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9.84 KB
- 文档页数:2
探析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发布时间:2021-04-06T10:45:30.070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作者:黄丹丹[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着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挑战。
为此,部分城市以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成立开发新区。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广西有限公司黄丹丹 53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着推进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挑战。
为此,部分城市以发展地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成立开发新区。
近年来,城市开发区面临的技术与资金制约大大缓解,取而代之的是土地资源瓶颈。
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且区位较好的土地资源供应紧张。
如何利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有效评估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从而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引言时代的进步,高科技的引领加速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建设,为我国整体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贡献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新时代背景下,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以及人口增长都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集约利用。
1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最佳方式。
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主要集中于集约理论、评价方法体系的建立及集约程度的分析3方面的研究。
国内对于城市土地集约的研究主要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理论,顾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等约束因素建立土地集约理论体系。
对于评价方法体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方法,二是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梁广珍;孙艳磊【摘要】该文在综合分析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土地利用结构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影响,提出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建议.【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7【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区【作者】梁广珍;孙艳磊【作者单位】通化市国土资源局,吉林通化134002;通化市国土资源局,吉林通化13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当前,开发区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集中区域,其土地利用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既是开发区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础,也是其科学发展的前提。
我国自2004年以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文件,特别在《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评价,以促进对开发区土地进行节约集约利用。
基于以上政策和文件要求,国土资源部于同年下发了《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5号)文件,标志着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全面开始,要求评价成果原则上应每两年更新一次。
尽管目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评价模式,但其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仍需要完善,特别是评价体系中关于土地利用结构的部分,选取指标较少,评价层次单一,不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及集约利用水平。
因此建立以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为基础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既能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真实水平,亦能够为今后开发区的扩区升级、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等方面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价值。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以符合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土地资源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之一,而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开发区更需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因此,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适用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并探讨其应用。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开发区土地管理和规划特点,考虑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效益等因素,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应用。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综合分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 探索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及土地利用效益等要素,并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3. 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4. 选取典型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5. 探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应用。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将提出一种适用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客观评价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情况,并为开发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研究创新点在于:考虑开发区土地管理规划特点,构建了适用于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应用,为开发区土地管理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五、论文的结构安排本论文的结构将分为以下几部分:1. 引言: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步骤;2. 文献综述:回顾和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 理论框架和方法: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4. 实证分析:选取典型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5. 应用研究:探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的应用;6.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指出不足之处,并对模型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2023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1. 介绍2023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是对各个开发区在土地使用上的效率和益处进行评估的重要项目。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土地资源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决策者们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2. 评估指标在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时,需要考虑一系列的指标,如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经济效益、土地资源保护等。
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一个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效率和益处。
3. 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进行评价项目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土地利用结构:主要指土地的不同类型(如农田、建设用地、林地等)在总体土地利用中的比重,了解各种类型土地的利用情况,以便调整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土地利用强度:即单位面积土地所承载的经济价值或生产能力。
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地的利用强度进行评估,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土地经济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包括土地价值提升、农业产值和工业产值等,从经济角度考量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 土地资源保护:评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4. 个人观点我认为2023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估项目。
