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似图形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58.34 KB
- 文档页数:3
27.3 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学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相关知识;(重点)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自己好看的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观察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似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位似图形【类型一】判定是否是位似图形下列3个图形中是位似图形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解析: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可知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共线),所以位似图形是第一个和第三个.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两个图形是不是位似图形,首先要看它们是不是相似图形,再看它们对应顶点的连线是否交于一点.【类型二】确定位似中心找出下列图形的位似中心.解析:(1)连接对应点AE、BF,并延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2)连接对应点AN、BM,并延长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3)连接AA′,BB′,它们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解:(1)连接对应点AE、BF,分别延长AE、BF,使AE、BF交于点O,点O 就是位似中心;(2)连接对应点AN、BM,延长AN、BM,使AN、BM的延长线交于点O,点O 就是位似中心;(3)连接AA′、BB′,AA′、BB′的交点就是位似中心O.方法总结:确定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时,要找准对应顶点,再经过每组对应顶点作直线,交点即为位似中心.【类型三】画位似图形按要求画位似图形:(1)图①中,以O为位似中心,把△ABC放大到原来的2倍;(2)图②中,以O为位似中心,把△ABC缩小为原来的1 3 .解析:(1)连接OA、OB、OC并延长使AD=OA,BE=BO,CF=CO,顺次连接D、E、F就得出图形;(2)连接OA、OB、OC,作射线CP,在CP上取点M、N、Q使MN =NQ=CQ,连接OM,作NF∥OM交OC于F,再依次作EF∥BC,DE∥AB,连接DF,就可以求出结论.解:(1)如图①,画图步骤:①连接OA、OB、OC;②分别延长OA至D,OB 至E,OC至F,使AD=OA,BE=BO,CF=CO;③顺次连接D、E、F,∴△DEF是所求作的三角形;(2)如图②,画图步骤:①连接OA、OB、OC,②作射线CP,在CP上取点M、N、Q使MN=NQ=CQ,③连接OM,④作NF∥OM交OC于F,⑤再依次作EF∥BC 交OB于E,DE∥AB交OA于D,⑥连接DF,∴△DEF是所求作的三角形.方法总结: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位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④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类型四】位似图形的实际应用在放映电影时,我们需要把胶片上的图片放大到银幕上,以便人们欣赏.如图,点P为放映机的光源,△ABC是胶片上面的画面,△A′B′C′为银幕上看到的画面.若胶片上图片的规格是2.5cm×2.5cm,放映的银幕规格是2m ×2m,光源P与胶片的距离是20cm,则银幕应距离光源P多远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解析:由题中条件可知△A′B′C′是△ABC的位似图形,所以其对应边成比例,进而即可求解.解:图中△A′B′C′是△ABC的位似图形,设银幕距离光源P为x m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则位似比为x0.2=22.5×10-2,解得x=16.即银幕距离光源P16m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方法总结:在位似变换中,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对应边的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五】 利用位似的性质进行证明或计算如图,F 在BD 上,BC 、AD 相交于点E ,且AB ∥CD ∥EF ,(1)图中有哪几对位似三角形,选其中一对加以证明; (2)若AB =2,CD =3,求EF 的长.解析:(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比例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 BC =EF DC =25,求出EF 即可. 解:(1)△DFE 与△DBA ,△BFE 与△BDC ,△AEB 与△DEC 都是位似图形.理由:∵AB ∥CD ∥EF ,∴△DFE ∽△DBA ,△BFE ∽△BDC ,△AEB ∽△DEC ,且对应边都交于一点,∴△DFE 与△DBA ,△BFE 与△BDC ,△AEB 与△DEC 都是位似图形;(2)∵△BFE ∽△BDC ,△AEB ∽△DEC ,AB =2,CD =3,∴AB DC =BE EC =23,∴BEBC=EF DC =25,解得EF =65. 方法总结: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三、板书设计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 1.位似图形的概念; 2.位似图形的性质及画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位似图形的特征,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试验等方式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形象与抽象有机结合,形成对位似图形的认识.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放给学生,在每一环节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学有所收获.27.3 位似第1课时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教学目标1.