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测系统的统计特性与变异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12
MSA指标%P/T与%GRR知识梳理一.前言:任何一个制造系统皆处于随机波动过程中,透过量测所获得之数据,无形中隐含许多的变异,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现代工业充满对量测数据产生质疑。
量测系统分析即是将量测资料或是一些衍生出的统计量与过程的管制界线进行分析比较,藉以评价整个量测系统过程是否可接受或应进行改善。
此篇主要以量测系统评价中之量测能力指标,以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因此对量测系统之变异并不个别予以研究(假设为已知)。
二.量测系统:探讨量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先对量测系统进行整体性了解:1.系统中有哪些过程?2.每一阶段过程应进行那些步骤?3.每一步骤是否有那些变异发生?4.最后对系统作出决定?三.量测数据的质量:量测数据的质量决定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量测系统中所得的统计特性,一般量测所得资料皆为观测变异值,此值受到制造过程之变异及量测系统中变异所影响。
制造过程变异则分别受到零件变异、短期过程变异及长期过程变异所牵引,而量测变异亦同时由零件变异、量具产生之变异及评价者产生之变异所影响。
量测系统的变异而言,我们把焦点着重在由评价者产生之变异(Reproducibility)与量具本身之重复性(Repeatability)对整个量测变异贡献度之程度。
四.量测系统之统计特性:1.量测系统均须在统计管制下而其所产生之变异应根源于共同原因,而非特殊原因。
2.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生产制程之变异。
3.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规格界限。
4.量测系统之最小刻度须相对小于制程变异或规格界限之较小者。
五.量测系统的变异种类:1. 位置变异:◎准确度(Accuracy)◎偏倚(Bias)◎稳定性(Stability)◎线性(Linearity)2. 宽度变异:◎精密度(Precision)◎重复性(Repeatability)◎再现性(Reproducibility)◎GRR (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3. 量测系统变异:◎量测系统能力(Capability)◎量测系统性能(Performance)六.量测系统评价:1. 量测能力指标%P/T精密度(Precision)对公差(Tolerance)之比例。
测量系统分析基础知识详解名目第1章量测系统介绍1.1 概述、目的、术语 11.2 量测系统之统计特性 21.3 量测系统的标准 31.4 量测系统的通则 31.5 选择/制定检定方法 3 第2章量测系统之评判2.1概述 52.1.1鉴别力 52.1.2量测系统变异的类型72.2量测系统分析82.2.1再现性82.2.2再生性92.2.3零性间变异102.2.4偏性102.2.5稳固性112.2.6线性132.2.7范例说明152.3量测系统研究之预备202.4计量值量测系统之研究212.4.1稳固性之准则212.4.2偏性之准则212.4.2.1独立取样法212.4.2.2图表法222.4.2.3分析232.4.3再现性与再生性之准则232.4.3.1全距法232.4.3.2平均值与全距法232.4.3.2.1执行研究242.4.3.2.2图表分析262.4.3.2.3运算及研究342.4.3.3变异数分析法382.5量具绩效曲线432.6计数值量具研究472.6.1短期法472.6.2长期法48 第3章附录3.1标准常态分配表523.2常数表543.3如何适当的选用量测系统分析流程553.4表格56量测系统分析3.0版(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第1章量测系统介绍1.1概述、目的、术语1.1.1概述我们明白,一个制程的状况必须经由量测来猎取相关信息,因此量测数据将会决定制程是否应被调整,假如统计结果,制程超出管制界限,即制程能力不足时,则须对制程作某些调整,否则,制程将会在无调剂的状态下运作。
量测数据的另一用途是能够检视二个或更多变异彼此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性,如塑料件的尺寸将与进料温度有关。
因此,量测数据的品质关于制程分析结果占有相当重要的因素,为了确保分析结果不致对制程误判,就必须重视数据的品质。
量测数据品质与制程是否在稳固状况下所获得的多种量测有关,若在稳固状况下所获得某一特性的量测数据,其结果”近似于”该特性的标准值,则数据品质可谓”高”;若某些或全部数据偏离标准值甚远,则数据品质可谓”低”。
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量系统所应具有之统计特性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这意味着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
这可称为统计稳定性。
测量系统的变差必须比制造过程的变差小。
变差应小于公差带。
测量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的十分之一。
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可能随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
若真的如此,则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
