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流产临床路径

人工流产临床路径

人工流产临床路径
人工流产临床路径

北京市仁和医院

早期人工流产行无痛人流手术临床路径

患者姓名_床号_性别_年龄_住院号_日期住院1天

____年__月__日护理路径执行签名时间

□执行妇科护理常规

执行□二级护理

医嘱□禁食

□补充、完善相关检查

□入院指导:

病室环境、探视制度、主

护理与管医生、护士、物品保管、禁止吸烟、

健康指导财产安全等

□卫生处置:

剪指甲、更换病号服

□禁食水

□必要时抗生素

□做好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术前8小时

禁食,6小时禁水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流程及注意事

项,告知患者术后可允许一位家属陪住□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

□术后2小时可饮水,进食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阴道出血量

□药物治疗

变异□无□有,原因

护理记录1北京市仁和医院

早期人工流产行无痛人流手术临床路径

患者姓名_床号_性别_年龄_住院号_日期住院2天____年__月__日护理路径执行签名时间

执行□停止妇科护理常规

医嘱□停止级别护理,整理病历

□按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向患者发放优诊卡,填写回访记录,

以便回访

□指导休养环境要保持安静舒适,温度

护理与适宜,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

健康指导□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鼓励高蛋

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鼓励少

食多餐,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增加

营养

□保持个人卫生,禁盆浴一个月

□注意休息,禁重体力劳动、性生活1 个月

□嘱患者1周门诊复查

□指导患者避孕知识

变异□无□有,原因

护理记录23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超声检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2009年12月第22卷第12期Medical Information.Dec.2009.Vol.22.No.12 临床医学 超声检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李美,王淑凤 (山东省莱芜市人民医院,山西莱芜271100) 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在检测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36d-70d宫内孕(包括32例诊断为胚胎停止发育和1例双子宫一侧子宫怀孕)患者采取静脉麻醉后,经腹超声检测指导人工流产术全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0例药物流产术及60例常规人工流产术效果相对照。结果超声检测下可以清晰显示妊娠囊位置以及吸引器与孕囊的位置关系,定位准确,安全性高,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本组80例患者术中均没有明显痛苦感,术后均无宫内残留,均无子宫穿孔、漏吸、吸刮过度等并发症,术后15d超声复查,子宫均恢复良好。30例药物流产术患者服药6d后超声复查,有19例流产不全,进行了再次清宫术,60例常规人工流产术患者有1例术中子宫穿孔,59例手术顺利,4d后超声随访,有26例宫内残留、2例漏吸。结论超声检测下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快、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超声;检测;人工流产 一般流产术有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往往会出现流产不全、流血时间长、妇科炎症等并发症。常规人工流产术是在无检测、病人清醒的情况下妇科医生凭临床经验及感觉给病人做手术,手术效果与临床医师密切相关,大多数病人感到极度痛苦,而且手术时间较长,并常常造成子宫穿孔、漏吸、吸宫不全、过度吸宫等并发症。而在超声检测下,解决了上述药物流产及常规人工流产术的不足,本组80例患者采取静脉麻醉,超声检测下行人工流产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2008年5月间在我院确诊为80宫内孕(包括32例确诊为胚胎停止发育)患者,进行静脉麻醉后,采取超声检测下人工流产术,年龄20~44岁,平均28.6岁,孕囊直径0.9~4.4cm,孕龄36~70d。同期选择30例36-50d宫内孕患者采取药物流产术,60例49-65d宫内孕患者采取常规人流术,并作比较。 1.2方法 所用仪器为EUB-420,腹部探头,频率3-5MHz。 首先超声确定子宫位置及子宫畸形、胎囊大小、位置、有或无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术前病人排尿,可留少许尿液,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无菌孔巾及腿套,并将患者双腿固定在手术台上,术者做双合诊检查,复核子宫大小、位置及双附件情况。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宫颈;专职麻醉师通过病人手背静脉缓慢推注20ml施耐因,病人吸氧,头偏向一侧,用药后病人立即进入深睡眠状态,手术中不会有痛感;超声纵切指引探针探测宫腔底后,观察子宫腔深度,扩张宫颈管到合适大小,植入吸引器,超声纵、横切显示吸引器位置与孕囊的关系,指导吸管侧窝对准孕囊后,负压吸出孕囊,成功后接着200mmHg轻吸宫腔内的蜕膜组织,约5-10s即可完成手术,手术后1~3min唤醒病人;然后每过10min超声探测子宫一次,观察子宫腔内是否有出血情况,观察3次,如未见出血,手术完毕,如见宫腔内进行性出血,则视情况采取相应治疗,后随访。病人术后休息1~2个h后可以回家。 2结果 超声下可以清晰显示妊娠囊位置以及吸引器、扩张棒与孕囊的位置关系,指导手术;超声检测下定位准确,可全程观察吸引全过程,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大大减少了病人痛苦。本组80例患者术后均无宫内残留,12例术后子宫恢复不良出血,肌注缩宫素后观察,效果良好。本组80例宫内孕患者术中均无子宫穿孔,术后均无宫内残留、漏吸、吸刮过度等并发症,且术中无一人感到疼痛;术后15d超声复查,子宫均恢复良好。30例药物流产患者6d后超声复查,有19例流产不全,60例常规人工流产术患者术中1例子宫穿孔,4d后超声随访,有26例宫内残留、1例漏吸。 3讨论 药物流产往往因流产不全须进行二次清宫而给病人带来给更多的痛苦,并且药流术后病人流血时间较长,往往留有妇科炎症,造成不孕症。传统的人工流产术是在病人完全清醒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由于手术时要扩张宫颈口,牵拉子宫颈,吸刮子宫腔而使病人感到非常疼痛;并且手术效果与临床医师的经验和感觉密切相关,从而常常有术中子宫穿孔、吸空、漏吸、不全流产、吸刮过度等并发症,以子宫畸形者及孕囊较小者更常见。 收稿日期:2009-09-20 2804

