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具有中国特色商业词汇的英译摘要

具有中国特色商业词汇的英译摘要

具有中国特色商业词汇的英译摘要
具有中国特色商业词汇的英译摘要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政治经济

【论文摘要】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部分,社会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反映这些发展的语汇的相应变化。中外的交流和沟通,需要通过语言采进行,而词语的翻译更是首当其冲。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语言文化中必然会产生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我们国家的变化和发展要介绍到国际社会去,就需要通过汉译外.因此.对于政治经济词汇的翻译是否正确则直接影响到外国人对我国社会政经方面的进步及其相关政策的理解程度。文章则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简要归纳此类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ft-的英语翻译方法和策略。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我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他们不可避免地会碰上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一类词汇是中国特有国情和文化底蕴的产物,对于外国人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比如说,近年来,某些主流媒体将“民主党派”译为non—Communistparties,它们可能想以此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政党。但事实上,中国的民主党派是在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这里没有在朝党与在野党的区别。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和西方国家根本不同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这种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以DOn—Communist与Communist相对,似乎有欠妥当,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有些民主党派成员同时也是中共党员,他们的身份就不能说是non—Comn~u—nist。由此可见,“民主党派”译为lion—Communistpar—ties实在欠妥,其规范的译法仍然应该是多年来沿用的democraticparties。以小见大,我们也可从中认识到正确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的重要性。

一翻译中的文化对等与差异

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历史背景和风俗习惯,而这些方面的不同就注定了各国的语育也被赋予了独有的文化背景。作为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更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这样才能做到译语与源语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方面的真正对等。

然而,文化间的差异及表达习惯的不同,往往给翻译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而首先遭遇这一困难的,无疑是词语翻译工作。要把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及中国国情特点的词语和概念准确、妥帖地转换为外语的对应词语。就并非易事。汉语中的许多政治经济词语或词组,在英语中都没有完全对等的说法,这是文化差异带来的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我们在汉译英的过程中选用英语词汇时不能不考究它们的政治内涵和价值取向.不可有丝毫的马虎。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精辟阐述的“三个代表”英译为ThreeRepresents。也已经成为规范的译法。“三个代表”是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原文中的三处“代表”都是动词,因此译文也应该使用表示“代表”之意的动词。当这三句话浓缩为“三个代表”时,这里的“代表”又似乎具有名词的色彩。译者相应地将动词represent作名词化处理,字尾加上表示复数的字母s,前面加上three,并以专有名词的习惯用法大写为ThreeRepresents。按照传统穆维方法。这样处理似乎在语法上不符合常规,但这是一种合理的处理。其实,将动词作名词化处理,早有先例。

“三要三不要”。英译为the“threedosandthreedon?ts??,来源于英语习惯用法do?Sanddon?ts(也可写为dosanddon?ts),这都是将动词作名词化处理。由此可见,ThreeRepresents的译法是完全符合英语习惯用法的。“三个代表”全文的译文经过多次润色,定为:OurPartymsutalwaysrepresentthedevelopmenttrendofChina?sadvancedproductiveforces。theorientationofChina?sad—vanecdcultureandthefundamentla

interestsoftheover.whelmingmajoirtyoftheChinesepeople。

二政治经济词汇的蕴含意义

(一)、汉语中政经词汇的形象确指意义

汉语重意象。而英语重逻辑,因此,中英互译中则免不了形象词汇的转换表达。但译者首先要异明白源语中形象表达的实指意义才能正确地进行翻译。例l:建立“一站式”中心,提供“一条龙”服务。

Setup……One—Stop”ServiceCentertoprovideacoor.dinatedprocessservice.

例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Inadherencetotheprincipleofplaceequal emphasisonmaterialprogressandethicalprogress,withneithersa-pectsneglected

例3:发展才是硬道理

Developmentisthemostessentialcirterion/theabso.1uteprinciple

例4:抓大放小Tomanagewelllargeenterpirsesandadoptalfexiblepolicytowardssmallones

例5: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上一个大的台阶。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will yield substantilaprogress.

