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1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世说新语》第一人称语用分析蔡欣彧曹淑君1.摘要本文借助统计与对比两种方法,对《世说新语》中的第一人称“朕”、“我”、“吾”、“余”、“予”、“身”进行深入的语用分析,从单复数、指代对象、如何言己三个方面综合考察,探讨各第一人称代词之间的语用差异,兼作与《论语》第一人称代词用法的对比。
关键词:语用学;《世说新语》;第一人称代词2.绪论2.1 文献综述历时的汉语人称代词研究非常成熟,不少著名的汉语研究者都在此领域有所建树,第一人称代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吕叔湘(1985)在近代汉语指示词的研究中曾谈及部分第一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周法高(1990)对汉语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了穷尽性的逐一分析,当中包括《世说新语》中常见的“我”、“吾”、“身”等等。
共时的汉语人称代词研究中,针对《世说新语》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当中涉及第一人称代词的内容也颇为丰富。
庄正容(1984)最早对《世说新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了数量上的统计,并从语音、句子成分、格位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刘玉屏(2001)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对《世说新语》的第一人称代词进行两两对比,总结出它们的异同;朱洁(2006)发现第一人称“我”、“吾”在语法上的区别界限开始模糊,“我”的使用在比例上有所扩张。
汉语的人称代词研究中,从语用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相对鲜见。
李子玲(2012)借助礼貌原则和面子等语用学理论对《论语》的四个第一人称代词“朕”、“予”、“我”、“吾”的不同用法进行了区分,其研究视角及分析方法为本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由于从语用的角度考察中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研究尚为空白,本文将以最能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口语风貌的《世说新语》为范围,从语用角度考察当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2.2 语料及研究方法《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的一部笔记小说,今世所传共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记述了汉魏至晋宋之间,发生在名士贵族身上的遗闻轶事。
题目:《铸剑》中的眉间尺对老鼠忽憎忽怜,说明他的性情____选项A:刚愎选项B:大度选项C:胆怯选项D:优柔答案:优柔题目:周作人说“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是指____选项A:《阿Q正传》选项B:《狂人日记》选项C:《铸剑》选项D:《在酒楼上》答案:《在酒楼上》题目:下面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酒楼上》的一组是____选项A:吕纬甫“我”长富长庚阿顺阿昭选项B:吕纬甫“我”长富干瘪脸的少年黑的人选项C:吕纬甫“我”阿顺阿发老奶奶选项D: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答案:吕纬甫“我”顺姑尺儿长庚长富题目:黑色人要替眉间尺报杀父之仇,要眉间尺的两件东西是____。
选项A:眉间尺的雌剑和青衣选项B:眉间尺的雌剑和头选项C:眉间尺的雄剑和头选项D:眉间尺的青剑和青衣答案:眉间尺的雌剑和头题目:废名小说《菱荡》几乎没有故事,一切依赖____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
选项A:情境选项B:人物选项C:情节选项D:意识流答案:情境题目:下面废名的作品中,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的,用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的长篇小说是____。
选项A:《浣衣母》选项B:《纺纸记》选项C:《莫须有先生传》选项D:《竹林的故事》答案:《莫须有先生传》题目:“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____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选项A:鲁迅选项B:胡适选项C:郭沬若选项D:瞿秋白答案:瞿秋白题目:都属于《子夜》中的人物的一组是____选项A:吴荪甫、吴老太爷、杜竹斋、林佩瑶、徐素丽、朱吟秋。
我原是没资格对鲁迅的《伤逝》发表任何感慨的。
