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在纺织品染整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7.99 KB
- 文档页数:2
纺织用纤维素酶纺织用纤维素酶|纺织纤维素酶|水洗用纤维素酶详细介绍简述本品是由本公司采用微生物深层纯种发酵、精制而成。
用于棉织物或含纤维素织物的除毛抛光整理以及牛仔服装的返旧整理。
性状外观:黄褐色液体组成:纤维素酶、稳定剂、抗菌剂等溶解性:与水混溶使用除工业水洗机外,本品也非常适用于溢流喷射染色机推荐用量:0.5%—1.5%浴比:1:4—1:10温度:50—60℃(55℃为最佳)PH 值:4.0-5.5(4.5-5.0为最佳)酶的灭活:用碳酸钠溶液将PH调至9.0-9.5,同时升温至65-80℃,至少保持10-15分钟应用:棉织物在染整加工中,织物表面绒毛可通过烧毛工序去除,但由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织物要受到机械及织物间的摩擦作用,又将会导致织物表面起毛,可见利用烧毛方法来去除织物绒毛并不持久。
近年来,随着酶技术发展,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棉织物的生物酶抛光整理也颇受关注。
实验证明,经生物酶处理的棉织物表面光洁且具有可持久性,一般认为生物抛光整理持久性的原因在于纤维素酶的表面作用,使纤维表面原纤弱化,即使洗涤时纤维表面形成绒毛,也会很快脱离织物表面,使织物表面不会形成持久的绒毛,更不可能形成绒球[4-5]。
本文以纯棉织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一条相对优化、成熟的棉织物生物酶抛光的工艺路线并分析其处理效果。
1 试验部分1.1试验材料和仪器试验材料:纯棉布(29 tex×29 tex 236/10 cm×236/10 cm,市售,已退浆),纤维素酶(杭州多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0000 U/mL),渗透剂JFC,醋酸,醋酸钠等。
试验仪器:HD026N+电子织物强力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M506一Ⅱ织物动态悬垂性风格测试仪(青岛山纺仪器有限公司,6 r/min),XH-KG55C 型恒温振荡水浴锅(南通宝来纺织设备有限公司),YG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精度0,001 g),YG777型全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南通三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酶在棉织物的前处理中的应用及探讨摘要:在环境污染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染整加工已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企业对清洁生产的认识逐步增强,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将是大势所趋。
生物酶制剂,作为一种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的助剂,正在纺织印染加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文章主要对生物酶的性质和特点,酶退浆的原理和工艺,酶煮练的原理和工艺,以及过氧化氢酶的漂白进行了研究及探讨,并对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酶棉织物退浆煮练漂白1.前言织物前处理是染整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工序,它对稳定提高后道工序(染色、印花、后整理)的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纯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其加工目的,是要去除织物上的天然杂质和在纺织过程中附加的浆料、助剂及玷污物,包括去除化纤织物上的各种油剂及助剂,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均匀的白度、较好的清洁外观、光泽、手感和稳定的尺寸、强力,还要满足近年来客户及消费者对产品色差、色牢度、色泽鲜艳度、纯正度、实物外观、缩水率、手感及生态环境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这更显示出其重要性。
再由于染整前处理工序的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有较大比例,据报导其能耗约为染整过程总能耗的70%以上(耗水量占60%以上)。
同时前处理工序产生的污水对环境污染影响极大,其污染程度也要占到70%以上,因此,染整前处理工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纯棉织物的前处理生产工艺,传统上一直采用高温强碱的化学方法,这种工艺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在环境污染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染整加工已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此,国际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研究采用生物酶技术进行纯棉织物的前处理工艺,以取代传统的高温强碱工艺,我国近几年也开始采用这一新工艺。
棉织物生物酶前处理是有利于环保的新兴技术。
在棉织物的退浆、煮练、漂白工序都有应用酶的研究,其优点是有利于生物降解、低温节能和手感柔软,但与常规棉织物的前处理相比,还存在加工成本高等问题。
复合纤维素抛光酶是一种由多种酶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等材料的表面处理和加工。
这种酶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材料表面的杂质和不平整的部分,使其表面更加光滑和细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复合纤维素抛光酶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等,这些酶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功能,可以针对不同材料的表面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使用复合纤维素抛光酶进行表面处理具有很多优点,如可以提高产品的光泽度、平滑度、防水性等性能,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需要注意的是,复合纤维素抛光酶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酶的浓度,以免过度处理导致材料的破坏或处理效果不佳。