例6:清理“三角债”

Tocleanupthe“chaindebst”

上述几例中,汉语中的“一条龙”、“两手抓”、“大小”、“三角”、“台阶”都是形象的表达法,如果照字面意思翻译,则会让读者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注重将这些有中国特色的形象词汇通过转换表达的方式让读者理解其确切意义。

(二)、汉语中政经词汇的引申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汉语中的一个字或者词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不止有一个意义,包括其原始意义和引申意义。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或个人经历的不同,对同一个字词的意义选择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翻译有中国特色的政经词汇的时候,尤为需要注意这一点,应该综合考虑词汇出现的上下文、文化背景以及表达习俗。例7:民办教师转正

Convertign thestatusofcommunitysopnsoredteach。erstothatofregularteacher.

例8:街道妇女

Housewivesoftheneighborhood

民办教师是中国特有的职业,街道妇女也是中国特有的表达方式,如果不加以解释,外国人则无法明白这两个词汇的蕴含意义。

例9:农转非

Changing from agricultural tonon—。agircluturalsta。tsu

例10:打黄扫非

W ipeoutoprnographicpublicationsandcrack downonillegalpublishingpractices.

两个“非”字。在上述例9和例10中,分别指代不同的意义,一个指“非农业”。另一个指“非法行为”,这是由不同的上下文和背景所决定的。

三政经词汇的直译与意译

(一)、政经词汇的直译

所谓直译。即Literaltranslation:Thesourcelna-guage(SL)grammaticalconstructionareocnvertde totheirnaeresttagretlanguage(TL)equivalentsbutthelexiclawordsare gaaintranslatde sign ly.outofcontext.一一Pe—terNewmark

该引文所提出的直译之法,前提是在SL和TL中能找到几乎对等的表达方式,或者说这种

对等表达的意思在两种语言文化中的所指没有很大的差别。

例11:吃“大锅饭”

Thepracticeof“aetign from the~ll?nebigopt”

例12:“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Thesystem ofthecityam jor?3restx~ibilityforthe

“am rketbasket”andthatoftheprovincialgovernor?sresopnsibilityofrthe“ircebag”.例13:敢闯敢试的劲头

Thevigorofdaitgn toblazeamew tiralandmakeex-ep irments

例l4:“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A campaignforthe“Y aerofQuality。V airetyandEfficiency??

例15: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Topursuetheture,thegoodandthebeautifulandresistthefalse,thebadnadtheugly

例16: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

Familyvirtuesofrespecting forthegaed andlovigntheyoung,equlaitybetween menand woInen,harmonybetweenhusbandandwife,indsutryandthriftinhouse.holdmanagementandneighborhoodunity.

(二)、政经词汇的意译

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词语难以从英文原版词典中找到现成的对应词。这就需要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开动脑筋,构思出准确表达原文含义又能为国际社会正确理解的译法,即采用意译。翻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而言,作为翻译工作者,我们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透彻理解不断出现的新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尽可能完美地以目标语传达原文包含的信息,力求做到意形兼备的意译。

最近几年来,“外向型经济”一直英译为export一,orientedeconomyi这原本是正确的译法。然而。现在情况起了变化。十六大报告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事实上,一些中国企业集团已经在国外多处建厂或收购当地企业,“走出去”正在成为一种对外开放的新态势。“外向型经济”的含义有了变化,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出口。我们改译为out.ward—lookingeconomy,字面意思似乎没有问题,但过予直译,原文的内涵在英译的表述中不够准确完整地体现出来。在翻译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文件时,又改译为global—market—orientedeconomyo我们考虑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融人世界市场,global—market—orientdeecoonmy似乎更能确切地表达这个意思。党的十六大文件中,“走出去”译为goingout,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文件中改译为goingglobal。理由很简单,“走出去”是为了融人经济全球化(eocnomicglobalization)。从goingout到goingglobal,一个单词的变化反映出译者对“走出去”战略在理解上的深化和表达上的创新与完善。

还有些汉语政经方面的词汇,过去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英译,难免使人有译成中式英语的感觉。例如,“社会治安”一直译为publicsecurity。或socialorder,或socialpublicorder,英语国家的人们恐怕难以理解这些译法。十六大报告中提到“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译文是takecomprehensivemeasurestomain.rainlaw andorder。这里,lawandorder是一个习惯用语,其含义是situationinwhichthelawisoebyed,与汉语中的“社会治安”在概念上是相符的。

