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汉氏综合征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席汉氏综合症激素治疗
一、概述
席汉综合征是属于医院内分泌科的疾病之一。
产后大出血是导致本病的最常见病因。
这种病属于及其严重的疾病。
积极避免产后出血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如果一旦有大出血的现象发生则需要立即补充血容量,而且需要立刻止血,不然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本病如果处理不积极是可以导致脑下垂体前叶坏死的,进而会引起身体多种激素的分泌功能降低。
本病治疗可以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二、步骤/方法:
1、发生这种病之后首先病人需要绝对的休息。
由于病人发病之前曾有过大量出血的经历,所以积极对身体采取保暖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激素替代疗法,这种治疗手段也是治疗此病常用到的手段之一。
2、所谓的激素替代治疗指的是根据病人发病之后身体所缺乏的激素给予积极的补充。
比如有的人可能发病后甲状腺素会严重缺乏,这个时候则需要积极补充甲状腺素,如果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则需要做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补充。
3、需要注意,比如有的人肾上腺激素缺乏之后做了肾上腺素的补充,但是这不能彻底纠正肾上腺素缺乏的根本原因。
因为导致肾上腺素缺乏主要是肾上腺功能减退,所以积极解除肾上腺功能减退的病情才是最根本的治疗手段。
三、注意事项:
激素替代治疗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措施,在病人病情比较严重,且身体没有办法自身恢复激素分泌功能的情况下才采用。
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积极纠正各种激素分泌器官功能减退的现象。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一、引言席汉氏综合征,这个在医学领域中不算常见但却具有重要意义的病症,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它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也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病症,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病机制席汉氏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导致垂体前叶组织缺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前叶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多种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当垂体前叶受损时,这些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障碍。
三、临床表现(一)性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往往出现闭经、性欲减退、乳房萎缩、阴毛和腋毛脱落等症状。
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感到乏力、怕冷、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皮肤干燥、毛发稀疏等。
严重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低血压、低血糖等。
应激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和休克。
(四)其他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乏力、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方法(一)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生育史,尤其是产后出血的情况,对于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二)激素水平测定通过测定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素、皮质醇、雌二醇等激素水平,来评估垂体和靶腺的功能。
(三)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观察垂体的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萎缩或其他异常。
五、治疗方案(一)激素替代治疗这是席汉氏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相应的激素,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激素的用量要个体化,并且要定期复查激素水平,根据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二)对症治疗对于出现贫血、感染等并发症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补充铁剂、抗感染治疗等。
