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食动物科学》对优秀稿件实行数字优先出版通告
- 格式:pdf
- 大小:486.65 KB
- 文档页数:1
84《中#草食&'()》征《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主要刊登包括牛、羊、马、骆驼、鹿、兔、鸭、鹅、驼鸟、鱼等在的食动物的科研和科技。
国畜牧科技、业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诚征原论文,征稿栏包括、与生、与、与牧、、综与论。
对有重大创新的首发性文稿,本刊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发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减免版面费且从优寄发稿酬。
1.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文稿主、论、数据,文的文稿文、中文摘要、1.1要文要、明了,概括全文,中文20,英文题名应与中文1.2摘要摘要评论,也评价,要人,本文的主要、、化学结构式、的号摘要。
1.3选取3~8组为,间用分号“;”分隔。
1.4正文要求(1)正文所有各级标序号均阿拉伯数,左顶格排,格式如:1(大标题)一级标题,1.1(大标题下面的小标题)二级标题,1丄1(小标下的标题)三级标,依次类推。
(2)在正文中凡是阿拉伯数示的均阿拉伯数文中外文用印刷体书写、大小写、正斜体和文种应标计单位国家定计单位。
(3)、当具性”,内容要与文字重复排斜体的文字母应在其下划直线。
1.5参考文献论文中所列参考文献按论文中标引的序码(序码在论文的相位置的右上角方括号标出)排列。
参考文献的,3人以上,需列出前3人,后加“等足3时全部列出。
其格如下:(1)著:[序号h•书g M].版次(版标出版:出版,出版年:起止页.(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期刊名称(外文可缩写,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期):起止页.(3)学位论文:[序号h.:D].保存保存-单位,年份.(4)论文集:[序号h.:C]〃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出版年:起止页.1.6作者简介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历及研究方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 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其前身为《中国 养羊》《草与畜杂志》《中国草食动物》。
杂志于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 摘》(CA )收录,曾荣获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学术期刊二等奖、第 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 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库(CSCD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 库(CAJCED )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的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核心 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 库(CJFD )》《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台湾 《CEPS 中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来源期刊和收录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主要刊登包括牛、羊、马、骆驼、鹿、兔、 鸭、鹅、驼鸟、鱼等在内的各种节粮型草食动物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成 就。
主要栏目包括:遗传育种,繁殖与生理,营养与饲料,草地与牧草, 疾病防控,专论与综述。
主要读者和服务对象是从事动物养殖和饲草料科 研、教学、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级科研、教学、生产人员及广大养殖专 业户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码,彩色封面,每期 定价8.00元,全年48.00元,逢双月1日出版。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62-1206/Q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3887,邮发代 号:54-57,国外代号:BM 5133。
全国邮局和本刊编辑部均可订阅。
中计飒*刊收最证书第三届錮优撤鱗權(1997^2001)中国农学会rh I ?肛收录证书经过多顶学术抵标绦合评定及阿行多位&家评议推芥,贵刊被 收滾为何家科找部“屮恫科技论文览计源期冋” {中何科技核心期 刊》.特颁发此证队中国科匍£溯严I究所。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公布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
育优秀作品评选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0.03.19
•【文号】农办科[2010]12号
•【施行日期】2010.03.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关于公布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
作品评选结果的通知
(农办科[2010]12号)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举办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征集推介活动的通知》(农办科[2009]12号),农业部、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征集推介活动。
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各部门推荐作品280余件(本、册、套、片),通过专家初审、复评和终审,最终评选出了100件优秀作品,其中科普图书54件、科普美术作品17件、科普音像制品29件(详见附件)。
附件: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名单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
附件:
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科普图书名单
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美术制品名单
首届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优秀作品-音像制品名单。
• 380 -浙江农业学报第33卷第2期《浙江农业学报》投稿须知《浙江农业学报》—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 SC D)核心库来源期刊,R C C 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大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英国C A B文摘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农学会联合主办。
主要刊登涉农各学科领域具有原创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及综述,常设栏目有:作物科学、动物科学、园艺科学、植物保护、环境资源、食品科学、生物系统工程、农业经济与发展等。
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1投稿方式请登陆本刊唯_官方网站h ttp://w w w. zjnyxb. cn/C N/volum n/hom e. shtml,点击左侧的“作者投稿”,按提示步骤操作(对于首次投稿的作者,请先注册)。
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并人库以后,系统会自动发出一封收稿回执。
如未收到,请及时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联系电话**************;88923181。
E-mai l:Z jn y x3@126.C O m。
请勿一稿多投。
投稿时,请注意上传W ord文档,无需提供P D F文档。
对于图件、含有原始数据的E x ce l文件或其他文档,可统一压制成压缩包,以附件形式上传。
投稿文档格式详见网站《论文格式》。
本刊在稿件录用之前,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或初审费,作者谨防上当。
2投稿约定作者所投稿件应为国内外尚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论文,不涉及学术不端行为。
在向我刊投稿期间,作者不得将稿件同时投往其他期刊。
部分稿件可能外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请及时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来稿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无涉外保密内容。
多作者稿件,投稿前务必征得所有作者同意。
否则,一切责任和损失均由作者自行承担。
稿件经审定拟刊用,全部作者需按署名顺序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书,并在缴纳版面费时上传至网站。
来稿在本刊发表后,论文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即转让本刊编辑部,其版权为《浙江农业学报》所有。
第40卷第1期及配种、产羔、哺乳等生产期间,加强补饲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补充,是提高羊毛细度均匀度的有力措施[19]。
杜湖F 1羔羊的羊毛品质与湖羊相比,在长度和细度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但其肉用性能的提高适应了当前养羊业的市场需求[9,21]。
