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一、化学性肺水肿

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的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的疾病。最终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是刺激性气体所致最严重的危害和职业病常见的急症之一。发展过程分为四期: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常见的窒息气体有:一氧化碳CO 、硫化氢H S 、氰化氢HCN 、甲烷CH

⑴单纯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甲烷等;

⑵化学窒息性气体:①血液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苯胺;

②细胞窒息性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

三、化学窒息性气体

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

四、职业流调主要包括:

接触水平的观察与估计、工人健康状况、人口统计资料等三项内容。

五、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布朗运动、重力沉积、静电沉积、截留而沉降。

六、赫恩小体(Heinz body):

赫恩小体: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代谢产物,(除作用于血红蛋白的铁原子和红细胞的还原型古胱甘肽(GSH)外,还可)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的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沉积在红细胞内,使红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即称为赫恩小体。

八、影响矽肺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的个体状况等因素。

十、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

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⑵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⑶来源明确;⑷空间分布不均匀;⑸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和脉冲之分。⑹对人体的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十二、结合中毒表现说说一氧化碳和氰化氢毒作用机制的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可以与细胞色素结合,使之失去递电子能力,阻断呼吸链,导致细胞窒息;

不同点:一氧化碳主要的毒作用机制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此过程是氧的运输障碍;氰化氢则主要是阻断呼吸链,此过程是氧的利用障碍,此时静脉血与动脉血同样呈鲜红色,中毒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硫化氢中毒的机理:

(1)主要是硫化氢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结合;抑制电子传递和氧的利用,抑制呼吸酶的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缺氧,造成细胞内窒息。

(2)与谷胱甘肽的巯基结合,使谷胱甘肽失活加重了组织细胞的缺氧;

(3)另外,高浓度的硫化氢通过嗅神经、呼吸道粘膜神经核、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的强烈刺激,导致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十五、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⑴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⑵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⑶噪声性质;⑷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⑸机

体健康状况以及个人敏感;⑹个体防护

十八、简述苯的中毒机制(六版内容)

⑴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

⑵氢醌(对苯二酚)与纺锤体纤维蛋白共价结合,抑制细胞增殖。

⑶DNA损伤—A、苯的活性代谢物与DNA共价结合形成加合物,B、代谢产物氧化产生的活性氧对DNA造成氧化性损伤,从而诱发突变或者染色体损伤。(氧化苯与DNA共价结合;活性代谢产物产生活性氧)

⑷癌基因的激活。

以下毒性表现均为苯的代谢产物酚类所致(题库内容):

A. 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

B. 作用于骨髓细胞中的琉基,导致谷胱甘肽代谢障碍

C. 抑制白细胞中DNA合成,导致染色体畸变

D.形成具有自身抗原性质的变性蛋白,导致白细胞凝集和破坏

二十二、简述职业卫生中三级预防的原则

1、病因预防;

2、“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二十三、请论述粉尘理化特性的卫生学意义

⑴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暴露时间:作业场所空气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暴露时间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化学成分不同,粉尘对人体可有致纤维化、刺激、中毒和致敏作用。

⑵粉尘的分散度,其值越大,在空气中浮游的时间就越长,沉降速度就越慢,别人体吸入的机会就越多;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危害就越大。分散度还与其在呼吸道中的阻滞有关,AED值为10-15um的粒子主要沉积在上呼吸道,AED值小于5um的粒子则可以进入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⑶粉尘的硬度,主要与粉尘的对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损害有关。

⑷粉尘的溶解度,其值越大,对人体危害就越严重

⑸粉尘的荷电性

⑹粉尘的爆炸性

二十九、确认致癌物: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已有明确证据表明对人有致癌性的理化物质。

三十、可疑致癌物:

分两种情况,一是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但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二是动物致癌试验阳性,特别是与人类血缘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对人类致癌可能性大,但缺少对人类致癌的流学证据。

三十一、潜在致癌物:在动物实验中已获得阳性结果,但在人群中尚无资料表明对人类有致癌性。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

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

1、毒物的自身性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

2、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3、联合作用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5、个体易感性

发生职业病的条件(三个条件):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

2、作用人体的量,

3、人体的健康状况

职业病的特点(五个特点):

1、病因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

2、病因大多可检测,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关系;

3、在不同的人群中,常有不同的发病集丛;

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良好;但是治疗个体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5、大多数职业病,面前尚缺乏特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性病损的致病条件

1.接触机会,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经常接触某些有毒有害因素。

2.接触方式,经呼吸道、皮肤或其他途径可进人人体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

3.接触时间,每天或一生中累计接触的总时间。

4.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或水平。

5.个体危险因素。

试述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在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的作用?(9分)

答: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在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2)研究职业性损害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规律(3)为制订、修订劳动卫生标准和职业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4)评价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及预防措施效果

简述氰化物中毒解毒剂的解毒原理。

应用适量的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亚硫酸异戊酯),使体内形成一定量的高铁血红蛋白,利用高铁血红蛋白的Fe3+与血液中的CN—络合成不太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血中的CN—被结合后,组织与血液间CN—含量平衡破坏,组织中高浓度的CN—又回到血液中,继续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使组织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在迅速给予供硫剂硫代硫酸钠,在体内硫氰酸酶的作用下,是氰离子转变为硫氰酸盐,经尿排出。

关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不正确

...的解释是

A.肺泡及肺泡间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C.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

D.肺淋巴循环梗阻

E.缺氧

肺粉尘沉着症有别于尘肺的病理特点是:

1、肺间质形成的主要是非胶原纤维化

2、肺泡结构没有破坏

3、增生的非胶原纤维在脱离接尘后可有所减轻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原则

1 必须有职业照射或应急照射的受照史。

2 受照剂量数据必须来自其佩戴的个人剂量计及个人和场所剂量监测档案。

3 必须依据受照剂量(含剂量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参考既往健康情况;并排除其他因素或疾病,综合分析后方能做出诊断。

4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其相应的诊断标准。

常引起迟发性神经病变的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甲胺磷、三甲苯磷、对嗅磷、丙硫磷等。常发生中间肌无力综合征的农药有:乐果、氧乐果、敌敌畏、甲胺磷、倍硫磷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