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B型利钠肽对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66.62 KB
- 文档页数:2
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探讨王引利;吴镜;戴玫;蒋辉;刘汉雄;王伟;燕纯伯;蔡琳;唐炯;何川;巫文丽;刘剑雄;余秀琼【期刊名称】《四川医学》【年(卷),期】2008(29)9【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肤(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并同时存在肾功能不全,心房纤颤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356例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结果,筛选出确诊的肯定舒张功能不全患者67例.评价肯定的舒张功能不全患者BNP浓度,以及肾功能不全,心房纤颤对BNP浓度的影响.结果肯定的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但显著低于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心房纤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结论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浆BNP浓度也会增加,但程度不如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血浆BNP浓度会增高,肾功能不全会影响BNP的排泄,血浆BNP浓度也套增高.【总页数】3页(P1131-1133)【作者】王引利;吴镜;戴玫;蒋辉;刘汉雄;王伟;燕纯伯;蔡琳;唐炯;何川;巫文丽;刘剑雄;余秀琼【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血浆B型利钠肽对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意义 [J], 吴少琴;殷烨军;王建军;祁平2.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氨基末端利钠肽原水平正常的研究进展 [J], 亢扬3.基础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短期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 [J], 刘秀叶;张亚楠;杨靖;崔炜;谢瑞芹;杨晓红;谷国强;郑红梅;张冀东;张光明;王倩4.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对比分析及与年龄的关系 [J], 潘三葱;秦中胜;崔花花;张卫玲;孙玉霞5.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分析 [J], 黄晶;马东晖;林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李晓红;赵武民【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05(16)7【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诊断价值,以及血浆BNP与CHF严重程度和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对127例临床诊断为CHF的患者,就诊后24h内取静脉血测定血浆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按照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血浆BNP逐步增加,有显著相关性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血浆BNP显著低于内径>60mm者,P<0.01;且左心室射血分数≤0.50者血浆BNP显著大于射血分数>0.50者P<0.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提示能客观的反映心功能的情况,对临床CHF的诊断及危险分层有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19-20)【作者】李晓红;赵武民【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血浆B型利钠肽联合D-二聚体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J], 赵明英;单华;李朝晖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栓弹力图及B型利钠肽水平的临床研究 [J], 张金龙;鞠云枫;王育林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J], 张方亮4.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检测和肽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意义 [J], 付丽5.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张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钠尿肽对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对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170例DHF患者为观察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符合DHF诊断标准,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法将观察组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收集102例有同样基础疾病无临床心力衰竭症状体征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检测血浆BNP水平,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50%,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0.05),提示因DHF未影响左室的收缩功能,LVEF在正常范围,LVEF不能反映DHF的严重程度,这说明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时存在局限性,而检测血浆BNP浓度可以判断DHF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可以弥补超声心动图的不足。
本研究中,早期DHF患者(心功能Ⅱ级)血浆BNP浓度为(280.12±178.65),即诊断早期DHF的血浆BNP浓度最佳界值为(280.12±178.65)、(101.47±456.77)。
在临床工作中,检测血浆BNP浓度如达到此界值,需警惕是否有早期DHF,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做出正确判断,避免漏诊。
因本研究样本量小,此界值还有待于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血浆BNP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DHF患者的心功能,有助于D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特别是对早期DHF患者诊断筛查更显优势,既简单、方便又实用。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杂志编缉委员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2] Jolobe OM. Curriculum in cardiology:in tegrated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J]. Am Heart J,2007,153:189-200.[3] European study Group on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how to diagnose diastolic heart failure[J]. Eur Heart J,1998,19(7):990-1003.[4] 杨跃进. B型钠尿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循环杂志,2004,19(2):82-85.[5] 江洁华. 血清BNP测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J]. 热带医学杂志,2006,6(2):178.[6] 张善春.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1):44.[7] Lubien E,De Maria A,krishnasw amy P,et al. Utility of B-type natriureticpeptide in detecting diastolic dysfunction:comparison with Doppler velocity recordings[J]. Circulation,2002,105(5):595-601.[8] 吴怡萍,蔡少杭. 血浆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067-1070.。
血浆BNP检测对心功能衰竭的诊断意义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血浆B型钠尿肽的检测,反映的血浆BNP对心衰的特异性诊断价值。
方法:在入院的心衰病人当中,检测血浆BNP水平,以及心衰纠正后再次检测BNP水平。
结果:发现BNP水平随心衰程度而升高,发现BNP 与心衰程度呈现正相关性。
结论:检测血浆BNP 是早期诊断心衰的重要实验室检测手段,对心衰病人的早期检测以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B型钠尿肽;心衰;早期检测;预后BNP(B型钠尿肽)是1988年由Matsuo等从猪脑内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活性多肽,也称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后来在心脏也分离出BNP,而且心脏分泌的BNP多于脑,故名。
ANP和BNP为心肌细胞源性,CNP为内皮源性。
ANP和BNP结构和功能相似,通过结合到钠尿肽受体A,激活颗粒型鸟苷酸环化酶,促进细胞内cGMP水平升高,发挥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作用,是体内调节血压和容量状态的重要激素。
B型钠尿肽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的从心室分泌,BNP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左室舒张末期功能状态,收缩功能不全或舒张功能减低引起的心力衰竭都有此改变,血浆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均有很重大的意义。
