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主编张策 第二十六章 轴系及轮类零件的结构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6
系内部信息了解甚少的同学,适合跨校考生使用【推荐理由】由本部签约的天津大学在读本硕博团队搜集整理精心编制成套,严格依照天津大学最新考研大纲及考研参考书目整理,目前为市面上最全面的资料,作为基础强化及冲刺全程使用,分售400余元,全套购买享受大幅优惠并有赠品【使用方法】基础阶段使用课件配合指定教材复习,梳理知识点;强化阶段使用历年考研辅导班笔记总结分析总结天大授课重点,使用内部习题集强化练习;冲刺阶段使用历年试题等试题资料进行测试,同时可以分析出题思路及重点【包含资料】第一部分考研真题及答案:1、天津大学803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1996-2012年考研真题(市场独家最全,全国独家推出,均为原版试卷,掌握最新试题动向先人一步),众所周知天大出题重复率高,一般多年的试题就是一个小题库,所以历年试题一定要仔细研究,通过多年试卷可总结出出题重点及思路;2、天津大学803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2005-2010年考研试题参考答案,本套答案为签约团队独家主创,保证极高正确率,市面上的答案基本都有错误或模糊不清,请同学认真分辨市面一些低价劣质的资料,以免耽误考研;第二部分核心资料:1、历年考研辅导班笔记1)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06年考研辅导班笔记,手写版60余页,重点突出,女生记录内容详细,字体工整,例题丰富;2)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07年考研辅导班笔记,手写版90余页,由天大教授主讲,内容详尽,主次分明;3)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08年考研辅导班笔记,由天大资深教授讲授,手写版21页字迹清晰,要点鲜明;4)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09年考研辅导班笔记,天大名师授课,手写版40余页,重点突出,明确了核心知识点,附有诸多典型例题,考研复习的必备资料;5)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2013年考研辅导班笔记,权威机构主办,天大教授主讲,手写版50余页,全国独家推出;以上多年考研笔记对比参考,自己总结重点以推测出题思路及趋势,非常有效,各年均由权威教授讲课,重点明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本科课件,教研室集体编写,超级详细,图文并茂,PPT格式60余M,光盘发送,可配合教材做强化使用,节省复习时间;3、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内部习题集,打印版,历年都有考研试题出自其中,重点推荐资料!资料中包含各章考试重点相当于划题、标明了知识点考试涉及与否、经典例题、是练习题,最后有10篇模拟题,练习题目都有答案非常适合冲刺突击使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2007-2013年考研大纲,打印版,通过历年大纲对比可以更深入了解历年考试考点及参考书目变化情况从而预测趋势,独家提供;5、天津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本科试卷4份,其中1份为机械原理,3份为机械设计,可看出天大出题重点,亦可作为测试之用,打印版;6、天津大学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老师发授练习题,按章给出若干练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基本为考试范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42页;7、天津大学机原机设章节自测题,打印版共29页,包括书中第3章到第29章几百道选择题并附有答案,内部使用,极具复习参考价值;8、机制、机电、机设专业复试面试题库,由考生联合回忆,保研以及考研基本面试问的都在其中,打印版;本科目考研参考书因版本问题较难收集,考虑到部分同学购买不便,我站提供了参考书及配套习题集电子版供同学们参考使用,如需纸质版请于书店购买:1、参考书目相关(本站精心收集,提供电子版):濮良贵《机械设计(第八版)》课后答案、孙桓《机械原理(第六版)》导教导学导考、濮良贵《机械设计(第七版)》教材、张策《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上册)》教材等;2、《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点解析与真题详解》,本书对全国50余所高校近几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按主流高校指定考研教材的章节分类编排,并对真题及相关知识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入学考试是为招收机械类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备一定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机械原理部分:一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2.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1. 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2.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做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三平面机构的力分析1. 质量代换法1. 用图解法做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四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2.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3.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五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 有关平面四杆机构的一些基本知识2.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六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2.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七齿轮机构及其设计1.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3. 变位齿轮概述4.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5. 蜗杆传动6. 圆锥齿轮传动八齿轮系及其设计九其他常用机构、组合机构及其设计十机械的平衡1. 刚性转子的平衡及计算十一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 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机械设计部分:一总论1) 疲劳极限应力图2.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3.摩擦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
