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第4章 物态变化》2013年单元单元测试卷(贵城四中)
- 格式:doc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1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37.5℃和38.5℃B、37.5℃和38℃C、38℃和38℃D、38℃和38.5℃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3、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A、冰的数量增多B、水的数量变多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A、液化B、汽化C、先熔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5、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B、不变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6、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A、下降B、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7、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C、温度上升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一定不变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不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A、凝固B、升华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 B 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 D. 凝固、液化、凝华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0分)13、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第四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A. 冰总是比水凉B. 冰善于传热C. 冰透明干净D. 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2.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在水中煮,只要水不干,就不会煮焦,而在油中炸,则会发黄,甚至炸糊了,这一现象说明()A.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B. 油炸食品的吸热能力比水强C. 油的沸点比水高D. 油沸腾时温度继续升高,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置于0℃的房间内,则()A. 冰块的质量将减少B. 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C. 冰块的质量将增加D. 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4.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A. 熔化、凝华和凝固B. 液化、升华和汽化C. 汽化、熔化和升华D. 凝华、液化和熔化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6.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A. 人呼出的水蒸气B.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7.冷天,在暖和的教室的玻璃窗上回“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C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B.“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8.在冬天,我们看到的霜是()A.由水蒸气在空气中先液化后凝固,最后降到地面上生成的B.地面上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 C 地面上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 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再降到地面上而形成的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 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 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现象的小()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 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一层白色的霜B.大堆纸燃烧后,只留下少量的纸灰 D 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1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A.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的高C.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 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 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13. 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14. 在①水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 )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15、在18 ℃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有18℃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 A 、立即上升; B 、先下降后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不变。
章节达标检测【物态变化】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从2009 年11月9日开始,我国北京、山西、河北、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地又先后遭遇低温雨雪天气,有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如图所示的“雾凇”。
“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 ( )A .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 .小水珠凝固形成的D .小冰晶升华形成的2★如图分别表示四位同学在实验室“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3.★放学回家后,小明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解渴,此时他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周为有一层白气,这是由于 ( )A.小水珠在冰箱内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在冰箱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随棒冰带出来的D.冰箱外空气凝华而成的4.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沸点是48℃B .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C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 .6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5.★目前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效率。
如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象,a 、b 、c 、d 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体状态的是 ( )A .aB .bC .cD .d6.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图1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7.★今年春节过后,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几十年末遇的严重干旱,广大干群日夜奋战在抗旱保苗第一线。
成都军区多次派飞机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如图所示,则干冰在进行人工降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液化、熔化B.汽化、凝固、升华C.升华、凝华、熔化D.汽化、升华、熔化8.★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0 分)1.以下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而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
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同样热”)。
这一现象表示(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靠谱的” 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行靠的” )甲第 2题图第 1题图乙丙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依据的性质制成的;以下图是几种温度计的示数,请你正确读出:甲:0C,乙:0C,丙:0C。
3.夏季,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此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以下图.能够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显然的差别,其原由是。
第 3题图第6题图(1)第6题图(2)4.我们从有没有将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在沥青、水晶、白腊、橡胶、萘、铜、玻璃、食盐中,是晶体.5.填写以下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铁水浇成铁杆。
6.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依据实验数据, 画出如图( 1)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 __ _℃;加热分钟后,水开始沸腾;段图线反应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选填“上涨” 、“下降”或“不变” );如图( 2)所示中甲、乙是该同学察看水沸腾时看到气泡上涨状况的表示图,此中是沸腾时的气泡状况。
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造成水的水沸点低于1000C的原由可能是。
7.北方冬季的清早,我们常常看到玻璃窗上有漂亮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8.以下图,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 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过一段时间,容器 B 中的水温(选填“高升” 、“降低”或“不变” ),这个实验说了然。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2.北方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3.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5.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1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9.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第三章《物态转变》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以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1.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窗“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用意,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2.现要制造两种液体温度计:⑴测北方高寒地域气温用的寒暑表;⑵能测萘熔液沸腾时温度的温度计。