从前没有,那是因为十二、三岁的年龄还不懂得涓生的的矛盾和子君的凄然;现在不应有,那也是因为太过体验他们的思想弱点,感叹鲁迅先生的细腻描写,而惭愧自已不知该如何表达?从昨晚掌灯时分,一口气读到凌晨,一遍一遍,再逐字剖析着,就恍若文中的涓生和子君就是现实中的他和我。
早上上班时,我还拉住一个同事,不管她愿不愿听,也强硬将整个故事的心理情节给她复述一遍。
不知是我讲的字句不漏还是她也有触语生情的心态,总之,她听得入神,连连称这与现代的爱情婚姻没有什么区别。
我便说,也许爱情原本就是没有时代没有年龄没有国度的吧。
但一想到现实中的他,那个连“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都不敢说的他,我心里便黯然了......再回到电脑边,我怎么也坐不住,我听到我心里仍然在不停地诉说着......《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篇悲情小说。
作者以“涓生手记”的形式,回顾从恋爱到感情破灭这一年的经历,用涓生的切身感受来抒发他曾有的热烈的爱情,深切的悲痛和愿入地狱的悔恨。
虽然涓生的故事发生在“五四”年代,在那个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他们感情的破灭似乎还可以归罪于社会解放的过程。
那么现在呢?21世纪的爱情,创造在一个更进步更自由的时代,他们不会再经历涓生的社会迫害,不必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苦恼,也无需为求生而象涓生那样“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注”的决择。
但是,我们今天的爱情,却因更加自由,一任的梦想还是重复着涓生的故事,一样的爱了,逃了,最后抛弃他们曾经深爱过的女人,任她们自生自灭......从涓生的个性心理描写,我真实地感受到相爱至分手的残酷,而血淋淋的爱情正是那个提倡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最后却为了求生而离开子君的涓生亲手埋葬的。
涓生因为尚未忘却的翅子的扇动,这在文中多处提到,而他又以为他的翅子又因子君“只知捶着一个人的衣角”而比先前颓唐得多......于是决定“那便是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
且有花色的严格限制,总体来说,配合度可能不是很高,不过这恰恰贴合了曹植本人不理朝政的闲散性格……
刚直壮烈
蜀汉辅翼
马什么的,这个等同于自带过河拆桥一个,几轮下来对敌方还是很有伤害性的。
但是高顺玩的是一波流,类型和太史慈一样,基本爆发后就自己裸奔了,很伤元气,所以关于陷阵的目标以及出手时机一定要考虑清楚。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综上所述,三国杀《一战成名》武将扩充包中的11位武将各有特色各有长短,他们的技能既契合
了他们的历史身份和性格特征,又能够在游戏中体生,使得徐盛俨然成为了一个强力魔免武将。
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相应的自己所使用的非延迟锦囊也对其他角色没有任何效果,虽无法被人伤害,但也无法伤害别人,这正的手牌增量,足够巾帼英雄意气风发、荡气回肠,亦或是令武烈皇后
理想状态,满血了技能就废了,如果1血的话,手上保持2牌,又貌似比陆逊连营更给力,可见这个技能看似无敌,实际上冷血皇后
色立即弃置所有的牌,这样就导致了对马谡补刀的角色就会和主公杀掉忠臣享受相同的待遇,这也从侧面加大了马谡的防御耗不起的。
所以关羽对于禁,非但不能完虐,也许相反会产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伤逝鲁迅一、布置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2、思考问题:①涓生和子君的形象;②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二、导入课文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对即将步入爱河的青年男女来说,了解爱情,探讨爱情的真谛,将使我们更好地把握爱情,获得幸福。
本文是一篇爱情小说,并且是鲁迅小说中唯一一篇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
三、分组讨论1、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2、涓生和子君的形象分析。
四、分析讲解1、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伤逝》写的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伤逝》的爱情走过了这样一个历程:追求解放——同居生活——爱情破裂-子君之死。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坚决反抗,大胆追求个性解放。
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无所畏惧,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涓生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
