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与评价4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73 MB
- 文档页数:46
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分析杨㊀倩ꎬ薛云龙ꎬ王睿智摘㊀要:化工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ꎬ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后ꎬ中国对化工行业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ꎬ对一些具有较大破坏性的化工行业提出相应的制约措施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化工行业的安全水平ꎬ但在当前化工行业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风险因素ꎮ文章对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进行分析ꎬ探讨化工行业在运行的各工艺中的风险并对其安全进行评价ꎮ关键词:化工工艺ꎻ风险识别ꎻ安全评价㊀㊀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ꎬ化工工艺占据重要地位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ꎮ化工行业本身是我国支柱性产业ꎬ在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ꎬ但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安全风险ꎬ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化工事故占比较多ꎬ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ꎬ对社会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也产生重大威胁ꎮ因此需要对化工工艺风险及其安全进行评价ꎬ根据其评价结果ꎬ对化工工艺进行改造ꎬ从而提高化工行业生产安全性ꎮ一㊁化工工艺概述通常讲化工工艺主要包含三个环节ꎬ第一是对原料进行处理ꎮ在化工生产过程中ꎬ极为重视原料的处理ꎬ会对不同原料进行科学划分ꎬ根据其划分结果对原料进行保管ꎮ第二是化学反应过程ꎮ在化工工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式是其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ꎬ在这一环节中需要对预处理完成的材料进行反应ꎬ并使原料达到一定的反应率ꎬ此环节极易发生安全风险ꎮ第三方面是产品精制环节ꎮ这是化工生产的最后过程ꎬ在该环节中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对生产产品内部的杂质进行去除ꎬ在这一环节中易发生风险问题的主要是各类特定设备ꎮ二㊁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的必要性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ꎬ需要对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及物理加工ꎬ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ꎬ化学反应会产生较大的能量ꎬ若无法对这些能量进行合理处理极易导致能量泄漏ꎬ产生安全事故ꎮ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ꎬ对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威胁ꎮ泄漏扩散后的化学品也会对生态环境ꎬ产生一定毒害ꎮ化工工艺生产本身具有一定危险性ꎬ因此必须重视化工工艺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ꎬ对各工艺环节中风险性进行探讨ꎬ提高化工生产安全性ꎮ三㊁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内容(一)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内容1.化学危险品识别我国制订了化学品危险名录ꎬ在名录中准确记载了常见的化学危险品ꎮ因此在对化学危险品进行识别时ꎬ可按照化学品危险名录内容进行查询ꎮ此外还可掌握各类化学品性质及其物理性质ꎮ在一般情况下有毒㊁有害㊁易燃液体都属于危险品ꎬ对这一类危险品进行识别时ꎬ主要风险是在反应过程中意外的能量释放ꎬ而带来的安全风险ꎮ2.生产工艺流程风险识别在化工生产过程中ꎬ会有不同的生产流程ꎬ而不同的生产流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ꎮ在对工艺流程进行设计时ꎬ除了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水平㊁工艺环境等进行考虑外ꎬ还需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ꎬ选择最佳的生产材料以及生产工艺ꎬ确保在同样的条件下降低污染物排放量ꎬ优化生产流程ꎮ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艺流程时ꎬ需要对工艺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ꎬ并采取措施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安全保护ꎮ3.