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的长短(蔡怡宁)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音的长短-冀少版一年级上教案教学目标1.能理解音的长短的概念。
2.能正确运用音的长短笔画来识别、书写相应的汉字。
3.能正确模仿、朗读短语、句子。
4.能够通过音的长短的掌握,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在课堂开始前,播放一些长音、短音的声音,让学生用耳朵听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在白板上画出两个音符,一个长的,一个短的,让学生来说出它们的不同。
第二步:讲授1.引导学生使用嘴唇的不同部位,区分出“长音”和“短音”。
2.将这两种音的不同之处,运用在特定的笔画上,对比展示不同笔画的音的长短。
第三步:巩固与练习1.导入一些常用的字或词的音节表和音的长短的笔画,让学生进行跟读、模仿、书写。
2.先由教师模范一个字,然后学生跟着模范,朗读出来。
3.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督促。
第四步:教学总结1.教师点拨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让学生互相检查,纠正并巩固已经学过的内容。
2.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重点1.区分音的长短的元音和辅音的不同。
2.运用音的长短笔画准确识别、书写相应的汉字。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运用嘴唇的不同部位,区分出“长音”和“短音”。
2.将这些长、短音的不同之处,运用在特定的笔画上。
教学方法1.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听、说、读、写的综合提高。
2.运用音、形、义结合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思考题1.你们学的音的长短的笔画有哪些?2.你们能举出一个长音和一个短音的例子吗?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点?有什么体会和感想?教学反思1.通过前期调研和分析,我深刻了解到学生对音的长短的理解比较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引导和提示。
2.在课堂上,学生们的语音问题比较突出,对于长短音的区分功底较差,教学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
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语音部分。
声音的长短教学目的:l.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发现声音是有长短的。
2、引导学生倾心地聆听、模仿,培养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和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体会和感受声音的长短。
难点:通过学生的聆听和模仿感受声音的长短教具:头饰、图片、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内容:教师的引导一、组织教学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到大森林去玩好吗?二、新课学习1、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真可爱,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好朋友,你猜猜它们是谁?能模仿吗?2、师:你们还想模仿谁的声音?3、师:小花猫的声音和小鸭子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小鸭子和小鸡的声音有什么不同?4、师:好,那么,老师有一个建议,你觉得你扮演的小动物声音长就坐到左边,你觉得声音短就坐到右边好吗?开始行动。
5、师:看,老师送的礼物(打击乐器),你来敲一敲,它们怎么来表现长音和短音?6、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长音我们找一个小动物做代表(小花猫),短音找一个(小鸡)。
好,老师手里的小音符哪一个表现小花猫好些?哪一个表现小鸡好些?(出示节奏谱)7、师:合唱加打击乐器合奏。
学生活动生:模仿扮演的小动物,律动进教室。
生:聆听小动物的声音并模仿。
生:小组合作讨论汇报小花猫的声音长,小鸭子的声音短;小鸭子的声音长,小鸡的声音短。
生:分组坐好。
生:用打击乐器表现、感受长音和短音的不同。
生:讨论汇报长音用表示,短音用表示。
生:小组合作合唱练习打击乐合奏。
生: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找出长音和短音。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有长短的,你再来听一听哪些声音长?哪些短?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
高中音乐课教案,乐理知识 第一章 音的长短
一、进行一下初步模底,以便了解一下情况。
1、是否了解简谱。
2、有多少人学过五线谱。
3、能否唱简单的视唱曲。
二、新课:
第一小节 音符
1、定义:
音符是记录乐音及其时值长短的符号。
2、记法:
(1)简谱的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作基本音符,它们分别念做do、re、mi、fa、sol、la、
si.