他们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
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但同居后,幸福、甜蜜的生活没有多久就开始出现裂痕。
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上演了一场简短的爱情悲剧,婚姻成了他们爱情的真正坟墓。
◇悲剧原因:(1)“铁屋子”毁灭爱情绿洲。
“铁屋子”就是封建思想、封建势力。
它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是毁灭爱情绿洲的怪物。
全国第一届(1963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绘画一等奖(共6部)1 山乡巨变贺友直2 穷棒子扭转乾坤刘继卣3 铁道游击队(1-9) 丁斌曾、韩和平4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赵宏本、钱笑呆5 我要读书王绪阳、贲庆余6 西厢记王叔晖绘画二等奖(共12部)1 渡江侦察记顾炳鑫2 交通站的故事华三川3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吴敏、高山4 东郭先生刘继卣5 屈原刘旦宅6 创业史板乔7 灯芯绒王永阳8 孔乙己程十发9 风暴费声福10 穆桂英钱笑呆、汪玉山11 甲午海战林锴12 51号兵站徐思绘画三等奖(共35部)1 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王真、刘馗、金岩、李子纯、房英魁、赵明钧、徐思2 浑河水申申3 革命的一家姚有多、姚有信、杨丽娜4 车轮飞转陈宏仁5 恨透铁宋怀林、孙耀盛6 黄河飞渡陈惠冠7 战火中的青春吴樊祥8 李双双杜滋龄9 刘三姐邓二龙10 回民支队端木勇11 万水千山罗兴12 灵泉洞任伯宏、任伯言13 山鹰之歌胡少飞14 木匠迎亲盛亮贤、沈悌如15 耕云记刘国辉16 西山义旗张文忠17 在静静的卡甫河畔龚建新18 布克奇传何国华19 草原的儿子杜连仁20 胭脂戴仁21 三进王窑村张辛国22 五彩路乐小英、戴敦邦23 红心向太阳章桂征24 阿克里木和他的儿子承力25 我当上了学习小组长陶琦26 我们村里的年青人赵明钧27 八百鞭子赵洪武28 杨门女将王亦秋29 石碣村墨浪30 初出茅庐王齐31 桃花公主丁世弼32 草上飞罗盘3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毅进34 在人间董洪元35 祖传秘方王纯信脚本一等奖(共4部)1 鸡毛信张在学2 穷棒子扭转乾坤姜维朴3 风暴费声福、吴兆修4 屈原董子畏脚本二等奖(共8部)1 铁道游击队董子畏2 老孙归社杨兆麟3 懒龙伸腰曹作锐4 英雄列车叶惠元5 浑水河申申等6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王星北7 苏武陆士达8 八百鞭子任朴脚本三等奖(共15部)1 交通站的故事大鲁2 耕耘记林烽3 红旗谱第4册“反割头税”,赵成章、敦谦4 沱江的早晨程浩飞5 野火春风斗古城洪剑6 两代人修明、高铁林7 渔岛之子刘鉴、星索8 牧羊姑娘王拓明9 老宝贝和刺儿梅杨润自10 祖传秘方高铁林、修明11 喜相逢李春元12 赵百万吴秾13 虎符白宇14 西山义旗林如稷15 锦鸡唐庚全国第二届(1980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绘画一等奖(共5部)1 白求恩在中国许荣初、许勇、顾莲塘、王义胜2 白光贺友直3 十五贯王弘力4 白毛女华三川5 伤痕陈宜明、xxx、刘宇廉绘画二等奖(共72部)1 十五贯贺友直2 十二品正官胡博综3 人欢马叫吴懋祥4 三个法庭费声福5 小骑手刘大为6 小精灵漫游未来杜建国毛用坤7 万里送马龚建新8 女英雄刘胡兰俞理金以云陈军钟惠英9 无产阶级的歌陈衍宁汤小铭10 为奴隶的母亲盛增祥11 水牢仇徐恒瑜12 冬梅温勇雄(高山族)13 东进东进侯德剑14 失踪了的星星陈文杰15 闪闪的红星王纯信杨沙16 丝路花雨李明强17 红日(1—4) 汪观清18 红岩(1—韩和平金奎顾炳鑫罗盘19 在海上杨逸麟20 伤逝姚有信21 驮炭记谢志高22 伟大的历程赵华胜王启禄23 地质之光张平祈今燕24 西门豹除巫田乔25 灯花韩伍26 灰姑娘高燕姬德顺27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李瑞生28 阿Q正传赵延年29 沙家浜丁斌曾王仲清30 灿烂的星辰詹忠效31 李白刘昌华32 李时珍李世南33 李白与杜甫叶毓中34 纸条儿与纸条儿钟增亚35 周总理在重庆张启文36 京郊之战张义潜37 咆哮的黑龙江叶雄38 宝船于化鲤39 郑成功收复台湾吴景希40 卓玛找雨神张文忠41 药陈逸飞42 秋瑾吴山明刘国辉43 将相和陈全胜44 信任陈冬至郑庆衡45 草原英雄(上、下) 李俊琪46 战斗的历程查加伍47 海的女儿张千一张恢48 海瑞罢官黄全昌49 谁之罪杜连仁50 根俞晓夫51 热爱生命黄云松52 笑画陈衍宁宋飞等汤集祥林墉伍启中郑爽(女) 苏华(女) 尹定邦单柏叶家斌王建国景明卢延光覃亦汉陈文光苏家芬(女)53 狼外婆田原54 唐塞儿窦世魁项维仁55 黄继光董辰生56 烽火里程沈尧伊57 清兵入塞施大畏罗希贤王亦秋徐有武崔君沛58 假话国历险记邓柯59 谜岛肖佳禾60 彩虹朱岷甫61 渔岛怒潮(上、下) 丁世弼62 勒肖和壮锦翁文忠邓二龙(壮族)63 最后一课白敬周64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夏葆元林旭东65 