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保护鸟类的建议10条
1. 保护鸟类的栖息地:确保鸟类有足够的栖息地和食物供应,保护他们的繁殖地和迁徙路线。
2. 减少栖息地破坏:限制开发和破坏鸟类的栖息地,减少森林砍伐、湿地填埋等活动。
3. 禁止非法捕捉和猎杀:加强对非法捕捉、贸易和猎杀鸟类的打击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和罚则。
4. 防止鸟类触电:采取措施减少鸟类因触电而死亡,如安装隔离装置和改进电力设施。
5. 禁止使用有害农药:限制使用对鸟类有害的农药,推动有机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6. 消除外来物种:控制和消除对鸟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
7. 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设立鸟类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保护措施。
8. 教育公众:加强对公众的鸟类保护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9. 科学研究和监测: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工作,了解鸟类的生态习性和数量变化,为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10.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候鸟和迁徙鸟类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推动全球鸟类保护工作的发展。
湿地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要点思考摘要:保护鸟类多样性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些年,我国多地都在加大力度开展湿度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工作。
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法等对湿地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威胁因素展开分析,并就湿地保护区鸟类多样性保护管理要点及对策进行探究论述,提出几项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湿地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威胁因素;保护管理湿地是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与多重价值。
湿地位于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之间,是许多水禽、鸟类的栖息地。
除了是大多数水禽与鸟类的生存乐园外,湿地还有“地球之肾”之称。
湿地有十分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在调节地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与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1】下面结合实际,对湿地保护区及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的保护管理问题做具体分析。
1湿地保护区简要分析对于什么是湿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但目前普遍认为湿地至少具有以下三种特征之一:一是土地上至少周期性生长着优势的水生植物;二是基质中不透水的水成土壤占优势;三是基质非土壤,在生长季节的某些时候被水所饱和或被水所覆盖。
湿地属于一种特殊的地域单元,具有陆地与水生环境过渡性质。
湿地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生境资源丰富,适合大多数鸟类与水禽繁衍生息。
湿地还有天然水库之称,能够防洪防涝,调节与改善局部微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研究表明,湿地具有增温调湿的气候调节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活动强度相对较弱,且土壤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比较缓慢,这造成湿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固定碳的作用较强。
湿地自由水面积大,所以水蒸气蒸发量与水汽蒸腾量也较大,大量的水蒸气蒸发与水汽蒸腾运动带动湿地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从而使局部地区的气候得到调节与改善【2】。
湿地还具有强大的污染净化功能,能够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改善水体环境。
湿地中有大量的微生物与植物,微生物与植物的生命运动能够吸收、降解、分解或转化水体中的部分污染物,进而让水体环境得到改善与净化。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铜川市沮河湿地黑鹳等鸟类栖息地营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0.22•【字号】陕发改农经〔2012〕1618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文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铜川市沮河湿地黑鹳等鸟类栖息地营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省林业厅:你厅《关于审批〈铜川市沮河湿地黑鹳等鸟类栖息地营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陕林计发〔2012〕209号)收悉,为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沮河湿地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经研究,原则同意铜川市沮河湿地黑鹳等鸟类栖息地营造项目建设。
现就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一、项目名称铜川市沮河湿地黑鹳等鸟类栖息地营造项目二、项目法人铜川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站三、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区位于铜川市新区西北约15公里处的沮河湿地。
