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湘教版高一音乐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视频及歌曲-PPT课
- 格式:ppt
- 大小:5.91 MB
- 文档页数:41
《亚细亚民间风情》鉴赏【教材分析】亚洲分布着四十八个国家,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同时又是人种类型(种族)最多的洲,全洲囊括了世界三大人种。
世界四大古国文明,除北非尼罗河文明外,其余三大文明都发祥于亚洲,它们是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
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
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为主,辅以西亚和中亚音乐。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喜欢音乐但是根本不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偏向于东西方的流行音乐与歌唱,导课的内容与方式多需要图音或歌舞的影像资料,以及流行唱法演绎的音乐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电影片段作为教学资料,如果进入内涵较高的鉴赏课需要音乐知识的补充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亚洲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及艺术作品的鉴赏2、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樱花》(日本民歌)、《拉网小调》(日本民歌)、《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鉴赏曲目与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联系的讨论交流,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与认知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能辨别亚洲各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在整节课中我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电教化多媒体设备【课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导入新课出示亚洲地图。
请学生在涂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3. 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不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亚洲国家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2. 各国的音乐特点及文化背景3. 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分析亚洲民间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美感。
2. 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各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及文化背景。
3.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材料2. 相关乐谱和文字资料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民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的状态。
2. 作品分析:介绍作品的曲式、旋律、节奏等特点,解析作品所体现的文化背景。
3. 欣赏与讨论:让学生聆听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其他国家的民间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亚洲民间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欣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选择的歌曲、研究的深度和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收获。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亚洲民间音乐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 开展亚洲民间音乐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亚洲音乐的认知。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结合本节课学到的音乐元素,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亚洲风格的音乐作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避免误解和不恰当的解读。
亚细亚民间风情实习老师:杨尚军原任课老师:赵峰老师实习班级:高一381班教学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朝鲜和印度的民间音乐作品,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表现,探讨三国的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能辨别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通过体验、感受、分析日本、朝鲜和印度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世界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培养发散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声乐和歌舞音乐二方面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日本、朝鲜、印尼和印度民间音乐文化及其音乐特点。
一、导入师:在“世界民族之声”的时间文化世界里,老师将要带大家去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你们能看出来这是哪里吗?(播放亚洲地图画面,学生回答)师:对,这就是亚洲。
大家也许从电视和书籍上看过有关很多亚洲的介绍,我想先请同学们说一说,除了我们的祖国以为外,亚洲的其他国家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叫两到三个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播放亚洲的介绍PPT)师:看来大家对亚洲的了解还真不少呀,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它的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根据亚洲地区各民族音乐的体裁和形式特征,结合形成这些特征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背景,亚洲的音乐文化大致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音乐文化区。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感受亚洲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吧!二、东亚民间音乐——朝鲜和日本师: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亚细亚洲的民间音乐有五大音乐分区,现在我们就歌声的翅膀从东亚民间音乐出发吧!(播放东亚的介绍)首先让我们欣赏一首原汁原味的朝鲜民间歌曲《清津浦船歌》,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播放《清津浦船歌》音乐,学生听赏)师:听完这首乐曲同学们知道情绪是怎么样的?(同学们回答完在播放《清津浦船歌》的情绪及音乐特点)师:通过了解,现在大家都了解到这首歌的,让我们按老师的提示在欣赏一遍(播放《清津浦船歌》在PPT上面播放这首歌的音乐特点:《清津浦船歌》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这首朝鲜民歌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体会了朝鲜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定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歌曲常常用朝鲜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伽耶琴与长鼓作伴奏。