智捕大鲟鱼杜炜66 逼上梁山戴敦邦67 斯巴达克斯(1—2) 雷德祖68 鉴真吴棣69 鉴湖女侠钱贵荪70 蔡文姬孟庆江71 警长的儿女颜铁良72 魔鬼角的歌声梁平波脚本一等奖(共3部)1 中国成语故事(1—15) 杨兆麟李大发甘礼乐于玉佳张炳隅赵吉南李剑雄吴文焕李光羽仓阳卿浦增元谢宝耿盛昌彭嘉强金文明吴添汉2 胆剑篇邱阳陈长明3 草原上的小路任伍(女)脚本二等奖(共30部)1 十五贯匡荣2 十二品正官华士明3 小谢小戈4 飞碟之迷王晓明5 三打祝家庄高铁林修明6 白毛女大鲁7 白卷先生吴其柔(女)8 白求恩在中国钟志城9 东郭先生董聚贤徐淦10 长白之子南承哲(朝鲜族)11 红岩(1—可蒙12 在密林中李自由13 李自成(1—15) 于玉生张炳隅奚崇德杨兆麟陈贻恩钱兴风14 李自成(2) 何溶定兴15 连心锁安塞16 金绣娘金伯韬17 青铜宝剑高鲁冀18 周恩来青少年时代陈国英(女)19 京郊之战王永祥20 英雄的燕豁志21 挺进报(上、下) 柯客刘岱云22 爱迪生白筠23 谁之罪孙均祥文24 唐人街上的传说宝石林25 朝阳沟缪德彰胡庭楣26 敦厚的诈骗犯白宇27 悲惨世界(1) 张定华陆和荪28 鲁滨孙漂流记李建新29 斯巴达克斯李宝靖30 碧血凝剑高天华绘画工作荣誉奖获奖者王里王叔辉(女) 叶坚铭阎大方刘继卤任率英颜梅华李皓潘彩英(女) 郑询曹作锐程十发陈光镒赵宏本周达仁徐竞辞(女) 赵兵凯励艺夫张乐平全国第三届(1981至1985年)连环画创作评奖获奖作品绘画一等奖(荣誉奖):《人到中年》(尤劲东)、《月牙儿》(李全武、徐勇民)、《邦锦美朵》(韩书力)、《罗伦赶考》(高云)。
导语(总论点):通过子君不同阶段的神情变化,分析她在和涓生情感生活中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
一:理想逐步实现的过程——→勇敢、无畏二:理想逐步幻灭的过程——→怯弱、胆小三:理想彻底毁灭的过程——→恐惧、沉默结语:子君和涓生对彼此是有爱的,只是对爱的定位上出现了错位,一个是一直站在理想的状态中,游离于现实之外,一个是从理想中逐渐滑向传统的套路,于是二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写在脸上的“心事”——从子君的神情看其心里变化《伤逝》文中主人公的对话并不多,寥寥数语中我们无法得知他们的心事。
我们对主人公的把握多出于涓生的描述。
而子君是涓生眼中、思想中的子君,子君内心的挣扎涓生没有看到,但他看到了子君的神情变化,那是我们了解子君心路历程的又一重要途径。
《伤逝》中子君的神情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这里可以对各阶段做一个文字概括)第一阶段勇敢、无畏的子君,第二阶段,怯弱、胆小的子君,第三阶段恐惧、沉默的子君。
这些神情的变化基本上囊括了子君和涓生恋爱生活中经历的心里变化,涓生观察到了子君神情的细微变化,但并未看到这种神情隐藏着的心里变化。
于是,二人的距离越拉越大,以至于后来,涓生满怀“悔恨和悲哀”的写出这一段沉痛的回忆。
勇敢、无畏的子君我们第一次正面见到子君时,她是“脸上带着微笑的酒窝”的,谈话时,她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此时的她是天真的,充满生机的,脑中充溢的是浪漫的爱情。
她是决计要脱离自己旧式家庭、跟随涓生共同开辟新生活的。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说这话的时候,她是“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
对于周边人的蔑视和冷眼,“她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及至后来寻住所时,对于来自社会的压力“她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慢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的子君勇敢、无畏,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与涓生的爱情生活满怀信心。
幸福是两个人的,对于外界的流言、冷眼,不足以成为使无畏的子君退缩的原因。
《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
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
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
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
王子娶了公主是童话的结局,但不是最后的许诺。
“他们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现实中也远没那么轻描淡写的笃定。
究竟这样的认可形式是一种冗余还是神圣。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继《蜗居》之后,滕华弢导演又推出了一部电视剧力作《裸婚时代》,再一次揭示了残酷的现实对美好爱情的伤害。
从蜗居到裸婚,美好的爱情为何在残酷的现实中总是受到伤害?难道残酷的现实容不
得美好爱情?我们应该怎样在这个现实中捍卫美好的爱情,让美丽的爱情之花修成甜蜜的婚姻家庭正果?电视剧展现的爱情难题该怎么解
决?
