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四至第六章复习提纲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

3、风向的判断(右图):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方向标。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地理图册24页,记住)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 一日内最高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 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最大。 几个概念:等温线:

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请看下表。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请仔细参考地图册31—32页或者课本图例)

1、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如南亚的新加坡)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如非洲埃及的开罗和比尔马)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注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我们河源市就是这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一般年降水量小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可达甚至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如首都北京就是这种气候类型。

注意,温带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温带区域的分布最广。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和人种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课本P65页活动题2(计算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并完成题目)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4、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但为什么美国(属于美洲)这些不是非洲的国家会有黑人分布?答:是因为欧洲殖民者发现美洲新大陆,要开发美洲,从非洲掳掠了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所以现在美国的很多黑人的祖先都是当时的黑奴。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和特点

如阿拉伯地区(即西亚和北非)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

欧洲和美洲的人多信奉基督教,如英国和美国等,宗教活动场所是教堂;

东亚、东南亚一些人(如泰国人)信奉佛教,佛教多佛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7、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自然资源、土壤、交通、位置

聚落的形成条件

人文条件:历史文化、宗教、政策

聚落的形成条件了解即可,主要会使用聚落形成条件来进行分析

8、读右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三地为什么能形成聚落?

2、假设你是本地区的城市建设局长,你会选三地中哪个建设城

市?并且阐明你的理由?

答:1、三地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河流)

2、选2.因为2位于河流交叉口,交通更加便利;位置佳,距离1和3都很近,便于人力和物力的集散,方便沟通;平坦的地表更多,比1和3更加开阔,发展空间较大。

9、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现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第六章发展和合作

一、国家和地区

1、世界面积位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世界人口位居前三位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

3、地跨两洲的国家,例如埃及(跨亚非)、土耳其(跨亚欧)、俄罗斯(跨亚欧)。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

1、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例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等。

2、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例如中国。

3、发展中国家经济较落后的原因。

4、名词解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三、国际合作

1、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与他们的职责宗旨、倡导精神。

2、联合国成立时间(1945年)、总部(美国纽约)、基本宗旨(“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五章复习提纲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知识要点与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但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二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 2.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和决定的。 3.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从地区分布看,、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4.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最少的是。 5.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最低的大洲是。 6.从1830年到2011年,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 7.世界人口分布,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疏密程度用表示。 8.人口密度= 。 9.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10.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11.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12.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主要分布在。 13.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14.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有:。 15.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的发展相适应,与相协调。 16.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和三个主要人种。 17.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又有小范围的。 18.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 19.除亚洲以外,洲的黄种人也较多。 20.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 2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22.世界的三大宗教是:、、。 23.目前,世界上有的人是不信教的或是无神论者,还有不到的人是信仰宗教的。 25.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教或教。 26.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27.乡村聚落一般规模,主要有、、等不同的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等工作。 28.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地形;土壤;水源;交通;自然资源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复习提纲

