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研学征文朋友!今天咱就聊聊那探索历史的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提起殷墟,我这双眼睛可是立马放光,就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宝贝似的。
我第一次去殷墟,是班级组织的一次研学活动。
说实在的,最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真懵。
啥是殷墟啊?难道是个废墟不成?可等到了那博物馆,我这个见识可就涨了。
想着自己当时咋这么没文化,竟然不知道这可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地方可真不一般,一进去,你就能闻到那古老岁月的气息。
看那些文物,我总忍不住想,它们曾被多少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过啊。
我还记得,那一见钟情的青铜器,哇!那复杂精美的纹饰,让我怔住了。
我心里就琢磨,这古人可真是心灵手巧啊,那个时代要是有个啥工艺比赛,估计现在的大师们都得甘拜下风。
在殷墟博物馆里,有一次咱们碰上了专业的讲解员姐姐。
那声音,软软的,仿佛能把历史活生生地讲给你听似的。
她带着我们走过那些展品,我还记得,有个甲骨文的展区。
我原以为那不过是些划痕,哪知道那上头竟是写满了商朝人对天命的疑问与虔诚。
有一块甲骨上甚至还有个算命问卜的内容,讲解员说,那上头写的是祈雨的仪式。
哈哈,我笑得见牙不见眼,心想,这不就是过去的“天气预报”吗?要说啥最吸引我,那肯定得说那古墓了。
你说这古墓阴森不?嘿,那可不是。
可我当时还真有点犯怵,脑子里全是墓里住着的那些“大人物”的故事。
可哪想到,一看现场,心里啥怕意都没了,反而升起了一种莫名的敬仰之情。
那些古人啊,还真有种活在历史长河中的感觉。
我还特别记得,在殷墟里有个很特别的场景:我们的导游老师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同学们,要是你们穿越回商朝,一定要记得带上现代的饼干哦!”我们都笑翻了,然后偷偷想着,要真能穿越回去,我一定要和那些商朝人聊聊,告诉他们你们这些青铜器过两千年还是这么让人倾倒。
就这样,这一趟研学不仅让我见识了伟大的古代文明,还让我感受到作为现代人的一种奇妙的使命感:要珍惜和传承这些古老的智慧。
殷墟调查报告作文殷墟调查报告一、引言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历史上商朝的都城遗址。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之一,殷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殷墟的历史和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
实地考察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我们深入殷墟遗址,仔细观察和记录每一个细节。
同时,我们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历史记录、考古报告和学术论文。
此外,我们还专门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殷墟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三、调查结果1. 城市规划和建筑结构殷墟是商朝的都城,城市规划和建筑结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水平。
我们观察到,殷墟的城市规划十分规整,城市布局呈方形,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是统治者和贵族居住的地方,外城则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区。
此外,殷墟的建筑结构多采用土木结构,墙壁由夯土砌筑而成,显示了当时人们的建筑技术和工艺水平。
2. 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通过对殷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商朝社会的组织形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祭祀坑和墓葬,显示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等级制度。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许多青铜器和玉器,这些文物反映了商朝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
例如,青铜器上的纹饰描绘了当时的生产活动和祭祀仪式,玉器则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崇拜。
3. 农业和手工业殷墟调查还揭示了商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
我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农具和农作物的遗迹,表明当时人们主要以农业为生。
此外,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陶器和玉器,这些文物证明了商朝人民在手工业方面的造诣。
例如,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制作精美,反映了商朝人民在冶金和铸造方面的技术水平。
四、研究意义殷墟的调查研究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殷墟的存在证明了商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
通过对殷墟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商朝的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研学的观后感写么写
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我近期参观的两个非常有意义的地方,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字的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参观殷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遗址,殷墟展示了商朝的繁荣和衰落。
当我站在广袤的遗址上时,我仿佛看到了商朝的辉煌和灿烂。
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殷墟的出土文物被精心保护和展示,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尤其是参观了司母戊鼎和青铜器的展览,我被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所震撼。
