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2017.4.1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10
雅思阅读8大类信号词雅思阅读文章中的信号词就好比是高速公路上的标识牌,见到了它们,就可以知道目的地距离自己的位置还有多远,需要直走,还是拐弯。
考生应根据这些信号词来判断应该采取精读.跳读或是扫读等不一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本文中,将会分析雅思阅读中信号词对考点指示的微妙作用。
一、顺接和递进例词:also,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 is more, in addition…考点:And Western scientists are starting to draw on this wisdom… (C6, P28, Q31找标题)解析:And在这句话开头,有一定的递进含义,this wisdom那么是指代了前面一句话出现的their wealth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因纽特人传统的知识),所以这两句话有紧密的联系,同学们在读题的时候要通过发现信号词,然后发散地看它的前后句,最后把考点考察的意思补充完整。
二、比照和转折例词:however, but, although, nevertheless, on the other hand, by comparison, while考点:But such projects must be built to higher specifications and with more accountability to local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than in the past. (C7 P24 Q20)解题:此题是段落大意配对题,在确定H段段落大意时,段落中间but之后出现的那句话就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句子中出现的两个比拟级,可以确定答案应该为X The need to raise standards.考点:While suggestopedia has gained some notoriety through success i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languages, few teachers are able to emulate the spectacular results of Lozanove and his associates. (C7 P27 倒数第二段Q39, 40)解析:段首句用while引起注意,我们可以根据success, 和后半句中的few teachers, spectacular results, 搞定最后两个填空题。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建议学时52学时1、前言1.1 课程性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理论、操作、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工程测量专业的内业核心技术课程。
通过《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MAPGIS 软件的特点、掌握基本操作。
在实践中加深对GIS概念和技术的理解,最终形成能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数字地图制作、多源地学数据的采集与集成,DEM模型分析与结果输出,,为学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为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作前期准备。
1.2 设计思路项目教学课程设计的思想是通过课程的整体设计,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贯穿理解与掌握,同时能够应用常见GIS系统,解决测量中常见的内业问题,能够达到实战演练的目的。
每个项目的具体教学进程如下:1.知识讲解:在课堂进行。
针对最基本的理论与操作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掌握各项知识要点。
2.模拟训练:在地理信息实训中心进行,在熟练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软件操作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等。
3.项目代训:在地理信息实训中心或单位企业进行,以单位企业的各类任务为载体,在真实的工作氛围中,4-5人为一组,与设计指导老师一起,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2、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和启发性的教学等项目活动,使高等职业学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查询与显示等技能型人才必需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职业能力目标:●掌握mapgis软件的数据输入,数据的编辑,数据显示以及数据的查询与简单分析,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进行常见地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建设工作。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建议4.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地理信息系统形成于20世纪()。
参考答案:60年代2.地理信息区别与其他信息的显著标志是()。
参考答案:属于空间信息3.对一幅地图而言,要保持同样的精度,栅格数据量要比矢量数据量()。
参考答案:大4.3S技术指的是:()参考答案:GIS、RS、GPS5.地理决策问题属于:()参考答案:半结构化决策第二章测试1.获取栅格数据的方法有()参考答案:扫描数字化法2.矢量结构的特点()参考答案:定位明显、属性隐含3.下列栅格结构编码方法中,具有可变分辨率和区域性质的是()参考答案:四义树编码4.对于估算长度、转折方向的凹凸度方便的编码方法是:()参考答案:链码5.地理信息数据库与事物管理数据库的根本区别在于表征:()参考答案:属性数据1.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待征是:()参考答案: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2.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表示点、线、而地型实休的数据结构是:()参考答案:矢量结构3.在栅格数据获取过程中,为减少信息损失提高精度可采取的方法是:()参考答案:缩小栅格单元面积4.对同一幅地图而言,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参考答案:图形精度高5.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是:()参考答案: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1.地理信息数据库与事物管理数据库的根本区别在于表征:()参考答案:属性数据2.用户数据库对应的模式为:()参考答案:映射3.完成字模式、概念模式、存储模式三者联系的系统是:()参考答案:数据库管理员4.在记录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任何一个记录可与任意其它多个记录建立联系的数据库模型是:()参考答案:网状模型5.GIS设计的基本要求,除满足加强系统实用性,降低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外,还包括提高:()参考答案:系统的可靠性第五章测试1.下列那些是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参考答案:网络分析2.解决道路拓宽中拆迁指标的计算问题,可应用的空间分析方法是:()参考答案:缓冲区分析3.利用GIS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可采用的方法是:()参考答案:统计叠置4.有关DEM的叙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DTM的质量决定DEM的精确性5.解决点、线、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分析方法是:()参考答案:包含分析1.下面哪种情况下不会引起空间数据误差()参考答案:将数据从32位计算机移至64位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2.下面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输出产品的是()参考答案:元数据3.在打印输出图形时,为了解图形幅面的大小,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选择()项进行检测。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获取“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一级”认证、“地图制图员”国家职业资格的课程。
是在对该专业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
