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讲新闻采访的含义和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94.50 KB
- 文档页数:23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十三第二讲新闻和访谈含解析第二讲新闻和访谈基本要点:一、新闻1。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① 准确性,即五要素(时间、地点、人、事件和原因)必须完全准确和真实;情节的描写、人物的使用、人物的语言、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和情感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②全面,即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③ 深度意味着新闻应该从这里到那里,从外面到里面,去粗去细,去假存真,而不应该只看表面现象,被错觉迷惑。
(2)及时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
消息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语言简明简洁、全面是新闻的语言特征。
3.新闻分类(1)新闻①消息的定义:消息也称通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② 新闻的基本特征:A.真实性——真实、准确、有根据、实事求是;b、新——内容应该是新的,写新的人和新的东西,从新的角度说话;c、生动——生动、生动、形象地说话;d、简短——简短、清晰、专注。
③消息的要素:“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④消息的结构: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a、标题:这是新闻的焦点。
我们应该在第一时间传达最重要、最吸引人的新闻信息,力求清晰、全面、准确、生动。
有三种形式:单行标题、双线标题和三行标题。
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的定义狭义的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完成某一次报道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要写作、制作新闻,拿出成果来得。
广义的采访,是指记者没有明确的报道任务,只是参加一些会议,跑跑一些机关,了解一些精神和情况,或者做些社会调查,研究一些问题,积累一些资料,或者参观一些地方或某一项工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新闻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与挖掘新闻事实或新闻的调查研究活动。
一般的新闻采访,获取的是新闻事实,而广播、电视、网络记者的现场采访,则可以直接获得新闻。
采访的本质特征●记者是采访活动的主体。
采访是以记者为主来进行的活动,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去认识客观事物的。
客观事物中的新闻价值,只有经过记者的采访才能实现。
在同等的条件下,一个记者的主体意识越强大,主体作用发挥得更充分,采访才能取得更有效的结果。
●客观事物是采访活动的客体。
●采访有着明确的目的●采访的活动方式是社会交往●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2)新闻采访的特点采访与调查研究相比的共性:都要站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指导,都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从总的目的来说,都是为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然而,采访的独特的个性,则又表现出鲜明的特点。
●求新性,这是调查研究的目的的不同。
记者的基本任务是采访新闻,而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新”。
记者要采访新闻,就必须抓“新”。
所谓“新”,就是值得传播的新的信息和具有新意的事实,主要是指新动向、新问题、新人物、新经验、新观念、新风尚等。
总的来说,记者采访的新闻越“新”,采访就越成功。
●求实性,这是调查研究的内容不同。
采访特别注意事实,记者是依靠事实说话,通过报道事实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的;而优秀的新闻作品,应该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
事实,就是客观事物已经在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
这种事实应该是新鲜的、典型的、生动的,而且必须是确凿的。
新闻采访教程知识点总结一、新闻采访的定义和意义新闻采访是指新闻记者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消息源或相关人士获取新闻信息和素材的过程。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通过采访,记者可以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和信息,为新闻报道提供可靠的素材,为新闻报道注入新的内容和价值。
二、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记者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其身份、职务、工作单位等;其次要了解采访对象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和话题,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2.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新闻采访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采访对象的身份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采访方式。
3. 走访采访对象如果选择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采访,记者需要提前与采访对象约定时间、地点,并在采访前确认好采访的内容和要点。
在进行走访采访时,要注意礼貌待人,尊重采访对象,切忌出言不逊,严肃认真。
4. 电话采访在进行电话采访时,记者要注意控制采访的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了解采访对象的情况,提出明确的问题,并充分倾听对方的回答,尽量避免打断对方。
5. 电子邮件采访电子邮件采访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记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采访对象发送问题,等待对方回复。
在进行电子邮件采访时,记者需要确保问题清晰明了,尽量简洁精炼,并保持礼貌,尊重采访对象。
6. 采访中的技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注意一些采访技巧,包括倾听对方的发言,注意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和表情,根据情况适时提问,避免问问题过多或者过于冗长,尊重采访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
7. 采访后续在完成采访后,记者需要及时整理采访的素材和信息,核实采访的内容和细节,做好采访的记录和备份,以备后续的新闻报道。
三、新闻采访的注意事项1. 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谨慎对待采访对象提供的信息,注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定义●特点●作用●方法●认识路线一、新闻采访的定义●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特点1、目的的差异性2、时间的限制性3、项目的突发性4、需要的广泛性5、知识的全面性6、活动的艰辛性三、新闻采访的作用采访与写作的相互关系,表明采访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四、新闻采访的方法2、从性质上分为六种:(1)常驻采访(2)突击采访(3)交叉采访(4)巡回采访(5)隐性采访(6)易地采访1、从形式上分为十种:(1)个别访问(2)开座谈会(3)现场观察(4)参加会议(5)蹲点(6)查阅资料(7)改写(8)问卷(9)电话采访(10)网络采访五、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第二章新闻采访需要的基本修养●作风修养●道德修养●知识修养●技能修养●情感修养●体质修养●公关修养一、作风修养2、工作作风修养核心: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1、思想作风修养核心:事业心和责任感二、道德修养1、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