标准国际标准第一级标准(连接国家标准和私人公司、科研机构等)第二级标准(从第一级标准传递到第二级标准)工作标准(从第二级标准传递到工作标准)测量系统的评定测量统的评定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称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系阶段:明白该测量过程并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
第一阶段试验主要有二个目的:确定该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统计特性,此项必须在使用前进行。
发现哪种环境因素对测量系统有显著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以决定其使用之空间及环境。
第二阶段的评定目的是在验证一个测量系统一旦被认为是可行的,应持续具有的统计特性。
常见的“量具R&R”就是其中的一种型式。
各项定义量具: 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
测量系统:用来获得表示产品或过程特性的数值的系统,称之为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是与测量结果有关的仪器、设备、软件、程序、操作人员、环境的集合。
量具重复性:指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数据)的变差。
量具再现性: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稳定性: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偏倚:指同一操作人员使用相同量具,测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多次数所得平均值与采用更精密仪器测量同一零件之相同特性所得之平均值之差,即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准确度”线性:指测量系统在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
测量系统分析〔MSA〕目录通用测量系统指南- 引言、目的和术语-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评价测量系统的程序- 测量系统变差的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 测量系统的分析- 测量系统研究的准备- 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1.稳定性分析方法2.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方法3. 线性分析方法- 量具特性曲线- 计数型量具研究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 MSA测量系统分析测量系统的特性◆测量:-通过把零件与已定的标准进展比拟,确定出该零件有多少单位的过程。
-有数值与标准测量单位-是测量过程的结果测量数据的质量◆基准值-确定比拟的基准-对于理解“测量的准确性〞很重要-可以在实验条件下,使用更准确的仪器以建立准确的测量来获得测量数据的质量◆高质量-对于某特性,测量接近基准值◆低质量-对于某特性,测量远离基准值质量循环中的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必须具有的性能◆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中◆测量系统的变差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差◆测量系统的变差小于规定极限或允许的公差◆测量变差小于过程变差或公差带中较小者◆测量最大(最坏)变差小于过程变差或公差带中较小者定义◆量具-用来获取测量的任何设备◆测量系统- 用来给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及其他设备、软件和操作人员的集合◆公差-零件特性允许的变差◆受控- 变差在过程中表现稳定且可预测◆不受控-所有特殊原因的变差都不能消除-有点超出控制图的控制限,或点在控制限内呈非随机分布形状受控过程+1σ=68%+2σ=95% Array+3σ=99.7%定义◆分辨率-测量设备能将测量的标准件分细的程序-测量设备所能指示的最小的刻度◆分辨才能- 测量设备检测被测参数的变差的才能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重复性-一个操作者,用一种量具,对同样零件的同一特性进展屡次测量,所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再现性-不同的操作者,用同样的量具,对同样零件的同一特性进展测量,所获得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量测系统评价----量测能力指标%P/T与%GRR之探讨一.前言:任何一个制造系统皆处于随机波动过程中,透过量测所获得之数据,无形中隐含许多的变异,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现代工业充满对量测数据产生质疑。
量测系统分析即是将量测资料或是一些衍生出的统计量与过程的管制界线进行分析比较,藉以评价整个量测系统过程是否可接受或应进行改善。
此篇主要以量测系统评价中之量测能力指标,以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因此对量测系统之变异并不个别予以研究(假设为已知)。
二.量测系统:探讨量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先对量测系统进行整体性了解:1.系统中有哪些过程?2.每一阶段过程应进行那些步骤?3.每一步骤是否有那些变异发生?4.最后对系统作出决定?三.量测数据的质量:量测数据的质量决定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量测系统中所得的统计特性,一般量测所得资料皆为观测变异值,此值受到制造过程之变异及量测系统中变异所影响。