精神科临床路径

精神科临床路径 一、精神分裂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20.0/20.1/20.2/20.3),且为急性发作期,排除慢性退缩病人。 (二)诊断依据 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相关指南 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 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

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5.临床类型 (1)偏执型分裂症(F20.0)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以听幻觉较多见 (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F20.1) 符合分裂症诊断,常在青年期起病,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或紊乱为主。例如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情感倒错、行为怪异 (3)紧张型分裂症(F20.2)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僵较常见 (4)未定型分裂症(F20.3)又名混合型或未分型 ①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 ②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或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混合形式(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舒良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等相关指南 1.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药物 2.合并其他合适的非药物治疗 如:MECT;rTMS治疗;心理治疗;胰岛素低血糖和休克治疗;脑电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作业治疗;音乐治疗及其他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6—12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20/20.0/20.1/20.2/20.3精神分裂症疾病编码 2. 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且既往治疗为非难治性。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含血型检测)、尿常规、大便常规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从2015年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监测工作,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经全院医务人员的配合及努力,各项指标均较前提高。现将2017年上半年(1-6月)工作总结如下: 1. 进入不稳定型心绞痛路径患者总数达31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7.4天,较前半年9.5天明显减少。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7362元降至5241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3162元降至后半年2218元,平均检查费用由2761元降至2101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2000 4000600080001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药品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检查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2.进入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路径患者总数达13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6.78天,较前半年4.64有所增加。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8623元增加至8817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4439元降至后半年4211元,平均检查费用由前半年2287元增加至2985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平均药品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20~45岁)80例,ASA I-II,随机分为两组(n=40):纳布啡组(N组)和丙泊酚组(P组),P组患者单纯静脉注射给予丙泊酚(3.0mg/kg),N组患者静脉注射给予纳布啡(0.15mg/kg)及丙泊酚(2mg/kg),各组患者均根据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5-1mg/kg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记录术中体动反应、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手术结束后10min、20min及4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意识消失时SBP、HR、DBP均下降(P<0.05)且P组患者SBP、DBP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N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所需的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N组患者术中肢体活动发生率明显少于P组,其镇痛效果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在术后10min、20min和40min的宫缩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P组比较,N组患者低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纳布啡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应用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苏醒时间短,且麻醉镇痛效果满意。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是指、及,针对某个或,以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为目的,所制定的有顺序和要求的、的,以减少及,使患者获