该课程以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等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独自承担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二、建议学时90学时三、课程定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在教学中引入《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13923-200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等国家及行业规范。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地形测量》、《地图学与地图制图》、《数据库技术应用》课程之后,与《GPS定位测量》、《遥感技术应用》课程同步开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操作一种GIS软件,熟悉完整的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据分析和制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具备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建库、空间分析、图形整饰及制图输出等职业能力和素质。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参加“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一级”考试,获得从事地理信息工程的职业资格。
四、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在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测绘技术应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确定课程总体教学目标。
基于工作工程,按照任务引领知识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选取教学项目,以项目驱动教学。
(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本课程立足于“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员”岗位,从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据分析和地图制图三个典型工作任务入手,通过六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具备从事数据生产岗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建库、分析与专题地图制作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正迅猛地由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和社会化。
由设备引进、技术克隆迈上自主开发、数据挖掘与知识创新的新台阶。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国内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军事等众多领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该课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最基本的、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包括信息、数据、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空间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本课程目标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后续计算机相关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4、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学习指南一、前言为使学生更有效、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并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具备GIS数据生产岗位的从业能力,课程组编制了课程学习指南。
按照认识GIS、空间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处理等一个知识准备单元和六个项目的教学实施过程,分别阐述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提供相关参考书目和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各项目的重点、难点及学习方法(一)知识准备:认识GIS1、重点➢本课程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本课程对应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GIS的基本概念;➢GIS的组成;➢GIS的基本功能;2、难点➢GIS基本概念的理解;3、学习方法通过到GIS企业的生产现场参观,企业技术员的讲解,首先对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有直观的认识,了解GIS数据生产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以及对从事相应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通过教师讲授、网络课程学习平台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GIS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GIS技术的行业应用案例及相关文献,了解GIS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GIS的发展动态。
学生在进行知识拓展的同时,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一:空间数据采集1、重点➢GIS的数据特征;➢矢量数据结构的概念、存储形式和编码方法;➢栅格数据结构的概念、存储形式和编码方法;➢地形图数字化方法和工作步骤;➢GIS软件中图形输入编辑操作训练;➢GIS软件中矢量地形图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地理信息分类的目的和方法;➢GIS数据质量的内容和分析方法。
2、难点➢矢量数据结构编码;➢栅格数据结构编码;➢地理信息分类和编码;➢读图、分层,以及不同地物地貌矢量化方法;➢GIS数据质量分析与评价。
3、学习方法通过比较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表现形式、组织结构及两种数据结构的优缺点,进一步理解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对于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的多种编码方法,相对抽象,除了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授和演示外,可上网进一步搜索计算机图形图像数据存储方面的知识,来加深对数据编码的实质以及编码方法的理解。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三节地信息系统的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大体组成。
(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大体功能,明白得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
(3)会利用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产品,能利用电子地图查询所需信息。
2.进程与方式通过搜集资料、独立试探、交流合作等进程,使学生切身感受知识发生与进展的进程和规律,加倍深切地明白得和领会知识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阻碍。
(2)帮忙学生树立酷爱科学,永攀科学顶峰的高贵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地理信息系统大体原理;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案例一][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美国警匪片《全面反击》中警察追捕匪徒的片断,警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可以布置好警力,最终也抓住了匪徒。
我们思考:除了指挥者的机敏,是思考并回答警察使用了GIS系统来科学的部署了警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了解到GIS的用途,并对学习本节知识和进一步了解GIS充满兴趣。
什么在事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设问]什么是GIS系统?阅读课本P74第一部分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思考并回答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阅读P74“地理信息系统能为我们做些什么”[提问]:看图3—1思考如何用网络GIS路径查询来查询两点间的交通路线?学生阅读并回答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从现实生活和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部分P75--P76[提问]:GIS发展经历了哪四个阶段?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经历了开拓期、巩固发展期、大发展期、用户时代四个阶段。
利用图示信息,提高学生兴趣。
看课本图3—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看课本图3—6了解并区分GIS两种数据学生看图回答利用图示信息,提高学生兴趣。