席汉氏综合征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席汉氏综合症归属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本病多因产后大出血造成垂体缺血性坏死而至垂体前叶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常有怕冷、乏力、迟钝、皮肤干燥、少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阴毛腋毛脱落、毛发稀疏等第二性征减退等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垂体危象。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激素替代治疗及对症支持为主。
(二)健康指导
1.保持情绪稳定,注意生活规律,防止过度劳累,避免寒冷、感染、外伤等诱因。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鸡蛋、鸡肉、鱼、水果、蔬菜等,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者,需长期甚至终身维持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自我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定期复查,注意安全,外出时随身携带疾病识别卡,以防意外发生;若出现外伤、发热、腹泻、呕吐、头痛等情况时,疑为垂体危象的征兆,应立即就诊。
席汉氏综合症的病因治疗与预防席汉氏综合征(Sheehansyndrome),根据疾病的分类,属于内分泌科。
垂体前叶分泌大量的促性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泌乳素、生长激素等。
垂体前叶与下丘脑有门静脉连接,接受下丘脑分泌的神经多肽物质。
产后出血容易引起这些门静脉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垂体前叶坏死,各种激素水平大大降低,因此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功能下降,甚至上述症状,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重要的是预防产后出血,一旦产后出血,应及时补充循环血容量,避免休克。
席汉综合征的治疗相对困难。
如果垂体坏死的部分不多,还有更多的功能性腺细胞,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仍然可以促进垂体前叶的功能。
LHRH(国内药物叫戈纳瑞林)就是这种药物。
通常使用药物替代疗法,即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雌激素、孕酮等,可以控制和大大改善症状。
席汉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出血、休克、垂体缺血、坏死、卵巢功能下降、子宫萎缩、继发性闭经、头发脱落、性欲下降、全身疲劳等一系列极度虚弱的综合症状。
中医认为,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产时损伤、过度失血、血虚、肾气损失、肾主要生殖功能下降,导致任脉阻塞、过度脉冲下降和闭经。
栏目:症状标题:席汉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是什么?有原因可查:如产后大出血、垂体肿瘤、垂体手术或放疗、颅脑创伤、感染或炎症(结核病、梅毒、脑膜脑炎)、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脑动脉硬化、营养不良)、免疫性垂体炎等。
促性腺激素和泌乳素分泌不足症群,产后无乳,闭经,阴、腋、眉毛脱落、稀疏、性欲减退、消失,外生殖器萎缩,子宫、乳房萎缩。
促甲状腺激素缺乏症群体:懒惰、表情冷漠、智力丧失、动作迟缓、食欲不振、畏寒、出汗少、皮肤干燥、面部肿胀苍黄,甚至粘液水肿。
头晕、虚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体重减轻、血压下降、易感染、晕厥甚至休克、昏迷等。
垂体危象;如果有各种压力、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消化道疾病、某些药物(镇静、麻醉、降糖药等)。
席汉氏综合症护理诊断
一、概述
席汉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人的垂体的疾病,发病之后病人的垂体前叶的功能会减退。
此病发病很多时候是因为分娩的时候发生了大出血而引起的,因为女性分娩的时候大出血可以使得垂体发生缺血性坏死,这样一来垂体的前叶分泌功能自然会不足,从而导致垂体功能减退。
当人的垂体分泌功能减退之后还会进一步引起性腺、甲状腺以及肾上腺分泌功能低下。
这是一种连锁式反应的疾病。
二、步骤/方法:
1、诊断这种疾病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史以及身体症状或者是身体体征进行。
想要明确诊断这种病是不困难的。
由于此病大多数患者是发生在产后大出血,所以发病后一般会表现出休克的症状,那么一旦有这种现象则第一时间需要考虑席汉综合征。
2、当然根据表现出来的症状诊断本病只是初步的诊断,如果想要明确诊断本病则需要做一些具体的检查。
比如说可以是进行葡萄糖耐受的检查,还可以是身体激素的测定。
这里主要是针对甲状腺激素、卵泡刺激激素、垂体下丘脑释放激素进行测定。
3、本病发病之后必须对病人做好护理工作,因为病人多有大出血,这样是很容易导致感染以及休克的,第一时间需要尽量减少出血,并且立即做止血处理,另一方面积极补充病人的血容量,让病人避免因为缺血而引起组织坏死是护理中及其重要的缓解。
三、注意事项:
其实这种病症是可以预防的,在怀孕期间做好保育工作,避免因为各种因素而引起身体感染,积极避免各种能够导致分娩大出血的因素就能够预防本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席汉式综合症是什么呢?