那么请依照下面表格的数据判定.制造温度计用的液体应别离选用( )A.酒精、水银 B.都用水银 C.都用酒精 D.酒精、甲苯几种物质熔点(℃)水银甲苯酒精萘-39-102-11780在标准大气压下,几种液体沸点(℃)水银甲苯酒精萘357110782183.以下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必然升高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4.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现在,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定正确的选项是( )A.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一样高D.无法比较5.生活中常把碗放在一般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2所示,当锅内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A.稍后沸腾B.同时沸腾C.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沸腾D.温度老是低于锅里水的温度,因此可不能沸腾6.严寒的冬季,人们洗脸后,总爱往脸部或手上抹些油脂护肤品,这主若是为了 ( )A.避免紫外线照射皮肤B.避免有害气体污染皮肤C.避免脸或手上的热散出去D.避免脸或手上的水分蒸发,使脸或手上的皮肤变干而受冻7.在洗手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刻镜面又变得清楚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转变情形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8.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9.关于湖面上显现雾气,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0.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题(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生成的,有时又可看到竖直的冰痕,这是由室内的水蒸气先,再在沿玻璃下淌的过程中而成的。
2、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减少水分蒸发的。
3、在冬天,常会看到机动车(汽油或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喷出一团团白气。
白气是微小的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的。
形成水珠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由此你推测,在机动车排除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
4、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_________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_________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量。
5、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水在沸腾时需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_。
7、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
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放出)热量。
8、如右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物质晶体(填“是”或“不是”),该过程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min。
9、淮安2010年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
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 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 形成的(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0、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物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1.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C.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4、对下列景色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的描述中,判断错误的是()A.华蓥山上的雪──凝华B.广安龙安柚树叶上的霜──凝固C.武胜秀观湖畔的雾──液化 D.秧苗上的露珠──液化5、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6、在塑料袋中滴一些酒精,将袋挤瘪后把袋口扎紧,再把它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发生了()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7、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沥青B.冰C.玻璃D.石蜡8、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9、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10、在图中,正确描述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11、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该晶体在CD 段是气态B .该晶体在BC 段不吸收热量C .该晶体的熔点是48℃D .6min 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12、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的“白气”是蒸发现象B .把糖放入水中,水变甜是熔化现象C .秋天,窗户玻璃表面形成的水雾是液化现象D .长时间使用的冰箱,冷冻室内壁容易结冰花是凝固现象13、对下列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 .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 .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 .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15、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1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17、北方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冰、食盐、铜、萘、铁、沥青、海波、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有。
2、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
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3、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的缘故。
4、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4—1可知:⑴这三种物质中,___________可能是同种物质;⑵___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_____的质量大。
5、冬天,菜农在菜窖中保存蔬菜为了防止冻坏蔬菜,常在菜窖中加几桶水,这是因为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而起保护作用。
6、某市气象台播音员说:“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6度”,小雯同学表示播音员说的不完整,您认为正确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
7、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写出来:(1)吃冰棒解热___________;(2)火山爆发时岩浆变为岩石_________;(3)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_________;(4)湿衣服晾干_______;(5)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_________;8、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0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液体氯乙烷________时需要_______热的原理。
9、比较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四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大连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B,正常人的体温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D,在我市,无盖锅中的沸水的温度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A,秋天,早晨河面上出现浓雾B,冬天,屋外房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D,冬天,未见室外的冰块熔化而它却变小了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B,所有的晶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C,物质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D,露珠是冰晶熔化后形成的4,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在菜窑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6,如图1所示,把装有水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多加热一段时间可以沸腾7,饺子在水中煮,怎么煮也不会发黄变焦,而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发焦,这是因为()A,饺子在水中煮,温度不会达到100℃,饺子中的水分没有蒸发B,饺子在水中煮,温度虽超过100℃,但因在水中,饺子中的水分没有蒸发C,饺子在油中炸,温度会超过100℃,饺子中的水分也会被蒸发而变焦D,饺子在油中炸,温度虽不超过100℃,但饺子中的水分会被蒸发而变焦8,如图2所示,甲、乙、丙3种固体质量相等,加热过程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从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以判断()A,甲、乙是晶体,丙是非晶体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低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高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因熔化而变细B,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是放热过程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吸热过程D,冬天,教室窗户玻璃外表面经常会“出汗”10,下列有关热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早晨常出现大雾,是由于升华现象形成的;B,夏天打开冰棍包装纸时常冒“白气”,是由于升华形成的;C,秋天出现的白霜,是由于凝华形成的;D,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时出现小水珠,是由于凝华形成的注意:11~13小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11,下列所述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冬天,树枝上形成“雾淞”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C,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12,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