(2)五线谱的线、间二位置来表示音高,音符的书写“后详”。
3、时值:
(1)如果音符的时值较长,可在数字后面添加一至若干横线(称增时线)来表示。如:
音 符: 5 5— 5— — 5— — —
时值比: 1 2 3 4
(2)如果音符时值比较短,可在数字下方添加一至若干条短横线(称减时线)不表明。如:
音 符: 5 5 5 5
— = =
—
时值比: 1 1/2 1/4 1/8
(3)五线谱中的符头分为符头、符干和符尾几个部分,符头有空心与实心2种。
符尾具有减时作用,每加一条符尾便表明缩短该音符原时值的一半。符尾越多,音符的时值越
短。
(4)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口决
为:
全音符,一个圈。二分音符加符干;
四分音符罴符头,加个符尾短一半。
(5)五线谱记法的对比表:
全 音 符: 0 5— — — 四拍
二分音符: P 5—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半拍
—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音的长短-冀少版一年级上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音的长短的概念;•分辨简单的长音和短音;•能正确地读出给定单音节的单词。
过程与方法•给予学生比较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单词中的音长短,加深对音的长短的理解。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重复、练习、巩固的方法,使学生逐渐掌握音的长短的概念,提高阅读准确率和速度。
二、教学准备教具与材料•冀少版一年级上音的长短教材•课件、短音长音比较表、课堂黑板•表演道具、音乐、音游环境准备•教室要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音响环境。
•平面、大水平、大空间为孩子学习表演提供足够空间。
师生准备•老师准备好备课内容,编写教育设计,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材料。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好课堂练习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导入•显示图形或动物名,离开或拉近图形或动物,学生模仿。
•使用各类场景配音,学生判断音长短。
学习•将一些简单的单音节词读给学生听,让他们将其分类为长音和短音。
•给学生演示一些常见的单词,让他们辨别单词中的音是否长短。
•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音长短的认识,例如,沿着长短不等的路线行动、玩卡片,等。
语音表演•利用表演道具和音乐,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参与排练,重复演习。
巩固•采取贴标签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或家庭作业中再次练习巩固。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或通过其他途径,让学生模仿和朗读已学习的长音和短音单词。
四、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朗读效果、听音辨识的准确性及课堂练习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估。
•根据学生的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调整和完善,优化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五、教学后记本教案以“音的长短”为主题,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一系列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辨别音的长短,提高他们的语音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通过反复训练、巩固和评估,使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和读音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音有长短》教学设计
执教人:蔡怡宁
[课程]:小学音乐知识技能课(综合型)
[教材]: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本
[课时]:第一教时
[教材分析]:
《音的长短》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玩课程,从《可爱的动物》导入复习音的强弱为学习音的长短做铺垫,同时为大森林的小动物做了情景创设。
课中从模拟火车的声音,体验风和雨的声音让学生感知音的长与短。
模仿小动物动作时,请个别学生做示范造型表演,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共同提高表演的能力。
利用学生群体资源,找出生活中各种声音的长短。
最后分辨小乐器音的长短并为歌曲伴奏使小朋友从理性的认知到实践操作不失是一种好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教学环境分析]:
宽敞的音乐教室,让小朋友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表演,游戏及展示。
多媒体投影仪给小朋友带来良好的授课环境,在听觉视觉上带来共鸣。
[教学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长音和短音,学会感知生活,体验生活中的音响之美。
2、通过听听、敲敲、模仿、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声音长和短。
3、能够分辨出音的长短,能够用合适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分辨出音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可爱的动物》律动进教室。
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出示问题:“小朋友表演的小动物谁的声音强谁的声音弱?”
二、新授
1.
出示太阳图片,模仿大公鸡及小鸡的叫声。
2.分辨谁的叫声长与短
3.邀请小朋友去大森林里玩,搭上火车,出示节奏谱:
呜 呜 ︱ 呜 呜 ︱ 呜 呜 ︱
1)学火车的鸣笛声。
(加上动作)
2)提问:除了鸣笛声外,火车还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3)出示:车轮声‖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 卡嚓 卡嚓︱
4)学一学(加上动作)
5)通过模仿小火车的两种声音,分辨出他们的区别。
5.根据老师的伴奏模仿小火车两种声音并且表演,感受音的长与短。
6.播放《风和雨》体验到达森林时的天气变化,体验风和雨的长短音变化。
7.师生合作介绍大森林里的小动物:
1)老师哼唱小动物名字的旋律,请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2)请小朋友分辨音的长短。
三、实践合作
1.出示小乐器,小组合作讨论。
2.用合适的小乐器为《小树快长高》伴奏。
3.表演及展示。
四、探索
请小朋友通过举例生活中音长与短的例子(通过比较)五、小结律动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