了解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2.掌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重点、难点1.重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2.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一.创设情境活动1 提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把自己好看的照片放大或缩小,由于没有改变图形的形状,我们得到的照片是真实的.思考:观察图27.3-2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似什么共同的特征?图27.3-2活动: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有一类相似图形,除具备相似的所有性质外,还有其特性,学生自己归纳出位似图形的概念: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是每组对应点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相似比.(位似中心可在形上、形外、形内.)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利用位似,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活动2 提出问题:把图1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1∶2 .作法一:作法二:作法三:三、课堂练习1下列图中的两个图形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四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三角形的是( )2121A .图(3)、图(4)B .B .图(2)、图(3)、图(4)C .C .图(2)、图(3)D .D .图(1)、图(2)3.如图,三个正六边形全等,其中成位似图形关系的有( ) A .0对 B .1对 C .2对D .3对27.3 位似第1课时 位似图形的概念及画法1. 如图,将△ABC 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任取一点O ,连接AO 、BO 、CO ,并取它们的中点D 、E 、F ,得△DEF ,下列说法:①△ABC 与△DEF 是位似图形;②△ABC 与△DEF 是相似图形;③△ABC 与△DEF 周长之比为2:1;④△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4: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 2. 图中两个四边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 .点MB .点NC .点OD .点P3. 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12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其中是真命题的有.(填写序号)4. 已知,如图,A′B′∥AB,B′C′∥BC,且OA′:A′A=4:3,则△ABC 与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OAB与是位似图形,位似比为.5. 请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纸中,以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画一个即可)参考答案1.A2.D3.②③4.△A′B′C′ 7:4 △OA′B′ 7:45.解:如图所示:。
位似图形的定义及性质什么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IsomorphicGraphs)是由同一类图形组成的图,它们的全部节点及边都相同,但是它们的外形可能不太一样。
位似图形的定义主要指的是一种同构的连通图,它们之间的节点和边都是相似的。
准确来说,这些图形之间的数量和结构是相同的,只是它们的外形不同。
位似图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0年,当时首先由荷兰数学家安德森威尔金斯提出。
它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可以通过某种形式从一个图中转换到另一个图,而且,只要这两个图是位似图形,它就能够完全保持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数学上来看,位似图形可以被表示为一对有向图。
它们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节点和一个或多个边,这些边可以有不同的方向。
两个位似图形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分析函数来表示,这个函数的输入是一对图,而输出是一个布尔值,如果给定的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它就会返回一个真值,反之亦然。
位似图形的性质是相当有用的,特别是在研究图论的早期,位似图形的研究有助于数学家们理解图论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图结构之间的联系。
它也帮助人们发现更多有关任意给定图结构的细节,例如有关它的节点数量、边数量、节点之间的关系等等。
位似图形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数学家们研究不同图论结构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比较两个不同的图形,看看它们之间有何不同,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给出更深入的结论。
另外,位似图形在算法和机器学习方面也有很多应用,它们可以帮助计算机程序发现图形之间的关系,并找出有用的特征以及对它们进行分类。
有时,它们甚至可以帮助计算机解决复杂的问题,比如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总的来说,位似图形的定义和性质有助于数学家们更好地理解图结构之间的联系,从而发现更多有用的信息。
它们也有许多应用,例如在计算机程序,机器学习,以及算法研究方面。
位似目录编辑本段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