物态变化单元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分)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冰、食盐、铜、萘、铁、沥青、海波、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有 _________ . 2.(2分)(2007•吉林)(吉林省)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 _________ ,后是 _________ . 3.(1分)(2011•宜城市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 的缘故. 4.(3分)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1)这三种物质中, _________ 可能是同种物质;(2) _________ 的质量一定比 _________ 的质量大.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5.(1分)冬天,菜农在菜窖中保存蔬菜为了防止冻坏蔬菜,常在菜窖中加几桶水,这是因为水在凝固过程中 _________ 而起保护作用. 6.(1分)某市气象台播音员说:“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6度”,小雯同学表示播音员说的不完整,您认为正确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 _________ ”. 7.(5分)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写出来:(1)吃冰棒解热 _________ ;(2)火山爆发时岩浆变为岩石 _________ ;(3)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 _________ ;(4)湿衣服晾干 _________ ;(5)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 _________ . 8.(2分)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_________时需要 _________ 热的原理. 9.(4分)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 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 _________ ,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 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 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0.(3分)(2006•防城港)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20.(5分)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_________.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e.取出温度计.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21.(10分)(2013•武汉模拟)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是_________(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_℃.(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_.(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两条注意事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2.(11分)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锡的熔点是_________℃.(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__过程,BC段表示的是__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__min,在3﹣6min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9﹣12min内锡处于_________过程,锡在3﹣6min内与9﹣11min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23.(14分)某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A、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答:纸盒装水,放在火焰上,火焰放出的热量通过纸被水吸收,因为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_________,纸盒装水,水渗入纸里面把它湿润了,所以纸的温度跟水的温度_________,这样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是不会把纸点燃的.)由表格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这个温度要比水标准的沸点要_________.(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资料作出水的沸腾图象.(3)若当地的海拔是350m,气压比标准气压稍低,请猜想一下海拔高度与气压以及沸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4.(10分)(2010•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_有关.(2)通过_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人教版八年级上《第4章 物态变化》2013年单元单元测试卷(贵城四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分)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冰、食盐、铜、萘、铁、沥青、海波、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有 冰、食盐、铜、萘、铁 .2.(2分)(2007•吉林)(吉林省)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的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而看不清物体,即使不擦镜片,过一段时间镜片上的小水珠也不见了.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先是_ 液化 ,后是 汽化 . 3.(1分)(2011•宜城市模拟)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用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水蒸发吸热 的缘故.4.(3分)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 (1)这三种物质中, 甲和乙 可能是同种物质; (2) 乙 的质量一定比甲 的质量大.5.(1分)冬天,菜农在菜窖中保存蔬菜为了防止冻坏蔬菜,常在菜窖中加几桶水,这是因为水在凝固过程中 放热 而起保护作用.6.(1分)某市气象台播音员说:“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6度”,小雯同学表示播音员说的不完整,您认为正确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 零下6摄氏度 ”.7.(5分)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写出来:(1)吃冰棒解热 熔化 ;(2)火山爆发时岩浆变为岩石 凝固 ;(3)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 液化 ;(4)湿衣服晾干 汽化 ;(5)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 凝华 .8.(2分)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汽化 时需要 吸 热的原理.9.(4分)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 高 (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 酒精沸点低,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 低 (选填高或低)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 凝固点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0.(3分)(2006•防城港)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又从凉铁板上掉下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13.(3分)(2007•韶关)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15.(3分)使装水的试管B浸在烧杯A的水中,下面用酒精灯加热,则()17.(3分)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18.(3分)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三、实验探究题(20题5分,21题10分,22题11分,23题14分,24题10分,共50分) 20.(5分)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 badcfe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 .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 .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e .取出温度计.f .记录温度计的读数.21.(10分)(2013•武汉模拟)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是 冰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52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吸热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两条注意事项.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埋入碎冰、碎蜡中; ② 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 .22.(11分)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 232 ℃.(2)AB 段图象表示的是 固体升温 过程,BC 段表示的是 熔化 过程,这段过程中 温度 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 吸收热量 .(3)锡熔化过程经过 3 min ,在3﹣6min 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9﹣12min 内锡处于 凝固 过程,锡在3﹣6min 内与9﹣11min 内的不同点在于 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23.(14分)某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A 、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答:纸盒装水,放在火焰上,火焰放出的热量通过纸被水吸收,因为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 100℃ ,纸盒装水,水渗入纸里面把它湿润了,所以纸的温度跟水的温度 相同 ,这样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是不会把纸点燃的.)由表格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 93.6 ℃,这个温度要比水标准的沸点要 低 .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资料作出水的沸腾图象.(3)若当地的海拔是350m,气压比标准气压稍低,请猜想一下海拔高度与气压以及沸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4.(10分)(2010•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2)通过AC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碧浪淘沙;dongfeng;sdpyqjy;pydrx;fhp826;东方星;739830;qsqvqj;同晓晓;吴长青;pywl;haiyan;卢远望;331306(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3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