化工生产设备风险识别在化工生产环节中ꎬ化学反应装置是具体的反应场所ꎮ一般情况下ꎬ反应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密闭性ꎬ需根据化学反应的差异对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分类ꎮ例如高压高温装置ꎬ若没有对生产装置参数进行合理控制ꎬ可能会出现超温超压ꎬ引发化工事故ꎮ为此可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设备风险进行识别ꎬ在利用检查表进行检查时需罗列检查项目ꎬ并根据检查项目对相应检查标准进行分析ꎮ(二)安全评价内容1.化工生产设备安全性评价化工设备安全评价相较其他设备安全评价ꎬ需要评价的内容更为丰富ꎮ因此在实际评价过程中ꎬ需保障评价内容的完整性ꎮ化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遭受腐蚀㊁氧化ꎬ或因化学反应导致对生产设备产生危害ꎮ因此ꎬ应加强对化工设备安全管理ꎬ对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㊁承载压力㊁温度㊁抗腐蚀性等多种能力进行全面检测ꎬ以提升化工生产设备的安全性ꎮ2.化工生产原料安全性评价在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进行评价时ꎬ需对原料的安全性进行判断ꎬ同时为后续反应环节提供安全保障ꎮ对化工原材料的特性㊁化学反应时间等要素加以了解ꎮ此外ꎬ也需在原料使用前对原料性状进行检查ꎬ避免因原料变质为后续化学反应环节埋下隐患ꎮ在化工工艺中需选用安全性较好的化工材料ꎬ不仅有利于国家对化工工艺进行评价ꎬ还可为化工工艺操作环节中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便利ꎮ3.化工生产工艺安全性评价化学反应工艺较多ꎬ因此要尽可能选择安全性最高的反应工艺ꎬ同时使用危害小㊁没有毒害的原料ꎮ例如使用催化剂对化学材料危险浓度进行稀释ꎬ最大程度上减少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ꎬ并采用现代化技术ꎬ将危险物含量降到最低ꎬ提升反应工艺的安全性ꎮ四㊁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要点(一)组建专业的风险与安全评价团队为提升化工工艺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能力ꎬ需组建专业化的风险与安全评价团队ꎮ评价管理人员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执行者ꎬ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化工评价能力ꎮ基于此ꎬ必须加大评价队伍建设ꎮ首先ꎬ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ꎬ为化工评价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薪资水平ꎬ保障现有工作具有较强的吸引力ꎮ其次ꎬ应加强对化工评价人员的培训力度ꎬ提出针对性的评价方案ꎬ完善培训内容体系ꎬ将评价安全准则㊁方法内容等ꎬ作为主要培训内容ꎬ从而保障从业人员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ꎬ进而满足现阶段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工艺需求ꎮ(二)完善风险与安全评价内容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内容的完整与否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安全风险识别结果的精准性ꎬ进而影响化工行业的安全471技术与检测Һ㊀可靠ꎮ基于此ꎬ必须对化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价内容进行完善ꎬ优化评价体系ꎮ首先ꎬ需对化工设备安全评价内容进行优化ꎬ将其作为主要评价内容ꎬ有效评价化工设备化工材料的稳定性ꎬ一旦发生问题ꎬ第一时间予以解决ꎮ其次ꎬ将反应较为激烈的环节纳入评价体系中ꎬ尽可能选择反应较小的工艺ꎬ同时评价该反应参数是否正常范围值ꎬ一旦发现该反应超出正常范围ꎬ需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ꎬ并有效控制各类原料的投放量ꎮ最后ꎬ应将工作人员防护工具的安全性ꎬ纳入评价体系中ꎬ有效评价各类防护工具的安全性以及磨损度ꎬ避免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ꎮ(三)提升风险与安全评价技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ꎬ众多新型管理设备出现在化工行业中ꎮ化工领导者亟须重视生产工艺的革新ꎬ有效利用信息化评价技术ꎮ首先ꎬ利用信息化安全评价对化工工艺安全性进行量化分析ꎬ通过信息化设备有效计算出各类工艺的具体安全参数ꎬ从而保障操作人员直观了解该工艺的安全性ꎮ其次ꎬ利用计算机设备ꎬ模拟该工艺流程ꎬ将工艺参数输入其中ꎬ通过观察