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82.79 KB
- 文档页数:28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范文教案工程包括题目、教具、教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任课专业班级、授课时间等,一般都有固定表格,填写要标准,如有变动必需立刻注明。
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完整。
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有关于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范文,盼望可以协助到大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范文1教学目标:1. 品读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镇静、英勇和机敏。
2. 体验当时惊慌的局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点线结合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他们酷爱祖国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主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等点,点面结合,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机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灵英勇和酷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1.快速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半截蜡烛特别在什么地方,要求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绝妙”。
2.伯诺德夫人这个“绝妙”的方法是否就万无一失呢?假如半截蜡烛保不住,结果会如何呢?读第3自然段。
3.投影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一家三口生命的完毕。
”探讨:假如蜡烛出现意外,一家三口人可能会怎么做?(多元解答)设计意图:阅读要擅长取舍,先昭示后果的紧要性,便于学生理解后面一家三口为什么要想尽一切方法来爱护蜡烛,促使学生尽快“入境”。
4.感知伯诺德夫人。
(1)(投影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好像过去了。
”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感悟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感悟到的。
(2)圈出伯诺德夫人说的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应当强调哪个词语?说说你的理解。
(3)请遵照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此举意在使学生读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让朗读表达出特性。
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的所有教学内容,包括课文、课后题和扩展阅读。
三、教学步骤
1. 预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新课呈现:依次教授每一课的课文和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课后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4. 扩展阅读: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扩展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能
力和视野。
5. 反思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研究情况,总结教学要
点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2. 作业评估:评价学生完成的课后题和扩展阅读的情况,检查
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反思评估:与学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本教案中包括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估,可帮助教师有条理地进行
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
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下册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课文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词语运用与拓展:学习并掌握一定量的新词语,并能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写作中;3.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对前几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与拓展,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作文写作与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多种写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与阅读技巧的培养;2.词语运用与拓展;3.基础知识的巩固;4.作文写作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形式进行学习内容的交流与讨论;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欢乐小马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马的特点和经典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了解马的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入马的特点,并提出问题: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见过马?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集中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马的特点,并汇报讨论结果。
4.课文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和对话的方式进行互动。
5.补充知识:讲解关于马的知识,如马的特点、马的用途等。
6.拓展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马的短文,并进行小组分享。
第二课:《小兔的秘密》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小动物的习性和经典童话故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黄昏的特点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3、通过带着问题阅读及交流,让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培养想象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5、体会联想和想象的异同,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中“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区分二者之间的差距。
作者如何准确地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描写黄昏的美景。
相关资料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
《黄昏》原载《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5期,于1934年11月20日出版。
在散文《黄昏》中,作者用象征性的写法,借客观自然景物来抒写主观思想情感,寄寓深刻的含意。
所谓象征性的写法,是指借某一事物来象征另一事物,或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象征某一抽象的概念或某种思想情绪。
在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
散文近似诗歌,往往是景情并茂,写景中蕴含着深厚而复杂的情感。
茅盾对大海的观察及其精细,描绘十分传神,并使用了许多拟人手法和形声词。
茅盾先生那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黄昏》,词句是金色的,文采是斐扬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
如果不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那风雨如磐的社会环境,不知道白色恐怖的残忍,就无法体验出散文中的个中滋味,就不会明白为什么“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2、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黄昏的景色什么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关注书中标有拼音的字,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教师指导朗读:(1)风在吹号。
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
(2)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3)风把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细致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14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
”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
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一课时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
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2.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1.学习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较珍贵的东西”的句子。
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
着重理解: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
”(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教材中的内容。
教学准备:1.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
2.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3. 学生练习册、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根据教材内容,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2.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阅读理解练习:选择教材中的一篇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写作练习:根据教材中的写作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发挥。
四、教学总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归纳。
2.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讨论。
3. 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
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5篇教学工作备课是起始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根底。
对谁讲讲什么用什么讲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细心设计,同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苏教版五班级下册语文老师教案1桥一、读课文,学习词语今日,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桥。
读过课文了吗读了几遍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信任在这堂课上你们确定会有非凡的表现!有信念吗出示词语:咆哮狞笑放纵没腿深拥护清瘦嘶哑揪出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生疏吗谁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
齐读) 老师把这词语分成了两排,上面一排是写——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写——老汉的。
(板书:洪水老汉)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1.这到底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洪水的,把它划下来。
(同学沟通) 同学们找得都很准,但是,像刚刚几位同学那样读,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老师也摘录了几个句子,请看屏幕上,请你们反复读读,通过朗读告知大家,这的的确确是一场可怕的洪水。
生自由读好后,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
老师相机引导:读到“受惊的野马〞这个词时,你脑海里消灭了怎样的画面有了这种体会,你确定会读得更棒。
可你觉得是人在跳舞吗是魔鬼、是野兽、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声是什么在靠近是死亡啊!读得好,是有缘由的,老师留意到你的表情,来让我们一起把脸沉下,把声音提高,一起读。
