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_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37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城市化的概念和进程城市化,简单来说,就是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进程中,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农业用地逐渐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化的进程在世界各地并非完全一致。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城市化速度已经放缓,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村回流。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一些国家还出现了过度城市化的问题,即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城市发展所能承载的能力。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气候城市化使得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增加,水泥、沥青等不透水地面面积扩大,这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增加了地表径流,容易导致城市内涝。
同时,城市中的人为热排放增多,比如工厂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产生的热量,使得城市气温高于周边郊区,形成“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中的大气污染也会影响气候,导致降水的变化和雾霾等天气现象的增加。
2、水文城市化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状况。
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河流的河道变得规整,水流速度加快。
大量的污水排放使得河流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而且,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引发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3、地形地貌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对地形地貌进行改造,比如削山填谷、开挖河道等。
这可能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4、土壤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导致土壤的面积减少。
同时,城市中的工业和生活垃圾、废水等可能会污染土壤,降低土壤的质量,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二)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城市化使得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来的农业用地、林地等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取代,如住宅、工厂、商业中心、道路等。
城市土地的利用更加集约化,但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分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1、热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的人工表面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同时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使得城市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形成了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还可能导致局部的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等的发生频率增加。
2、雨岛效应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地面硬化率高,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空气污染物会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核增多,从而增加了城市的降雨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可能会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3、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酸雨的形成。
二、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1、地表径流变化城市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如铺设道路、建设建筑物等,这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的排水系统通常是为了尽快排除雨水而设计的,这使得雨水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水位的急剧上升,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2、水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会进入水体,导致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
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城市的供水安全,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污染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一、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人工表面取代了自然的植被和土壤,导致地表的粗糙度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流通不畅。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周边的郊区,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化还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污染物会干扰气流的运动,使得降水在城市内部的分布不均匀。
一些城市可能会出现局部暴雨增多的情况,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降水减少。
二、对水文的影响城市化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特征。
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物等不透水表面增加,使得雨水无法像在自然环境中那样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地表径流快速汇集。
这不仅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城市污水的排放也对水文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得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田、林地和草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生态功能的丧失。
城市的扩张往往是无序的,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同时,城市化还会引发土地的沉降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用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压力减小,地面出现下沉现象,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城市中的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城市中的污染物排放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病虫害的爆发、水土流失等。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一、城市化的概念与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和产业活动相对集中在城市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
二、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气候城市化使得城市地区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原本的自然植被和土壤被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人工铺装所取代,这导致城市的热容量变小,比热容降低。
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城市气温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增加了空气的阻力,使得风速减小,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加重了城市的雾霾和空气污染。
2、水文城市化改变了城市地区的水系和水文循环。
城市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地面被硬化,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位下降。
同时,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也改变了水流的自然路径和速度,容易引发城市内涝。
此外,城市中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如果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湖泊等水体,破坏水生态环境。
3、地形地貌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对地形地貌进行改造。
例如,开山填谷、削平高地、填平洼地等,这可能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同时,城市建设中的大规模挖掘和填方也会破坏原有的地形景观。
4、土壤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土壤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城市中的工业活动、交通排放和生活垃圾等都会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增加,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此外,城市中的建筑施工和道路建设也会压实土壤,破坏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
三、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土地利用城市化导致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业用地逐渐减少,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
城市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划分更加明确,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也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3.了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和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归纳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能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来看待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和出现的问题。
2.明确发达国家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复习提问〕1.什么是城市化?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差异?〔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并导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域的日益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无序开发和城市破坏的不可逆转。
比如,现在的城市交通越来越拥堵,这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典型的“城市病”。
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过渡〕先请同学们阅读图2—17、P41第一自然段思考城市化对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影响〔板书〕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过程对生活的影响〔点拨〕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是:城市文明影响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
〔板书〕(1)对农村生活的影响〔点拨〕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是:改变了城市交通,促进了城乡交流,缩小了城乡差别〔板书〕(2)对城市生活的影响[讨论] P41“活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什么交通工具〔点拨〕城市应当优先发展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根据以下因素确定:(1)比较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劣(运载量、速度、灵活度、污染);(2)城市的实际情况(城市规模、人口密度、道路状况)。
〔过渡〕城市化在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那么它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读P41“阅读”,总结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