位似图编辑本段性质位似图形的对应点和位似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它们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编辑本段位似中心的落点位似图形的中心可以在任意的一点,不过位似图形也会随着位似中心的位变而位变。
根据一个位似中心可以作两个关于已知图形一定位似比的位似图形,这两个图形分布在位似中心的两侧,并且关于位似中心对称。
注意1、位似是一种具有位置关系的相似,所以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必定是相似图形,而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2、两个位似图形的位似中心有一个或两个(偶数边正多边形时,比如两个正方形如果位似,则有两个位似中心。
);3、两个位似图形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两侧,也可能位于位似中心的一侧;4、位似比就是相似比.利用位似图形的定义可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位似;5、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位似。
编辑本段作图步骤位似比,即位似图形的相似比,指的是要求画的新图形与参照的原图形的相似比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惟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最好做两个。
编辑本段位似变换把一个几何图形变换成与之位似的图形,叫做位似变换。
物理中的透镜成像就是一种位似变换,位似中心为光心. 位似变换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可以证明三点共线等问题.。
位似的概念定义:已知两个几何图形A和A',若二者之间存在一个一一对应,且每一双对应点P 和P'都与一定点O共线,同时OP/OP'=k(k>0是常数),则称A和A'位似,而点O叫做位似中心,k是位似比。
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特别地,两个不重合的圆总是位似的,位似中心为两圆外公切线或内公切线的交点。
位似是特殊的相似。
位似图形对应边平行,对应点的连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是位似中心。
位似图形的对应几何性质完全相同。
例如,已知△ABC与△A'B'C'位似,点O是位似中心。
设G为△ABC的垂心,GO的延长线交B'C'上的高线A'D'于点G',那么G'就是△A'B'C'的垂心。
作图步骤:利用位似变换可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若位似比大于1,则通过位似变换把原图形放大,若小于1,则通过位似变换把原图形缩小。
位似比,即位似图形的相似比,指的是要求画的新图形与参照的原图形的相似比①首先确定位似中心,位似中心的位置可随意选择(除非题目指明);②确定原图形的关键点,如四边形有四个关键点,即它的四个顶点;③确定位似比,根据位似比的取值,可以判断是将一个图形放大还是缩小;④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唯一,因为所作的图形与所确定的位似中心的位置有关,并且同一个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符合要求的图形,最好做两个。
(考试的时候看题目要求,如果同向位似,则向图形同侧做位似图形,如果反向位似,则向图形另一侧做位似图形。
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则根据方格纸给的格数来看,一般哪一侧格子够画就画在哪一侧)。
安新县第二中学 主备人周胜乾 审核 王芳茹
-1 -
课题:27.3位似(1)
学习目标:
1
、 知道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了解位似与相似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位似 图形
的性质.
2
、 握位似图形的画法,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重
点:位似图形的有关概念、性质与作图.
难点: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一、自主预习
1. (教材P47页思考)观察图27.3-1
图中有多边形相似吗?如果有,那么这种相 似什
么共同的特征?
1
2. ( P47页)把图27.3-2中的四边形ABCD
缩小到原来的丄•
2
分析:把原图形缩小到原来的
1
,也就是使新图形上各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与
2
原图形各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为 1 : 2 .
作法一:(1)在四边形ABCD外任取一点0;
(2) 过点0分别作射线0A,OB,0C,0D;
(3) 分别在射线 0A,0B,0C,0D 上取点 A'、B'、C'、D, 使得
0A =
0A 0B 0C 0D 2 '
(4) 顺次连接A B B' C C D D 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
A B' C
z
, 如图2
.
、合作探究 问:此题目还可以如何画出图形?
安新县第二中学 主备人周胜乾 审核 王芳茹
-2 -
作法二:
(1)在四边形ABCD外任取一点O;
(2) 过点0分别作射线OA, OB, OC, OD ;
(3) 分别在射线OA, OB, OC, 0D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 A'、B'、C'、D, 使得
OA]
匹〔匹I亜丄
OA OB OC OD 2
(4) 顺次连接A B B' C C D D 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 A B' C',酗图3.
作法三:(1)在四边形ABCD内任取一点O;
(2) 过点O分别作射线OA , OB, OC, OD;
(3) 分别在射线 OA, OB, OC, OD 上取点 A'、B'、C'、D', 使得坐〔
OB hOClOD
j
;
OA OB OC OD 2
(4) 顺次连接A' B B' C C D D A'得到所要画的四边形 A' B' C\ 如图4.
四、归纳反思
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安新县第二中学 主备人周胜乾 审核 王芳茹
-3 -
五、达标测评
1 •已知:四边形ABCD及点0,试以0
点为位似中心,将四边形放大为原来的 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