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灌木花卉嫁接繁殖的优点
- 格式:docx
- 大小:15.08 KB
- 文档页数:2
红栌繁殖红栌嫁接繁殖方法红栌繁殖红栌嫁接繁殖方法红栌繁殖红栌嫁接繁殖方法红栌属漆树科。
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美国。
引入中国后,经优选和驯化,现已表现出独特的彩叶树性状。
其树形美观大方,叶片大而鲜艳,植株通过园艺措施可具有乔木性状。
在城市绿化美化中有着极为特殊的作用。
红栌嫁接的繁殖方法红栌红栌的繁殖方法:红栌的繁育途径以嫁接繁育为最佳,用普通黄栌苗做为砧木。
黄栌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的野生植物资源,其适应力强。
抗旱抗寒抗病虫害。
通过普通黄栌嫁接的红栌苗木,其性状更为优良,主要表现在抗逆性强、干性强、生长迅速等几个方面。
红栌也可以通过播种或扦插进行繁育,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其致命的缺点。
首先是抗逆性很差;其次播种繁育后的苗木分化变异严重,绝大部分苗木为绿色叶,不具有彩叶性状,经济价值差。
扦插方式繁育成活率极低,一般仅为5%-6%成活率,生产应用意义不大。
红栌的嫁接方法:枝接、芽接两种方式皆可。
如果有现成的普通黄栌苗木,在春季就可以通过枝接方式嫁接繁育红栌。
如没有现成的黄栌苗木,可播种育黄栌苗。
待黄栌苗生长起来,在夏季通过芽接方式繁育红栌。
乔木、灌木一般采用劈接的嫁接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劈接法:砧木除去生长点及心叶,在两子叶中间垂直向下切削8~10毫米长的裂口;接穗子叶下约厘米处用刀片在幼茎两侧将其削成8~10毫米长的双面楔形,把接穗双楔面对准砧木接口轻轻插入,使二切口贴合紧密,嫁接夹固定。
红栌繁殖管理:红栌属抗旱、耐移栽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壤土、褐土地都能种植,最好是含有机质丰富的壤土地。
整地时要求地型平整,结合深翻,加施有机肥,每667m2施2000kg左右。
施基肥时应注意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深施在栽植穴内。
栽植时间在北方地区以春栽为主,一般以开春土壤化冻后,气温比较稳定时为宜。
红栌病虫害防治:红栌抗病虫害能力很强,从引种栽培以来,尚没有发现有针对红栌的特殊病虫害。
但由于园林苗圃属于集约栽培经营,栽植密度大,树木品种多,其它树种的害虫易传布蔓延,如红蜘蛛、夏季干旱时节的蚜虫,如有发现,打一些常规农药即可。
嫁接技术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嫁接技术是一种植物繁殖技术,其具体方法是将一种植物的茎或根部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部上,使它们相互生长、融合,形成新的植物。
嫁接技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提高植物品种的繁殖效率。
通过嫁接,可以将一些难以自然繁殖的植物进行人工繁殖,如柑橘、葡萄等果树。
2. 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嫁接可以将一些植物的根部接到较为适宜生长的环境中,如接到土壤质量好、气候条件适宜的植物上,从而提高植物的生长效率。
3. 修复植物的缺陷。
通过嫁接,可以将一些生长缓慢、易死亡的植物接到生长快、不易死亡的植物上,从而修复植物的缺陷。
嫁接技术的具体方法包括:
1. 割取茎或根。
选择茎或根的时候要注意,要选择健康、粗壮、没有病虫害的部位。
2. 嫁接接口的加工。
将割取的茎或根进行加工,使其与接收植物的接口相符合。
3. 接合。
将割取的茎或根与接收植物的接口进行接合,通常会用刻刀或嫁接钳进行。
4. 固定。
将接好的植物进行固定,以便茎或根之间更好地生长融合。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嫁接技术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病害传播。
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接口和固定方式,以确保嫁接的成功率。
嫁接的意义和作用时间:2011-10-14 09:48来源:嫁接的意义和作用作者:法桐树苗点击:117次在塑造造型法桐的造型时,我们可以用到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将母树的枝或芽接到砧木上,使其结合成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用于嫁接的枝或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物称为砧木。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嫁接的意义和作用,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诸如悬铃木之类的在塑造造型法桐的造型时,我们可以用到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将母树的枝或芽接到砧木上,使其结合成为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用于嫁接的枝或芽称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物称为砧木。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嫁接的意义和作用,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诸如悬铃木之类的树木都很多种繁殖方式。