建设范围西北始于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玉门村,东南至于桃曲坡水库坝体下沿200米,东、西界为沮河两侧坡面向上至侵蚀沟的上沿线处。
涉及耀州区庙湾、照金、关庄三个镇12个行政村。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湿地保护总面积1020公顷,项目建设主要有栖息地营造工程、栖息地保护工程、科研监测系统建设三大内容。
栖息地营造工程包括封滩育草515公顷,生物围栏35公顷,水生植物种植70公顷,退耕还湿(草)300公顷;栖息地保护工程包括建设鸟类栖息地保护站1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配备巡护、宣传和办公设施设备;科研监测系统建设包括建设水文、水质监测点3个,湿地环境监测固定样地20个,配备水文水质监测设备3套。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1253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投资501万元,占总投资的40%;地方配套752万元,占总投资的60%。
六、建设期限1年(2013年)。
请据此批复抓紧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由你厅审批,报我委备案。
湿地环境变化对鸟类的影响及保护策略郭华兵10级水生生物学(研)1 概述1.1 湿地的定义、分类、现状、及功能1.1.1 湿地的定义由于湿地具有许多特性,目前国际上关于湿地的定义有百余种之多。
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是1994年Ramsar“国际公约”中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是不论其为天然或者人工、长久或者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临近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体。
该定义具有明显的应用特征,侧重于勾绘湿地的范围和类型,将湿地扩大到陆地河、湖水体和浅水带。
正是由于其包含的范围广泛,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国家所接受。
1.1.2 湿地的分类湿地为水鸟提供停栖和觅食地,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湿地,水鸟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数量不一样[1]。
湿地主要有3种类型:1.1.2.1 近海与海岸湿地包括浅海水域,珊瑚礁,河口水域,红树林,海岸性咸水、淡水湖和盐水湖,三角洲等。
中国海域约有5000多个岛屿,其岸线长达14000km。
1.1.2.2 内陆湿地包括大小河流。
中国大小河流,其总长度达km,流域面积在10000公顷以上的河流就有50000多条;湖泊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有2848个, 面积达800 万公顷以上;沼泽主要类型有森林沼泽地、灌丛沼泽地、草丛沼泽地、藓类沼泽地及以泥炭为基本特征的泥炭沼泽等。
1.1.2.3人工湿地以稻田为主, 还包括水库、盐田、鱼虾池、运河等,分布极为广泛。
湿地公约中所列湿地名录中的27类天然湿地和8类人工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2]。
(1)草滩沼泽型如大连障、孔家湖、目平湖、窝河障、李白湖等。
(2)淡水河流浅水区域型如半边湖、大连障、龙王湖核心区等。
(3)内陆湖泊型如青山湖、百家嘴、龙池湖、马家铺、西畔山洲垸、红星垸、安乐湖等。
( 4)垸圩丘陵型如百家嘴、西畔山洲垸、龟山、柴湖嘴、红星垸等。
调研湿地公园鸟类飞行通道汇报材料一、调研目的为了加强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扰,我们决定开展湿地公园鸟类飞行通道的调研工作。
通过对鸟类飞行通道的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鸟类在湿地公园内的活动规律,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内容1. 湿地公园内鸟类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2. 鸟类活动区域和飞行路径的分布情况3. 周边环境对鸟类飞行通道的影响4. 建立鸟类飞行通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三、调研方法1. 野外实地考察:我们将选择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前往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记录不同季节、时间段下鸟类的活动规律以及飞行路径。
2. 问卷调查:我们将向湿地公园周边居民和游客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湿地公园内鸟类飞行通道的认知、看法和建议。
3. 数据统计分析:对野外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四、调研预期成果1. 形成湿地公园内鸟类飞行通道的详细地图,规划出鸟类主要活动区域和飞行路径。
2. 了解湿地公园周边环境对鸟类飞行通道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3. 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建立鸟类飞行通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五、调研工作重点1. 了解湿地公园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布情况,对各类鸟类活动区域进行详细调查。
2. 观察记录不同季节、时间段下鸟类的飞行路径,分析其飞行规律。
3. 调查周边环境对鸟类飞行通道的影响,特别关注人类活动和建筑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六、调研工作推进计划1. 野外实地考察时间安排:每个季节至少进行一次野外实地考察,实地记录鸟类活动和飞行情况。
2. 问卷调查时间安排:每个季节向周边居民和游客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鸟类飞行通道的观察和建议。
3. 数据统计分析时间安排:每次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后,立即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七、调研工作的意义1. 加强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干扰。