第四至第六章复习提纲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 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 3、风向的判断(右图):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方向标。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4、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地理图册24页,记住)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5、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 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 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 一日内最高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 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 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最大。 几个概念:等温线: 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请看下表。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 (主要掌握下面几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请仔细参考地图册31—32页或者课本图例) 1、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复习进程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阴、晴、冷、热等的变化。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2、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云层越厚。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4、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 越严重。 5、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6、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最热 月出现在1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 后2点(14时)。 7、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从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②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③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8、非洲是最炎热的大陆,南极洲是最寒冷的大陆,寒冷区域最 大的洲是亚洲。 9、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10、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地形雨: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产生的降水。 11、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的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12、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①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②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的东北山麓 13、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1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形地势、纬度位置、人类的活动。 15、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越小。 1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17、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年,产生四季更替现象;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保持66.5°的夹角。 18、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①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章)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四章) 第四章世界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数量:2019年达到60亿;现在每年约增加0.8亿的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以1800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2、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小的大洲是欧洲 年增加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反映人口的增长快慢。 亚非拉国家人口增长快、欧美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P40)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 该地区的总人口÷该地区的总面积 (2)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 (3)人口稀疏区: 干早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寒的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都是不适合人口长期居住 4、世界的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粮食短缺、毁林开荒、草场超载、生态恶化、用水紧张 (2)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足,国防兵力不足 (3)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交通拥挤、治安恶化、用水紧张、就业困难 5、正确的人口观: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五章复习资料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_______较近的_______在_______时间内的 具体状态。 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 3.气候指一个地方_______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_______。 4.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的分析,发布的将要 出现的_______。 5.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 6.气温是指_______的温度,常用______________表示。 7.气候的两个要素:_______和_______ 8.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_______和_______;②空气温度_______到水汽能够______________的程度。 9.(1)对流雨:湿润空气_______膨胀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 成的降雨; (2)地形雨: 湿润空气_______时,遇到_______,沿山坡“爬升”,温度_______,水汽凝结,在_______产生的降水。 (3)锋面雨: 当____空气与____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________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10.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 11.世界雨极是印度的________。 12.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坐标图、________。 1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______、地球的______、______分 布、地表的______等。 14.春分在__________前后;夏至在__________前后;秋分在 ____________前后;冬至在___________前后。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1)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 气温是指,单位是,测量工具是。 2.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南半球气温,大陆上最高,最低;海洋上最高,最低。 4.(1)等温线密集的地方,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2)等温线呈现闭合状,表示有或。 5.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1) (2) (3) 4.2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1) (2) (3) (4) 3.影响世界降水的因素: 4.(1)世界降水的“雨极”——乞拉朋齐 (2)世界降水的“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气温和降水都受的影响 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4.3天气 1.天气: 特点: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天气晴朗;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一般是阴雨区。 3.风向是指 风向标识读,如该图为 4.风力是风强弱的级别,级数越大,风力越强。8级以上的用表示。 4.4 气候 1.气候: 2.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实例: (1)气候:四季如春、全年严寒、终年炎热干燥; (2)天气: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气候的两大要素是和。 4.全球的气候分布(牢记气候的类型与特征) 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温带大陆性气 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寒带极地气候 高原山地高原山地气候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实例: (1)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是气候寒冷。(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3)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 ) (4)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6)一座位于热带的山,山底是热带气候,再往上变成温带气候,再往上变成寒带气候,原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1. 地理概念及基本知识 地理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 两个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球、大陆、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地球 的形状和运动等。 2. 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大陆集中在北半球,主要有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欧洲等;海洋主要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和北冰洋等组成。 3.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扁球体,它的形状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 使地球变形所致。同时,地球还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导致 了昼夜交替,公转导致了四季变化。 4. 地球的纬度和经度 地球有五大纬圈和经度线,用来标示地球上不同位置的地理坐标。 纬度线是指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划分,0°为赤道,90°为南北极圈;经度 线是指由英国伦敦出发,经过0°经线,东经和西经都是180°。 5. 地球的蕴藏资源

地球上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矿物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矿物资源是指地球内部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 6. 大地形特征 地球表面存在着各种大地形特征,包括山脉、平原、高原、丘陵、河流和湖泊等。山脉是指地表上具有明显的山川状地形,平原是地势平坦的地区,高原是指地势较高且相对平坦的地区,丘陵则介于高原和平原之间。 7. 气候和气温 气候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平均状况,包括气温、降雨量、湿度、风向和风速等。气温指的是空气中的热量状态,它受地理位置、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8. 自然灾害 地理环境的变化常常导致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台风和干旱等。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人们应该重视防灾减灾的措施。 9.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中国地跨亚欧大陆,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边界线。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广阔的平原和丘陵地带。此外,中国还拥有多样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1.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1.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大气对地球上的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直接影响。 1.2 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及原因 地球大气层温度随高度不同而变化,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特性。 1.3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包括气温、湿度、行星辐射等都对人类有很大影响。 2. 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2.1 水资源的构成及分布 地球表面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对不同地区的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3. 地球运动与时间