临床路径标准模板.do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 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2年ACC/AHA与2006年ESC相关指南 1.临床发作特点:由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短暂的胸痛(<10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使之迅速缓解。 2.心电图变化: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0.1mV,胸痛缓解后ST段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心脏特异的肌钙蛋白T或I、肌酸激酶CK、CKMB)不升高。 4.临床症状稳定在1个月以上。 5.中医症候诊断:胸痛、胸闷。 ①寒疑心脉: 症候:卒然心痛如绞,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感寒痛甚,心悸气短, 形寒肢冷,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多因气候骤冷或感寒而发病或加重。 ②气滞心胸: 症候:心胸满闷不适,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 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③痰浊闭阻: 症候:胸闷重而心痛轻,形体肥胖,痰多气短,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粘,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④瘀血痹阻: 症候:心胸疼痛剧烈,如刺如绞,痛有定处,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而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涩或结、代、促。 ⑤心气不足: 症候:心胸阵阵隐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心中动悸,倦怠乏力,神疲 懒言,面色觥白,或易出汗,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缓或结代。 ⑥心阴亏损: 症候:心胸疼痛时作,或灼痛,或隐痛,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古红少泽,苔薄或剥,脉细数或结代。

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体会

无痛人工流产术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07-19T08:45:07.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邢海红[导读] 人工流产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控制生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邢海红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0-0271-02 人工流产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控制生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手术对宫颈和官体的牵拉与刺激可使受术者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严重者可发生人流综合症反应。无痛人工流产术是对早孕患者在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的一种新型人工流产术。我院从2001年开始实施无痛人工流产15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0例自愿要求做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年龄20-40岁,其中20-30岁的年轻女性占80%,未婚怀孕者占60%。患者停经45—80天后进行术前常规妇科检查、尿HCG、血HCG检测、以及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确定心功能正常,无心、肺、肾等疾病。 1.2 方法 术前当日禁食,会阴部常规消毒,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给予氧气吸人,然后用异丙酚2mg/kg体重在25—45秒内静脉推人完毕。待患者意识消失,进入理想麻醉状态下实施人工流产术。无痛人工流产术采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术中采样标本送病理检验证实为宫内妊娠,术中患者无肢体抽动,术后患者康复良好。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做好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尿妊娠试验等,并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会阴部皮肤常规消毒,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护士要充分了解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禁忌症,如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心功能Ⅲ-Ⅳ级,有肥胖症、有慢性气道堵塞疾病,术前已进食等。 2.1.2心理护理 详细询问患者停经史,生育史,向患者介绍静脉麻醉的原理、过程,介绍无痛人流的手术过程和目的。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对麻醉和人工流产术的恐惧心理。针对未婚怀孕者普遍存在的害羞、胆却和自我责备心理进行开导、解释、使患者在平静的心态下接受手术。 2.1.3饮食和休息 术前要注意休息,手术当日常规禁食,禁水6小时。 2.2术中麻醉护理 鉴于术中患者可能有不自主的肢体活动,少数患者有呼吸抑制发生,因而术中护理非常重要。在麻醉注药前为患者记数,观察自动停止时间,记录麻醉用药量和时间,浅睡(轻轻推动睁眼)及深睡(呼之不应)时间。协助麻醉师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手术完毕,将人流术中取出的组织块用10%福尔马林固定,按常规送病理检查。 2.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毕观察患者的神志恢复后的定向能力,语言反应能力和唤醒时间,并作相应的记录。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是否有阴道流血,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术后2小时无不良反应者可以进行正常进食和二般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2.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应适当休息,注意个人卫生,禁止坐浴、盆浴,1月内禁止性生活。在月经来潮并干净后到医院复诊,做常规妇科检查。做好安全避孕指导。 3 讨论 对136例选择药物流产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92的人表示怕手术流产,畏惧疼痛。因此,应用异丙酚做静脉麻醉,并实施人工流产术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患者畏惧疼痛的心理状态,消除年轻未生育者阴道紧缩,扩宫疼痛等不良反应。 护士的职业态度就是护士本人对职业的看法和情感,以及决定自己职业行为倾向心理状态。情感反应的态度为中介,通过面部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人对喜爱的事物或工作会持有积极的态度,所以态度又是情感的标志。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早孕患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病人,而是健康人群,对于她们的护理,护士考虑的范围应该是很宽的,除了无痛人工流产术本身涉及的问题外,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本文对150例患者中的60%未婚孕者进行了特殊的观察和了解,她们除了对人工流产术有畏惧疼痛现象外,还普遍存在害羞、胆怯、自我责备心理,鉴于社会习俗、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原因,有一定的心理负担。护士在术前护理时要了解这些情况,工作中保持宽容、大度的平常心态,尊重她们用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选择。与患者谈话交流时应当庄重、认真、务实。术后护理的重点在于耐心,做到热请而不轻浮,注意保密,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可有歧视、对立的态度和想法。倡导健康的男女交往,使出院指导的各项内容落实到每个患者身上,使护理质量提高到更高水平。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骨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的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按照医院要求实施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 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二、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三、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选标准; 3.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4. 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附流程图) 1. 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患者的准入评估;