这些青铜器不仅展示了商朝人民的智慧和技艺,更传递了他们对生活和宇宙的理解。
同时,参观了祭祀区域和贵族墓地,我对商朝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殷墟给我提供了一个窥探中国古代文明的机会,让我对历史更加感兴趣。
其次,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让我对中国文字的演变和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观看展示和听讲解,我了解到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金文,对这些古代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也学到了汉字的演变和汉字的组成规律,这让我对汉字的美感和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后,我更加珍视中文的学习,也更加自豪地使用汉字作为我们国家的文字。
总的来说,参观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学活动。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和独特之
处。
这次研学活动不仅让我对历史和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相信这次经历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安阳殷墟实习报告2021年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隆重开幕之际,作为一名普通的00后考古系学生,我正蹲在1米多深的探方里,表情复杂的盯着一块骨头,“孟老师,这块是什么骨头?”孟老师瞥了一眼,“黄牛左侧肱骨远端”。
尽管已经亲耳听过孟军老师鉴定上千块骨头,但每一次都能带来新的震撼。
我想,这次在安阳的经历就是一名新兵对考古百年最好的纪念吧!与许多向往考古的年轻人一样,我对考古充满憧憬和期盼。
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我有幸跟随前辈的脚步,来到已发掘九十余年的安阳殷墟,开启为期6个月的田野考古实习。
一出高铁站,我立刻就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深深打动了,前往安阳工作站途中,浓浓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历史文化名城”成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遗迹频繁闪见,成为一个个旅游景点:殷墟、曹操高陵、天宁寺、昼锦堂、高阁寺、马氏庄园……证明了时间在这座城市沉淀下的印迹。
夜幕降临,看着殷墟遗址公园内声势浩大的广场舞情景,我不禁想象,当第一代考古人走进殷墟开始发掘时,这里是什么样子的?三千年前的商朝人民又是为何眷念这方水土?我曾在电视节目上看到这么一句话——“手铲释天书”,当初真是满脑子的问号,手铲是什么?所谓天书指代的又是什么?到了殷墟,我才明白真正的含义。
刮面、清理、找边.....,田野发掘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手铲,刮面时将手心磨至起茧也是常有的事。
在安阳的几个月里,我每天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辨认并找出属于我的手铲,清理手铲上的余土。
我想,这种与手铲之间的奇妙的归属感其实也象征着自身对于考古事业的热情吧!我曾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考古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思考过去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考古带来的幸福与满足并不是突如而来的,而是来自每一天的,哪怕非常微小的发现。
或是因为今天发现了一件器物,亲手清理出了完整的狗骨架,又或是画出一张自己非常满意的平面图......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激励着我努力向前,让自己像海绵一般汲取知识。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1.引言1.1 概述殷墟博物馆是中国考古界的一颗明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明遗址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殷墟博物馆是保护与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场所。
在殷墟博物馆进行的研学活动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商代的历史与文化,亲眼目睹了丰富多样的文物与考古遗址。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殷墟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了商代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众多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一些国宝级的珍品。
这些文物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与商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历史内涵,为我们展示了商代时期神秘而繁荣的文化。
在参观殷墟博物馆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商代时期的人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例如,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其铸造技术极其先进,展示了商代人民在冶炼和铸造方面的高超造诣。
而陶瓷器则以其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展示了商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观殷墟博物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
商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参观殷墟博物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参观殷墟博物馆是一次难得的研学之旅。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体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宏伟与博大,还深刻认识到了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前往殷墟博物馆,亲身感受这段源远流长的历史,让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殷墟博物馆研学的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包括殷商文化的发展历程、殷墟遗址的发现与保护等。