3.1 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一天的起始和结束,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3.2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交替和昼夜变化,影响着农业和人类的生活习惯。 第二节我国的自然环境 1. 我国的大气环境 1.1 我国的大气环境特点 我国的大气环境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气候类型。 1.2 大气污染和防治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相关的防治措施不可忽视。 2. 我国的水资源 2.1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 我国水资源不均衡分布,南水北调工程等水资源调配工程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有重要意义。 2.2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我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压力,有效保护水资源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我国的气候 3.1 我国的气候分布 我国的气候分布多样,从而影响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方式。 3.2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工业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1 工业活动产生的大气污染 工业活动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 1.2 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 各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对减少工业大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2.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2.1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同时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2.2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引发的土地开垦、水土流失等问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知识点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1.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 描述:阴晴、风雨、冷热。 特点:多变的 2.卫星云图: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可以真实地反映云层的厚薄、云雨区域的范围。 白色表示云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天气符号:冰雹、雾、霜冻、浮尘、扬沙、沙尘暴等。 4.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十字箭头。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 5.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健康有利。空气质量级别共五级,一级最好,五级最差。(见课本P61)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 人为因素: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来表示。 2.气温的测量(步骤见同步P46) 工具:百叶箱、温度计 观测4次:2时、8时、14时、20时。 3.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或午后2时),气温最低(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气温年较差: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4.气温的差异

世界气温差别可以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为低温中心。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5.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a.等温线大致延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 c.受海陆分布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和差异 1.降水: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特点:降水既有季节变化,也有空间差异。 2.降水的测量 工具:雨量器、量杯 3.降水的季节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全年多雨:赤道附近,全年降水都很多(每月都大于100毫米) 夏季多雨: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夏季少雨: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全年少雨:全年降水都很少,主要位于内陆和极地地区 常年湿润:各月降水相差不大,雨量适中(每月50毫米左右) 4.降水的空间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a.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极地地区降水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c.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指某一个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具有相对稳定性。 2.气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3.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复习要点归纳:居民与聚落

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复习要点归纳:居民与聚落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 ,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复习要点归纳:居民与聚 落 ,让我们一起学习 ,一起进步吧!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 ,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 隶 ,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缺乏。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

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 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 ,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 ,先有乡村聚落 ,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效劳业等工作。 ④目前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聚落分布比拟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 ,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 ,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 ,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方案和小目标 ,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 ,

XX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复习要点(人教版)

XX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复习要点(人 教版) XX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复习要点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XX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它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在减少。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人口的疏密程度可用人口密度来表示,其计算公式是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总数。例如:四川面积48.5万千米2,人口约为8800万,其人口密度为8800万÷48.5万=181人/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四大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

过多所带来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饥饿贫困,资源缺乏,环境恶化等;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缺乏,国防兵源不足,养老困难等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三大人种:黄种人集中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白种人集中分布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欧洲及北美洲。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0、世界的三大宗教:信仰人数最多的是基督教,该宗教形成于亚洲,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该宗教被中国称为回教和清真教,第三大宗教是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1、聚落:聚落不仅是人们居住地,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分类: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不同聚落的生产活动:乡村聚落:农村→耕作、牧村→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与第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复习提纲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2010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70亿。 2、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增长速度用自然增长率来衡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0 表示人口增加; 自然增长率=0 表示人口不变; 自然增长率<0 表示人口减少. 3.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 4.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大洲:非洲、拉丁美洲. 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5、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①概念: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②计算公式:人口密度= 6. 世界人口分布 “四密”: A 亚洲东部 B 亚洲南部 C 欧洲 D 北美洲东部 分布特点: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气候适宜。(自然因素) 分布原因:①地形:平原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位置:中低纬度,沿海。(自然因素) ④经济:工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人文因素) “四疏”:人口稀疏区:(括号里为稀疏原因) E(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F(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H(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G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7、人口问题 )该地的面积(平方千米该地的人口数(人)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环境方面:环境污染加剧等 2、资源方面:人均资源减少 3、社会方面: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4、经济方面:饥饿贫困等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①人口老龄化②劳动力短缺③国防兵源不足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世界三大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分为三个主要人种:(理解) 2、三大人种的分布: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一、六大语言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原因).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分布 1 (1) (2)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宗教,它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3)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它的宗教建筑称为清真寺。 (4)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是泰国的国教。佛教的宗教建筑是寺庙.