制造过程变异则分别受到零件变异、短期过程变异及长期过程变异所牵引,而量测变异亦同时由零件变异、量具产生之变异及评价者产生之变异所影响。
量测系统的变异而言,我们把焦点着重在由评价者产生之变异(Reproducibility)与量具本身之重复性(Repeatability)对整个量测变异贡献度之程度。
四.量测系统之统计特性:1.量测系统均须在统计管制下而其所产生之变异应根源于共同原因,而非特殊原因。
2.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生产制程之变异。
3.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规格界限。
4.量测系统之最小刻度须相对小于制程变异或规格界限之较小者。
五.量测系统的变异种类:1. 位置变异:◎ 准确度(Accuracy)◎ 偏倚(Bias)◎ 稳定性(Stability)◎ 线性(Linearity)2. 宽度变异:◎ 精密度(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GRR (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3. 量测系统变异:◎ 量测系统能力(Capability)◎量测系统性能(Performance)六.量测系统评价:1. 量测能力指标%P/T精密度(Precision)对公差(Tolerance)之比例。
量测系统评价----量测能力指标%P/T与%GRR之探讨一.前言:任何一个制造系统皆处于随机波动过程中,透过量测所获得之数据,无形中隐含许多的变异,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现代工业充满对量测数据产生质疑。
量测系统分析即是将量测资料或是一些衍生出的统计量与过程的管制界线进行分析比较,藉以评价整个量测系统过程是否可接受或应进行改善。
此篇主要以量测系统评价中之量测能力指标,以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因此对量测系统之变异并不个别予以研究(假设为已知)。
二.量测系统:探讨量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先对量测系统进行整体性了解:1.系统中有哪些过程?2.每一阶段过程应进行那些步骤?3.每一步骤是否有那些变异发生?4.最后对系统作出决定?三.量测数据的质量:量测数据的质量决定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量测系统中所得的统计特性,一般量测所得资料皆为观测变异值,此值受到制造过程之变异及量测系统中变异所影响。
制造过程变异则分别受到零件变异、短期过程变异及长期过程变异所牵引,而量测变异亦同时由零件变异、量具产生之变异及评价者产生之变异所影响。
量测系统的变异而言,我们把焦点着重在由评价者产生之变异(Reproducibility)与量具本身之重复性(Repeatability)对整个量测变异贡献度之程度。
四.量测系统之统计特性:1.量测系统均须在统计管制下而其所产生之变异应根源于共同原因,而非特殊原因。
2.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生产制程之变异。
3.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规格界限。
4.量测系统之最小刻度须相对小于制程变异或规格界限之较小者。
五.量测系统的变异种类:1. 位置变异:◎ 准确度(Accuracy)◎ 偏倚(Bias)◎ 稳定性(Stability)◎ 线性(Linearity)2. 宽度变异:◎ 精密度(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GRR (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3. 量测系统变异:◎ 量测系统能力(Capability)◎量测系统性能(Performance)六.量测系统评价:1. 量测能力指标%P/T精密度(Precision)对公差(Tolerance)之比例。
MSA 指标%P/T 与%GRR 知识梳理、/、 、、 前言:任何一个制造系统皆处于随机波动过程中,透过量测所获得之数据,无形中隐含许多 的变异,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现代工业充满对量测数据产生质疑。
量测系统分析即是将 量测资料或是一些衍生出的统计量与过程的管制界线进行分析比较, 藉以评价整个量测系统过程是否可接受或应进行改善。
此篇主要以量测系统评价中之量测能力指标,以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因此 对量测系统之变异并不个别予以研究 (假设为已知)。
二•量测系统:探讨量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先对量测系统进行整体性了解:1系统中有哪些过程?2 •每一阶段过程应进行那些步骤?3 •每一步骤是否有那些变异发生? 4.最后对系统作出决定?S :標準—辜件 SAI :儀器——»P :人昭序 E :環境一三•量测数据的质量:量测数据的质量决定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量测系统中所得的统计特性,一般量测所得资料皆为观测变异值,此值受到制造过程之变异及量测系统中变异所影响。
制造 过程变异则分别受到零件变异、短期过程变异及长期过程变异所牵引,而量测变异亦 同时由零件变异、量具产生之变异及评价者产生之变异所影响。
數碩 分析可按哽可能可按受 須改善玳測(iRi 明邃槌量测系统的变异而言,我们把焦点着重在由评价者产生之变异 (Reproducibility)与量具本身之重复性(Repeatability 对整个量测变异贡献度之程度。
四•量测系统之统计特性:1•量测系统均须在统计管制下而其所产生之变异应根源于共同原因,而非特殊原因。