(一)嫁接的意义嫁接也称接木,是人们有目的地利用两种不同植物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个体的技术。
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俗称码子),而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俗称母于或台木)。
以枝条作为接穗的称“枝接”,以芽为接穗的称“芽接”。
用嫁接方法繁殖所得的苗木称“嫁接苗”。
嫁接苗和其他营养繁殖苗所不同的特点是借助了另一种植物的根,因此嫁接苗为“它根苗”。
(二)嫁接的作用嫁接繁殖虽然需要先培养砧木,在操作技术上也较为麻烦,但嫁接有着很大的优点,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仍以嫁接为园林植物和果树的重要繁殖方法之一。
嫁接所用的接穗.均采自发育阶段较高的母树上,遗传性稳定.虽可能受砧木的一些影响,但仍能保持母树原有的优良性状。
通过嫁接可以利用砧木对接穗的生理影响,提高法桐小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提高抗寒、抗旱、抗盐碱及抗病虫害的能力,甚至可以改良品质,达到丰收的效果。
本文地址:/smhq/924.html法桐报价法桐法国梧桐法桐无锡空调维修。
植物嫁接技术的简介植物嫁接技术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植物繁殖方法,通过将两种不同植物的组织接合在一起,使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利用两种植物的优点并弥补缺点的目的。
嫁接技术在园艺、果树栽培、林木育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植物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植物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植物嫁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愈伤组织的再生和愈合能力,将两种植物的组织接合在一起,使它们在生长发育中相互融合。
在嫁接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关键,它可以促进两种植物组织的生长连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
通过嫁接,可以将一种植物的根系和另一种植物的茎、枝或叶部相结合,实现两种植物的互补优势,提高植物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
二、植物嫁接技术的常见方法1. 传统嫁接法:传统嫁接法是最常见的嫁接方法,包括接穗嫁接、芽接、根接等。
接穗嫁接是将一种植物的茎部(接穗)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部(砧木)上,通过愈伤组织的生长连接实现两种植物的结合。
芽接是将一种植物的芽部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部上,根接是将一种植物的根系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部上。
这些方法在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繁殖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组织培养嫁接法:组织培养嫁接法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两种植物的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上,待愈伤组织形成后再将它们接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可以突破物种间的障碍,实现不同种植物的嫁接,为植物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三、植物嫁接技术的应用领域1. 果树栽培:果树是嫁接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之一,通过嫁接可以改良果树的品种特性,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常见的果树嫁接包括苹果树的接穗嫁接、梨树的芽接等,通过嫁接可以实现果树的病虫害防治、适应性提高等目的。
2. 蔬菜园艺:蔬菜的嫁接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抗病性,常见的蔬菜嫁接包括西红柿的茎接、黄瓜的芽接等,通过嫁接可以改良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延长蔬菜的采收期。
3. 林木育种:林木的嫁接技术可以加快林木的生长速度,改良林木的木质素含量和抗逆性,常见的林木嫁接包括杉木的根接、松树的芽接等,通过嫁接可以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嫁接与扦插
嫁接与扦插是两种不同的无性繁殖技术,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 繁殖方法:
- 嫁接:嫁接是将一种植物(称为接穗)的一部分(通常是带有芽或枝条)连接到另一种植物(称为砧木)的茎或根上,使其愈合并形成一个新的整体,从而获得具有接穗部分特征的植株。
嫁接通常用来改良品种,如增加抗逆性、改变果实品质、加速生长速度等。
- 扦插:扦插是将母株上的茎段、根段、叶段甚至花序插入培养基质中,使之生根发芽,成长为新的独立植株的过程。