目 录2011年天津大学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天津大学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真题2008年天津大学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真题(部分)2007年天津大学4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真题2006年天津大学4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真题2005年天津大学423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考研真题2004年天津大学423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考研真题2003年天津大学423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考研真题版)f选择题较基础*较全ifh天大的资料、及历年真题中有部分喊题。
今年的选抒题.仙比较「aM图解法在F1处时,ABCD四杆机构处]•四点位置,DEF处「最小传动他.在F2时, A BCD四杆机构处于最小佳动角。
用图解法求DE、EF的长(12分)(图解法)一三、成粒仲劾类型.变位内轮,轮系*X=(17-Z)/I7,此题较简虬1叫、求凸轮反行程EI锁时.臭抡旋转角范围g图解法(1。
分)求自ih 度个虚:约束)。
还有几问比较难’H7分}六、求2、5的加 L 、A 4的年闻力,弯曲圈力的r匕求螺什最大迎切力.:较筒粘八、齿轮设计幽,.n接套聪中的公式,很简单兀、求制砌矩I.轴的改错,较筒单2009年天津大学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考研真题考试甜旦代码:踱3试耕盲名称:机械原理与机械送衬W 入于伸修4U3十次二十・4朴I E 工八十为凶紊荃程必须与在答巍纸上,井写沱楚尊弓,答武哥在试卷K 无效,{C)不一定是一'单痕迷择^ 口。
小题,答小霆W 分,共4。
分) 圆枫破\.由对心曲松沿块挝拘的讯姑余杭通度国可做,吉潜坎姓P 极跟位置附,一_ 为■;; .(A)网精转速 (p 在杆加志坦 (C)清块上一点的域速度2机构自辕主妾是由于—的夺在漪产生的,有a 恭(A)驱幼力 (B)生产阻力 (C ;摩擦力 (D)攒性力2 .仅含一对噌舍齿抡的齿轮机梅临__Q 个速度瞬心,以相对瞬心的数目为(A)3: 2 '^?(B)2; 1 ■> (C)3: 1 JO) 2: 2 I 4一周转轮麝中.与某行星轮相啮合的齿皑_____ 牛心轮,至女(A) 一定是 (B)—定不是5.在选择凸艳机构的从泌运动狙律时,一段应根/工作要求若虑_.(A)运劫学 (B)动为陆性―—因吏舞"(C)运劾学和场方特姓 (D)舀轮瓣 , g .螺冶■平面刖尊辱引机曲时•位移西亲方程因―。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11.1本章知识点串讲【知识点1】轮系的分类根据轮系运转时各个齿轮的轴线相对机架的位置是否回定,可将轮系分为三大类。
1. 定轴轮系定轴轮系: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都固定不动,则称之为定轴轮系(或称为普通轮系)。
虽然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最为简单,但它却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 周转轮系周转轮系: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某一固定轴线回转,则称该轮系为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根据其自由度又可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差动轮系是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
行星轮系是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3. 混合轮系【知识点2】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组成轮系的各对啮合齿轮中从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连乘积之比,关于定轴轮系中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有3种情况。
1.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均互相平行的情况(平面定轴轮系)既包括定轴轮系,又包括周转轮系,或由多个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称为混合轮系。
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轮系中各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为:此轮系传动比为:结论:①轮系传动比等于各级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②计算式为其中:A,B 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n 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在这种情况下,可用(-1)n来确定轮系传动比的正负号,n为轮系中外啮合的对数。
若计算结果为正,则说明主、从动轮转向相同;为负则说明主、从动轮转向相反。
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惰轮的作用。
当定轴轮系中有惰轮时,虽然其齿数对传动比数值的大小没有影响,但它的存在对末轮的转向将产生影响。
2. 轮系中各轮几何轴线不全互相平行的情况(空间定轴轮系)(1) 轮系中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不都平行,但首末两轮的轴线互相平行的情况由于首末两轮的几何轴线依然平行,故仍可用正、负号来表示两轮之间的转向关系:二者转向相同时,在传动比计算结果中标以正号;二者转向相反时,在传动比计算结果中标以负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