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纳税实务及稽查要点_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57
企业所得税的稽查企业所得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国境,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及有生产经营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依法计征的一种收益税。
现行的《中华人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是国务院于1993年12月13日发布、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
第一节企业应税收入的稽查企业应税收入是指企业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总额。
在对企业所得税的稽查过程中,应税收入是稽查的重点之一。
一、企业应税收入的组成根据税法规定,作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税收入总额包括以下项目:1. 生产、经营收入,指纳税人从事主营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2. 财产转让收入,包括纳税人有偿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和其他财产取得的收入;3. 利息收入,包括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和其他利息收入,但不包括购买国债的利息收入;4. 租赁收入,包括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和其他财产取得的租金收入;5.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包括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收入;6. 股息收入,包括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取得的股利、红利收入;7. 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交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和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应当纳税的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其他收入。
以上7类收入是按税法规定划分的,但是在具体的企业所得税稽查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会计收入确认的原则和方法。
二、会计收入的特点及确认原则(一) 收入及其特点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
收入有以下特点:1. 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税务稽查重点与企业防范实务一税务稽查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审核和核查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税收管理,税务稽查工作成为保障税收收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税务稽查的重点内容,并探讨企业在面对税务稽查时的防范实务。
税务稽查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涉税收入、涉税支出、涉税资产和涉税负债。
涉税收入是指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其他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涉税支出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以据以减免应纳税所得额的各项支出,涉税资产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涉税负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与税收相关的负债。
税务稽查人员会对企业的这些方面进行核查,以确保企业履行税务义务的合规性。
为了提高企业对税务稽查的防范能力,以下是几点防范实务建议:首先,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
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税务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和税务档案,并落实相应的责任制。
企业应加强财务、税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规范资金流动和发票管理,有效防范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
其次,企业应及时了解税法政策动态。
税法政策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家税务部门的法规法规定和政策解读,及时了解新的税收政策,遵守相关规定,减少违法风险。
企业还可以积极参加税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提高自身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企业应主动配合税务稽查工作。
税务稽查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企业应该抱着积极配合的心态面对税务稽查人员的工作。
企业应提供真实、完整的账务和税务资料,如有问题及时配合解决,并积极响应税务机关的要求。
第四,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税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账务和税务方面的问题。
企业还可以委托专业的会计、税务咨询机构对企业的财务、税务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为企业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提前防范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