再以“小康”为例。这是一个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词。以往不同的译法有

comparativelywel—off,或moderatelywell—off,或comfortablywell—offo十六大报告中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所说的“小康”是指在中国特定条件下的小康,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小康”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译文应该尽可能简练。十六大翻译组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将“小康”译为wel—off,前面不加任何副词,“小康社会”译为lfwell—offsociety,“人民生活总体上达~Jzj,康水平”译为Onthewhole。thepeoplehaveraechedawell—offstandardofliving。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译为buildawel—offsocietyinna8ll—roundway。有些译者觉得well—off的水平比“小康”更高,是否不够确切,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据《牛津》词典,well 一0ff的含义是inagoodposition,especiallyfinanc ially,用俗话说,就是手头宽裕的意思。Wel 一0ff这个词并不表示具体确切的经济水平。2O世纪5O年代初期的“富裕中农”在毛选中的译法是wel—to一domiddlepeasants,那时的well—to-do只是勉强温饱,更是低水平的。上世纪5O年代刚从大学毕业的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工资56元,按当时全国平均工资水平计算,完全够well一0ff或well—to—do。由此可见,well一0ff或well—to—do都是相对的。我们在对外报道中,经常将“小康”和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联系起来,“小康”的具体水平就很清楚了。采用意译方法的例子还有许多:

例17:实行“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Toearlyouttheplantoassist80millionpeopleinhavingsufficientfoodandclothingwithinsevenyears

例18:开源节流

Increasingi?evenueandsavign 01"1exepnditures

例19:“三资”企业

Enterprisesinth e“thereformsofventures”:Sinoforeignjointventurse,cooeprativebusinessandexclsuiveforeign—ownde enterprisesinChina.

例2O:领导班子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A younger,better—educatde nadmoreprofessionalleadership

例21:两中方针,放还是收?二者必取其一。

To“openiw der”,orto“narrow down”?W emsut chooseoneortheotherofthesetwooplicse.

例22:“四有”人民,“四有”干部

Peopleandofficialstaughttohaveideals。moralsin—tegrityandtobewell—deucatedandself—disciplined.

四总论

翻译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关于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汇的翻译只是汉译英的一个方面,其翻译策略和方法并不涵盖汉译荚的全部。准确地说,只涉及汉译英的一小部分。在多数情况下,在传达相同信息的前提下,不同译者对同一原文会有不同译法。但作为译者。针对这一类词汇的翻译,我们尤其需要植根于翻译实践的翻译理论,特别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翻译理论,用来指导翻译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这是我们当代翻译工作者肩负的重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踏实工作,使我们的汉译英事业不断兴旺发达,使我国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为世人所了解。

100个中国传统文化英文单词

100个中国传统文化英文单词 1.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5.剪纸:Paper Cutting 6.书法: Calligraphy 7.对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雄黄酒:Realgar wine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 :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昆曲 :Kunqu Opera 14.长城 :The Great Wall 15.集体舞 :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Day 19.花鼓戏:Flower Drum Song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中国结:Chinese knotting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越剧:Yue Opera 26.火锅:Hot Pot 27.江南:South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谜语:Riddle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针灸 :Acupuncture 35.唐三彩 :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36.二人转 : Errenzhuan 37.偏旁 :Radical 38.孟子:Mencius 39.亭 / 阁:Pavilion/ Attic 40.黄梅戏 :Huangmei opera 41.火药 :Gunpowder 42.农历 :Lunar Calendar 43.印 / 玺 :Seal/Stamp 44.腊八节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45.京剧 :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 46.秦腔 :Crying of Qin People/Qin Opera 47.太极拳 :Tai Chi 48.《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49.天坛 :Altar of Heaven in Beijing 50.小吃摊 :Snack Bar/Snack Stand 51.红双喜 :Double Happiness 52.国子监:Imperial Academy