并且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我院自2005年开展血浆BNP检测以来,选取215例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现这些患者的血浆BNP检测与病人的心率程度有极大的相关性,汇报如下:自2006年2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215例各种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26例,风湿性心脏病27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19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其中泵衰竭5例,缺血性心肌病20例,肺源性心脏病80例,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5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其中男性146人,女性69人,年龄在40-82岁之间。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变化及临床意义
杨秀玲;刘新建;常程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45)5
【摘要】血浆B型钠尿肽(BNP)又称脑利钠肽,是继心钠肽(ANP)后利钠肽系统的又一成员,主要来源于心室,是反映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的BNP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杨秀玲;刘新建;常程
【作者单位】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1
【相关文献】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缪亚梅;金梅
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分布宽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J], 丁延龄
3.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王艾丽;朱润庆;陈玲玲;胡剑峰;程新耀
4.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周月明;田
毅;朱海生
5.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J], 张永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分析黄晶;马东晖;林婕【摘要】目的分析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89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实施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检测,观察分析89例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结果 89例患者平均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445.54±89.62)pg/ml;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肾功能和是否合并心房纤颤,肾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显著高于未合并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较为密切,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6(010)010【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血浆B型利钠多肽;舒张性心力衰竭;影响因素;关系【作者】黄晶;马东晖;林婕【作者单位】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116001 辽宁省大连市友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舒张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机体在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条件下,心室充盈发生异常,充盈压出现升高现象,引起机体体循环或肺循环发生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
本院为了分析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检测,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5年9月入住本院的89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37例,年龄最小54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5.46±4.26)岁;25例患者为冠心病,42例患者为心肌病,10例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7例患者为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患者为肺源性心脏病。
1.2 检测方法于心力衰竭发生的3 d后对患者的尿素氮及血清肌酐进行测定,观察分析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同时对患者实施心电图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并发心房纤颤;对89例患者均实施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检测,抽取患者2ml非抗凝静脉血,使用罗氏公司生产的免疫分析仪进行血浆B型利钠多肽水平检测。
血浆B型尿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研究摘要:目的:探究血浆B型尿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设置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健康者3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通过同样的检验方法,评估研究对象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
结果:研究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不同NYHA分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BNP水平呈现出增加趋势,为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血浆B型尿钠肽;心力衰竭;临床意义为探究血浆B型尿钠肽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意义,本院以30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象,通过对血浆B型尿钠肽的测定,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心力衰竭患者,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其中,包括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43岁至81岁为患者年龄区间,(63.29.83)岁为患者平均年龄。
以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标准,对患者临床心功能进行评估,分为9例Ⅱ级、13例Ⅲ级、8例Ⅳ级。
30例患者不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甲状腺疾病等。
同时,选取同时期到本院参与体检的30名健康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其中包括14例男性和16例女性,41岁至72岁为患者年龄区间,(61.810.09)岁为患者平均年龄。
两组对象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1)仪器和试剂:通过西门子centaur-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研究对象BNP水平进行检测,试剂以原装进口配套试剂为标准,在检测标本的基础上,强化室内质控,尽可能于1h内完成检测工作。
(2)测定血浆BNP:针对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状态下,取4ml静脉血,采用真空肝素抗凝管,混匀抗凝,以3000r/min为标准,进行10min的离心,分离血浆以供备用。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王为民;张继强;侯翠花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诊断应用。
方法选择79例 NYHA 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入院、出院时分别测定其血浆 BNP。
选择46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对检测指标进行组内、组间对比。
结果心力衰竭患者 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心功能分级有密切关系,患者 BNP结果在心功能恢复后明显降低。
结论血浆 BNP与 NYHA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总页数】2页(P688-689)
【作者】王为民;张继强;侯翠花
【作者单位】山西省乡宁县中医医院山西乡宁 042100;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R256
【相关文献】
1.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J], 王菊香;王明达
2.血清糖类抗原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肾功能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J], 冯会英;冯国鹏;高瑾;赵艳辉;冯玲
3.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J], 段爱珍;张巧玲;郝芳
4.生长分化因子-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J], 黄海燕;崔瑛;洪云玉;李玉兰;王兴军;仲文秀;李美峰