导语:席汉氏综合症大多数时候会出现在产后的女性朋友身上,平时最好是能够引起重视,一旦出现以后,很可能会使得女性朋友出现休克,组织缺氧等等
席汉氏综合症大多数时候会出现在产后的女性朋友身上,平时最好是能够引起重视,一旦出现以后,很可能会使得女性朋友出现休克,组织缺氧等等的情况,严重的会危及到女性朋友的生命安全。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什么是席汉氏综合症以及发现以后应该通过哪些方法来进行治疗。
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使垂体前叶组织缺氧、变性坏死,继而纤维化,最终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综合征,其发生率占产后出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的25%左右。
近几年研究显示席汉综合征的发生,并非仅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有关,有报道部分患者垂体前叶功能有减退征象,其中50%显示垂体后叶功能亦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席汉综合征不仅可以发生于阴道分娩者,亦可发生于剖宫产术之后,在现代剖宫产率上升的今天,应引起产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速下降。
如分娩时发生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甚或发生DIC时,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引起动脉痉挛甚至闭塞,使垂体动脉血液供应减少或断绝,垂体前叶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使垂体前叶及其所支配的靶器官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剧烈减少,导致各类激素所作用靶器官的功能过早退化并引起一系列综合征。
根据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等功能低下的具体情况,分别予以长期的激素替代疗法。
1.一般治疗。
席汉氏综合征临床研究席汉氏综合征,又称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由于产后大出血导致腺垂体缺血性坏死,进而引起一系列内分泌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
这一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席汉氏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休克。
在分娩过程中,大量失血可使腺垂体的血液供应锐减,导致腺垂体组织缺氧、变性和坏死。
腺垂体中的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多种激素分泌细胞受损,从而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减退。
此外,妊娠期垂体增生肥大,对缺血缺氧更为敏感,也是导致产后易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
其他少见的病因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垂体手术或放疗损伤等。
二、临床表现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腺垂体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受累激素的种类和程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1、性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往往出现产后无乳、闭经、性欲减退、阴毛和腋毛脱落、乳房萎缩等。
生殖器官也会出现萎缩,如子宫缩小、阴道干涩等。
男性患者则可能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睾丸萎缩等。
2、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畏寒、乏力、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心动过缓、心包积液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
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常感到虚弱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低血糖、低血压等。
应激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休克等并发症。
4、其他表现患者还可能出现贫血、低血糖、低钠血症等代谢紊乱,以及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淡漠等。
三、诊断方法席汉氏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1、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分娩史,尤其是产后大出血及休克的情况,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临床表现上述的性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体征是诊断的重要线索。