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评价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各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结2023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评价项目。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情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各地开发区能够重视这一评价项目,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集约利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开发区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其集约利用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统一评价标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制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一、评价目标1.量化化土地利用程度:通过评价,量化化开发区土地紧凑利用的实际程度,明确各类用地的利用效率。
2.规范开发区土地利用:明确各类土地利用的功能定位及合理用地结构,确保土地资源尽在有效使用中。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评价,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引导开发区合理开发土地,避免浪费和环境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1.土地利用率:评价土地的紧凑程度,即单位面积内的土地利用面积。
可通过计算开发区不同类型土地的总利用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得出。
2.用地结构合理性:评价土地各类用地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划要求。
建立合理可行的用地结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用地、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
3.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性,包括土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4.土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地环境质量是否达标,包括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5.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土地利用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审批、用地监管等方面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三、评价方法1.数据调查与收集: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收集,包括土地利用面积、用地结构、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数据。
2.数据分析与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土地利用率、用地结构的合理性、资源利用效率等评价指标。
3.问题识别与改进: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4.评价结果公示:将评价结果及改进意见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公开听证,充分保障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实证研究摘要集约利用土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处理经济建设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研究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评价方法这一核心环节,并将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2种典型评价方法应用于实例,展示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的全过程,分析了2种方法的原理、特点,提出了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建议,可供今后同类研究参考。
AbstractIntensive land u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build the conservative-minded society,and also it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cu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which is the core aspect of intensive land us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zone,the two typical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examples to show the whole process of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se. In the end,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wo methods were analyzed,andsuggestions that evaluating the intensive land use with different methods were offer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ture similar studies.Key wordsintensive land use;evaluation method;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empirical study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由于发展和建设必然需要,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来加快推进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用地也会包括一部分耕地的占用,但一些地方用地观念落后,使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被浪费,一味着眼于占多地、占好地、新占地,对土地盲目粗放利用。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摘要:自从经济开发区设立以来,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十多个年头。
在经历了一次次地发展之后,土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强,为了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研究,找出更加符合开发区发展的方式,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1.引言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也是带动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它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出现了开发区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存在仅仅注重招商引资,而不对已经进来的商家有所规划的问题。
这样造成了开发区土地极大的浪费。
此外,还有产生城市建设用地被占的现象。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研究。
下文,笔者将针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整改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点自己的见解。
2.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评价概述2.1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是相对于土地粗放运用而言的一种土地运用的方式。
它具体是指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技术、资本等,从而在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回报。
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
在人地关系紧张的现在,对土地进行集约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可以缓解人多低少带来的土地危机。
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属于土地集约运用的一个分支。
它是城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土地的缺少而引发的问题。
由于我国系统的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所以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2.2土地集约运用评价2.2.1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土地集约引用评价机制是指在土地集约运用之后,通过土地集约运用关于土地运用的相关规定,对其运用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找出更为有效的土地利用的方式。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将土地分成不同的区域,选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评价,借助其他的科学计算出土地的集约率,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2.2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评价的重要意义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评价在开发区土地的运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郭敏【摘要】在梳理国内文献基础上,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进行了溯源与辨析,系统地概括了国内学者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权重、理想值确定及综合评价的主要思路与方法,对评价工作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未来发展趋势.【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58)001【总页数】6页(P5-9,14)【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作者】郭敏【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江西财经大学生态经济研究院,南昌 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2开发区自1984年首次创建,现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是开发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然而,由于缺乏适当的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结构趋同、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等弊端。