调研湿地公园鸟类飞行通道汇报材料一、引言湿地公园是一种重要的自然保护区域,为鸟类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鸟类飞行通道在湿地公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连接了不同的栖息地,使鸟类能够迁徙和繁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湿地公园的鸟类飞行通道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更好地保护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几个湿地公园,并结合地图和观察,寻找鸟类飞行通道。
问卷调查针对湿地公园的管理者和周边村民,了解他们对鸟类飞行通道的了解和态度。
文献研究主要参考了相关的科学研究论文和公开资料。
三、鸟类飞行通道的现状1.鸟类飞行通道的定义:鸟类飞行通道是指连接不同栖息地的鸟类迁徙路径,通常沿着河流、海岸线或山脉等的流线形成。
2.对鸟类的重要性:鸟类飞行通道对于鸟类的迁徙和繁殖非常重要,它们提供了安全和便利的迁徙路径,保证了鸟类的繁衍生息。
3.鸟类飞行通道的特征:鸟类飞行通道一般具有较为宽敞的空间,水资源丰富,植被茂盛,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地。
四、鸟类飞行通道现存问题1.政策保护不足:部分湿地公园在管理方面对鸟类飞行通道的保护不够重视,缺乏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2.人为干扰:湿地公园周边城市化进程加剧,土地利用变化导致鸟类飞行通道受到了栖息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3.污染问题:部分湿地公园存在水体污染和垃圾堆积等问题,影响了鸟类飞行通道的质量和使用。
五、建议和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鸟类飞行通道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其得到有效保护。
2.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鸟类飞行通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大家共同保护鸟类及其栖息环境。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湿地公园周边的建设项目进行监管,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避免干扰和破坏鸟类飞行通道。
4.河流和水体污染治理: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工作,减少湿地公园水体的污染程度,为鸟类提供清洁的栖息环境。
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1.12•【字号】鄂林办护〔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的通知鄂林办护〔2018〕5号各相关市(州)县林业局,各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管理局:为摸清我省越冬水鸟资源状况,掌握越冬水鸟资源的动态变化。
经研究,定于2018年1月16-26日在全省开展越冬水鸟同步调查。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调查地点洪湖、龙感湖、沉湖、网湖、梁子湖、赤龙湖、涨渡湖、斧头湖、野猪湖、长湖、崇湖、黄盖湖、府河、仙桃沙湖、返湾湖、天鹅洲、漳河、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南漳鸳鸯湖、远安沮河,江夏上涉湖,共22个调查地点。
二、调查队伍此次调查队伍由省林业厅组建,具体安排见附件。
三、有关要求本次调查是全省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的重要内容,是掌握我省水鸟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保护等现状的重要举措,将为今后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请各相关市(州)县林业局、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公园管理局予以高度重视,各有关市(州)林业局要做好本辖区内水鸟调查的统筹协调工作,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负责。
各有关县林业局、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湿地公园管理局要积极支持,主动对接,全力配合,并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调查工作,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实施。
调查工作有关具体事宜可与省野保总站联系联系人:梅浩电话:027-******** 158********联系人:曾静电话:027-******** 157********附件:湖北省鸟类同步调查人员及时间表湖北省林业厅办公室2018年1月12日附件。
湖北地区湿地鸟类分析许国权;段海生【摘要】根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编著)分类系统及分布等,综合文献及历年调查,对湖北湿地鸟类进行统计分析。
湖北湿地鸟类计有13目62科198属373种;其中留鸟99种,占26.5%;候鸟60种,占16.1%;冬候鸟105种,占28.2%;繁殖鸟57种,占15.3%;旅鸟及迷鸟52种,占13.9%。
湿地鸟类生态类型中,游禽69种,占18.5%,涉禽92种,占24.7%;猛禽51种,占13.7%;傍水禽161种,占43.1%。
湿地鸟类373种中,东洋界种类86种,占23.1%;古北界种类23种,占6.2%,广布两界种类264种,占70.7%;迁徙型鸟类(留鸟、繁殖鸟及旅鸟、迷鸟)多为广布两界种类,占该类鸟的比例高达88.5%;常居型鸟类(留鸟和繁殖鸟)东洋界种类占50.6%,古北界种类仅占3.2%。