(完整版)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题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临床路径—实施计划、目标、方案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 ①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成立临床路径小组 组长:张志华 副组长:高胜东陈志奎郑丽辉 成员:段雄夏建云冯凤萍汤运红李英明沛沛江俊霞周钊 2.临床医生职责:

单病种临床路径

单病种临床路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创生骨科医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诊疗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住院总(科秘书)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题

201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29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

293例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用药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13T15:38:24.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3期供稿作者:周洁云[导读] 异丙酚因自身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常配伍一些镇痛药一起应用。 周洁云(如东县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400)【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018-02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7-10周妇女2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Ⅰ组及观察Ⅱ组,其中对照组97例采取异丙酚麻醉;观察Ⅰ组98例采用异丙酚配伍氯胺酮麻醉;观察Ⅱ组98例在观察Ⅰ组基础上采用术前1h米索前列醇塞阴道进行麻醉。三组均根据术中情况酌情追加异丙酚。观察受术者镇痛效果、给药剂量、手术时间、受术者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人流综合症例数。结果观察组的受术者给药剂量、手术时间、受术者苏醒时间、自行离床时间、术中后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Ⅱ组好于观察Ⅰ组。结论异丙酚与氯胺酮和米索前列醇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较为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关键词】无痛人流麻醉临床分析氯胺酮米索前列醇异丙酚异丙酚因自身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常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由于其镇痛作用较弱,常配伍一些镇痛药一起应用。我院对异丙酚、异丙酚与氯胺酮、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分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合理的异丙酚配方。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来我院自愿要 求无痛人工流产的10周以内妊娠受术者293例,将受术者随机分为三组。其基本资料见表1。 表1 三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组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 三组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均无手术禁忌证,三组年龄、孕产次、孕龄、体重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术前进行常规禁饮食,观察Ⅱ组患者术前1h米索前列醇200μ g阴道给药。所有患者入室后,面罩给氧2L/m i n,开放手背静脉,对照组静推异丙酚2m g/k g,观察Ⅰ组静推异丙酚1.5m g/k g、氯胺酮0.4m g/k g,观察Ⅱ组静推异丙酚1.5m g/k g、氯胺酮0.2m g/k g,3组推注速度均为100m g/60s。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可开始负压吸引宫腔,手术过程中视时间长短及患者的反应酌情追加异丙酚。从静推开始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m i n)、完全清醒所需时间、手术时间、人流综合症例数。同时记录异丙酚的总用量。所有的操作均由熟练的妇产科医师来完成。 1.3判断标准 1.3.1镇痛标准 术中镇痛标准:优:受术者术中安静人睡,无呻吟及肢体扭动,术后无痛苦记忆;良:受术者术中基本安静,有呻吟及肢体扭动,术后无痛苦记忆;差:受术者术中痛感明显,太声呻吟及肢体扭动,术后有痛苦记忆。 术后镇痛效果分为三级:优,手术后无腹痛;良,手术后诉轻微腹痛,能够忍受;差,手术后腹痛难忍。 1.3.2其他判断标准 有手术时时间、苏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见参考文献[1]。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17.0进行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及结论 2.1手术中麻醉剂、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 其结果见表2。 表2 三组手术中麻醉剂用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比较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组间P<0.05,有显著性差异。“△”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明显显著性差异。“#”表示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中的麻醉剂用量、手术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及自行离床时间要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异丙酚诱导量和异丙酚总量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以及自行离床时间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Ⅱ组要好于观察Ⅰ组(P<0.05)。 2.2患者术前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方案

