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知识要点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水中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概念: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体液。
其中除含有大量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细胞内液2、成分: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淋巴等3、细胞外液间的联系⑴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称为血浆。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⑵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做细胞间隙液。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⑶淋巴:存在于淋巴管中的液体。
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是这些细胞的直接生活的环境。
4、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强调: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例题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C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例题2】写出下列不同组织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的细胞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液和淋巴红细胞血浆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淋巴【例题3】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思考:全身的细胞外液是(填是、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血浆淋巴组织液解析: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体内含有的以为基础的液体。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在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液,共同构成人体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内,组织液分布于之间,淋巴分布于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组织液和淋巴中则很少。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组织液血浆淋巴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无机物:包括水和(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
2.有机物:(如葡萄糖);(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3.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4.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分析血浆中葡萄糖的来源和去路:血浆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 中的糖类。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分解为 ,经小肠绒毛吸收后进入 ,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进入组织细胞后,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放能,最终生成 和水,并排入内环境中。
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被运输到肺,通过 系统排出体外,而多余的水主要在肾脏通过形成 排出体外。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 。
★Na +、Cl -的作用是维持渗透压。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与血浆是等渗溶液。
2.酸碱度:血浆pH :7.35----7.45。
第一章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学习目标:1 理解内环境的定义和内容2 知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3 了解细胞与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二、重难点:1 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 难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三、基础知识:(一)导入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______________地交换,例如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水中摄取生存所需的______________,并把______________直接排入水中。
(二)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 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______________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3 (1)血液:包括液体部分—______和______;组织液又叫____________,是存在于____________的液体;淋巴液也叫____________,存在于______中。
(2)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____________,淋巴是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生活的环境。
4 阅读课本用箭头表示出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的转换关系5 内环境: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
(三)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液(存在于______,约占2/3) 细胞外液(存在于______,约占1/3)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差别主要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____。
- 1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课时)班级: 姓名: 成绩: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结合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说明内环境所起的媒介作用。
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的媒介。
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的媒介。
学习过程: 回顾﹒交流﹒评价1.体液2.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新知﹒巩固﹒展示一、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试分析渗透压与溶质微粒数量的关系(1)尽管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无机盐,但血浆渗透压主要取决于Na +、Cl -,其原因是什么?(2)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原因是什么?- 2 - 2.pH(1)正常人血浆的pH 为___________,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与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2)人体在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请在下图中画出运动前后血浆pH 的变化曲线。
3.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左右,其重要意义是维持____的正常活性。
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必须借助于_______这一媒介,同时需要_____系统、_____系统、_____系统、_____系统及相关器官的参与。
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训练﹒拓展﹒提高一、选择题1.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C .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2.下列对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3 -A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dB .如果a 、c 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 .淋巴不仅可以调节a 与c 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a 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cD .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3.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细胞质基质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液 ⑩胃液 A .③④⑥⑦⑧⑨ B .③④⑤⑦⑨⑩ C .②③④⑤⑦⑨ D .①②③④⑤⑦ 4.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肺泡腔内的气体B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 .心室腔内的血浆D .膀胱腔内的尿液5.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与淋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组织液中的氧气不能进入淋巴B .组织液的成分不断变化,并保持动态平衡C .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 .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液 二、非选择题6.如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第 1 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课目的知识方面1.描绘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能力方面试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模型。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保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教课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三、教课器具多媒体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课过程(一)导入:由课本中的问题商讨,让学生察看并议论,经过察看自己可以从图片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是什么细胞 ?请你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二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二)研究活动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及细胞外液的成分阅读教材 P2— P3 内容,并思虑回答:1.体液及其构成(1)体内大批以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中含量许多的是。
细胞外液主要由、和三种液体构成。
(2)组织细胞、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三种主要液体之间的关系3.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比较存在部位根源生活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间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代谢产生体内绝大部分组织的细胞隙从消化道汲取;从中汲取;在血浆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各样 ________组织液浸透 _________形成;由消化淋巴淋巴管内道汲取而来吞噬细胞和细胞4.内环境的观点5.依据下边血浆的主要成分表示图剖析回答:(1)组织液、淋巴、血浆的成分和含量邻近,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许多的。
(2)血红蛋白、有氧呼吸酶是内环境的构成成分吗?(3)血浆、血清、血液,都属于内环境吗?(三)研究活动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怎样将表中物质按化学性质分类?2.除表中所列成格外,血浆中还可能含有那些物质?3.在构成血浆的离子中,那些离子的含量最多?它们可能起什么作用?4.HCO3 -、 HPO42-可能起什么作用?5.任选此中一项成分,剖析它的根源和去路,并说明这与人体的那些系统有关?(四)研究活动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浸透压(1)观点:浸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_________。
课题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注解学习目标1、自学目标: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合作目标: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3、探究目标: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如何进行交换。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学习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如何进行交换。
学习难点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如何进行交换。