5.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B型利钠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时的诊断价值研究 [J], 王伟佳;张秀明;邱宗荫;温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张亚红【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6【摘要】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HF)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接诊的心衰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进行血浆BNP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定研究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并与治疗前相较,同时随访>0.5年,统计随访心脏事件复发情况,并对比分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
结果研究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根据心功能分级水平测定结果可知,心功能越差的患者其BNP 水平越高(P<0.01);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有所下降,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随访复发25例,未复发95例,其中未复发组患者BNP水平要明显低于复发组(P<0.01)。
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明显较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指标,同时治疗后BNP水平会明显下降,而且随访复发时又会显著升高,故而能作为治疗及预后的指标,值得重视。
【总页数】2页(P3623-3624)【作者】张亚红【作者单位】宁远县人民医院,湖南宁远 42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心力衰竭的进展(17)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续12) [J], 吴学思2.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与心脏超声检查的比较 [J], 陈菲;郑亚安3.B型利钠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J], 李彩娟;王凤芝4.老年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中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测定的应用研究 [J], 曾林先;邓文森5.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红细胞压积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J], 洪云玉; 黄海燕; 李玉兰; 李美峰; 王兴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评价B型利钠肽(BNP)在左心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作者:岳雄丽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3期【摘; 要】目的:评价B型利钠肽(BNP)在左心衰竭患者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以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并在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人群当中随机选择60例入组实验作为参照组。
所有入组实验者皆行B型利钠肽检查,对比结果差异。
结果:两组实验对象在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内径上的数值差异比皆存在统计学意义(P结论:左心衰竭病症的发生会导致其体内B型利钠肽水平的上升,从而可以将其作为诊断左心衰竭的一个有力指标。
【关键词】B型利钠肽;BNP;左心衰竭;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3-0054-02B型利钠肽(BNP)是利钠肽家族当中的重要一员,其合成、分泌主要发生在心室的心肌细胞当中。
随着临床深入对BNP的研究,已经证实在心力衰竭发生时,机体当中的BNP水平会随之增高[1]。
可见BNP作为重要的血浆标志物,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优势。
1 研究对象及方法1.1一般对象以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变化等检查确诊,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有27例,年龄范围从33岁到81岁不等,均值年龄56.7±4.5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15例;并在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人群当中随机选择60例入组实验作为参照组,男性、女性患者各有31例、29例,年龄自30岁到82岁,均值年龄55.9±4.3岁。
将以上临床资料做综合统计分析,得到差异检验值P>0.05。
1.2方法入组实验对象皆行尿常规、心电图和X胸片等常规检查,并行血BNP与超声心动图检查。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
方法选择本院心力衰竭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上述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上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为Ⅱ级患者共31例,分级为Ⅲ级患者共42例,分级为Ⅳ级患者30例。
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
结果观察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功能Ⅳ级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功能Ⅲ级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升高,且随着心功能降低程度而升高,其检测有助于了解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和评估疗效,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
【关键词】心力衰竭;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意义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即发展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高,此类患者在诊断时往往缺乏有效的指标为诊断提供帮助。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室舒张末期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其分泌水平升高。
本文观察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心力衰竭患者103例,作为观察组,上述患者均为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上述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均经过体格检查、超声影像学检查等确诊。
上述患者中男53例,女50例,年龄最小为34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为(58.9±6.4)岁。
上述患者根据基础心脏疾病进行划分,其中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共39例,高血压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共34例,肺动脉高压所致单纯右心衰竭患者共19例,其他所致心力衰竭患者共11例。
B型利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的临床价值李庆英【期刊名称】《武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14)6【摘要】【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诊治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96例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入院时测定BNP,同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
比较BNP同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的BNP水平分别为(127±15)pg/ml、(352±29)pg/ml、(580±31)pg/ml和(1045±38)pg/ml。
心功能越差,BNP越高,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BNP差异有显著性(P<0.001)。
BNP水平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r=-0.8,P<0.05)。
【结论】BNP能很好的反映心功能情况,动态观察BNP变化水平有助于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
【总页数】3页(P499-500)【关键词】B型利钠肽;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作者】李庆英【作者单位】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6【相关文献】1.血浆C型利钠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价值 [J], 王敬民;徐青;钟磊2.基础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B型利钠肽短期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 [J], 刘秀叶;张亚楠;杨靖;崔炜;谢瑞芹;杨晓红;谷国强;郑红梅;张冀东;张光明;王倩3.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J], 康骊泉;蒋亚斌4.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J], 康骊泉;蒋亚斌;5.脑利钠肽及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J], 黄磊;马沛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