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 2021年高考状元笔记】东北师大附中理科学霸生物错题集(张肇维,扫描版,5页)
- 格式:doc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8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为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RNA病毒)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下列推测最准确的是()A. 细胞乙的来源只有细胞甲,由细胞甲收到抗原刺激与淋巴因子作用分裂分化形成B. 与细胞丙相比,细胞乙的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更发达C. 抗原-抗体复合物被细胞丙胞吞后,消化得到的部分产物可被细胞利用D. 人体免疫系统清除流感病毒过程中,细胞甲、乙、丙都能进行增殖分化2. 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B.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3. 图为某鱼塘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J·m-2·a-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鲈鱼所占营养级为第五、第六营养级B. 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8.9%C. 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1 J·m-2·a-1D. 该图只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4. 通过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分析,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下物质可以采用的是()①DNA ①RNA ①蛋白质①核苷酸①氨基酸①碱基。
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①5. 下列哪一组可解释细胞的统一性,细胞的多样性()A.相同的结构基础,细胞分化B.相同的生理功能,细胞增殖C.相同的化合物组成,细胞分化D.相同的元素组成,细胞增殖6. 下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中,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的是A.氨基酸B.O2C.Na+D.葡萄糖7. 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 )A. 甲状腺激素B. 胰岛素C. 生长激素D. 性激素8.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021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K-39 Mn-55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发现丙肝病毒的科学家。
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都是靠血液传播并且会导致严重肝脏疾病的肝炎病毒,已知乙肝病毒中含有碱基T,而丙肝病毒中含有碱基U。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就死亡B. 病毒不含有线粒体,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 丙肝比乙肝病毒更易发生基因突变D. 与肝炎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避免感染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电镜照片,图中甲和乙是两种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甲、乙细胞器分别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消化车间”B. 甲通过内膜折叠增加膜面积促进有氧呼吸的进行C. 硅肺病与吞噬细胞中乙的膜被破坏有关D. 图示过程可以发生在正常的细胞中3.充分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尽早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发现某些藻类细胞中无机碳含量高出胞外500倍以上,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HCO3-获得CO2,而CO32-几乎不能被这些藻类细胞利用。
关于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藻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HCO3-B. pH可改变CA的活性,进而对光合作用造成影响C. pH可改变HCO3-的供应量,进行影响暗反应速率D. pH只影响藻类暗反应速率,不影响光反应速率4.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早年研究异色瓢虫斑纹遗传特征时发现了“镶嵌显性”这一遗传现象,即双亲的性状在F1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表现出来,形成镶嵌图式。
2021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舌头卷曲和舌头不能卷曲B.桃的厚果皮和有毛果皮C.鼠的白毛与狗的黑毛D.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2. 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选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步骤并排出正确的顺序的是()①形成四分体①同源染色体分离①交叉互换①细胞质分离①联会①染色体复制①染色单体分开①着丝点分裂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①3. 下列表示各种物质的结构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①的单体,①是①①的单体,①是①的单体B. 同一生物不同具核细胞中①相同,①①①不同C. ①①①①属于生物大分子,①①①①①①可以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中D. 细胞中只能发生①→①→①的过程4. 关于生物膜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 小肠黏膜属于生物膜系统B. 原核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C. 核膜与内质网膜可直接相连D.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可在生物膜上进行5. 现有甲、乙两植物,其中甲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乙植物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乙植物。
如图显示两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光强度低于P时,甲植物的光反应强度低于乙植物B. 光强度高于P时,甲植物的碳反应强度高于乙植物C. 光强度低于P时,限制甲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强度D. 光强度高于P时,限制甲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6.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的是()A.免疫器官B.免疫细胞C.疫苗D.免疫活性物质7. a、b、c、d分别是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B.c图甲→甲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b图可以表示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D.d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8. 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的一组是()A. 胆固醇、脂肪B. 淀粉、磷脂C. 氨基酸、RNAD. 性激素、唾液淀粉酶9.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B. 要观察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细胞,需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C. 换上高倍镜后,观察到的视野范围更大D. 如果视野亮度太低,需要将反光镜调成平面镜10.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11. 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A.1种B.5种C.4种D.8种12.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①某一农田中的全部生物①肺炎患者体内的肺炎双球菌①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13.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
2025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下图表示人体生物钟的部分机理,他们发现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昼夜节律惊人一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的RNA有两种类型B.①过程产物运出细胞核与per蛋白运入细胞核体现了核孔可自由运输大分子C.过程③中per蛋白抑制细胞核中per基因表达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研究成果表明per蛋白的浓度变化只受基因调控2.下图为转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其核苷酸的种类有A.6种B.8种C.4种D.5种3.下列有关不同脂质特性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橙黄色B.磷脂中的每个脂肪酸分子都有两条碳氢链C.血液中的胆固醇过多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D.植物蜡具有防止果实的水分过多蒸发及微生物侵袭的功能4.小麦的易倒伏与抗倒伏受D、d基因的控制,抗锈病与易感锈病受T、t基因的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欲利用基因型为DdTt的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培育出基因型为ddTT的抗倒伏抗锈病的小麦品种,甲同学设计了逐代自交并不断筛选的方案,乙同学设计了单倍体育种的方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逐代自交与筛选过程中,d与T基因的频率逐代增大B.甲、乙两同学的育种方案所遵循的遗传学原理不同C.与甲同学的方案相比,乙同学的方案可缩短育种年限D.单倍体育种过程表明小麦花粉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5.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6.下图是吞噬细胞杀灭细菌的示意图,图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它是细胞内的“酶仓库”。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中心法则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①①可以发生在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中B.过程①①用到的原料完全相同,用到的酶也相同C.过程①和过程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以同时进行D.过程①和过程①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2.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2)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3)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四条(4)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46、23条(5)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6)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3.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①酶都有消化功能;①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①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①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①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①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D. ①①①4.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植物细胞的边界B. 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宜的条件下能独立进行光合作用C. 细胞核转录形成的RNA能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D. 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5. 生物界的所有细胞具有相似的特征被称为细胞的统一性,下列不能作为统一性证据的是A.细胞生物结构上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B.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是基本相同的C.细胞的生命活动一般都以ATP作为直接的能源物质D.