文化与综合国力)十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十表现十特点十作用)【具体要点】(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反作用干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5)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6)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7)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国家开展某项文化活动的依据。
【答题要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十表现十特点十作用)【具体要点】(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主观题精选1、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
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3)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4)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2)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环保理念。
(3)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辩论会,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
请你参与其中一方进行辩论,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正方:“抵制洋节”。
理由:(1)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文化生活主观题★1.文化的作用(文化的本质、反作用、与经济交融、与政治交融、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注意如果是对人的影响,答1 6 7 8 9条,如果设问未明确是对人的影响,全答上,若是校园文化还要加上10条教育的功能)(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的本质)(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反作用)(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经济相交融)(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提高文化素养,推动政治文明发展;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与政治(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文化与综合国力)(6)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7)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8)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9)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1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育的功能)★2.如何提高文化竞争力?(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提高文化软实力。
(2)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立足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又要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吸收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精练1.(2021·福建漳州市·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明确要求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这一美德,某校开展了一系列“光盘行动,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拟一份简明发言稿。
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光盘行动是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这一优秀文化一旦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有助于我们这个民族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答案示例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通过宣传“光盘行动”,有助于切实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这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内容,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的意义,拟一份简明发言稿。
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
考生回忆“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然后可从文化的总体作用、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优秀文化的作用等角度阐释“光盘行动,利国利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对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2.(2020·隆德县中学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
新修改版《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福建福安高级中学阮幼芳一、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1、文化的社会作用【设问模式】运用文化社会作用的知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题模板】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答题要点】(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为经济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日益突出。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民主法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对内)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人的影响【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答题模板】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答题要点】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1、文化创新的举措【设问模式】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某地创新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或体现了文化创新的什么知识。
【答题模板】根本途径+主体+基本途径+正确方向【答题要点】①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