中国文化相关词汇英文翻译

中国文化相关词汇英文翻译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刺绣:embroidery 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剪纸:Paper Cutting 书法:Calligraphy 对联:(Spring Festival)Couplets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人才流动:Brain Drain/Brain Flow 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战国:Warring States 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铁饭碗:Iron Bowl 函授部:The Correspondence Department 集体舞:Group Dance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红白喜事:Weedings and Funerals 中秋节:Mid-Autumn Day 结婚证:Marriage Certificate 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附属学校:Affiliated school 古装片:Costume Drama 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元宵:Tangyuan/Sweet Rice Dumpling(Soup) 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 火锅:Hot Pot 四人帮:Gang of Four 《诗经》:The Book of Songs 素质教育:Essential-qualities-Oriental Education 《史记》:Historical Records/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大跃进:Great Leap Forward(Movement) 《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针灸:Acupuncture 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ang Tri-colored pottery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hinese-charactered Socialist/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偏旁:radical 孟子:Mencius 亭/阁:Pavilion/Attic 大中型国有企业:Large and Medium-siz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火药:gunpowder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3[1]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 (一)宗教及传统文化 拜年: pay a New Year call财运: luck in making money 江南水乡: the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禅宗: Chan Sect/Zen Sect 出家人: ascetic 祠堂:memorial temple 倒春寒:an unusually cold spell in an otherwise warm early spring 道教:Taoism 道士:Taoist priest 法师:Master 方丈:Buddhist abbot 佛教:Buddhism 恭喜发财:May you be prosperous 和尚:Buddhism monk 华表:ornamental column/cloud pillar/stele 红包:red envelope containing money as a gift; bribe/kickback(贬义用法)华盖:canopy 回教:Islam 慧根:the organ of wisdom 甲骨文:inscriptions on oracle bones 戒律:precept/discipline 金刚经:Diamond Sutra 京剧票友:Perking Opera fan 京剧人物脸谱:types of facial make-up in Perking Opera/Perking Opera masks 旧教/天主教:Catholicism 坎儿井:karez 喇嘛:Lama 老字号:an old and famous shop/enterprise 尼姑:Buddhism nun 涅槃:Nirvana 旗袍:cheongsam 三藏经:Tripitaka 三教(儒、释、道):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时运:luck/fortune 四大皆空:all space directions being void 新教,耶稣教:Protestantism 真人:Taoism pure man 族人:clansman 坐禅:sitting in meditation (二)名胜古迹 阿里山:Ali Mountain 碑林:Forest of Steles 兵马俑: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布达拉宫:Potala Palace 长春观:Changchun Taoism Temple 承德避暑山庄:Chengde Mountain Resort /the Imperial Mountain Summer Resort 大屿山:Lantau Island 大运河:Grand Canal 滇池:Dianci Lake 都江堰:Dujiangyan Weir 二七纪念馆:February 7 Memorial Hall 鼓浪屿:Gulang yu Islet/Gulang yu Island 归元寺:Guiyuan Buddhist Temple 龟山:Tortoise Hill 华清池:Huaqing Hot Spring 黄鹤楼:Yellow Crane Tower 居庸关:Juyongguan Pass 橘子洲:Orange Island 孔庙/夫子庙:the Temple of Confucius 坤宁宫:Palace of Earthly Tranquility 乐山大佛:Leshan Giant Buddha 灵隐寺:Temple of Soul’s Retreat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芦笛岩:Reed Flute Cave 毛主席纪念堂:Chairman Mao Memorial Hall 莫高窟:Mogao Grotto in Dunhuang 蓬莱阁:Penglai Pavilion 人民大会堂: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人民英雄纪念碑:Monument of the People’s Heroes 日月潭:Sun Moon Lake 三峡:the Three Gorges on the Yangtze River/ 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少林寺:Shaolin Temple/ Shaolin Monastery 蛇山:Snake Hill 狮子林:Lion Grove 十三陵:the Ming Tombs 石林:Stone Forest 苏州园林:Suzhou Gardens/the Gardens of Suzhou 太和殿:Hall of Supreme Harmony 太湖:Lake Taihu 天安门广场:Tian An Men Square 天坛:the Temple of Heaven 外滩:the Bund 武侯祠:Templ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Zhuge Liang 西湖:the West Lake 象鼻山:Elephant Trunk Hill 养心殿: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 颐和园(夏宫):the Imperial Garden /the Summer Palace 雍和宫:Yonghegong Lamasery 雨花台:the Terrace of the Raining Flowers 玉渊潭公园:Jade Abyss Pool Park 豫园(上海城隍庙):Yuyuan Garden/Shanghai’s Town God’s Temple 岳阳楼:Yueyang Tower 中山陵:Dr. Sun Yet-sen’s Mausoleum 紫金山天文台:Purple Hills Observatory