2•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生产制程之变异。
3•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规格界限。
4•量测系统之最小刻度须相对小于制程变异或规格界限之较小者。
五•量测系统的变异种类:1. 位置变异:◎准确度(Accuracy) ◎ 偏倚(Bias) ◎稳定性(Stability) ◎线性(Linearity)2. 宽度变异:◎精密度(Precision)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長期過 短口過零件 AH變異變巽評價看卓複性 校正 植定性線性GRR (Gage 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3. 量测系统变异:◎量测系统能力(Capability)◎量测系统性能(Peforma nee)六•量测系统评价:1.量测能力指标%P/T精密度(Precision对公差(Toleranee之比例。
培训目标:了解MSA5性分析,及应用5性分析确保量测系统能满足测试过程中的要求.第一章测量系统基础如果测量的方式不对,那么好的结果可能被测为坏的结果,坏的结果也可能被测为好的结果,此时便不能得到真正的产品或过程特性。
■数据质量最通用的统计特性:准确度或称偏移:量测实际值与工件真值间之差异,是指数据相对基准(标准)值的位置。
▲精密度或称变差:利用同一量具,重复量测相同工件同一质量特性,所得数据之变异性。
测量仪器-分辨率------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
第二章测量系统统计特性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线性、稳定性、精度1.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真值的取得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等级的测量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
1.1造成过份偏倚的可能原因-仪器需要校准-仪器、设备或夹紧装置的磨损-磨损或损坏的基准,基准出现误差-校准不当或调整基准的使用不当-仪器质量差─设计或一致性不好线性误差-应用错误的量具-不同的测量方法─设置、安装、夹紧、技术-测量错误的特性-量具或零件的变形-环境─温度、湿度、振动、清洁的影响-零件尺寸、位置、操作者技能、疲劳、观察错误2.重复性(Repeatability)指由同一个操作人员用同一种量具经多次测量同一个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四同)2.1重复性不好的可能原因-零件(样品)内部:形状、位置、表面加工、锥度、样品一致性。
-仪器内部:修理、磨损、设备或夹紧装置故障,质量差或维护不当。
-基准内部:质量、级别、磨损-方法内部:在设置、技术、零位调整、夹持、夹紧、点密度的变差-评价人内部:技术、职位、缺乏经验、操作技能或培训、感觉、疲劳。
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由不同操作人员,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三同一异)3.1再现性不好的可能潜在原因零件(样品)之间:使用同样的仪器、同样的操作者和方法时,当测量零件的类型为A,B,C时的均值差。
量测系统评价----量测能力指标%P/T与%GRR之探讨
一.前言: ﻫ任何一个制造系统皆处于随机波动过程中,透过量测所获得之数据,无形中隐含许多的变异,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现代工业充满对量测数据产生质疑。
量测系统分析即是将量测资料或是一些衍生出的统计量与过程的管制界线进行分析比较,藉以评价整个量测系统过程是否可同意或应进行改善。
此篇要紧以量测系统评价中之量测能力指标,以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因此对量测系统之变异并
不个不予以研究 (假设为已知)。
二.量测系统:ﻫ探讨量测数据的质量,必须先对量测系统进行整体性了解:ﻫ1.系统中有哪些过程?ﻫ2.每一时期过程应进行那些步骤?
3.每一步骤是否有那些变异发生?
1 / 1
4.最后对系统作出决定?
三.量测数据的质量:ﻫ量测数据的质量决定于稳定条件下进行操作的量测系统中所得的统计特性,一般量测所得资料皆为观测变异值,此值受到制造过程之变异及量测系统中变异所阻碍。
制造过程变异则分不受到零件变异、短期过程变异及长期过程变异所牵引,而量测变异亦同时由零件变异、量具产生之变异及评价者产生之变异所阻碍。
1 / 1
ﻫﻫ量测系统的变异而言,我们把焦点着重在由评价者产生之变异(Reproducibility)与量具本身之重复性(Repeatability)对整个量测变异贡献度之程度。
1 / 1
四.量测系统之统计特性:
1.量测系统均须在统计管制下而其所产生之变异应根源于共同缘故,而非专门缘故。
2.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生产制程之变异。
ﻫ3.量测系统之变异须相对小于规格界限。
4.量测系统之最小刻度须相对小于制程变异或规格界限之较小者。
五.量测系统的变异种类:ﻫ1. 位置变异:
◎准确度 (Accuracy)ﻫ◎ 偏倚 (Bias)
◎ 稳定性 (Stability)ﻫ◎ 线性 (Linearity)
2. 宽度变异:
1 / 1
◎ 周密度 (Precision)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ﻫ◎ GRR (GageRepeatability & Reproducibility)3. 量测系统变异:
◎ 量测系统能力(Capability)
◎量测系统性能(Performance)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