阅读P78(四)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思考:GIS工作过程有哪有个环节,如何进行图形数据的输入?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填图:信息源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操作和分析空间分析输出表达利用图示信息,提高学生兴趣。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讲义一、地理信息技术概述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它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通常被称为“3S”技术。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和过程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实现对地球上物体的精确定位。
无论是在导航、测量还是在农业、交通等领域,GPS 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实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帮助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方向,也为物流运输、地质勘探等工作提供了高精度的定位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GIS)则是一个用于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和查询。
比如,通过 GIS 我们可以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规划交通线路,评估自然灾害的风险等。
遥感(RS)是指不直接接触物体,通过传感器获取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它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理信息,为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1、导航与定位在日常生活中,GPS 导航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帮手。
无论是驾车、骑行还是步行,我们都可以依靠手机或车载 GPS 导航设备找到最佳的路线。
此外,GPS 还广泛应用于物流配送、出租车调度等领域,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2、测量与测绘在工程建设、土地测量等领域,GPS 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测量数据。
相比传统的测量方法,GPS 测量更加快速、准确,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和成本。
3、农业应用在农业生产中,GPS 可以用于精准农业。
通过安装在农业机械上的GPS 设备,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播种和灌溉,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应急救援在灾害发生时,GPS 能够帮助救援人员快速确定受灾人员的位置,制定合理的救援路线,提高救援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讲义一、地理信息技术的概述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简单来说,地理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处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通常被称为“3S”技术。
这三项技术各自有着独特的功能,但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共同为解决地理问题和进行地理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一)GPS 的工作原理GPS 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它通过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信号来确定地球上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GPS 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由多颗卫星组成星座,这些卫星不断向地球发送包含卫星位置和时间等信息的信号。
地面控制部分负责监测和控制卫星的运行,确保卫星发送的信号准确无误。
用户设备部分则是我们常见的 GPS 接收机,如手机中的定位模块、车载导航仪等,它们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用户的位置信息。
(二)GPS 的应用领域1、导航与定位这是 GPS 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无论是汽车导航、徒步旅行导航还是船舶导航,GPS 都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和路线信息,帮助用户快速到达目的地。
2、测绘与勘探在测绘领域,GPS 可以用于测量大地控制点的坐标,绘制高精度的地图。
在地质勘探中,GPS 可以帮助确定勘探点的位置,提高勘探的效率和精度。
3、农业在农业生产中,GPS 可以用于精准农业,如精确控制拖拉机的行驶路线,实现精准播种、施肥和喷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物流与运输物流企业可以利用 GPS 跟踪运输车辆的位置和行驶路线,实现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一)GIS 的概念和组成GIS 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数字法记忆地理信息系统学问“4部分”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
“5个”工作过程:信息输入→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可视化表达。
“4个”功能: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
“5个”应用: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管理、救灾防灾、环境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一、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简称GIS。
2.功能3.工作流程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的四类基本问题1.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查询“地点”和“状况”;查询符合肯定条件的地物位置。
2.趋势分析通过某地物的时间变更过程,分析其发展趋势。
3.模式问题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4.模拟问题利用已驾驭的规律建立起肯定模型,模拟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1.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向城市居民供应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2.城市规划(1)查询和统计用地资料,分析城市的现状。
(2)有效管理城市地下管网。
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1)显示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
(2)供应多种类型查询。
(3)刚好发布交通信息。
4.城市救灾防灾(1)实时跟踪灾难发生、发展过程。
(2)对灾难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
(3)协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复原工作。
5.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料与模拟等。
图表解读地理信息系统的流程图[信息获得](1)地理信息系统经常和遥感结合运用,因为遥感能为地理信息系统供应信息源。
(2)GIS数据库中的数据有何特点?提示:属于空间数据,它可以通过经纬网或马路网等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
(3)电子地图属于图中的哪一环节?提示:可视化表达。
问题探究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交通方面的应用特别广泛,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都离不开GIS。
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通过图形的形式查询道路的通行状况,快速定位事故点,调度抢修车辆,以及供应交通疏散的方案等,为提高道路的通行实力,舒缓交通阻力,提高道路通行的平安系数,紧急事故的处理等供应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适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课程类型: B类
执笔人:
课程团队
审定人:
编制时间: 2017年 4月 14日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表
二〇一七年三月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GIS应用学时:2学时
学习情境2:空间数据结构学时:8学时
学习情境3: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查询与分析学时:20学时
学习情境4 GIS数据管理、产品制作与输出学时:4学时
学习情境5:上机ArcGIS10.0的应用学时:26学时
三、“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课程考核评价
说明:课程无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权重为0%。
四、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