4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杜湖F 1羔羊的生长发育和羊毛品质的分析,确定了该杂交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体尺,通过比对发现其较湖羊在体尺上有明显的提升,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但在羊毛生产上较其他品种并无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1]赵有璋.羊生产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9-56,115-116.[2]耿荣庆,常洪,孙伟,等.湖羊起源及系统地位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30(3):21-24.[3]肖玉琪,钱建共,张有法,等.湖羊不同杂交组合产肉性能的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3,38(2):36-37.[4]黄国兵,刘小鹏,徐金云,等.湖羊杂交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5(22):10-12.[5]徐小波,王公金,花卫华,等.湖羊、小尾寒羊与肉用杜泊羊杂交试验[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9(2):45-50.[6]施会彬,王玉琴,吴至博,等.澳杜湖杂交绵羊生长发育性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 ].畜牧与兽医,2019(51):1-6.[7]施会彬,王玉琴,何翁潭,等.萨杜湖杂交羊生长性能、羊毛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J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2):404-413.[8]张琴,马世林,杨磊,等.澳洲白绵羊和黑杜泊羊与湖羊杂交试验初探[J ].畜牧兽医杂志,2019,38(1):26-28.[9]陈亮,刘建国,王毅.中草药添加剂对杜湖杂交F 1代羔羊肉品质及风味化合物的影响[J ].畜牧兽医杂志,2019,38(2):26-29.[10]梁新亮,王丽,谢云龙,等.西北高寒牧区不同湖羊杂交组合后代生长模型分析[J ].草业科学,2018,35(12):3004-3012.[11]杨凤.动物营养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19-320.[12]张永东,王磊,严天元,等.澳洲白羊、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效果研究[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34(6):10-12.[13]潘晓荣,陈广仁,王晓平,等.澳洲白、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湖羊杂交试验研究[J ].甘肃畜牧兽医,2017,47(10):113-114,119.[14]潘林香,王金文,魏述东,等.鲁中肉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 ].现代畜牧兽医,2018(12):24-28.[15]王绿叶,崔保国,吉帅,等.舍饲滩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36(10):20-22.[16]庄诗家,王峰,石国庆,等.绵羊角蛋白中间丝I 型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羊毛性状的关系[J ].江苏农业科学,2009(5):216-218.[17]赵有璋.现代中国养羊学[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38-721.[18]牛春娥,郭天芬,高雅琴,等.不同饲养方式对羊毛丛匀度影响的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2008,29(6):53-55.[19]侯广田,古丽格娜.羊毛饥饿痕研究概况[J ].草食家畜,2002(3):12-15.[20]王玉琴,韩文晶,程长伟,等.引种湖羊被毛的主要特性研究[C ]//2014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兰州: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121-123.[21]王玉琴,田志龙,施会彬,等.湖羊肌肉营养成分及肌纤维组织特性研究[J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8):2867-2874.研究简报85。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年
3分析与总结
肉类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肉类食品的安全隐患之一,酒泉市作为甘肃省养羊大市,羊肉制品在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有较大比例。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频发的食品中毒事件已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酒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每年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了检测与分析[4-6],但收集的肉类制品数量较少,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次研究以酒泉市市售羊肉制品为研究对象,检测该地区2015—2017年羊肉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结果表明,被检测的羊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8.95%),沙门氏菌次之(2.78%),副溶血性孤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均较低,分别为1.45%和0.85%,未检测出大肠杆菌O157:H7。
该结果与杨菁等[2]调查结果一致,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且存在于人类和畜禽体内,导致该病菌在羊肉制品中检出率较高。
但沙门氏菌作为一类重要的人畜共患性细菌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肠道疾病,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7],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力度,以减少羊肉制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几率。
从总体上看,2015—2017年3年中以2015年羊肉制品中致病性细菌检出率最高,为24.05%,这可能与调查的样品种类和数量有关,但笔者认为这主要是近年来酒泉市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提高了羊肉制品相关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对食源性
致病菌的关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羊肉加工处
理过程中食源性细菌污染的几率。
通过分析不同羊肉
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差异,发现生肉检出率
最低(5.67%),油炸肉和腌制肉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8.65%和24.51%,这是由于在肉制品加工处理和储存过程中,其受外界致病菌污染的几率也相应提高,因
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在肉制品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
中保证低温环境,同时对相应的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
或灭菌,从而降低致病菌的污染几率。
参考文献
[1]吴平芳,贺连华,石晓路,等.深圳市生肉食品6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7):989-991.[2]杨菁,范璐,国译丹,等.2010—2016年云南省肉类制品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10):3893-3897.
[3]王安礼,马国柱,李雪梅,等.陕西省市售肉与肉制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9):2278-2280.
[4]李燕,郭华荣,高银平,等.酒泉市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
测与结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32-134.
[5]李燕,鲁浩斌,高银平,等.2010—2012年酒泉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113-114.[6]高银平.2010—2015年酒泉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与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8,24(8):18-20.
[7]黄瑞伦,黄志广,莫嘉延,等.佛山市高明区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布特点及其流行情况[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6):42-44.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对优秀稿件实行数字优先出版通告《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是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其前身为《中国养羊》、《草与畜杂志》和《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曾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学术期刊二等奖、第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的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台湾《CEPS中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来源期刊和收录期刊。
优先出版稿件的条件:①国家“973”、“863”项目资助论文;②国家级及省级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③海外联合基金资助论文;④有重大临床意义的病例报告;⑤创新研究结果的首报。
在作者签署“中国知网优先出版授权书”后,本刊将于2个月内完成优质稿件的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数字优先出版(单篇),特别优秀的稿件将于1个月内实现数字优先出版。
数字优先出版后,可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下载,并在本刊纸质期刊上以相同版式刊登。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