中国特色词汇的音译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论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1.1 Defi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特色词汇”的定义:(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定义) 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或现象并具有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类词汇 1.2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中国特色词汇”的特点:(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说明特点) 1.体现中国特色:集中体现中国特有的事物、现象,并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 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反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 中国特色词汇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其往往缺乏直接对应的英文词汇。 这些特殊词汇或表达法语言生动活泼, 形式简洁明了,并且通俗和富有特色,内涵含蓄丰富, 带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各个时期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 涵 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艺术、科技、网络、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 政治类的,比如,“三讲”,“三通”,“两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00国两制”、“两手抓”、“三个代表”、“三下乡”、“八荣八耻”、“节日腐败”、“双规”、“地方粮票”等;经济类的,比如,“小康”,“龙头企业”,“解困基金”、“包产到户”、“练摊”、“倒爷”、“假日经济”、“黄金周”、“出口创汇”、“回扣”等等;社会类的,如,“安居工程”,“公款吃喝”,“货币化分房”、“托儿”、“红包”、“啃老族”、“毕婚族”、“超女”、“哈日”、“包二奶”、等;文化教育类的:如“禅宗”,“小品”、相声?“高考移民”、“高考状元”、“保送生”、“普九工程”、“希望工程”、“素质教育”等等;生活行为类的,如,“剪彩”,“皈依三宝”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些新用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一开始不为英语国家人民所理解,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英语国家人民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他们开始逐步接受其文化中 所没有的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用语。) 2.具有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 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语 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等。 这些词中, 有些是旧有词汇被赋予了新义, 有些是外来词汇进行了中国化改造, 有些是根据汉语特点新造出来的词汇。从总体上看, 这些特色词汇反映了汉语构词灵活, 内涵丰富的特点, 很难在英语中找到意思一致的词汇或表达, 因此, 给译者带来极 大的困难。 对与其构词灵活的特点,可以做如下分析。汉语的字和词是分开的。汉语的字是有限的,虽然人们还在造新字,但是这是极为有限的。而汉语新词构造却是无限的。汉字的词形较为

传统文化类英文词汇汇总

传统文化类英文词汇汇总艺术及工艺Arts and Crafts 版画engraving 贝雕画shell carving picture 彩塑painted sculpture 瓷器porcelain; china 刺绣embroidery 雕刻carving 宫灯palace lantern 国画Chinese painting 剪纸paper-cut 景德镇瓷Jingdezhen porcelain 景泰蓝cloisonnéenamel;cloisonné 蜡染batik 卖秸画straw patchwork 木/石/竹刻wood/stone/bamboo carving 木刻画wood engraving 泥人儿clay figure

皮影shadow puppet 漆画lacquer painting 漆器lacquer ware 双面绣two-sided embroidery 水墨画Chinese brush drawing ; ink and wash painting 檀香扇sandalwood fan 唐三彩Tang tri-colored pottery 陶器pottery ; earthenware 图章seal 拓碑making rubbings from inscriptions , pictures , etc . on stone tablets 拓片rubbing 微雕miniature engraving 象牙雕刻ivory carving 宜兴陶Yixing pottery 篆刻seal cutting 戏剧表演Theatrical Performances 京剧人物脸谱types of facial makeup in Beijing opera 生male characters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 译研究

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研究 【摘要】近年来,各国主流媒体对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不断引发网友及翻译工作者的关注。本项目旨在研究涉及中国文化特色词的翻译方法,为译者能够更好地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提供参考指导,促进中国特色文化的输出和传播。 【关键词】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翻译 愈来愈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中国不再是“失声的中国”,中国文化的强势,让他们把目光转移到汉语研究上,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友好和融洽,以及国外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股又一股“中华热”与“汉语热”。我们应该把握契机,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与各国人民和民族的交流,使其他民族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从而,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和谐发展。从这方面来讲,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研究无疑是介绍中国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虽然,我国翻译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还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反映了我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蕴含中国民族特色,其翻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具有“实效性、创造性和不可替换性”等特点。因此,相对应的英译几乎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鉴,这就需要译者的独创。同时,由于外译的需要,新词语翻译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译文的受众目标,多为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读者,因此,信息的反馈比较滞后,难以针对读者的接受度对问题译词进行改译或打磨润色,错译、误译就在所难免。因此,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翻译理论及其策略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打磨和探索,用承优和创新的精神去填补空白。 一、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概念及内涵 中国文化特色词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特色词是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其中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文化的内涵,即发源于中国,基于中国特色文化、社会、人文环境等所产生,仅存在于中国的事物、事件等的词汇。中国文化特色词指中国语言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一些概念、政治术语、短语和汉语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词语等。或者,所谓中国文化特色词,是相对于普通词汇和外语词汇而言的,是汉语语言文化中独特的语言现象,或者说它是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当中国的文化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些中国文化特色词要不失原味的被翻译成外语并被外国人所接受。