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四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樱花》《我们跳喃旺》、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熟悉本课所聆听的四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介绍亚洲四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教学工具:多媒体,钢琴本节主要内容一、东亚民间音乐1.日本民歌《樱花》2.《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3.《淸津浦船歌》朝鲜民歌二、东南亚民间音乐1、《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三、南亚民间音乐2、《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音乐(器乐)学情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的第三单元第二章,之前学生已中国的民间音乐有所了解。
初步掌握了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调式、旋律、节奏及乐曲的音乐特点,本节课学习亚洲民间音乐,继续从以上音乐特点上鉴赏音乐,但内容较多,对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准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引导、对比、讨论、师生互换角色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谁来告诉老师东亚有哪些国家吗?生: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师: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音乐你有所了解吗?生:朝鲜和日本的略有了解。
师:好的,今天和老师一起去漫步日本和朝鲜的音乐,体会它们的音乐韵律。
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因素。
二、新课教学东亚民间音乐:(一)日本篇1、导入欣赏一组樱花的图片(播放歌曲《樱花》片段)提问: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哪个国家?1、日本文化漫谈师: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教学设计-亚洲音乐之旅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部分国家(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知识,2、认真聆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3、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亚洲部分国家的音乐。
教学难点: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
设计意图:《亚洲民族音乐之旅》是湘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过老师当导游带领同学们旅游的形式,让学生认真聆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
本课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熟悉主题音乐、随乐律动等多种音乐形式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培养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资料与音乐资料。
教学准备:CAI课件、铃鼓、钢琴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当一回导游,将带领同学们去旅游,领略亚洲各国的异域风情了。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一日游,请同学们作好准备,飞机起飞了——二、亚洲音乐之旅(一)我们的第一站是樱花的国度——日本,首先老师请大家欣赏烂漫的樱花。
1、欣赏一段樱花视频。
2、欣赏完樱花后,接下来请一个小导游介绍日本。
谁愿意当小导游呢3、学生自由介绍日本,教师适当做补充:在上个世纪日本政府曾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日本百姓却是友好的,他们也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现在的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国,那么我们就来了解日本音乐。
4、了解日本音乐的分类.5、我们先来欣赏宫廷雅乐《樱花》(1)欣赏(2)教师带唱旋律(3)带唱歌词(4)随琴齐唱(5)随乐齐唱,并请一个女生随乐即兴舞蹈。
6、欣赏民族音乐《五木摇篮曲》(1)整体欣赏后提问:你听出了什么乐器在演奏呢书上42页的三种传统乐器和我国的哪三种乐器相似呢(古筝、三弦、萧)(2)欣赏主题音乐一次(3)随音乐轻唱主题音乐(4)主题音乐中没有哪两个音呢(教师引导学生简析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民乐不同的音乐风格。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学唱几首歌曲,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能了解并分辨本课所聆听的五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在班上进行专题交流。
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新课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了它们的特点。
其实中国只是亚洲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亚洲其它国家的音乐又有何特点呢?我们一同去探讨。
2、引出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3、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三、新课教学:今天,我将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以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为话题,来了解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是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在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1、朝鲜半岛音乐文化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著长白山与中国大陆、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朝鲜半岛现时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朝鲜半岛音乐特点:1.音阶属于无半音五声音阶。
多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sol、la的音列。
旋律中,音高摇动的技法为最大特征。
在管乐器中叫摇声(转声),在弦乐器中称为弄弦,无论雅乐、民俗音乐还是宗教音乐的各种体裁中,都有这种摇声、弄弦。
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言的单词有长音节和短音节之分,语言重音的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它柔和自然,符合朝鲜族语言的自然美。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导入新课:(2分钟)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亚细亚的民间音乐,亚细亚洲简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口(边展示地图)(换片)整个亚洲我们把它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东亚,东亚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
东南亚:包括越南、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南亚:包括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
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国;。
中亚:包括阿拉伯国家、土耳其等国,我们亚洲的音乐也是按着这不同地区所表现的,各自特点分成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这五个音乐文化区。
