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虞美人、蝶恋花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虞美人、蝶恋花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虞美人、蝶恋花学案 苏教版必修4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虞美人、蝶恋花学案 苏教版必修4

《虞美人》《蝶恋花》

学习目标

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

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3、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4、提高诗歌鉴能力。

预习内容

1.扫除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它们的字形。

李煜

..

..谙.彩笺

....槛菊

..雕阑玉砌

2.文学常识:

(1)《虞美人》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药酒将他毒死。《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是亡国后主内心真实写照。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作者的这首词,血泪相和,精美绝伦,堪称千古名作。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创作手法。这对比,首尾呼应,血脉贯通,高度的和谐,高度的完美。这首词正是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2)《蝶恋花》作者介绍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淑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浣溪沙》中“无可奉告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文本研习

●一、《虞美人》

(一)整体感知

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例运用相同手法写愁或恨的诗句。

(二)探究思考

1、分析本词虚实结合的特点。

2、有人说“月”是本词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蝶恋花》

1. 读完这首词,说说词人想通过这首词传达什么情感?

2. 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是怎么体现的?

4. 在词的下阕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遣离愁别恨?

5. 这阕中用哪些字、词语点染出愁苦?(注意与词中前语的对应关系)

三、默写诗歌(任选其一)

检测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槛菊(jiàn)调运(diào)悬崖勒马(lè)惊魂甫定(pǔ)B.不谙(ān)喟然(wèi)并行不悖(bèi)酩酊大醉(dǐng)C.彩笺(jiān)拙劣(zhuō)似是而非(sì)数见不鲜(shù)D.晏殊(shū)囤积(tún)春色撩人(liáo)蒙头转向(mēng)2.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槛菊愁烟兰泣露槛:栏杆

B.明月不谙离别苦谙:熟悉,知晓

C.欲寄彩笺兼尺素尺素:指书信

D.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罗幕:张开的幕布

3.下面是对《蝶恋花》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伤离怀远之作,不仅具有婉约派情致深远的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派少见的境界寥廓高远的特点。

B.首句中的“愁”“泣”二字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出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C.“昨夜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听西风飘零树叶情景的回忆。

D.本词上下阕自始至终贯穿着悲壮的风格。

读下面的甲乙二词,完成题目。

甲(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乙(苏轼《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4.甲乙词牌相同,试找出它们各自的韵脚。

甲:;乙:。

5.甲中“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有何含义?

答:

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表达了何种情感?

答:

7.甲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是通过描写完成的;而乙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用描写。

8.下面是对甲乙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二词都有“燕子飞”的描写,甲是反衬主人公的孤独,乙是正面渲染暮春已至。

B.甲中多处拟人,乙中多处对比,手法各异,但都情蕴备具。

C.甲中主人公的孤寂怅惘是源自别离,乙中的主人公的烦恼是源于春光易逝,美景不再。D.二词均以景结情,使全词的意境清悠、深远,增添了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一、《虞美人》参考答案

(一)整体感知

1、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作用),写出了愁思的广、长和连绵不断(内容)。(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李煜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贺梅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二)探究思考

1、(实写:春花秋月、小楼昨夜东风、月明。虚写: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

由眼前实景引发对往事和故国的回忆,虚实结合,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鲜明,给人以物是人非的感慨。

2、开头“春花秋月”为眼前景,由此陷入对“小楼昨夜”的回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词人登高遥想,明月依旧,故国却如梦,自然过渡到下阕的抒写亡国之痛(作用)。“月”为引发情思之物,又是贯穿全词的线索,因此是本词的关键。(总结)

二、1.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写与友人(恋人)远别之苦。

2. 菊、兰、轻寒、燕子、明月

3.菊愁兰泣和词人一样痛苦以悲景写悲情烘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