第1篇一、活动背景殷墟是我国古代商朝的都城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情感,我校组织了一次以“走进殷墟,感受历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殷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2.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历史观;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4.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历史的情感。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活动地点:安阳殷墟遗址四、活动内容1. 参观殷墟博物馆,了解殷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参观殷墟遗址,亲身感受古代商朝的繁荣景象;3. 参观甲骨文博物馆,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4. 参观商代青铜器博物馆,欣赏商代青铜器的精美工艺;5. 举行知识竞赛,巩固学习成果。
五、活动过程1. 参观殷墟博物馆在导游的带领下,学生们有序地参观了殷墟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着丰富的殷墟出土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骨器、陶器等。
学生们认真聆听导游的讲解,对殷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参观殷墟遗址离开博物馆,学生们来到了殷墟遗址。
在这里,学生们看到了古代商朝的宫殿、祭祀坑、墓葬等遗迹。
导游详细介绍了遗址的历史背景和考古成果,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古代商朝的繁荣景象。
3. 参观甲骨文博物馆随后,学生们参观了甲骨文博物馆。
在这里,学生们了解了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看到了许多珍贵的甲骨文实物。
通过参观,学生们对甲骨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4. 参观商代青铜器博物馆接着,学生们参观了商代青铜器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各种精美的商代青铜器,如酒器、礼器、兵器等。
学生们被青铜器的精美工艺所折服,对古代商朝的工艺水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5. 知识竞赛在参观结束后,举行了知识竞赛。
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竞赛巩固了学习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历史素养。
安阳殷墟博物馆研学感悟作文篇一《殷墟之旅:一次难忘的研学体验》去殷墟博物馆研学之前,我对这个古老的地方充满了想象,但当我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才发现,哇,这比我想象的要有意思多了。
一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巨大的司母戊鼎仿制品。
我记得那鼎可大了,站在它前面,我感觉自己特别渺小。
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惊呆了,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
这鼎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它不仅巨大,而且上面的纹路特别精致。
我凑近了看,鼎身上的饕餮纹好像在跟我对视,那纹路弯弯绕绕的,像是有无数的故事想要说出来。
我们几个还在那打赌,这纹路到底是怎么刻上去的呢,有人说是拿着小锤子一点一点敲的,还有人说是有特殊的工具,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很多甲骨文的展示。
那些甲骨文就像一幅幅神秘的画,开始我一个也看不懂。
但经过讲解员的讲解后,我有点明白了。
比如说那个“日”字,就像个简单的圆圈中间加一点,这可不就是我们看到的太阳嘛。
我还试着在本子上模仿甲骨文来画我自己的名字,画得乱七八糟的,但特别有趣。
在室外的遗址区,地面上有很多奇怪的坑洼。
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以前古人建造房子留下的痕迹还有祭祀坑之类的。
我一脚踩在一块略微凸起的地方,心里想着,说不定几千年前就有个人和我站在差不多的位置呢。
同行的小明还不小心在一个小坑那里崴了一下脚,虽然没什么大事,但他那滑稽的样子又让我们笑了好一会儿。
这一趟殷墟之旅啊,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世界的大门。
那些古老的文物和遗址不再是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和图片,而是实实在在就在眼前的历史。
走出博物馆的时候,我有点不舍得,心里暗暗盘算着啥时候能再来好好看看这个神奇的地方呢。
篇二《探秘殷墟:研学中的点滴趣事》去殷墟博物馆研学的那天,天气特别好,就像老天都知道我们要去探索历史宝藏一样。
在博物馆里,我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时光机。
尤其是看到那些骨器的时候,我好奇得不得了。
有一根骨簪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骨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长长的,顶端有点尖,但是我想着,几千年前的人就是用这样的东西来束发的呀。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调研报告
我们于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参观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
而安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省辖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的所在地。