量管理方案 单病种临床路径质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 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和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意义: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它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合适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经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经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用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调和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二、适用范围: 医院当前制定30个单病种入选我院临床路径实施,修订了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单,针对各科室专业的单病种临床路 径均需遵守本制度,参照本制度要求严格规范单病种临床路径日常管理工作。 三、实施原则: 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用、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研究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等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五、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一)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病种选择 1.单病种选择原则:选择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覆盖率较大的30个病种;选择最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病种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 2.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纳入标准:诊断明确者;只有一个出院诊断(可包括该疾病引起的合并症)的病例;如患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分外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对于某些病种,除须符合以上两条外,还须符合规定的治疗方式,如一些内科病种须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外科病种则须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否则应予以排除。 3.单病种管理病例排除标准:住院期间曾经转科的病例;入院后48小时内死亡的病例;虽已确诊,但未完成正常治疗而出院的病例,即未达到出院标准而出院的病例。

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协议书

姓名: 年龄: 生育史 : 继往病史: 药物过敏史 : 术前诊断: 全身麻醉下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是对孕10周以内的妊娠采用人工流产的方法结合麻醉技术终止妊娠的手术,是妇女在意外怀孕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该项技术虽可终止妊娠、减轻受术者手术时的疼痛,但现有的医疗技术手段不能完全避免,在无痛人流术中、术后发生相应的少数并发症和极少数病人可出现手术、麻醉意外风险。 一、无痛人流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 1.人工流产并发症:术中可能出现出血较多、流产不全、感染、人流综合征、子宫穿孔或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异常、闭经、继发不孕等。 2.麻醉并发症:麻醉意外(呼吸、心跳骤停,药物过敏性休克,心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 3.术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偶尔导致窒息。 4.术后病人躁动,苏醒延迟。 5.其它难以预料的手术和麻醉并发症。 二、为了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要求您须做到如下几点: 1.请您在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 2.如实提供相关病史,包括有无严重器质性疾病等。 三、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病人达到离院标准后方可在家属陪同下离院。 2.麻醉后24小时内不饮酒、不驾车、不登高、不操作复杂仪器。 3.麻醉后3小时内不宜进食,哺乳期妇女麻醉后6小时不得哺乳。 4.麻醉只能使手术中患者舒适无痛,但不能保证人工流产术后极少数人可能出现的术后宫缩痛。 5.其他: 本人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表示理解,并愿意承担无痛人流术所增加的医疗费用。 患者和(或)家属签字:医生(妇产科或麻醉科)签字: 日期:日期:

孕妇姓名性别年龄民族门诊号 于年月日在你院就诊,末次月经:年月日。初步诊断:我们要求(或选择)在你院做无痛人工流产(负压吸宫、钳刮)手术终止妊娠。医生已向我们详细说明了有关手术的各种问题,如无痛人工流产的危险性,无痛人工流产可能发生的问题等。 有关此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下,包括(但不限于): □1麻醉异外,如麻药过敏、心、脑系统意外等(麻醉医师祥细交待); □2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 □3空吸、漏吸或宫腔组织残留,必要时可能二次清宫,有子宫穿孔子的可能; □4子宫穿孔,必要时需剖腹探查; □5术中、术后出血; □6偶有羊水栓塞发生; □7术后可能偶发宫腔粘连、月经紊乱、继发闭经、继发不孕等情况; □8术后盆腔感染; □9术中由于麻醉的作用,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心慌,少数患者有各种幻觉发生; □10其他不可预见情况。 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 □1手术前后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完善各项检查及其它相关术前准备; □2手术应在检查无阴道炎或其它急性炎症,无各种急性病或急性传染病,当日两次体温<37.5。C时方可进行; □3术后休息半月; □4术后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5术后一月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6术后出现下腹痛逐渐加重、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或出血持续二周以上且血量不见减少、早孕反应依旧存在、发热等情况,要及时就诊; □7术后半月内禁食辛辣、生冷,同时适当增加营养,预防感冒及其它疾病发生; □8按医生指导服药; □9术后月经复潮干净后3—7天复查或并采取避孕措施。 我们已详细阅读以上内容,已充分了解以上手术风险,对其中的疑问已得到经治医生的解答,对医生的告知表示完全理解,对人工流产手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能够谅解。经慎重考虑后,我们决定愿意与医院医生合作,(同意或不同意)实施手术。 该格式文本系医院提供,有关内容是医师向我进行口头详细告知时填写,勾画选择的内容是当面确认的真实内容。我同意使用该文本。 孕妇签名:—————————————————————————— 或法定监护人签名:—————————————————— 与孕妇的关系:—————————————————————— 主治医师或获得授权的医务人员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