对开发区进行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可为解决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决策水平有重要意义。
国家也十分重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制定发布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下文简称《规程》),提出了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并分别在2009、2014年对《规程》进行了修订。
2000年至今,国内学者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富成果,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提炼总结出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提供借鉴。
1 土地集约利用溯源与辨析土地集约利用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其理论观点最早来自李嘉图(David Ricardo)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土地利用的研究,是指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通过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使用各种技术与管理方法,实现最大的产出的生产方式。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芦杰发布时间:2021-07-28T06:39:59.118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1年6期作者:芦杰[导读] 在我国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对土地集约的利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详细阐述了相关学者对于土地集约指标体系的制定以及综合评价,针对评价工作进行深刻的总结,最后,在明确指出集约利用体系目前存在的状况。
本文主要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并给予相关建议,为我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芦杰江苏金宁达房地产评估规划测绘咨询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36摘要:在我国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对土地集约的利用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详细阐述了相关学者对于土地集约指标体系的制定以及综合评价,针对评价工作进行深刻的总结,最后,在明确指出集约利用体系目前存在的状况。
本文主要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并给予相关建议,为我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资源利用;评价研究;进展;展望引言:自我国首次建设开发区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促进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更为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
由于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是开发区存在以及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以及政府导向,确保在土地资源科学合理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存在的价值。
由于在土地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较大的问题,例如,功能定义较为模糊,结构类型较为相似等弊端。
想要解决这种现状,就要对开发区进行土地科学合理的集约利用评价,为解决土地资源相关问题提供有效凭证,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集约措施,进一步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决策水平。
1.土地集约利用分析严格来讲,土地集约利用并没有较为清晰的理论,其相关理论自造源自古典政治经济学,本来的目的是指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详细来讲,就是一定的面积内投入更多的生产力,进一步提升生产方式,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价值。
紫金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朱秋芳,赵寒冰*(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0)摘要利用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紫金经济开发区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并结合紫金经济开发区实际情况提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和措施。
研究表明,紫金经济开发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塑胶制品和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纺织,服装的发展。
提出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特尔菲法;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24-14718-02作者简介朱秋芳(1985-),女,广东梅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E-mail :415844607@qq.com 。
*通讯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E-mail :lzuzhb@163.com 。
收稿日期2011-05-16开发区是指经过国家或省级政府科学规划论证和严格审批,为吸引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而设立的经济区域,是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效方式。
各类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的集聚地,应该体现土地利用的集约效应,单位面积的资金集聚度和产出率应该大大高于其他地区[1]。
中国从1984年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开发区事业蓬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扩大出口、培养人才、改革试点和服务母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果;在对外发挥窗口作用、对内发挥辐射作用等方面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随着开发进度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开发区用地铺张、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小规模开发区数量多、布局不合理、土地产出率低下等问题,开发区的土地数量集约利用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开发区土地利用扩展程度和扩展方式。
可以通过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认识并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国开发区土地持续利用管理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以及解决中国农村土地城市化、城市土地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土地利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2]。
通过对开发区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的调查和研究,建立开发区集约利用的量化管理指标,实现对不同企业土地集约利用度的定量认识。
经济开发区是中国各类开发区的主流,紫金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探讨其不同行业的土地集约利用,不仅对同类开发区产业调整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其他类型开发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指标选取与评价方法1.1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确定开发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土地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约束条件、程度和效率、利用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2],选择适合于开发区的指标。
用土地供应率和土地建成率来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用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来衡量土地利用强度;用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衡量产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
同时运用特尔菲法,利用这3个指标衡量土地集约利用度,最终实现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定量评价。
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2评价方法和原则1.2.1评价方法。
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通常采用技术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2种方法。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主要根据具体行业的工艺生产流程来评价项目的必要用地量,该方法技术上有依据,针对性强,单位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相对较高,但专业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难以在短期内完成。