%This paper adopts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stipulated by J. Mackinnon′s 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of China. Carries out assessment of the species category and the residence pattern of birds in wetland in Hubei province. From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the examination of material in our collection ,it shows that there are 373 species(13 orders,62 families,198 genus)of birds in wetland of Hubei. Among the 373 wetland birds ,99 species(26. 5%)are resident birds;60 species(16. 1%)are migrant birds;105 species(28. 2%)are winter resident birds;57 species(15. 3%)are summer breeders;52 species(13. 9%) are traveler and straggler birds. Among the 373 species,69 species(18. 5%)are swimming birds;92 species(24. 7%)are wading birds;51 species(13. 7%)are raptorial birds;161 species(43. 1%)are beside water birds. Among the 373 species of wetland birds,86 species(23.1%)belong to the species entirely or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Oriental region ,23 species(6. 2%)belong to the species entirely or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Palaearctic region ,and 264 species (70. 7%) to those distributed in both Oriental and Palaearctic region. The migrant birds or winter resident birds mostly distribute in both region ,the proportion reaches 88. 5%;among resident birds or summer breeders ,the Oriental region species are 50. 6%,and the Palaearctic region species are 3. 2%.【期刊名称】《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02【总页数】10页(P164-173)【关键词】湖北;湿地鸟类;季节性;生态类型;分布特征【作者】许国权;段海生【作者单位】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Q959.7湿地是候鸟迁栖地和水禽、涉禽栖息地,保障着这些物种的繁衍生息。
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民护鸟意识的增强,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野生鸟类种类不断增多,种群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许多鸟类迁徙的必经之地或者“驿站”。
一、我市鸟类资源现状经调查,目前我市约有野生鸟类 210 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白鹤、丹顶鹤和大鸨 4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白额雁、鸳鸯、灰鹤、小杓鹬、小青脚鹬、长耳鸮、短耳鸮、红隼、黄瓜隼、游隼 11 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鸟类有苍鹭、草鹭、赤膀鸭、水雉和星头啄木鸟 5 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鸟类 61 种。
分布于我市的各大水系、湿地、林地、农田和林网及四旁树木中。
主要有五大分布区域,一是**河流域分布区主要有野鸭、翠鸟、鹬科、鸳鸯等鸟类;二是以**等芦苇湿地为主的分布区,主要有苍鹭、草鹭等鹭科、大天鹅、白颌雁、赤膀鸭等鸭科、灰鹤、白鹤、丹顶鹤、大鸨等鸟类;三是**河入海口、滩涂、盐田虾池为主的分布区,主要有海鸥、灰背鸥、鱼鸥、普通燕鸥等鸥科;四是速生杨防护林、果园集中种植分布区,主要有灰喜鹊、戴胜、长耳鸮、短耳鸮、鹡鸰等鸟类;五是农田林网及四旁树木分布区,主要有家燕、云雀、麻雀、伯劳、红点颏、白腹姬鹟、斑鸠等鸟类。
这些鸟类不仅具有欣赏、科研价值,而且还是农林害虫害鼠的重要天敌,对我市的农作物、树木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二、当前我市鸟类保护存在的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
每年多在“爱鸟周”期间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进行宣传,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导致群众对爱鸟护鸟没有足够的认识,爱鸟护鸟意识不足。
2.组织不完善。
我们城市没有专门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林业局护林站也负责这项工作。
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
3、资金不足。
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公益性活动,需要足额的经费和交通工具来保障。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我市猎杀鸟类的现象时有发生。
狩猎和捕杀在一些地方很常见,一些酒店和餐馆经营野生鸟类,这对鸟类的生存和繁殖造成为了很大的伤害和影响。
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调查
与保护对策
摘要: 20xx年10月~12月,采取样点样线调查和集团计数法,结合查阅以往鸟类调查数据及走访,对沮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内现有鸟类165种,分属于14目46科104属,其中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14种。
关键词:鸟类;样点样线调查法;集团计数法;沮河国家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X503.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xx)04-0072-03
湿地鸟类是湿地野生动物中最易见、最有代表性的群体,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和敏感因子,其种类、数量和分布直接反映出湿地生态环境的质量。
通过湿地鸟类调查,检验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工作成效,同时研究提出湿地公园保护方向和具体措施。
1 自然环境状况