新华日报:80后情感大戏《裸婚时代》眼下正在江苏卫视、天津卫视热播,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在全国卫视电视剧收视率中排名第一。
荧屏之外,男女主人公刘易阳和童佳倩所引发的“裸婚”话题,因触及社会热点而在网上、网下持续发酵。
有人为他们“裸婚”勇气叫好,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励志片;也有人认为,裸婚虽然赢得了爱情,但未必能赢得长久的幸福,电视剧只是晒了80后的“爱情伤疤”而已。
《裸婚时代》讲述了一段在今天众多80后年轻人身上正在发生的故事。
文章饰演的刘易阳和姚笛饰演的童佳倩是一对80后恋人,刘易阳年轻上进,但家里清寒,买不起房。
童佳倩家境较好,凯丽饰演的妈妈无论如何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刘易阳这样的穷小子。
一方面是双方家
庭激烈反对,另一方面,两个年轻人相信爱情,当佳倩未婚先孕,他们毅然决定“裸婚”。
可惜的是,婚后的甜蜜并没有持续多久,各种现实问题接踵而来,婚姻最终在争吵中走入绝境,虽然该剧以留给观众无限遐想的方式结尾,但剧情设置还是让很多观众唏嘘不已。
从《双面胶》开始,滕华弢执导的家庭社会题材剧都受到观众追捧,《蜗居》更是在2010年成为荧屏内外的话题中心。
滕华弢说,如果要说经验,直面现实是他的电视剧赢得高关注度的主因。
通过家庭问题反映社会现象,从一个家庭说起,让观众看到整个社会的全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观众没有距离感,更有共鸣度。
与《蜗居》海藻和小贝的爱情遭遇相同,刘易阳和童佳倩的爱情也遭遇了现实的挑战。
不同的是,童佳倩比之海藻家境较好,对爱情的追求更执着更强烈,愿意冒着裸婚的风险与相爱的人共同走入婚姻的殿堂。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对不顾一切结合到一起的情侣却遭遇了现实的一系列挑战,最终又选择了分离,演绎了又一部让人伤感的《伤逝》。
这样的电视剧热播,不能不让越来越多人思考,为何鲁迅笔下那让人心碎的《伤逝》又出现在了我们的现实中,又刺痛了我们的神经?海藻和小贝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中破碎了,刘易阳和童佳倩的裸婚最终也没能躲过现实的摧残,这是为什么?我们的整个社会难道不应该对此负责吗?比之小贝,刘易阳更为清贫,无车无房无钻戒缺钱,只能和心仪中人选择裸婚。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对爱情非常执着的女孩童佳倩,两个人能够冲破世俗结合在一起,但是仅仅凭借着两个人的力量又
怎么能够经受的住残酷的现实考验呢?我们应该有更多人来关注这两个人的命运,有更多人团结起来改变这悲剧的命运。
刘易阳和童佳倩的遭遇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而是许多人共同的遭遇。
虽然两个人最终经过多重磨难又选择了重新组合在一起,但两个人的曲折仍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拷问。
我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的严重滞后,造成的大学生蚁族鼠族啃老族很多,造成的农民工困难也很大,这就对许多人的婚恋提出了现实的严峻的挑战。
官民之间地位和待遇上的严重失衡,劳资之间在收入分配上的严重失衡,都加剧了人们生活的困难。
我们必须有更多人团结起来,推动科学发展观得到有效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伟大胜利,民主法治能够有效地约束权力和金钱,这样的遭遇这样的曲折才能够逐渐减少。
与蜗居不同的是,刘易阳和童佳倩在经受了一系列磨难和曲折后终于又决定重新组合在一起,给我们许多人留下了美好的期待。
但是即使重新组合,刘易阳和童佳倩以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滕华弢这个电视剧导演能够抓住人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连续推出热门作品,很不简单。
他在电视剧中的前途不可估量,继续下去完全可以成为比之张艺谋、冯小刚更耀眼的导演。
愿我们更多的导演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拍摄几部反映各方面民生的优秀作品,发挥文化在推动人们思想进步上的更大作用。
从蜗居到裸婚,美好爱情为何总是受到伤害?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多人思考和解答,需要我们全社会来思考和解答。
我们的爱情之