同时,在使用酶进行表面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问题,避免酶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纤维素酶,又称纤维素分解酶,是一种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单元的酶。
纤维素酶可广泛应用于生物燃料、纸张、食品、饲料、纺织品等领域中。
本文主要介绍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及其应用。
一、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纤维素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昆虫等生物体内。
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转录和翻译。
1. 转录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始于DNA的转录过程。
RNA聚合酶能够将DNA模板转录成RNA,而纤维素酶基因则是RNA的模板。
此后,RNA成为了信使RNA (mRNA),即可进入下一步转录过程。
2. 翻译翻译是指将mRNA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细胞中,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
核糖体由许多蛋白质和RNA组成,可以将mRNA中的信息转化成蛋白质。
翻译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因素,比如Mg2+、GTP等。
随着翻译的进行,氨基酸开始逐个加入到多肽链中,直到终止密码子被识别,蛋白质合成结束。
二、纤维素酶的应用1. 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新型能源,此类能源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并且可持续利用。
纤维素酶在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利用纤维素酶可以将废弃植物纤维素等有机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这可以减少垃圾的数量,并且创造出更为环保的生产方式。
2. 纸张纤维素酶可以帮助纸张制造商从废纸中回收利用碎屑和汁液。
纤维素酶可以将废纸中的纤维素分解为可重复利用的纤维素,并将其中色素和木质素等难处理杂质去除,从而生成新的纸张。
3. 食品纤维素酶可以使食品中的纤维素变得更易消化。
人们常常在烹饪食品时添加纤维素酶,以便使其更加柔软,容易被消化。
同时,纤维素酶还可以使果汁中的纤维素充分释放出来,并产生顺畅的口感。
4. 饲料纤维素酶可以添加到饲料中,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的纤维素的消化。
同时,纤维素酶还可以降低动物摄入饲料的总量,从而减少饲料的浪费。
5. 纺织品纤维素酶可以助于纺织品的柔软和织物的染色。
洗涤用纤维素酶
洗涤用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分解衣物、纺织品等中的纤维素的酶类制剂。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类物质,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造纸、纺织等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然而,纤维素也是造成衣物、纺织品变硬、褪色、变形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使用洗涤用纤维素酶,可以有效地降解衣物、纺织品中的纤维素,使其更柔软、易于折叠和穿着,并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此外,洗涤用纤维素酶还可以提高洗涤效果,减少使用洗涤剂的用量和洗涤时间,从而减少水、能源和化学物质的使用,对环境保护也有一定的作用。
洗涤用纤维素酶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其与洗涤剂混合使用即可。
不过,在使用前需要先确定洗涤用纤维素酶的适用范围和用量,同时注意储存条件和使用期限等问题。
此外,由于洗涤用纤维素酶与一些洗涤剂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在使用前进行小范围试验,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 1 -。
3生物酶精练3.1生物酶精练的优点3.1.1全面提升棉制品的处理效果a.不损伤纤维,织物失重降低,可提高棉针织物品质。
b.改善染色性能,匀染性提高,得色量上升,染色次品率大幅下降。
c.织物手感柔软、丰满,布面亮泽,纹理清晰。
d.对特殊敏感型纤维的精练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如天然彩棉以及棉毛、棉丝、棉麻混纺纤维等。
3.1.2对环境、操作人员及设备无害a.低能耗、低水耗,降低废水中TDS、COD、BOD指数,减少环境污染,减轻污水处理压力,降低污水治理费用。
b.作业环境安全。
c.减低对设备的损伤。
3.2原理3.2.1果胶酶可去除果胶质。
由于果胶质位于蜡质与纤维之间,因此有人将它称为“胶水”,其作用相当于将蜡质黏合在纤维上,因此将果胶质去除后,蜡质与纤维的结合力降低,可在随后的高温浴中经乳化去除。
另外,在果胶质去除的同时,也有部分棉蜡被去除。
a.酸性果胶酶对棉纤维有一定影响,而且效果不及传统工艺,所以在棉精练中不使用酸性果胶酶。
b.碱性果胶酶它是20世纪90年代由丹麦诺维信公司分离得到的,其最佳作用温度55~60℃,最佳pH值8。
目前用于棉精练的果胶酶就是这种酶。
c.原果胶酶它是催化不溶性原果胶分解出游离水溶性果胶质的酶的总称,由日本学者发现的。
但这种酶还没有商品化。
3.2.2纤维素酶使棉籽壳附着在织物上的微小纤维产生水解,使棉籽壳成为自由漂浮的壳屑,随后再加以煮练或漂白,可使织物表面无棉籽壳存在。
3.3存在问题3.3.1酶精练织物的润湿性没有碱精练织物好,织物经精练后,果胶质去除率对润湿性的影响见表5。
所以,在酶精练时一定要加入高性能的润湿剂。