3、实验室检查(1)激素测定:测定血清中的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如T3、T4、FT3、FT4)、皮质醇等激素水平,通常会发现相应激素的降低。
席汉氏综合征席汉氏综合征概述席汉氏综合征属常见的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席汉氏综合征多因分娩太出血造成垂体缺血性坏死,垂体前叶内分泌功能不足所致。
目前除替代疗法及对症治疗外,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殊疗法,属难治病之一。
席汉氏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随席汉氏综合征之发生、演变及其主要症候,分别可归属“产后血晕”,“闭经”及“虚劳”等范畴,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席汉氏综合征可归属“虚劳”,但“虚劳”的概念较广,仅能概括本征而不能与此等同,故建议定为“劳瘠”、“产后失血虚劳”等,旨在把席汉氏综合征从“虚劳”中分化出来,以进一步确定病名。
现代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报道,始见于60年代初。
由于席汉氏综合征常以“闭经”为主要表现,故有部分临床资料列于妇科之中,至1989年共有40余份资料,其中大都为个案报告,病例最多的报道也仅16例。
在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中,病因皆是产后大出血所引起,致使耗气伤精,损及脾、肾、肝脏,以气血双亏及脾肾阳虚为本病的主要证型,故大都采用补益气血,温肾健脾为本病的基本治法,疗效均较满意,如有的小样本病例报道,有效率可达93.3%。
一般均单用中药复方治疗,也有部分以中药为主,配用西药为辅。
可兄中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确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但目前对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为数不多,有关实验室研究工作也尚未开展,应当引起重视。
编辑本段病因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生可有多种原因,但以产后大出血居多,造成产后血虚之候,甚至部分病人出现虚脱、休克的产后血晕之证,此乃血虚脉空,气随血脱之故。
究其病损脏腑,虽然孙思邈有“妇人产讫,五赃虚羸”之说,但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
席汉氏综合征的发生可有多种原因,但以产后大出血居多,造成产后血虚之候,甚至部分病人出现虚脱、休克的产后血晕之证,此乃血虚脉空,气随血脱之故。
究其病损脏腑,虽然孙思邈有“妇人产讫,五赃虚羸”之说,但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
肾虚肾为先天之本,主生琏。
今产后失血,气随血脱,形成气血两虚之证,继而损及肾阴肾阳,则可导致本病。
且现代许多临床及实验研究业已证明肾阴肾阳与下丘脑??垂体??靶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脾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今产疔血崩,气血两虚,损及脾土,致脾失健运,且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脾阳亦衰,故肾阳虚与脾阳虚两者常可互见,而成脾肾阳虚之证。
肝虚肝主藏血,且叉“女子以肝为先天”。
大量失血可导致肾之阴血不足,肾阴匮乏影响到肝血不足,以致肝肾阴虚,而见经少、闭经之症。
总之,席汉氏综合征虽始于失血,但病已由血及气,既病之后以气虚为主,兼有气血双亏之象,阳虚则表现为脾肾阳虚,阴虚则表现为肝肾阴虚。
然而,对于席汉氏综合征失治,或久治不愈,迁延日久则又可出现气滞血瘀之证。
编辑本段辨证席汉氏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据资料不完全统计,其证名共有29种,但主要可归纳为四型:脾肾阳虚产后血崩,乳汁不泌,经闭不行,性欲减退,形寒怕冷,头昏目眩,面色黄白,精神萎靡,神疲乏力,毛发脱落,食欲不振,腰膝酸软,肤干形瘦或面肢虚浮,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气血两虚产后血崩,头昏目眩,甚则昏厥,面色眺白无华,形寒气短,动则自汗,心悸怔忡,纳谷量少,发黄稀疏,腋毛、阴毛脱落,皮肤干糙,经闭不行。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来细缓。
肝肾阴虚头昏耳鸣,眩晕欲仆,肌肤干燥,乳房萎缩,毛发枯槁脱落,纳谷欠香,餐后腹胀,经闭不行,阴道干涩,烦躁少寐,精神郁闷,形体干瘦。
苔薄少,舌质红,脉来细弦。
气滞血瘀经闭腹胀,小腹刺痛,脘胁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头晕目花,肤干甲错,扪之碍手,毛发枯落。
舌质淡红,兼见瘀斑,脉弦细涩。
在此四型中脾肾阳虚型是席汉氏综合征的基本证型,约占90%左右,其次为气血两虚型,肝肾阳虚型及气滞血瘀均较少见。
从席汉氏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演变,常是初起为气血不足之症,呈气血两虚之证,随病情进展,发展而成脾肾两虚型,少数病人形成肝肾阴虚型,病久之后,极少数病人可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究其病机乃是气虚而致气郁,气虚致血循环障碍而显血瘀之象,故所有病人均有气血不足之见症,尤以气虚之症为显。
编辑本段治疗疗效标准席汉氏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虚衰之临床症状改善及性腺功能的恢复,实验室指标可供参考,疗效有分为四级的,也有分为三级的。