一)东亚民间音乐区。
(13分钟)师:首先我们要学习的当然就是我们最熟悉的东亚民间音乐区(换片)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听一小段音乐,大家猜猜这属于东南亚哪个国家的歌曲呢?(放音乐:四季歌)好,有没有谁听出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呢?知道是什么曲子吗的名字吗?师:对,这是一首日本小调:四季歌。
师:对于日本,大家知道哪些日本的文化呢?学生回答……(换片:图片展示)例如:樱花(国花)、和服、花道、茶艺、相扑、剑道、空手道、动漫等对动漫还没有哪个国家能超过日本,我国也在努力中啊。
(放到空手道停)空手道是日本的,跆拳道是韩国的,据说都是传自中国的拳法,中国最有名的是散打。
师:那么对于日本的音乐大家有没有了解呢?有没有熟悉的日本歌曲?(四季歌、北国之春,樱花等)其实有很多我们非常熟悉的港台歌曲都是日本歌曲重新填词翻唱的,比如:邓丽君《我只在乎你》、刘若英《后来》、花儿乐队《嘻唰唰》等。
对,这些歌曲其实都是翻唱了日本的歌曲,日本的音乐对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换片)前面我们提到了樱花,日本的国花,那么我们来欣赏一首日本的民谣《樱花》。
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大家思考一下,日本的民歌有什么特点呢?(视频:樱花)师: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调式很特别,音阶排列346713曲调很简单、节奏从容不迫,(66 7 66 7……)主要表现日本人民成群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喜悦心情。
东亚音乐教案
《东亚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湘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亚细亚民间风情》之《东亚民间音乐》
教材分析:
“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鉴赏》模块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亚细亚民间风情》中《东亚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东亚的音乐文化。
整个亚洲从音乐文化方面划分为东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几个音乐文化区,每个音乐文化区的音乐都有其绚丽的艺术。
我们国家所在的东亚地区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有历史记载其超过四千年,在几十个世纪期间,东亚人民做出了重大文明的贡献,给以世界珍贵的礼物。
所以东亚音乐作为亚洲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识别各国家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乐器。
2.能辨别东亚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课后小组讨论,了解亚洲其他音乐文化国家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
设计理念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有助。
《亚细亚民间风情》实习老师:汪明指导教师:肖江华实习班级:高中一年级378班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设想本课充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的课标新理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学生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帮助他们建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理解多元文化的关键在于理解的能力,听赏时所涉及的面不在于全,而在于国家与地区的代表性,同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其差异,认识其各自的音乐文化特色与价值。
本课重点选择了亚细亚民间音乐中有代表性的东亚(日本)音乐和南亚(印度)音乐作为探讨的话题,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增进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印度的民间音乐作品,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能随乐哼唱歌曲片段。
2、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聆听与体验东亚和东南亚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2.难点:能辨别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亚洲地图)二、深入展开(一)日本:1.日本文化漫谈2.赏析《樱花》A、随谱哼唱《樱花》B、从旋律特色的角度简介《樱花》①学生谈对《樱花》的感受和音乐的特点。
②师小结:这首民歌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
其调式别具一格,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
它用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曲调和从容不迫的节奏表现了日本人民成群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喜悦心情。
3.听赏日本北海道民谣《索兰调》师:《索兰调》又称《拉网小调》,是日本北海道渔民在捕捞鱼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
这首歌的曲调是在无伴音阶的五声调式(5 6 1 2 3 5)的基础上构筑而成,民族风格颇为浓郁,属于典型的日本“八木节”音乐样式4.小结日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引伸到日本民族的特征)。
音乐特点:拖腔多,悠长缓慢,速度徐缓,节奏较为舒展。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教学目标:1、能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清津浦船歌》、《我们跳喃旺》、《海鸥》、《苏丽珂》等歌曲。
2、能辨别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收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扩大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重点与难点:1、感受与欣赏亚洲有关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
2、辨别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教学准备:1、提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亚细亚民间风情歌曲题材分类以及音乐特点。
2、教师准备图片、音响、音像等有关资料,制成课件让学生更加只管的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亚洲,世界上最大的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颇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能谈谈你们对亚洲音乐文化的认识吗?(生):------(师):插入亚洲地图,并讲解五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所属国家(二)、欣赏音乐《清津浦船歌》:1、学生听《清津浦船歌》属于亚洲那个音乐文化区的歌?《清津浦船歌》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
该地区东临日本海,水产业很发达,是个不冻港和渔业基地。
自古以来,当地渔民唱着各种渔民号子出海捕鱼,与水上作业有关的行船歌、划桨歌、撒网歌、拉网歌、捞鱼歌、收网歌,还有属于远洋号子的远捕归帆歌以及卸鱼歌、庆丰收的风竹谣等。
朝鲜的船歌也是与捕鱼劳动有关的歌曲体裁。
2、学生说出本曲的特点。
音乐特点:节奏悠长,3、老师出示课件归纳朝鲜渔民的特点。
《清津浦船歌》是其中传唱颇广的一首。
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
第一段的节奏悠长,蕴含着渔船摇摆的韵律,曲调明快跳跃、具有歌咏的特点,描绘了清津浦港碧波荡漾,渔船乘风破浪出海捕鱼的情景。
第二段轻松有力,加之富有朝鲜民族风格的捕鱼号子的衬词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朝鲜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停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