学时安排1 学时导学达标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导入:以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相互讨论引入新课;以问题形式贯穿每个知识的,教师展示问题,学生讨论讲解,最后教师补充说明;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区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完成概念图:(1)A、B、C、D各代表什么?A液: B液:C液: D液:(2)B、C、D三者关系图B CD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约90%为_____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如葡萄糖)、各种___________、气体、__________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_________。
2、酸碱度:血浆pH为_______________。
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课堂练习基础题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 B.K+ C.Na+ D.Ca2+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中氧气的浓度 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6.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9.右图是人的体温变化简图,请据图回答:(1)当人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时体内分泌量明显上升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液的组成: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体液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2)内环境○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________(约90%)________血浆________ (约10%)_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第1、2 课时内容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特性;2、能够举例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考纲要求稳态的生理意义Ⅱ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自主探究——独学】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完成连线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组织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血浆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组织液_______________(存在于细胞,约占2/3)2、体液→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存在于细胞,约占1/3) ______________细胞外液=_____环境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P5-P6)1、因为生活其中,所以细胞直接与_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获取,排出。
2、内环境需要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吗?可通过哪些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回顾初中所学知识)?三、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约90%为__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 (如葡萄糖)、各种_________ __、气体(O2、CO2)、__________(胰岛素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解释现象:A 烧杯的现象 ,分析原因:细胞内液浓度 烧杯内浓度, 细胞内 多,细胞内液浓度大,对水的 越大。
B 烧杯的现象 ,分析原因:细胞内液浓度 烧杯内浓度, 烧杯内 多,烧杯内浓度高,对水的 越大。
③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 的渗透压=770KPa.2、酸碱度:血浆pH 为_____ ____。
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一、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自主学习(一)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废物排入水中。
(二)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统称为体液。
⑴(存在于,约占)①:是中的液体部分,是生活的直接环境。
体液②:是存在于的液体,又叫,是直接生活的环境。
⑵③:悬着大量的(存在于,约占)和等,可以协助机体,对于这些细胞来说,就是它们直接生活的环境。
(三)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 、、。
备注:内环境属于人和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内环境。
思考与讨论1、图中数字1、2、3表示某种细胞外液,它们的名称分别是、、图中字母A、B、C表示细胞,它们的名称分别是、、2、阅读教材第三页第2、3段后用箭头连接四者之间的关系3、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组织细胞:血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4、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是细胞外液吗?5、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胞内酶等属于内环境吗?(三)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成分2、本质: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 。
(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 、 、 主要方面。
1、渗透压的概念: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的数目。
3、影响血浆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4、正常人的血浆接近 ,pH 为 ,之所以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等离子有关;5、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左右。
(五)内环境的功能: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 。
细胞生活环境学习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
1. 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课前预习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用红笔标注重点与难点;15分钟完成课前预习内容。
教材助读
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①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体液的组成:
(2)内环境
①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组成: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 ______.____ ____和_____ 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
①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___,PH为____。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
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预习自测
我的疑问
学始于疑
什么是生理盐水?浓度为多少?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课内探究
质疑探究
探究一、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一、 思考 “问题探讨”:血细胞、草履虫直接生活的环境及两环境的稳定性有何异同? 二、 为什么说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阅读课本P 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示表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4. 5.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生殖道属于内环境么?
6. 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是否属于细胞外液(内环境)?是否属于体液?
探究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有什么异同?(提示:不同点从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生活于其中
的细胞种类、所含的化学成分来比较)
探究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① 渗透压:
①渗透压是指溶液中 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
的数目,溶质微粒 ,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则越低。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③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
⑵ 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 。
维持因素:血浆的pH 能够保持稳定与其含有的 等离子有关,NaH2PO4/
Na2HPO4和H2CO3/NaHCO3缓冲对。
人体剧烈运动后会产生乳酸,但是乳酸对人体pH 影响不大,其调节过程如下:
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剧烈运动O2供应不足进入肝脏转化与碳酸氢钠反应
肝糖原 乳酸 形成乳酸钠与碳酸
分解
氧气充足时候
葡萄糖 彻底氧化分解 分解
氧气充足 水+二氧化碳
刺激
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加强
呼吸运动
排出体外
探究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参照下图思考:人体细胞是如何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这个
过程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 并完成图中空白部分填空。
①
②
③ 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
部环境。
④ 体内的一些液体如尿液、泪液、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⑤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
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
动物和人的细胞内液提出的。
⑥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说就只有这三种。
例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
境组成成分。
⑦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其中的血浆属于细胞外液,血浆中的蛋白质属于内环境中
所含的成分。
而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内含的血红蛋白也不属于血浆的成分 ⑧渗透压指
的是高浓度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其大小与溶液中所含溶质颗粒数目成正
比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
知识网络图
1. 内环境三种成分关系概念图
2.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当堂检测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D.血液
2.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 D.消化道和组织液
3.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
A.Fe2+ B.K+ C.Na+ D.Ca2+
4.红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A.血浆、体液和体液 B.血液、体液和淋巴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5.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
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
7.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C.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一般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课后反思请将学习总结写在下面
课后训练
右图是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请回答:
(1)正确填出①~⑤所示结构或内部液体的名称:
①为,其内液体称为细胞内液。
②若表示毛细
血管,其内液体称为。
③表示人体细胞的组织间隙,其内液体称为。
④若表示毛细淋巴管,其内液体称为。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不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②内液体中有HCO3-、HPO42-等离子,它们对于维持________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4)此图也表示了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关系,各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和,并直接向内环境中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