今列四级疗效标准如下:基本痊愈:症状消失,月经正常或已受孕,实验室指标恢复或接近正常。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已恢复正常工作,实验室指标明显进步或接近正常。
好转: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分型治疗脾肾阳虚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养血。
处方:党参10克,黄芪30克,肉桂10克,当归10克,龙眼肉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熟地15克,枸杞15克,菟丝子10克,苁蓉10克,甘草10克。
加减:肾阳虚甚加附子、仙茅、仙灵脾;肾精不足加黄精、生地、紫河车;阴道干涩加杜仲、桑寄生、川断;经行欠畅加丹参、桃仁、川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五子衍宗丸、集灵膏、二仙汤。
气血两虚治法:补益气血,温肾填精。
处方:熟地20克,当归10克,丹参20克,川芎10克,紫河车10克,阿胶10克(兑),党参10克,炙黄芪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桑寄生10克,生甘草10克。
加减:肾阳虚衰加附子、巴戟天;脾阳不振加山药、黄芪;食欲不振加扁豆、鸡内金;气短自汗加胡桃肉、防风;面肢虚浮加泽泻、薏苡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常用成方: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参苓白术散:肝肾阴虚治法:滋养肝肾,养血调经。
处方:枸杞子15克,女贞子10克,生熟地各15克,淮山药15克,山萸肉10克,麦冬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阿胶10克(兑),桑寄生10克,五味子6克,生草10克。
加减:头晕目眩加潼蒺藜、龙眼肉;心悸失眠加酸枣仁、桕子仁、莲子肉;形寒神萎加附子、肉桂、黄精;发枯失润加何首乌、黑芝麻。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常用成方:生脉散、二至丸。
气滞血瘀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2克,五灵脂1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水蛭10克,泽兰10克,血竭3克,大黄6克。
加减:气滞腹胀加柴胡、枳壳、郁金;经闭腹痛加延胡索、川谏子、牛膝。
常用成方:少腹逐瘀汤,大黄?虫丸。
疗效:共治疗98例,配合西医内分泌治疗等,按上述疗效标准判断,基本痊愈20例,占20.4%;显效34例,占34.7%;好转43例,占43.9%;无效1例,占1.0%,总有效率达99%。
因临床报道中多选有效病例,故实际有效率必较之为低,但在资料中明确记载,治后受孕或分娩的共计6例。
专方治疗地黄煎剂组成:①生地黄90克;②生地黄45~50克,炮姜1.6克,白术8克。
用法:①将生地黄切成碎片,加水约900毫升,煮沸滤出药液约200毫升,1次服完,连服3天,之后隔3、6、14天分别连续服药3天,共35天有12个服药日,之后隔1~3个月重复上述治疗1次。
若见腹泻可改用第2方。
②将三药水煎服,隔5天服药5天。
疗效:①方治疗8例,②方治疗2例。
10例中,体征消失2例,显效7例,好转1例。
中医医案杨×,女,35岁。
3年前临盆,产后大出血,形体自此羸瘦,乳房萎缩,幼婴无乳以哺,经事渐次衍后减少,年后阴毛、腋毛已脱落殆尽,头发稀疏可窥见头皮,面色苍白,渐呈虚浮之状,情绪低落,精神日萎,性欲已乏,不能胜任工作及家务,在外院检查T3、T4均低下,诊为席汉氏病。
舌淡苔薄,脉沉细弱。
治则以当归补血,归脾化裁。
处方:黄芪30克,黄精、丹参各20克,茯苓、菟丝子各12克,当归、党参、龙眼肉、白术、苁蓉、枣仁各10克。
经治3月,精神渐佳,虚肿已消,又值冬令,嘱服核桃、桂圆、阿胶收膏冲饮,仍宗原方出入,历时半年,症状明显好转,已见经行,经期尚信,能恢复日常工作。
按:本例系产后大出血致病,临床症状及理化检查均符合席汉氏综合征的诊断,从中医而论,乃脾肾阳虚型,然其气虚由血亏所致,故温补脾肾尤重在养血荣精,故除用参、芪、术补阳之外,重用菟丝子、苁蓉、黄精、龙眼肉、阿胶等补益肾精,营养气血,由此促进脑垂体损伤的修复,而致恢复康宁,经行来潮是其奏效之信息,嗣后体力也复,而能胜任工作。
用药规律从查阅的39篇临床报道以中医药治疗席汉氏综合征98例之用药情况分析,共涉及中药95味,临床运用频度在20例以上的主要用药,系温补脾肾之剂,尤以补脾为先。
本病虽病位在肾,由血及气,如无脾之生化则气血若无源之水,且“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故以补气温阳为大法;再佐养血通经之品。
有医者在强调温补阳气的基础上,投入血肉有情之品??鹿茸、紫河车、羊肾、羊肉之类,寓有深意。
其他疗法针灸①体针取穴:太冲、涌泉、神门、灵道、阴郄、通里、大陵、太溪。
②耳针取穴:神门。
③腕踝针取穴:同①操作:体针用透针法,太冲透涌泉,神门穴直刺得气后,退针至皮下,把针放平,针尖向上,透刺阴郄、通里、灵道。
各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中等程度刺激,留针3O分钟;耳针留针10分钟;腕踝针留针1~2小时。
1~2天治疗1次。
疗效:上法治疗1例席汉氏综合征危象的精神失常,谵妄患者,获满意疗效。
单方验方甘草粉组成:甘草粉10克。
用法:上药日服3次,并配合西药甲基睾丸酮、甲状腺素片及葡萄糖、维生素等治疗。
疗效:治疗1例,服药3个月后月经来潮,次年分娩1女孩。
其他措施可采用进食高热能、高蛋白与维生素膳食,有贫血者可予以补充白蛋白或输血(予以抗贫血药疗效常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