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五章地理知识复习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二、天气符号:P58 会识别:台风;沙尘暴;晴天;雨;雪;阴天等 三、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下雨的可能性越大。 四、天气预报:报气温和降水;中央电视台: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五、天气与气候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节降水 一、气温 1、概念与单位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

C南半球等温线平直;D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P61) (2)一月平均气温分布(最冷月);七月平均气温分布(最热月)(P62、P63) (3)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大陆;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洲 3、气温的测定:一日4次;日均温(除以4),月均温(除以月天数), 年均温的计算(除以12) 三、降水 1、降水的条件:三方面:水汽;气温下降;有凝结核 2、降水的类型及区别: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 3、降水量的测定:月降水量和年降水量(计总和) 4、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A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5、世界的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降水类型:地形雨)、夏威夷群岛卡维金尼山; 撒哈拉沙漠 6、气候资料的统计方法 (1)表示方法:横坐标表示时间,左侧纵坐标表示气温,右侧纵坐标表示降水量

(2)绘制过程:先描点,画光滑的气温曲线,再画逐月降水量柱状图 (3)分析方法:A看气温最高月与最低月及其气温值和年温差 B看降水逐月分布情况、季节分配情况、总降水量情况 (4)特殊值:热带:全年T >20度(16度) 亚热带:最冷月T>0度 温带:最冷月T<0度最热月T>16度寒带:最热月<5度 多雨:月R>100MM 适中:月R=50MM左右少雨:月R<30MM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5个) 一、地球的形状即纬度位置 太阳高度角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变小——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比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知识梳理与复习

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知识梳理与复习 知识要点一:人口与人种 1.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 ) A.人口出生率决定的 C.人口死亡率决定的 C.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D.出生人口数决定的 3.某市域面积为3000平方千米,人口为75万,则该市人口密度为( ) A. 2.5人/平方千米 B. 25人/平方千米 C. 250人/平方千米 D. 2500人/平方千米 4.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比较稠密的是( ) A.干旱的沙漠地区 B.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C.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D.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5.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A.劳动力充足 B.住房紧张 C.荒地开垦 D.森林种植面积扩大 6.下列问题中,由人口增长过慢造成的是( ) A.饥饿贫困 B.自然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 C.交通拥挤 D.失业人口增加 7.划分人种的主要依据是( ) A.人体体质方面的特征 B.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C.语言文字 D.分布地区的大小 8.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 9.下表为2000年底世界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1)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总数最少的大洲是。 (2)各大洲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3)从表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是,其次是。 10.下列属于白色人种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头发卷曲,鼻子低而宽 B.肤色、眼色、毛发色均较浅 C.头发黑而直,面庞扁平 D.嘴唇厚,体毛少 11.目前,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所带来的人口问题已非常严峻。对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城市人口比重 B.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四章复习提纲

2019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四章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1.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平方千米 4.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纬度:中低纬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地形:平原、盆地海陆:沿海地带 5.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6.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环境方面:大气污染、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2)资源方面:资源短缺。(3)社会方面:就业困难、住房紧张、教育、医疗等问题。 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过少、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

化、国防兵力不足。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8.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9.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黄、白、黑三种,混血人种。 10.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11.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2.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 13.阿拉伯语:流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14.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教徒被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