二、道德修养2、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范围和基本内容:(1)坚持真理,忠实事实(2)谦虚谨慎,戒骄戒躁(3)深入实际,体察民情(4)互敬互学,积极竞争(5)摆正位置,不牟私利(6)甘为人梯,严禁剽窃二、道德修养3、处理关系(1)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2)记者与群众的关系采访对象受众(3)记者与同行的关系新闻单位之间新闻单位内部记者与通讯员之间三、知识修养1、知识修养的重要性(1)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2)能满足受众求知心理(3)能加强采访写作综合能力三、知识修养2、知识修养的范围和内容(1)理论知识修养(2)新闻专业知识修养(3)基础知识修养四、技能修养(1)熟悉和掌握方言和土话的技能(2)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门主要外语的技能(3)熟悉和掌握摄影技能(4)熟悉和掌握电脑操作技能(5)熟悉和掌握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技能(6)掌握辨向、测时技能五、情感修养(1)情感时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2)情感时构成谈话的基因(3)情感是促使记者采访的动力(4)情感是写作激情的源泉(5)情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构件六、体质修养(1)努力保持乐观、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2)尽力养成良好、有序的工作和生活习惯(3)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七、公关修养(1)不要轻易失信(2)不要忽冷忽热(3)不要夹杂私利第三章新闻采访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思想性●时间性●用事实说话一、真实性真实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
(一)新闻采访一、新闻采访的内涵:新闻记者为了新闻报道而进行的采集分析新闻事实性材料的职业性活动。
二、新闻采访的性质:1、采访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与变化2、采访的发展与整个新闻事业的发展分不开3、采访的发展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社会阶级性三、新闻采访的方法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1新闻采访的方式、方法是指记者为完成采集新闻的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及其表现出来的形式。
2 个别采访:a 概念:指记者选准某个具体的采访对象进行相互交谈从而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
b 优点:1)采访方式十分灵活方便,只要被采访对象合作,随时随地可以进行采访,时间上也可长可短,比较自由。
2)一次采访不成功,还可以进行重复采访或者补充采访,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找不到某知情人,还可以设法采访另一知情人。
3)记者可以根据采访的需要和可能,与被采访者建立经常的联系,随时随地观察,了解被采访对象,掌握比较生动、具体的材料。
4)个别采访在没有第三者参加的情况下倾谈,能敞得开,谈得细。
记者如能获得对方信任,谈话就能够比较深入。
c 难点:要能抓住关键和要害的问题d 要求:在采访之前作大量的、细致的准备工作3 现场观察:a 概念:指记者亲临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通过过观察获得新闻素材的采访。
个别采访主要通过口头提问,现场采访则主要依靠眼睛观察。
b 优点:1)有利于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第一手材料指直接来自原始来源,不经过中间环节得来的材料。
2)有利于增强记者的现场感受,获得切身体会,是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
3)有利于采写“视觉新闻”,克服新闻“假大空”的弊病。
4)有利于鉴别新闻事实的真伪,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5)有利于缩短采访的认识过程,利于记者用通俗、形象的语言报道深奥、抽象的专业领域的复杂知识。
6)用眼睛进行观察,是记者不可剥夺的“采访武器”。
4 召开座谈会:a 概念:指记者通过座谈的形式,同时向多个人了解情况,搜集和核实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新闻采访定义篇一: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含义?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特征? 第三节新闻采访的作用? 第四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具体地说,新闻采访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新闻采访的定义、特点、作用;新闻采访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新闻采访活动的环节;新闻采访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新闻线索的获得和新闻敏感的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修养和职业道德等。
新闻采访的概念:是新闻工作者采集新闻素材和资料、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物的社会活动,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跟其它的一般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的主要区别有:一、新闻性二、突击性三、广泛性四、灵活性五、公开性六、连续性新闻采访是整个报道工作的起点,是全部新闻活动的基础。
采访的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现和落实新闻线索二、获取第一手材料:“第一手材料”,也叫“直接材料”,它是指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所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现场访问新闻人物、参加实践以及现场收集的物证材料三、增加感性认识四、核对新闻事实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采访决定写作;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成果和结晶,又反作用于采访,两者相辅相成。
一、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决定作用1、新闻写作所需要的材料来源于新闻采访2、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取决于新闻采访3、新闻写作的可读性取决于新闻采访4、新闻写作的深度也同样取决于新闻采访二、新闻写作反作用于新闻采访1、记者熟练掌握了写作技巧,反过来就能促使采访有的放矢。
2、写作时发现材料不全、互有矛盾的情况,对采访存在的不足能起到一种检验作用。
第二章新闻采访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则? 第一节新闻采访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工作原则? 第三节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新闻采访的总体指(来自:WWw. : 新闻采访定义 )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基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注意克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与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