最新中国特色词汇英译2

中国特色词汇英译2

1、中国意念词(Chinesenesses) 八卦 trigram 阴、阳 yin, yang 道 Dao(cf. logo) 江湖(世界) the jianghu World (the traits’ world) e.g. You can’t control everything in a traits’ world.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道 Daoism(Taoism) 上火 excessive internal heat 儒学 Confucianism 红学(《红楼梦》研究) redology 世外桃源 Shangri-la or Arcadia 开放 kaifang (Chinese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大锅饭 getting an equal share regardless of the work done 伤痕文学 scar literature or the literature of the wounded 不搞一刀切 no imposing uniformity on … 合乎国情,顺乎民意 to conform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will of the people 乱摊派,乱收费 imposition of arbitrary quotas and service charge 铁交椅 iron (lifetime) post’s; guaranteed leading post 脱贫 to shake off poverty; anti-poverty 治则兴,乱则衰 Order leads to prosperity and chaos to decline 2 、中华民族的喜庆节日(Chinese Festivial) 国庆节 National Day

汉译英主题词汇

汉译英主题词汇 1.中国传统文化 四大发明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造纸术paper-making 火药gunpowder 指南针/罗盘compass 印刷术printing 孔子Confucius 孟子Mencius思想学派school of thought 核心思想the core of ideology 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道家Daoism法家Legalism 和尚;僧人monk 乐器musical instrumental 琴棋书画guqin, game of go,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笛子flute 二胡erhu 古筝guzheng 鼓drum 琵琶Chinese lute中国象棋Chinese chess 围棋Chinese Go 对弈play chess 棋子chess pieces 棋盘chessboard 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 甲骨文oracle bone script 文房四宝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毛笔brush pen 墨ink stick 砚台ink stone 纸paper 笔划stroke 四大名著the four masterpieces 汉字Chinese character <<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 The Money King <<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三国演义>>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水浒传>>Water Margin; Outlaws of the Mash <<诗经>>Books of Songs <<史记>>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Historical Records 唐诗宋词Tang and Song Poetry;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Danasties 元曲Yuan opera 眀小说Ming novel 普通话四声调the four tones of Mandarin Chinese 对联couplet俗语idiom 词语phrase 国画Chinese (traditional) painting 山水画landscape painting 写意画free sketch painting 敦煌壁画Dunhuang frescoes 龙的形象the image of dragon 孔子庙Confucius Temple黄河the Yellow River 长江the Yangtze River 长城the Great Wall 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 ; the Forbidden City 故宫博物馆The Palace Museum天安门广场Tiananmen Square 胡同hutong太极拳Tai Chi 文武双全be excellent both in the arts of pen and sword

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词汇100个

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词汇100个 1、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 2、刺绣Embroidery 3、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 4、剪纸Paper Cutting 5、书法Calligraphy 6、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 7、对联(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rs 8、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9、雄黄酒Realgar wine 10、四合院Siheyuan/Quadrangle 11、战国Warring States 12、风水Fengshui/Geomantic Omen 13、昆曲Kunqu Opera 14、长城The Great Wall 15、集体舞Group Dance 16、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 17、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 18、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19、花鼓戏Flower Drum Song 20、儒家文化Confucian Culture 21、中国结Chinese knotting 22、古装片Costume Drama 23、武打片Chinese Swordplay Movie 24、元宵Tangyuan /Sweet Rice Dumpling (Soup) 25、越剧Yue Opera 26、火锅Hot Pot 27、江南South Regions of the Yangtze River 28、《诗经》The Book of Songs 29、谜语riddle 30、《史记》Historical Record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红楼梦》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32、《西游记》The Journey to the West 33、除夕Chinese New Year’s Eve /Ev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34、针灸Acupuncture 35、唐三彩Tri-color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Tang Tri- colored pottery 36、二人转Errenzhuan 37、偏旁Radical 38、孟子Mencius 39、亭/阁Pavilion/Attic 40、黄梅戏Huangmei Opera 41、火药Gunpowder 42、农历Lunar Calendar 43、印/玺Seal/Stamp 44、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45、京腔Beijing Opera/Peking Opera 46、秦腔Crying of Qin People /Qin Opera 47、太极拳Tai Chi 48、《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49、天坛Altar of Heaven in Beijing 50、小吃摊Snack Bar/Snack Stand 51、红双喜Double Happiness 52、国子监Imperial Academy 53、春卷Spring Roll(s) 54、莲藕Lotus Root 55、罗盘Luopan 56、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 57、相声Cross-talk/Comic Dialogue 58、五行Five Phases 59、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60、《桃花扇》The Peach Blossom Fan 61、木偶戏Puppet Show 62、敦煌莫高窟Mogao Caves 63、电视小品 TV Sketch/TV Skit 64、甲骨文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65、古筝Chinese Zither 66、二胡Urheen 67、门当户对Perfect Match /Exact Match 68、《水浒》Water Margin /Outlaws of the Marsh 69、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The Four Treasure of the Study (Brush, Inkstick, Paper and Inkstone) 70、兵马俑Cotta Warriors /Terracotta Army 71、旗袍Cheongsam