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东经111°37′25.32″~111°38′21.085″,北纬31°6′45.852″~31°3′14.433″之间,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和长江中上游北岸典型的山区河流型
湿地,是沮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位于沮河中游、县域中南部,涉及鸣凤镇北门村、凤山社区、汪家村,旧县镇洪家村、董家村、安鹿村,花林寺镇高楼村和茅坪场镇何家湾村。
按照《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公园划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个湿地类,包括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湿地和稻田湿地3个湿地型。
公园湿地总面积180.19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487.06 hm2的37.0%。
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141.57 hm2,占公园湿地面积的78.6%;洪泛湿地面积29.38 hm2,占公园湿地面积的16.3%;稻田湿地面积9.24 hm2,占公园湿地总面积的5.1%。
湖北远安沮河国家湿地公园自开展试点建设以来,通过湿地植被保护与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流量管控、退耕还湿等措施,公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湿地水质清澈、水草丰茂,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繁殖场所。
2 调查方法
2.1 野外调查
20xx年10月~12月,上午7∶00到12∶00和下午13∶00到16∶30开展调查。
设定9个(条)样点(样线),采用集团计数法,对样点样线范围内鸟类进行鸟类资源和群落结构调查。
2.2 资料收集和广泛走访
收集查阅湿地公园以往鸟类资源调查资料,并广泛开展走访公园边缘居民和林业野保部门,对公园鸟类资源情况进行交流,核实鸟类种类和分布情况。
3 鸟类资源现状
3.1 鸟类种群结构
野外调查、历史资料整理和走访的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分布有鸟类165种,分属于14目46科104属。
其中雀形目种类最多,达到79种,占47.88%;其次是鸻形目21种,占12.73%;其后依次是:雁形目14种,占8.48%;鹳形目13种,占7.88%;隼形目7种,占4.24%;鹤形目6种,占3.64%;佛法僧目5种,占3.03%;鸡形目和鴷形目各4种,分别占2.42%;鹃形目、鸽形目和鸮形目各3種,分别占1.82%;鸊鷉目2种,占1.21%;鹈形目1种,占0.61%,见图1。
目内科情况:湿地公园分布的46科鸟类中,鸭科鸟类14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的8.48%;鹭科、鸫科鸟类各11种,分别占6.67%;莺科鸟类9种,占5.45%;鹬科、鸦科、鵐科鸟类各8种,分别占4.85%;秧鸡科、鸻科、画眉科鸟类各6种,分别占3.64%;鹰科、燕雀科各5种,分别占3.03%;雉科、翠鸟科、啄木鸟科、鹡鸰科各4种,分别占2.42%;鸠鸽科、杜鹃科、鸱鸮科、鹎科、伯劳科、椋鸟科、山雀科各3种,分别占1.82%;鸊鷉科、隼科、反嘴鹬科、鸥科、燕鸥科、燕科、卷尾科、长尾山雀科、雀科各2种,分别占1.21%;鸬鹚科、鹳科、鹮科、雉鸻科、戴胜科、百灵科、黄鹂科、河乌科、王鹟科、鸦雀科、扇尾莺科、绣眼鸟科、梅花雀科各1种,分别占0.61%。
本次调查出的鸟类种类与2013年湿地公园资源本底调查相比,鸟类种类明显增加,在2013年发现黑鹳的基础上,增加国家I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
湿地鸟类种类的增加,充分映证了湿地保护对湿
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2 地理型分析
湿地公园的鸟类中,分布有东洋种62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的37.58%;古北种58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的15.15%;广布种45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的27.27%。
东洋种稍占优势,差距并不大。
3.3 居留型分析
湿地公园分布的165种鸟类中,冬候鸟种类最多,计64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的38.79%;留鸟62种排第二,占湿地公园鸟类的37.58%;夏候鸟27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的16.36%;旅鸟12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的7.27%。
其中,湿地公园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共计89种,占湿地公园鸟类种类数的53.94%,稍多于非繁殖鸟类。
3.4 水禽情况
水禽作为指示性物种对湿地公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沮河湿地公园污染情况较少,部分河道人为活动较少。
湿地公园内水禽种类较丰富,但由于沮河湿地公园生境较单一,缺乏河漫滩等水禽需要的生态环境,所以水禽数量较少。
湿地公园的水禽主要由鸊鷉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组成,共计57种,占所有鸟类种类数的34.55%。
其中鸻形目21种,占36.84%;雁形目14种,占24.56%;鹳形目13种,占22.81%;鹤形目6种,占10.53%;鸊鷉目2种,占3.51%;鹈形目1种,占1.75%。
3.5 珍稀物种情况
湿地公园分布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分别是黑鹳(Ciconia nigra)、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国家II级保护鸟类14种,分别是: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鸳鸯(Aix galericulata)、黑鸢(Milvus migrans)、白尾鹞(Circus cyaneus)、苍鹰(Accipiter gentilis)、雀鹰(Accipiter nisus)、普通鵟(Buteo buteo)、红隼(Falco tinnunculus)、游隼(Falco peregrin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长耳鸮(Asio otus)、短耳鸮(Asio flamm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