花应该在现实环境的不断改善中越来越多地修成婚姻家庭的正果而不应该总是受到伤害乃至最终凋零
物质爱情缺一不可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物质基础决定精神层面。
中国的老人们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就连鲁迅先生在他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中,也没能让坚贞的爱情战胜贫困的生活。
可见没有物质保证的婚姻很难保持坚固,但是若婚姻没有爱情作为灵魂,也只能是没有生气的行尸走肉,很
容易腐坏。
爱情是婚姻的一切
如果说这世间还有什么能臻于永恒,除了时间,也就剩爱情了。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爱情便被赞咏传唱,古今中外为爱放弃荣华富贵,幸福相守的例子不胜枚举。
虽然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变得越来越“为物质论”,但是我们不应该让金钱掩盖住爱情的光芒,敢于裸婚的都是勇士,
为爱光荣。
作为中国女性还是很幸福的,情人节也能比外国多过一个“七夕”,就
算没收到惊喜,自己想大吃一顿血拼一回也能师出有名,再约上三五个闺蜜,聊聊玩玩,真是high到不行。
而对于热恋中情侣则无疑是享受甜蜜感情升温的又一时机,情到浓时拿个素戒指跪地求婚也未必不会答应。
要说湖南卫视还是贴心的很,这么个佳节特地为裸婚一族量身定做了一台名为“我们结婚吧”的晚会,晚会不仅有李宗盛、汪明荃(在线看影视作品)、费玉清、张杰等多位明星放歌,还将邀请百对裸婚情侣集体宣誓。
前边情不自禁答应求婚的美女们就算事后后悔也可以感到安慰,哪怕是“裸婚”,能有晚会明星这么隆重地为自己祝福也是荣幸至
极了。
不过晚会中情侣们的宣誓内容则让人听着不那么舒服,“以无房有爱为荣,以有房无爱为耻;以无车有爱为荣,以有车无爱为耻;以纯洁浪漫为荣,以贪慕虚荣为耻;以责任成家为荣,以放纵无度为耻……”,尤其打头两句“以无房有爱为荣,以有房无爱为耻”,难道不知何时起,房子和爱情已经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悄悄的打得不可开交了吗,真是让我颇感惊讶。
而本次裸婚宣言的策划执行团队,曾是最早《超级女声》的执行团队廖珂团队,当年的“超女”比赛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婚姻这件本身很神圣很严肃的事,也套上“超女”娱乐化的外衣显然有点太不成
体统了。
如今社会对于年轻人的婚恋问题颇有不同看法,“毕婚”“素婚”“隐
婚”“闪婚”等等新词一个接一个往外冒,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接一个出现。
近日随着电视剧《裸婚时代》的热播,“裸婚”一词又成为热点话题,湖南卫视的这台晚会也正是以“裸婚”为主题,不过主题归主题,提出来大家探讨探讨还是可以的,极端的裸婚宣言就未免不妥,婚姻应该为当事人双方负责,如果肆意引导此类极端婚姻价值观,则无疑将为无数婚姻生活埋下隐患。
其实关于爱情与物质关系的争论早已有之,不管争论双方对此关系所持意见或多或少,但究其根本两者互相都脱离不了关系。
爱情以物质为基础,爱情又升华了物质。
不管婚姻开始选择什么形式,朴实还是豪华,接下去面对的终究还是生活,要吃要喝要住要行,“无房有爱”再光荣,奖状和大红花也抵不了一日三餐抵不了房屋半间。
心理学专家雷明也认为“现在这样高的生活成本,裸婚这样的提法是比较无力的,人需要踏实,能够做到有房有爱才是幸福,即使现在做不到,它也是一个奋斗的方向”。
生活总要前进,之所以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小康,为了区区一个“以无房有爱为荣”就固步自封房子不要车子不要,显然不仅
意识在倒退,历史也要倒退了。
就像鲁迅的小说《伤逝》中,因为经济上的困顿,使涓生和子君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也使他们的爱情一步步走向灭亡。
结婚之后,要面临生孩子,要面临更多的家庭开销,不会精打细算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说,物质基础决定精神层面。
中国的老人们说,贫贱夫妻百事哀。
就连鲁迅先生在他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中,也没能让坚贞的爱情战胜贫困的生活。
可见没有物质保证的婚姻很难保持坚固,但是若婚姻没有爱情作为灵魂,也只能是没有生气的行尸走肉,很容易腐坏。
很难应付。
过:“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后无路可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