而且采用此方法必须以行业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但这些规范往往比较注重技术因素,对于土地集约利用问题考虑的较少,故评价的结果常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目标有一定差距[3]。
统计分析方法是在对不同项目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确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模的项目所需的必要用地量、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投资强度,据此评价项目用地集约利用状况。
该方法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需要有大量的样本资料作为基础数据。
笔者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紫金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的。
表1紫金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项目项目权重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土地利用程度0.30土地供应率0.47土地建成率0.53综合容积率0.27土地利用强度0.42建筑密度0.22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0.29工业用地建筑系数0.22产业用地投入1.00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0.49产出效益工业用地产出强度0.511.2.2评价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要求行业分类必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对应,不需要很强的行业技术知识;指标要求应与目前紫金工业建设项目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相衔接,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绩效管理和土地供应的需要。
(2)因地制宜原则。
指标编制一方面应从紫金开发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评价指标的理想值和权重值应该充分体现紫金经济开发区的特色,与指标编制的目的一致,有利于提供工业建设项目集约用地水平;另一方面应根据不同行业来确定控制指标值,充分反映行业土地集约利用条件的差异。
(3)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值尽可能反应不同行业建设用地发展趋势,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2评价内容2.1评价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开发区内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土地利用状况,制作大量的电子表格汇总行业数据,利用特尔菲法对8个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专家责任编辑俞洁责任校对李岩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24):14718-14719打分,确定其权重,得出其土地利用集约度。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为ECLi =∑U1ˑWi式中,ECLi 是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综合指数;U1是某评价项目数值;Wi 是该评价项目权重值。
其中,Ui=∑V1ˑwi,Vi为某评价指标值;wi是该评价指标权重。
2.2评价单元内代表企业的选取代表企业是典型示范工业用地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企业,其选取时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①按照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状况和建设状况等方面具有工业、企业的代表性类型和支柱产业,能反映紫金经济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状况;②基础资料容易收集;③投产时间较早,土地利用较为成熟,并且年销售额在100万以上的企业。
所选取的代表企业如表2所示。
表2紫金经济开发区不同行业选取的代表企业企业名称行业类别所属行业地类面积hm2历年固定资产投资万元/hm209年工业总产值万元/hm2金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橡胶橡胶制品业0.33800900东晟纸箱厂纸制品造纸及纸制品业0.44340295新基眼镜五金配件有限公司机械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061800036000嘉毅针织有限公司纺织纺织业0.6900674鸿溢制衣厂服装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1180155恒冠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橡胶塑料制品业0.236002310祥耀电子有限公司通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460480友联电子有限公司电子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510408永进制品有限公司金属金属制品业金属制品业0.8335002050紫金松香厂化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784203053评价结果与分析紫金经济开发区大多数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综合指数值为0.30 0.69,工业用地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各个行业集约度相差较大,其内部可供挖潜的大小和方向也不同。
在选取的10个企业中,塑胶行业是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最高的行业,达到0.69;其次是电子、机械和通讯设备行业,土地集约;土地利用集约度最低的为化工业,仅为0.30,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土地利用集约度。
从紫金经济开发区的10家代表性企业分析,机械产业占最大比例,将近达到50%。
这些大型工业、企业的厂区占地面积较大,土地利用率较低。
同时由于机械等大型设备或精度方面对厂房和场地有特殊要求,只能建设单层厂房并要求一定数量堆场,其建筑容积率偏低,用地效益不高。
从长远看,生产机械的企业内部挖潜强度潜力很大,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从而提高用地效益。
塑胶行业土地利用率将近100%,容积率达到1.8,可见在塑胶企业内部土地利用的效率很高。
同时其拥有较高的投入,地均投入也是这10个企业中最高,产出达到6152万元/hm2,是化工行业产出的20倍。
表3紫金经济开发区工业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行业容积率建筑系数∥%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橡胶2.4081.000.69电子1.8080.000.67机械1.9468.100.57通信1.9082.200.53金属2.7187.800.46纺织2.2584.900.40服装1.8083.700.38纸制品0.5242.100.36化工0.9067.500.304建议改变紫金开发区工业用地土地低度利用的方式,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最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与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建议开发区工业、企业用地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加快园内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建设,向主导产业如塑胶制品和电子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倾斜,提高土地产出效益;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企业经营方式,促使其内部挖潜,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同时优化内部结构、发展横向企业群、充分利用规模效应,提高用地强度、工业容积率和产业集聚度;③加强供地后的监管工作,对没有达到工业用地控制指标的企业,进行责罚和整改。
参考文献[1]龙花楼,蔡运龙,万军.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0,55(6):719-728.[2]许数辉.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67-69.[3]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22-27.(上接第14717页)4讨论随着国土资源部信息国土工程的推进,“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规划与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也为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用RS、GPS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空间信息和GIS技术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即“两只眼睛,一个大脑”有机结合,将实现对信息实时、整体、动态地管理。
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为我们进行的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带来了方便。
同时,也给我们利用基于“3S”技术的土地资源高效调查带来了便于实施与更准确可靠的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1]关履基,汤金明.遥感技术应用与应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195-198.[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R].2006.[3]李永丰,汪冰,徐之俊.3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测绘技术装备,2007(2):30-32.[4]百度百科.抽样调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8376.htm.[5]宋新民,李金良.抽样调查技术[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85-197.[6]吴健平.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遥感调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18.9174139卷24期朱秋芳等紫金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