细胞生物都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且遗传物质都是DNA6. 如图表示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刺激一定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B.①①①和①①①分别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剧烈运动时,①①①、①①①和①①途径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D.内环境中血糖和pH调节均与①①途径有关7. 下列关于“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 一般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C. 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D. 制作装片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8.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B.动物群落的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C.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的环境相适应D.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常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9. 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然后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通常情况下,人体饮水增多或缺水时的变化有()A. 饮水多,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尿中尿素的浓度降低B. 饮水少,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尿中尿素的浓度降低C. 饮水多,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尿中尿素的浓度提高D. 饮水少,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提高,尿中尿素的浓度提高2.下图是一个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B. 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C. 表水层含氧量夏季比冬季高是由于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更旺盛D. 夏季氧气含量与水深成反比,与温度及光的穿透性有关3.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
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C. D.4.下图是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②B. ②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C. 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内侧D. 不同细胞膜中③的种类不同5.用E、F、G分别代表来源于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植物甲(EEFF)与植物乙(EEGG)杂交得到F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为EEFGB.乙是二倍体,只能产生一种基因型的配子C.观察F1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2个染色体组D.由甲的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6.已知水稻的高杆和矮杆、抗病和感病分别受一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孝感市科研人员用高杆抗病水稻和矮秤感病水稻杂交,后代全为高杆抗病。
再利用该高杆抗病水稻,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培育出矮杆抗病水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杂交育种培育的原理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利用诱变育种可在短时间内定向获得矮秤抗病水稻C.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定向培育矮杆抗病水稻D.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种子产量低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C.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D.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8.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9.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反应生成的[H]多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C.若d1、d2、d3浓度下蓝藻的数量分别为K1、K2、K3,则K1>K2>K3D.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否为兼性厌氧生物10.细胞内分布着丰富的微管,微管参与纺锤体的构建,其组成的微管桥网络能够组装构成细胞骨架,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微管桥形成通道。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温度过高会使唾液淀粉酶永久失活,主要原因是高温破坏了该酶的()A. 肽键的数量B. 氨基酸的种类C. 氨基酸的数目D. 空间结构2. 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海峡分隔,互不往来。
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新的鸟类物种形成提供原材料B.这两个新的鸟类物种间基因库完全不同C.鸟类新物种的产生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D.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而不是个体3. 内环境稳态是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实现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体内大多数激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控制,某些激素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B. 皮肤内的毛细血管、汗腺等与调节体温有直接关系C.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 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两部分构成,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 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C.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上课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5. 科学家在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假说,学习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后,某同学作如下比喻,错误的是()A. 把静态的三维结构比作“三明治”或“三合板”B.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比作“枣糕”,如图1所示C. 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比作“正在煮着的粥”,如图2所示D. 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比作“信号接收塔”6. 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后期B. 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7.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果蝇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一条并联X染色体,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果蝇(品系C)表现为雌性可育,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果蝇致死,没有X染色体的果蝇也致死。
用化学诱变剂诱导正常的野生型雄果蝇,然后让该雄果蝇和品系C进行杂交。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子代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含有Y染色体,但Y染色体的来源不同B.若只有子代雄果蝇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C.若只有子代雌果蝇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若子代雌雄果蝇都有某突变性状,则该突变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2.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
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
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
第2组实验提高了()A. 悬液中酶的浓度B.H2O2溶液的浓度C. 反应体系的温度D. 反应体系的pH3. 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与黏连蛋白解聚有关。
分离酶能使黏连蛋白解聚。
通常情况下,securin蛋白(分离酶抑制蛋白)与分离酶结合并充当假底物而阻断其活性。
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细胞中的后期促进复合体(APX)被激活,此复合体能特异性选择并引导securin蛋白降解,激活分离酶。
APX自身不能独立工作,需要Cdc20(一种辅助因子)协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B.黏连蛋白和securin蛋白都能与分离酶结合,说明分离酶不具有专一性C.securin蛋白和黏连蛋白竞争分离酶的活性部位D.若抑制APX的活性,会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4. 野生型果蝇具有红眼(A)、正常刚毛(B)和灰体色(D)的性状,经过人工诱变后产生了白眼(a)、异常刚毛(b)和黑体色(d)的突变型果蝇,这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
2021届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最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网络热词。
许多人喜欢饮用奶茶,奶茶中的甜是由大量添加蔗糖实现的,其实奶茶是一种高糖高热量的饮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期大量饮用奶茶会使过剩的糖类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B.奶茶中是否含有蔗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C.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能量更多D.高糖饮品有可能让人越喝越渴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通过为反应供能发挥催化作用B.细胞环境是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C.细胞内合成酶的场所是内质网和核糖体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生物大分子3.人类基因组70%以上的DNA可以转录产生mRNA,但其中部分mRNA存在不翻译现象。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rRNA和tRNA也是转录产物,但无法检测到它们的翻译产物B.合成的某些mRNA上不存在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导致其无法进行翻译C.一条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核糖体沿mRNA每次移动三个碱基的位置D.翻译时,反密码子的某个碱基改变可能不影响tRNA携带氨基酸的种类4.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它引起的新冠肺炎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B. 新冠病毒属于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 新冠病毒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D. 新冠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增殖5.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主要通过分解乳酸提供能量B.消耗等量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C.运动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来自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6.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