课件出示:◆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行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靠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如魔2.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塑造积极向上、乐观向上、阳光向上的性格。
本教材全册共有12个单元,涵盖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话题,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富有教育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案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管理等方面对本教材进行分析。
从教案设计方面来看,整本教材的教案设计非常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个性化差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为核心,不能体现出是。
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设计师们选取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循序渐进,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案结构也非常清晰,从课前活动到课程总结,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设计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是本教材好不容忽视的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比如有针对性的阅读和写作,更高效的课堂教学和团队合作,以及适当的游戏和竞赛等形式,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和语言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习的课堂知识。
课堂教学管理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意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还要重视课堂秩序和学生情感管理。
通过表扬和激励,鼓励学生兴趣和学习自觉性的增强,以及通过适当处罚和引导,引导学生做出合适的行为和态度。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材,不只是一本学生的语文课本,更是一份关于教育、学生、家庭的指南。
教师们可以通过本教材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身边的世界,尊重他人,培养个人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希望这份教材能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素养的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思维能力。
(3)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1课:《古诗二首》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古诗意境的理解与感悟。
3. 教学难点:(1)古诗的朗读节奏与停顿。
(2)古诗中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形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美。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指导。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计划第1周:学习第1课《古诗二首》第2周:学习第2课《荷塘月色》第3周:学习第3课《火烧云》第4周:学习第4课《长城谣》第5周:学习第5课《春日》六、教学内容第6课:《匆匆》1.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题。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学案设计人:常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读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解决。
2、下面的词语需要积累,请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歌谣寂寞咆哮荒山野岭茂密拥抱裸露枝繁叶茂3、读第二、三遍课文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得当。
4、四读课文,填上课文上的两字词语。
()的山岩披上绿袍,山下的河水不再(),()的荒山涌起林涛,()流淌的溪水滋润()。
5、五读课文,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6、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7、预习了课文,有以下问题不明白,请写在下面。
2、《暖流》学案设计人:常伟【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学习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暖流”的含义,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江主席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对祖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读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解决。
2、下面的词语需要积累,请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和蔼抑扬顿挫阅览视察致意阅览沉浸强调3、读第二、三遍课文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得当。
4、四读课文,课文内容我知道。
《暖流》写得是()到()看望()大学师生员工,并和()进行亲切交谈的事,从中我们感受到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的关怀。
5、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6、预习了课文,有以下问题不明白,请写在下面。
3、《只拣儿童多处行》学案设计人:常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读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解决。
2、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划出文中的生字,为生字组词,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要运用恰当才行哦!聚精会神灿烂蕴藏忸怩座无隙地成百盈千浑身解数3、读第二、三遍课文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得当。
4、四读课文,找下面的句子,解释带点的词语的意思。
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海棠花开得正旺。
()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5、五读课文,填空:《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__________,表现了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__________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
作者的游览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7、预习了课文,有以下问题不明白,请写在下面。
4、《早》学案设计人:刘芳【学习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重点】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读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解决。
2、为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划出文中的生字,为生字组词,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要运用恰当才行哦!酿雪朴素墨汁长寿默写花瓣3、读第二、三遍课文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得当。
4、四读课文,填空:《早》通过对()陈设的描写,腊梅花的赞美,以及对鲁迅书桌上()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
5、五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6、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7、预习了课文,有以下问题不明白,请写在下面。
5、《古诗两首》学案设计人:刘芳【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自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读第二、三遍古诗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停顿得当。
4、四读古诗,填空:(1)、《游园不值》是(朝代)诗人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 ,。
( 2)、《宿新市徐公店》是(朝代)诗人所写,诗歌描绘了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
前两行写,后两行写。
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的情趣,渗透着诗人。
3、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 _ 。
和王之焕《登鹳雀楼》中的,。
5、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6、预习了课文,有以下问题不明白,请写在下面。
6、《梦圆飞天》学案设计人:寇淑玲【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读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解决。
2、下面的词语需要积累,请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乳白色执行计划控制侨胞凛冽伫立游弋浩瀚澎湃3、读第二、三遍课文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得当。
4、四读课文,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5、五读课文,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6、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7、预习了课文,有以下问题不明白,请写在下面。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学案设计人:寇淑玲【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学习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究宇宙奥妙的兴趣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
【学习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二、布置学习任务1、读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结合课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解决。
2、下面的词语需要积累,请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意思逐渐推测资料干涸裹挟突如其来陨石彗星熔岩痕迹拍摄荒凉寂寞3、读第二、三遍课文达到读准确,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重复、停顿得当。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1)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2)持续不断地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4、四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说地球和火星是“孪生兄弟”?5、在课本描红生字,再工工整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然后从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8、《神奇的克隆》学案设计人:寇淑玲【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一、用红笔给一类生字注音,用红色“——”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标出段落序号。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的难字先找同桌帮助,两人都不会时查字典。
1、描红。
2、在课后给生字组词。
3、看拼音写词语。
bīn lín jià jiē xì jūn sì yǎng( ) ()()()shēng chù xiào lǜ cí xiïng péi zhí()()()()二、小声读课文。
读课文时,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四字成语。
1、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上记号。
2、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3、在作业本上抄写重点词语。
4、完成下面练习。
卓有()()一()一()无性()()生态()()()()后代三、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本文是一篇介绍文章克隆的科普文章。
先用神话小说____________ 引出克隆的____________ ,然后分类介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的克隆现象,最后告诉我们克隆技术可以_______________,而且神奇的克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