文档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与方法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与方法■薛福平作者简介:薛福平(1956-),男,山西人,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摘要: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快速融合,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时,要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坚持异化原则,科学运用翻译策略和方法。关键词: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策略;归化;异化;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9-0 61-02 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表达中国文化特有事物和现象的词语,是准确再现中国社会生活和传播中华文化必须的基本词汇,是中国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英语理论的提出为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提供了依据,为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提供了新的途径,拓宽了人们创造性地表达中国文化的视野。探究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策略与方法,是促进中国文化更广泛、更深入地向全世界传播的首要任务。一、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1995 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lence Venuti)首先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概念。他指出,归化是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就是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目的语读者接受;异化是以源语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就是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归化与异化是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以前,归化翻译法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各民族交往频繁与文化交流平等的今天,随着英语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出现,以及信息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异国文化的了解需求越来越强。这些都为异化翻译创造了有利的人文环境。比如,代表中国古代文化巨大成就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就出现了两种英译本:杨宪益夫妇的翻译是以中国文化为归宿,遵循的是异化翻译的原则,译文可以让外国读者领略到更多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古代中国的社会习俗;英国学者Hawkes 的翻译采用的则是归化原则,阅读他翻译的《红楼梦》就会觉得故事好像发生在英语国家。例如,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是“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over night?”,Hawkes 的翻译是“I know…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很明显,杨宪益先生采用的是直译的方法,遵循的是异化翻译的原则,保留了很多中国文化的因素;Hawkes 则是依据归化翻译的原则,放弃了汉语谚语特有的隐喻形式,运用的意译的方法,使译文在西方读者眼中更加亲切自然。在对待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方面,笔者倾向于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第一,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由中国文化特有的属性决定的。中国与西方在物质文化、宗教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等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汉语与英语在各自的词汇体系中出现了很多词义空缺的现象。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反映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在英语中几乎找不到相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第二,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不仅是贯彻“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更是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快速融合的需要。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五千年的文明积累和文化沉淀,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要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就必须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要想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第三,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坚持“物从主人、以我为主”原则的需要。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明显而独具特色地反映着中国文化在各方面表现出的文化起源、民族精神及实体特征。显然,翻译这些词语时应尽可能地保留中国文化独具的特色和内涵,同时还应让西方人尽可能容易地弄懂并接受。二、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方法王东风曾指出:“归化和异化可看成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与意译……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次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将语言层次的讨论延续升格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1〕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归化和异化看做是两种翻译策略,而把意译和直译看做是两种翻译的方法。如此理解后,笔者将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对这一问题作详细分析和探讨翻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时该如何选择适当的策略或方法。 1.不同的语言或文化往往会有共核两种语言或文化有共核,即两种语言或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认知、情感及经历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并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似,隐含意义也几乎相同时,最好采用归化策略,用“套译”的方法翻译。比如,趁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Vol.31 (2011)No.9 P61-P62 第31 卷(2011 年)第9 期第61-62 页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熟能生巧(Practies makes perfect)等,汉语和英语就是采用各自的表达形式说明同一个事物,传达同一个意思,真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至于那些虽然相似却稍有不同的