扦插繁殖可以保持母株原有的遗传特性。
2. 根系:
- 嫁接苗:嫁接后的植株拥有砧木提供的强大根系,因此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尤其当砧木具有良好的抗逆性时,能增强整个植株的生命力。
- 扦插苗:扦插得到的新植株由自身切段发育而成的根系,一般是侧根系统,没有主根,初期根系可能不够发达。
3. 繁殖季节:
- 嫁接:通常选择在冬春季节进行,此时植物处于休眠或生长较慢的状态,有利于伤口愈合。
- 扦插: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但具体时机需考虑植物种类及生理状态,某些植物有特定的适宜扦插时期。
4. 目的和应用:
- 嫁接:主要用于品种改良、提升抗性、调整树形结构、提早结果期等。
- 扦插:广泛应用于快速繁殖、保留优良品种特性、低成本扩繁、抢救珍稀濒危植物等。
5. 原理:
- 嫁接:利用植物愈伤组织的能力,促使两个亲和力好的植物部分相互结合。
- 扦插: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再生能力,在适宜条件下分化出新的根和芽。
花卉嫁接繁殖的常见方法与技巧花卉嫁接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植物的方法,通过将不同种类的花卉进行组合,可以获得新的花色、花形和花香。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花卉嫁接繁殖方法和技巧,以帮助花卉爱好者成功进行嫁接繁殖。
一、芽接法芽接法是一种常用的花卉嫁接方法,适用于多数花卉的繁殖。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
砧木是需要繁殖的花卉的底部,而接穗是希望获取新特性的部分。
2. 准备好嫁接刀。
嫁接刀需要锋利,以便进行准确的嫁接。
3. 进行嫁接。
将砧木割成V形或鱼尾形,然后将接穗割成与之相匹配的形状,将接穗插入砧木中。
4. 使用嫁接胶固定接穗和砧木,以确保接合处紧密无缝。
5. 适当修剪嫁接后的花卉,促进生长。
二、分株法分株法是一种适用于能够萌发新芽的花卉的嫁接方法。
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母本植株。
母本植株应该具备独立生长的能力,并且适合进行分株。
2. 割取侧芽或子植株。
将侧芽或子植株取下,并确保每个子植株都有足够的根系。
3. 移植子植株。
将子植株移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并给予充足的水分和光照。
4. 适时修剪分株后的花卉,使其更加美观。
三、接枝法接枝法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嫁接方法,适用于树木和灌木状花卉。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适合的根状砧木和具备新特性的接穗。
2. 在砧木上切割一个与接穗相匹配的切口。
3. 将接穗插入切口中,并使用嫁接胶固定。
4. 在嫁接处周围包裹一层保湿膜,以促进嫁接的成功。
5. 等待嫁接成功后,逐渐剪除砧木上的原有枝条,使新的花卉得以生长。
四、头植法头植法是一种常用的花卉繁殖方法,适用于具备茎顶生发能力的花卉。
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繁殖材料。
通常选择鲜嫩的花枝作为繁殖材料。
2. 剪取花枝,并确保顶部带有花骨朵。
3. 将花枝插入湿润的培养基中,确保顶部花骨朵露出。
4. 保持适度的湿度和光照,促进顶部花骨朵的生长。
5. 待顶部花骨朵生长出新芽后,即可移植到新的花盆中。
总结花卉嫁接繁殖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可以获得新的花色、花形和花香。
嫁接结果特征
嫁接是一种繁殖技术,它可以通过将一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个植物的根系上,从而形成新的植株。
嫁接的结果特征因植物种类和嫁接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会有以下一些特征:
1.生长速度:通过嫁接,植物可以利用另一株植物的根系来吸收养分和水分,因此其生长速度可能会比直接种植的植物更快。
2.生长形态:嫁接后的植物可能会呈现出与其母本不同的生长形态。
例如,苹果树的嫁接砧木可能会影响苹果的形状和口感。
3.开花时间:某些嫁接后的植物可能会比其母本更早地开花,或者表现出与其母本不同的开花习性。
4.果实品质:如苹果、梨等果树的嫁接砧木可能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包括口感、甜度、水分等。
5.抗性:嫁接后的植物可能会表现出与其母本不同的抗逆性,例如抗旱性、抗寒性等。
6.繁殖方式:某些植物可能只能通过嫁接进行繁殖,例如一些难以繁殖的稀有植物或濒危植物。
总之,嫁接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繁殖技术,它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植物的品质和抗性,对于园艺、农业和林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蜡梅嫁接繁殖技术 作者:陈晓燕 李水祥 郭磊 宁玉霞 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25期
