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金属材料、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7.44 MB
- 文档页数:6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金属资源的利用1.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高温2Fe+3CO2。
2.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或所得的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计算用料和产量时,应考虑到杂质问题。
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应代入纯物质的质量。
分层作业逐点击破夯实基础1.把赤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中进行冶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炉中得到的产物是纯铁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C.焦炭既可以提供热量,又可以提供一氧化碳D.石灰石用于除去尾气2.炼铁高炉中发生了下列反应: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①④B.②③C.③④D.只有④3.下列关于炼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炼铁所用的设备是高炉B.为充分利用一氧化碳要先加热试管C.工业炼铁原料要用到石灰石D.实验室模拟炼铁时要进行尾气处理4.据考古史料记载,我国劳动人民早在约3 000年前就已经学会利用铁矿石冶炼铸铁,比欧洲各国领先1 600多年。
探索小组的同学们将铁矿石和冶炼产物的有关问题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完成了结构化的梳理和整合。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在建筑领域,铁是制作____的原料。
(2)磁铁矿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
它的主要成分用化学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古代湿法炼铜中,铁的突出贡献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除CO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以还原Fe2O3。
(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问题的计算、金属的腐蚀和保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
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
本课题第一部分为铁的冶炼,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材除简单介绍了我国冶铁的历史外,主要介绍了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石;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物质含杂质的计算,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一些熟悉的现象中发现问题,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对资料的处理和在探究活动中的观察与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获得新的感悟来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一氧化碳有毒,用视频资料代替实验)、导学案2、学生:课外收集我国钢铁厂情况简介材料三、教学过程。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金属资源及其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含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我国矿藏资源;2.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原理和方法;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常见铁矿石中提炼铁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1.冶炼铁的原理;2.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大自然向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金属矿物资源,人类每年要提取数以亿吨计的金属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金属材料无处不在,我们处处离不开金属材料,观看视频《无处不在的金属材料》。
【过渡】下面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解开我们的疑惑吧!【板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过渡】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
下表为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交流讨论】目前人们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有哪些?【总结交流】铁、铝、铜、金、银等。
【过渡】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它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含有矿物的岩石叫矿石。
工业上就是从矿石中提炼金属的。
【交流讨论】阅读课本内容,说一说自然界中含铁、铝、铜的矿石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交流讨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思考下列问题:1.怎样把铁矿石变成铁呢?(把铁元素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
)2.我们学过哪些能得到铁的化学方程式呢?3C+2Fe 2O 3=====高温4Fe+3CO 2↑3CO+Fe 2O 3=====高温2Fe+3CO 2↑3H 2+2Fe 2O 3=====高温2Fe+3H 2O↑3.对于三种还原剂C 、CO 、H 2来讲,我们应该选择哪种?为什么?(一般选用碳,但在高温的条件下,碳又易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在实验室或工业上炼铁的原理多是: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铁的冶炼的知识吧!【实验探究】工业炼铁的原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③通入纯净的CO ;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停止通入CO 。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铁的冶炼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一.铁的冶炼1.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2. 设备:高炉 3. 原理:3CO+Fe 2O 3高温2Fe+3CO 2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解: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 2O 3高温2Fe+3CO 2160 2×56 1000t×80% 96%x562160⨯= x tt %968001000⨯ x=%961608001000562⨯⨯⨯⨯tt =560t答:1000t 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 。
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2、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了解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五篇范文第一篇:教学设计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关注金属资源的消耗情况。
2.了解铁锈生成的条件,体验铁生锈条件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认识防锈的几类简单方法。
4.初步形成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钢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2.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钢铁为何生锈。
2.如何防止生锈。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矿物及其冶炼方法。
自然界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吗?人类不仅要重视金属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冶炼出多种多样的金属和合金,还应当十分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板书]一.金属资源的消耗[阅读讨论]1.金属设备和材料会因什么而报废?2.什么金属设备最容易锈蚀? 3.钢铁为什么会锈蚀?[探究活动]问题钢铁锈蚀的因素有哪些?假设铁在空气中容易氧化,据此推断,铁的生锈必然跟氧气有关。
另外,在潮湿环境或在海水浸泡下,铁锈蚀的现象更加严重,由此推断:铁的生锈还可能与水分、盐分有关。
实验与事实【实验6-6】取4枚无锈的洁净铁钉,如图所示分装在不同条件的试管内,并按下表要求观察记录:讨论与交流1.造成钢铁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铁主要跟哪些物质反应而发生锈蚀,生成了什么?解释与结论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由于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水分子和氧分子能穿过它的空隙,不断向里层渗透,继续跟铁反应,直至全部被锈蚀。
当铁接触易跟它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时,就更容易被锈蚀了。
拓展与迁移根据以上结论,你认为防止钢铁生锈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板书]二.金属保护1.从资源的采掘与开发方面保护金属资源:①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② 积极进行寻找金属代用品③ 加强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再利用2.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保护金属资源:用保护层使金属隔绝空气和水分:涂油、喷漆、烤蓝、防止锈蚀搪瓷等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探究活动]学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需要进行除锈翻新。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案金属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金属资源的价值和开发金属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无论是建筑、交通、工业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而且,金属材料不仅具有重要的物质价值,还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
例如,中国很多建筑和文物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它们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因此,金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金属资源的污染和危害金属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
例如,有些金属矿石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就会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另外,在采矿、冶炼、加工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这些污染和危害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可能导致人类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了保护金属资源并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要注重节约用能、用料,推广节能、环保绿色产品,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2. 建立健全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金属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管理。
制定和完善有关金属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环保标准,加强对金属资源污染的监管和管理,保证金属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环保水平。
3.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推动金属资源的高效利用。
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金属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并降低资源开采和加工的环境污染。
4. 强化金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
加大对金属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公众参与到金属资源保护中来。
综上所述,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我们的金属资源,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铁)等矿物2.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复原出来的方法。
3.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进展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详细探究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炼铁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消费中的作用,树立合理利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树立环保意识。
认识到化学原理对实际消费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重点1.工业炼铁原理。
2.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进展有关计算。
三、教学难点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含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进展有关计算。
四、教学准备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视频五、教学过程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2分钟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只有金、银等少数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大局部的金属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那么我们在消费、生活中用到最多的金属——铁是怎样炼成的?学生倾听。
考虑。
答复炼铁需要铁矿石、需要复原剂。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新课教学25分钟展示图片:各种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黄铁矿图片假如你是炼铁厂的厂长,你会选择哪种铁矿石?我们学过的复原剂有碳、一氧化碳,选择哪种复原剂呢?炼铁的设备是什么?在炼铁时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响?学生考虑、讨论选择适宜的铁矿石。
考虑、讨论选择碳、氢气、一氧化碳中的哪种物质做复原剂。
考虑、讨论高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响,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展示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的图片,播放视频?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
提出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平安事项?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
讨论在实验中的考前须知。
1.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
2.实验完毕后,先停顿加热继续通CO至冷却,目的防止石灰水倒吸。
3.用酒精灯点燃尾气的作用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平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