3.3.2酶处理对棉籽壳基本无作用,而碱处理对棉籽壳有溶胀作用由于酶处理对棉籽壳基本无作用,所以必须加强后道的漂白工艺,提高双氧水用量。
这一方法对棉籽壳含量少的精梳棉是有效的,但对棉籽壳含量较高的普梳棉或低级棉,在酶处理后还需增加一道漂白。
3.3.3酶精练织物的白度略逊于碱处理3.3.4酶精炼的工艺需增加一道工序对于中深色针织物、纱线及散纤维,生物酶精练可以在间歇式设备如溢流机、散纤或纱线染色机中进行。
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及效果浅析一、酶制剂概述1.酶制剂的定义酶制剂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引起生物催化反应的微生物系列酶类制剂。
酶制剂可分为单一酶和复合酶,常用的包括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2.酶制剂的分类酶制剂可分为多种类型,例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以及多种复合酶制剂等。
3.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酶制剂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纺织工业中。
酶制剂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化学制剂,成为一种新型的加工剂。
酶制剂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及成本效益是其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常用的酶制剂包括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
二、酶制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1.酶制剂在纺织前处理中的应用(1)漂白在纺织前处理中,常常需要使用漂白剂来去除纺织品表面的污渍、杂质等。
然而,传统的漂白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环境负担较大。
而利用酶制剂则可不用使用如此多的化学物质,实现了低碳环保。
(2)去渍清洗去渍是一件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的工作。
而酶制剂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污渍,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酶制剂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能较精确地作用于特定的污渍,而非将整个纺织品脱色。
2.酶制剂在染色中的应用(1)催化染色常见的催化染色工艺是通过催化剂将染料与纤维材料结合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
而酶催化染色则是通过利用酶制剂的特殊性质,促进染料与纤维材料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更加牢固的化学结合。
酶催化染色工艺不仅能够节省用量,还能提高染色效果,提高纺织品的色牢度和耐久性。
(2)酶催化还原染色酶催化还原染色是一种新型的染色工艺。
通过使用酶制剂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染料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染色效果。
酶催化还原染色能够带来更加鲜艳、明亮的色彩效果,并且这种染色工艺对环境污染较少。
3.酶制剂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1)酶法印花酶法印花是利用酶制剂在压花和染色过程中发挥的特殊功能,实现更加高效的印染过程。
酶法印花不仅能够实现更加鲜艳、明亮的色彩效果,还能够提高印染品的柔软度和手感。
纤维素酶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
王宪迎;任淑梅
【期刊名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7(011)003
【摘要】为了改善牛仔布的外观和手感,并且减少生产加工中的环境污染,根据纤维素酶的作用原理,探讨了牛仔布生物法石磨的工艺,对不同砂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配合纤维素酶的处理选用了适当的柔软剂。
经实验证明,经纤维素酶加工后的牛仔布,有良好的石磨效果,并且表面光洁,加工中无环境污染问题,配用适当的柔软剂后,不仅织物手感柔软,而且织物强力损伤小,产品档次明显提高。
本实验中的工艺可供生产中使用。
【总页数】6页(P39-44)
【作者】王宪迎;任淑梅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0.11
【相关文献】
1.纤维素酶在纺织品染整中的应用 [J], 陈鹏
2.纤维素酶在染整中的应用研究 [J], 陈旭
3.纤维素酶在染整中的应用研究 [J], 陈旭
4.纤维素酶在纺织品染整中的应用 [J], 王朋
5.纤维素酶在纺织染整中的应用 [J], 刘兴澳;刘国鑫;宋明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素酶的用法
纤维素酶是一种酶类,它能够分解纤维素,使其变得更易消化。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木材、棉花和麻等。
这种酶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纤维素酶可以用来制造果汁、啤酒和酒精饮料等。
它能够帮助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的口感。
纤维素酶还可以用于制造乳制品和面包等。
在纺织工业中,纤维素酶可以用来处理棉花和麻等天然纤维。
这种酶能够分解纤维素,使其更柔软,更易于加工。
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农业领域中,纤维素酶可以用来制造饲料。
它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消化植物纤维,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纤维素酶还可以用于处理农作物残留物,减少环境污染。
纤维素酶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纤维素酶的用途也将会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