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专题15 专题高效整合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5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五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导学案人民版(1)原因:①根本原因:②具体原因:③直接原因:1、经济危机造成大萧条大恐慌(2)实质:(3)特点:①②③④⑤(4)影响:①经济:②政治:背景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改革4、临危受命的罗斯福入主白宫目的:(1)直接目的:(2)根本目的:概况 1、第一阶段:1933年3月至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2、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工农业生产内容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罗斯福(1)新政(2)特点(3)(4)(5)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作的局部调整结果1、积极:(1)渡过危机:(2)维护民主:评价(3)改变生活:(4)创新体制:2、局限:1、资源配置方式:2、国民收入分配: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产业结构调整:4、经济增长模式:【重点阐释】1、如何理解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自我完善与调整?⑴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和垄断组织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第一次调整。
它既调整了生产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
⑵从所有制来看,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一定限度的国有化。
⑶从阶级立场的角度看,罗斯福新政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农民的措施,但归根到底是牺牲资本家的一些眼前利益来维护其长远和根本利益。
⑷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2、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⑴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⑵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认读导引]一大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两大主题: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外交发展的曲折历程。
三大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新中国政协制度的发展历程1.建立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其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2.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和发展,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3.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曲折1966-197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5.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的区别与联系1.改变的是心态,不变的是姿态1949年,新中国遭到西方各国的孤立和遏制,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打破外部封锁是当时形势的迫切需要,获得外交承认则是开展对外交往的前提。
60多年后,中国与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加入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友好往来。
2.改变的是政情,不变的是政策1949年,新中国的对外交往受到国际形势的制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外交上奉行“一边倒”,即使如此,在中苏关系最密切的时期中国也没有在国家主权独立、政策立场自主问题上向苏联让步或唯苏联马首是瞻。
60多年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主张“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与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携手合作的同时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目录CONTENTS@《创新设计》第4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01020304中外纵横比较类材料解析题程汉大: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马克垚:罗马法的影响及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罗马法影响;自然法精神;古代中西方法律体系等考点一 废雅典民主政治考点二 罗马法自主学习2.如何理解古希腊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1.古希腊在社会环境方面的特征是:实行独特的( )体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公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极强的参政意识。
答案 这里的人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公民把城邦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
城邦3.梭伦时期的四百人议事会和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议事会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1)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 ( )A.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B.前者对所有公民开放,后者基于等级选出C.前者基于血缘部落选出,后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2)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是在 时期。
C克利斯提尼4.在梭伦改革措施中,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最重要内容是 ?因为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推动雅典由贵族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变。
[选择]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C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5.[材料] 陶片放逐法(也称贝壳放逐法)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
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缸中。
如某人得票超过6000,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
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6.伯利克里对从政颇为谨慎,“伯利克里有钱,出身好,又有许多极有影响的朋友,但他总怕被放逐,所以一直不肯从事政治活动,只在行伍方面当一个奋不顾身的好样的军人。
后来,阿里斯提德去世,地米斯托克利被放逐,客蒙又长年累月被军旅生活绊住,留在国外,伯利克里这才投身于公众的事业”。
专题框架构建【认读导引】 一大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两大阶段:先秦家国同构与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大线索: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制度的演变。
一、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演变过程、趋势、本质专题纵横拓展纵向贯通2.历史影响(1)积极方面①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专题纵横拓展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①经济上,其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人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考题例证1】明朝万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的争执长达十余年,最后索性三十年不再上朝,内阁出现了“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部、寺大官十缺六七,史称“万历怠政”。
这反映了当时( )A.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激化B.君主专制出现弱化趋势C.内阁对皇权制约的强化D.政治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专题纵横拓展【解析】 D 据题干可知,“万历怠政”带来朝政的混乱,本质上暴露出专制政体下人治的弊端,故选D项。
明朝初年,朱元璋已经废除丞相,故A项错误;万历皇帝因为个人原因不理朝政,不能反映出君主专制的弱化,故B项错误;内阁权力来自皇帝,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故C项错误。
专题纵横拓展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