从目的论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17217699.html, 从目的论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 作者:于凌云 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7期 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中国政府官方文件,是国内外人士了解中国最新国情和发 展趋势的权威信息来源,其翻译受到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其文本含有大量中国特色词汇,无疑给翻译增加了难度。本文从目的论出发,以2013-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文本,采用对比分析、例证法和归纳法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了分类研究,并结合大量实例探讨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为译者在翻译中国特色词汇时灵活选择翻译策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目的论;政府工作报告 一、目的论指导下的政府工作报告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 要的理论。这一理论由汉斯·弗米尔提出,他认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达到预期目标采取的策略”,“决定译文的不是原文而是翻译的目的”[1]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根据翻译的目的和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目的论指出“翻译行为及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2]弗米尔还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译文由其目的决定;“连贯原则”,译者需遵守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原则;“忠实原则”,译文与原文之间必须有连贯性。其中目的原则统摄其他原则,忠实原则服从于连贯原则。 在目的论中,为什么要翻译原文,以及目的语文本的功能是什么,是译者必须知道的。[3]根据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分类,政府工作报告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论文,属于信息类文本,它不仅对政府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帮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方针政策及社会发展的平台,具有交际和对外宣传的目的。同时,其权威性及严谨性要求译者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及责任感,译者应确保用词准确,避免误解,不添加任何个人情感。因此,译者应在充分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功能和目的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翻译,确保译文能实现原文所要达到的交际和外宣目的,从而展现一个良好的大国形象。 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中国特色。它主要涉及了对过去一年政府工作的回顾,当前主要工作任务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基本规划,是了解中国目前发展情况的权威来源。政府工作报告的形成发布充分显示了我国是由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国家。就国内而言,它为政府各部门工作提供了基本方向,为人民对政府工作进行有效监督提供了参考;就国际而言,它是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并与中国进行友好交流的一架桥梁,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一起来看一下吧。 风水:Fengshui; geomantic omen 阳历:solar calendar 阴历:lunar calendar 闰年:leap year 十二生肖:zodiac 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清明节:the Tomb-sweeping Day 端午节:the Dragon-boat Festival 中秋节:the Mid-autumn Day 重阳节:the Double-ninth Day 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 春联:spring couplets 春运:the Spring Festival travel 把中国的汉字“福”字倒贴在门上(听起来像是福到)预示新年有好运:turn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luck (fu) upside down to make “dao”(which sounds like arrival) and put it on your door to bring in good fortune for the new year 庙会:temple fair 爆竹:firecracker 年画:(traditional) New Year pictures 压岁钱:New Year gift-money 舞龙:dragon dance 舞狮:lion dance 元宵:sweet sticky rice dumplings 花灯:festival lantern 灯谜:lantern riddle 食物对于中国佳节来说至关重要,但甜食对于农历新年特别重要,因为他们能让新的一年更加甜蜜。 Food is central to all Chines festivals, but sugary snack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Lunar New Year, since they sweetne up prospects for the coming year. 传统的佳节食物包括年糕、八宝饭、饺子、果脯和瓜子。 Traditional holiday treats include nian gao (rice pudding), ba bao fan (eight treasure rice), jiao zi (crispy dumplings), candied fruits and seeds. 四合院:Siheyuan/ Quadrangle 亭/阁:pavilion/attic 刺绣:Embroidery 剪纸:Paper Cutting 书法:Calligraphy 针灸:Acupuncture 象形文字:Pictograms/Pictographic Characters 偏旁:radical 战国:Warring States 人才流动:Brain Drain/Flow

怎样把中国的这些特色词汇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懂

怎样把中国的这些特色词汇翻译成英文让外国人懂 中文摘要 中国特色词汇是中国英语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特色词汇是表达中国文化中的特有事物,其中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文化的内涵,当中国的文化传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这些中国特色词汇又是怎样不失原味的被翻译成外语从而被外国人所接受的呢?本文将以中国特 色词汇翻译成英文为例,介绍了一些中国特色词汇的被译成英语的方法,它们分别是音译、直译、意译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使大家基本了解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交际是怎样被转换并被使用的,逐渐融合进传统英语中的,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将浅谈中国特色词汇所对应的特别的英文词汇出现的原因之一: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并对文化差异进行细分详细阐述。还将提出一些关于中国特色词汇在英语国家传播的前景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词汇;文化差异;翻译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China English.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refer to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items, and of course, contai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wid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how can they be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foreigners accurately in translation? The paper, by giving a good number of examples, introduces some method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including transliter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help to understand how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are transformed into and used in English, and how they gradually integrate into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and satisfy the demand of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In addition, the paper is to expose in detail lexical gap caused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urthermore, it also offers some views on the prospect of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Key words: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culture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