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丛生灌木或小乔木,花色金黄,气味芳香,花开深冬蜡月,迎风傲雪,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蜡梅可采用嫁接、分株、扦插、压条和播种法繁殖。但是,扦插、压条繁殖不易生根成活,分株繁殖系数低,播种繁殖品种分化严重,限制了优良品种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优良品种多通过嫁接技术进行苗木繁育。近几年,河南省许昌市林业技术推广站通过开展蜡梅资源收集、优良品种保存、苗木繁育等项目,在蜡梅嫁接时间和嫁接方法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劈接、切接、腹接和木质芽接方法,摸索出了蜡梅春季、夏季、秋季一年三季嫁接技术,为蜡梅优良品种保存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1 砧木的培育 作为嫁接品种蜡梅的砧木,既可用野生蜡梅植株,也可用播种实生苗。 1.1 野生蜡梅植株砧木的培育 把野生蜡梅植株归圃,根据培养需要栽植在盆景盆、营养钵、容器袋中,短截剪除大枝、病虫害枝条,使其抽生新的枝条,以利嫁接。
1.2 实生苗砧木的培育 1.2.1 种子处理。选择当年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种子。黄淮海地区在6 月上中旬(根据当地蜡梅种子实际成熟情况),当蜡梅种苞由黄转为褐色、种苞软化时种子成熟。种皮颜色由白色转化为棕褐色,此时种子革质外皮尚软,可随采随播。播后加强管理,10 d左右发芽,此时加强中耕除草,根据墒情适时浇水,当年生苗高10~20 cm。
春季播种的种子要选择上年成熟度高的新种子,进行沙藏处理,沙子湿度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11 月中下旬将种子和湿沙按1∶3 的比例混合后,选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宽100 cm、深50~60 cm 的坑,将种子和湿沙混合放入坑内,也可一层沙一层种子放入坑内,距坑口20 cm 覆沙至坑口,上面继续覆土20~25 cm 高出地面,坑四周培埂,防止雨水、融雪灌入,待春季3月气温回升稳定,种子露芽时即可取出播种。也可在3 月中下旬将种子用温水浸泡48 h播种,种子播种前用杀菌剂进行处理。
树木嫁接原理
树木嫁接是一种常用的果树繁殖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将一个植物的茎木(叫做砧木)和另一个植物的芽(叫做接穗)相结合,使它们愈合形成一个新的植株。
这种繁殖方法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植物的优点结合起来,比如结合耐寒性好的树木的根系统与结果品质好的树木的芽,来获得更好的果实质量和产量。
树木嫁接的原理基于植物的自我修复能力。
当砧木和接穗处于接触的时候,它们的细胞会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促进愈合和组织再生。
这些物质被称为生长激素,它们可以通过细胞间的通讯来促进细胞分裂和扩散,最终形成新的植物组织。
在进行嫁接之前,需要选择适合的砧木和接穗。
砧木通常是具有较好生长力和耐病虫害能力的植物,而接穗则是被嫁接植物的芽,它决定了新植株的品种和特性。
接穗的选择要根据嫁接植物的用途和生长环境来进行,以确保新的植株具备所需的性状和适应力。
嫁接时,首先要确保砧木和接穗的切口表面平整,没有受损或感染。
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使它们的表皮贴合。
接穗和砧木之间的连接部位使用专用的嫁接胶带或接穗膜进行固定,以保持其稳定和密封。
这有助于避免空气和病菌侵入,同时促进细胞的愈合。
嫁接完成后,接穗和砧木之间会逐渐形成新的血管系统和组织连接,使得养分和水分能够相互传递。
在愈合完全后,砧木和
接穗之间的连接点将逐渐消失,形成一个完整的新植株。
总的来说,树木嫁接利用植物自身的修复能力实现了不同植物的组织愈合和连接,从而创造出具备更好品质和产量的新植株。
这种繁殖方法广泛应用于果树的种植和研究中,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
乔灌木花卉嫁接繁殖的优点
乔灌木花卉是现在很多园林植物的选择,一般乔灌木花卉进行无性繁殖时,扦插、整条的方法都不易生根成活,而播种繁殖又比较容易发生性状上的变异,所以一般在繁殖乔灌木花卉的时候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繁殖。
乔灌木花卉
1、嫁接的优点。
嫁接后的植物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能保持原品种性状不变。
嫁接苗比扦插苗、实生苗生长发育快。
增强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强。
2、嫁接成活的难易。
从植物分类学上讲,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嫁接越易成活,这是植物组织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嫁接成活与否首先取决于砧木和接穗削面间形成愈伤组织的愈合程度。
嫁接后,砧、穗削切面愈伤组织形成的快,而且形成量也多的植物容易成活,反之则成活困难。
嫁接成活是指砧木和接穗各自的削切面形成层彼此之间相互密接,从双方削切面分化出愈伤组织,这是植物本身具有的再生能力。
发育的愈伤组织结合起来添补空隙,砧木吸收的养分通过愈伤组织向接穗运送。
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接穗萌芽,开始生长。
当然,嫁接成活的难易也受砧木、接穗当时的形态、外界因素及操作技术的影响。
3、嫁接亲和性。
嫁接亲和性指的是嫁接成活后,从一株小苗一直到成年树,长期能正常生长发育。
假如嫁接成活后,树势逐渐衰弱而枯死,或嫁接部位发育不良容易被风吹断等,就被认为
不亲和。
但有些不亲和现象表现为树体矮化、叶片黄化、接口上粗下细或上细下粗等。
但从栽培角度上讲,在这些现象之后树体若能发育正常,在庭园栽培或盆栽上就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