我们于上午九点到达了第一站——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是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家的汉字文化中心和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平台。
它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引起殷商宫殿“四阿重屋”联想,并采用红黑图案的雕墙和雕柱,以产生殷商文化辉煌的装饰艺术效果。
其造型定位采取殷商甲骨文、金文所概括的最富有哲理、最经典、最神圣的建筑形象——象形文字的“墉”字进行设计,整体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
来到门前,屹立着高大的字坊,取甲骨文、金文中“字”字之形。
通向展馆的主干道两旁,由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
青铜甲骨片背面则为这些甲骨卜辞的释义。
中国文字博物馆整个陈展体系包括:序厅、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展览。
序厅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概览和世界各文字、文明的对比;基本陈列的第一部分是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第二部分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第三部分是印刷术和信息时代;专题展为甲骨文与安阳;临时展览包括,故宫博物院馆藏历代书法展和民族文化宫博物院馆藏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
古书曾说仓颉造字之后,“天雨粟,鬼夜哭,龙为之潜藏”,这则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所产生的惊心动魄的力量。
博物馆第一展厅把观众带入史前时代,体会汉字起源阶段的文明脉动。
“一片甲骨惊天下”。
甲骨文的发现宣告中国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形成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如今,发现的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能够释读的约1500字。
除甲骨文外,刻在青铜器上的商周金文同样重要。
金文从商朝开始,至西周达于极盛,共经历1200多年历史。
博物馆第二展厅对此进行了细致展现。
“敬惜字纸”是中国绵延千年的传统。
甲骨、青铜器、简帛等都曾做过文字的载体,但同文字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纸张。
公元105年,蔡伦历时8年研制成功植物纤维纸。
这些看起来毫无分量的薄片,却成为中国献给世界的最沉甸甸的礼物,汉字也借助纸张,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穿行。
纸张的发明也为印刷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这里还介绍了许多少数名族文字。
接着我们又到达了第二站——殷墟。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与祭祀场所、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和甲骨文出土地。
殷墟王陵的埋葬制度、分布格局、随葬方式、祭祀礼仪等,集中反映了商代晚期的社会组织、阶级状况、等级制度、亲属关系,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
在商代,每当祭祀时商王都会把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供奉给祖先和神灵,
这种制度被学者们称为是人牲制度。
被杀的人牲绝大多数为战俘,少数为奴隶。
商王和贵族奴隶主在祭祀祖先、祈祷神灵佑护、建筑宫室和求年问雨时都要用人牲,这里也就成为商王祭祀祖先的一个大型公共祭祀场所。
随葬器物越多越精美,殉人众多,则就显示出墓主人非凡的尊贵和威严。
我们首先参观了博物苑,里面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玉玺和甲骨文等。
记得有一块玉佩经专家鉴定距今已经5000多年了,说明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古物了。
接着是去了祭祀坑和车马坑。
祭祀坑里有许多人骨,兽骨,有序的排列着,有的还是端坐着。
车马坑里是随着主人们陪葬的五量马车和一辆战车,每辆车都配有两匹马和一个奴隶,从尸骨的造型来看,他们的脸都是面朝地下,寓意是奴隶永世不得翻身,世世代代为奴。
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反映了当时的奴隶制度是多么的残忍。
有一个甲骨窖穴,里面是一次性发现最多甲骨文的遗址坑洞。
多为甲骨,只有少数几片为兽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文字长廊,是近200米长的甲骨文书法墙,共书写了560多个甲骨文字。
按照文字的不同特点,长廊分为人体、人体器官、自然和人体行为四个部分。
用极其形象的笔法表达出了甲骨文字的本意,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使我们没有导游也能非常直观地解读甲骨文。
我们最后参观的地方就是妇好墓。
它是目前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内发觉的最大的陵墓遗址,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
与其他商代王室大墓相比,倒也显得小巧别致,殷墟博物苑按照当年考古发掘的原样,在墓室内摆放了各种仿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
妇好是一名女将军,在殷墟甲骨坑中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有关妇好的记载出现了200多次,多为占卜辞,内容涉及了她生活的各个方面:征战、祭祀、疾病等,甚至包括她去世后的一些事情,足以证明她当时的社会地位。
其实作为文化遗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觉得就是时代越久,历史价值越高。
而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没有争议的中国最早的文明就是商代。
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
都城是什么,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
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是其他任何遗产没办法比的。
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