模拟结果来预测工艺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ꎬ并对具有较强危险性的环节进行控制ꎬ进而提升化工工艺的安全性ꎮ五㊁结论随着我国社会快速发展ꎬ政府部门对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ꎬ在当前社会发展前提下ꎬ我国政府部门出台多项关于推动化工行业发展进程的政策性意见ꎬ其最终目的是保障我国能够有效实施工业强国这一目标ꎮ但经过实践证明ꎬ在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ꎬ因化工工艺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ꎬ这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化工风险识别工作质量差ꎬ并未全面对化工流程以及工业设备进行评价ꎮ因此若想保障现在化工工艺快速发展ꎬ必须对化工工艺进行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ꎬ将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作为日常工作重心ꎬ提升化工生产的安全性ꎬ降低事故发生率ꎬ推动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稳定发展ꎮ参考文献:[1]赵梁燕.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化工管理ꎬ2019(28):65-66.[2]张洪武.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及安全评价初探[J].化工设计通讯ꎬ2019ꎬ46(4):132+152.[3]焦聪ꎬ郭鹏韡.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J].化工设计通讯ꎬ2019ꎬ45(9):62-63.作者简介:杨倩ꎬ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ꎻ薛云龙ꎬ王睿智ꎬ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南京分公司ꎮ(上接第173页)(四)钢轨打磨的噪声变化情况以ˑˑ地铁4号线红庄-蠡墅区间为例ꎮ通过前期调查ꎬ解决了该区段存在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ꎬ部分调高垫片存在的空吊情况ꎬ提高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对预期铺设线路时的减震㊁降噪效果ꎮ改善了道床的受力情况着手ꎬ改善了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受力ꎮ再针对线路质量状况ꎬ以钢轨打磨的方式ꎬ对4号线支线红庄-蠡墅的上行区间共打磨四次ꎬ下行区间共打磨两次ꎮ持续监测区间产生的噪声下降明显ꎬ基本降低至80dB左右ꎬ提高乘客乘车的舒适度ꎮ从3号线波磨表现形式来看ꎬ钢轨表面的光带位置均处于行车一侧ꎮ而光带位置的成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ꎬ通过对3号线网轨动态检测数据分析ꎬ发现普遍存在的轨距超限(轨距偏大)问题ꎬ轨距超限导致上下股轮轨接触位置始终处于钢轨工作边一侧ꎻ第二个方面ꎬ新线路钢轨线路铺设时ꎬ轨底坡未按照钢轨预铺设的1ʒ40进行铺设ꎮ从5月份以来ꎬˑˑ地铁相关车间在3号线共计完成21次ꎬ通过采用60N这样的廓形处理方式产生的廓形变化数据如图所示ꎬ钢轨打磨后的光带位置处于较为良好的位置ꎬ噪声数据下降明显ꎮ(五)打磨案例分析1.2020年ꎬˑˑ轨道交通2号线盘蠡-新家桥下行k22+132-k22+530曲线下股存在较为严重的波磨ꎬ曲线上股存在侧磨ꎬ该曲线半径R=700mꎬ超高为75mmꎬ缓和曲线长60/60米ꎬ道床类型为混凝土整体道床ꎬ扣件类型为Ⅲ型减震扣件ꎮ2.整治过程:使用RGH-20C型钢轨打磨车进行打磨ꎮ3.打磨流程:打磨前上股钢轨存在侧磨ꎬ轻微波磨ꎬ下股存在较为严重的波磨ꎬ光带位置欠佳ꎬ方案设计考虑消除既有病害的同时修正钢轨廓形ꎮ上股钢轨遍数为2遍ꎬ修正廓形遍数为6遍ꎬ下股钢轨打磨遍数为3遍ꎬ修正廓形遍数为6遍ꎮ4.整治效果:打磨前曲线上股存在轻微波磨ꎬ如图1所示ꎬ波磨深度在0.05mm左右ꎬ下股钢轨存在较为严重的波磨ꎬ如图2所示ꎬ波磨深度在0.2mm左右ꎮ打磨后波磨得到了有效消除ꎬ接触光带在15~33mm之间ꎬ使用至今钢轨状态及廓形保持良好ꎮ图1㊀曲线下股打磨前㊀图2㊀曲线下股打磨后四㊁结论当前ꎬˑˑ地铁已经从以往的修理打磨向计划性打磨㊁预防性打磨方向转变ꎮ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车间已按照既有经验做好打磨前的维修和打磨后的检查ꎬ将线路动态数据㊁钢轨廓形数据ꎬ噪声㊁轨底坡综合考虑ꎬ降低线路波磨对噪声产生的影响ꎮ也证明了通过钢轨打磨确实可有效降低区间噪声(在噪声区段90dB至100dB区间内最为明显)ꎬ其中预防性打磨更能有效减缓钢轨侧磨㊁疲劳和波磨的发展速度ꎬ从而改善轮轨接触状况ꎬ降低轮轨噪声ꎬ提高乘坐舒适度ꎮ参考文献:[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Z].2004-04-01.作者简介:徐可桢ꎬ许程ꎬ周晶ꎬ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ꎮ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