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最新《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最新《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最新《房屋建筑学》习题集(答案)

A 楼面上铺设地毯

B 设置矿棉毡垫

C 做楼板吊顶处理 D

设置混凝土垫层

第 4 章 楼地层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 成

绩:

( 一) 填空题(每空 1分,共 20 分)

1.楼板按其所用的材料不同,可分为 砖楼板 、 钢筋混凝土楼板 、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等。 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式不同分为 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式 、预制装配式 和 装配整体式 三种。 4. 楼地面的构造根据面层所用的材料可分为: _整体类地面 _、__板块类地面 _ 、_卷材类地面 _ _ 、 __涂料类地面 __四大类。 5.木地面的构造方式有 空铺式 、 实铺式 和粘贴式三种。 6.顶棚按其构造方式不同有 直接式顶棚 和 悬吊式顶棚 两大类。 7.阳台按其与外墙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 凹阳台 、 凸阳台 、 半凹半挑阳台 和转角阳台等。 8.吊顶棚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 吊筋 、 龙骨 和 面层 。

7. 楼板层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 楼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可不考虑变形问题

C 空心板保温隔热效果好, 且可打洞, 故常采用

8. 楼板层通常由 D A 面层、楼板、地坪 C 支撑、楼板、顶棚 9. 现浇肋梁楼板由 C A 混凝土、砂浆、钢筋 槽形板上不可打洞

采用花篮梁可适当提高室内净空高度。

组成。 B 面层、楼板、顶棚 D 垫层、梁、楼板 现浇而

成。 柱、次梁、主梁 C 板、次梁、主梁 D 砂浆、次梁、主梁 10. 根据受力状况的不同,现浇肋梁楼板可分为 B A 单向板肋梁楼板、多向板肋梁楼板 B 单向板肋梁楼板、双向板肋梁楼板 C 双向板肋梁楼板、三向板肋梁楼板 ( 二)选择题(每题 1分,共 16 分)

1.现浇水磨石地面常嵌固分格条 ( 玻璃条、铜条等 ) ,其目的是 A 。 A 防止面层开裂 B 便于磨光 C 面层不起灰 D 增添美观 2. B 施工方便,但易结露、易起尘、导热系数大。 D 有梁楼板、无梁楼板 11. 地坪层由 A 构成。 A 面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B C 面层;垫层;结合层 D 12. 地面按其材料和做法可分为 C 面层;找平层;素土夯实层

结构层;垫层;素土夯实层

A 现浇水磨石地面

B 水泥地面 C

木地面 D 预制水磨石地面 3. 吊顶的吊筋是连接 A 的承重构件。

A 搁栅和屋面板或楼板等

B 主搁栅与次搁栅

C 搁栅与面层

D 面层与面层 4. 商店、仓库及书库等荷载较大的建筑,一般宜布置成 D 楼板。 A 板式 B 梁板式 C 井式 D 无梁 5.水磨石地面面层材料应为 D 水泥石子浆。 A 1:1.5 B 1 :2 C 1 :3 D ①或② 6. 楼板层的隔声构造措施不正确的是 D A 水磨石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B 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泥地面

C 整体地面;块料地面;塑料地面;木地面

D 刚性地面;柔性地面 13. 下面属整体地面的是 D 。 A 釉面地砖地面;抛光砖地面 B

C 水泥砂浆地面;抛光砖地面

D 抛光砖地面;水磨石地面 水泥砂浆地面;水磨石地面

A 粘土砖地面;水磨石地面确

抛光砖地面;水磨石

地面

( 四) 简答题(共 24分)

1. 有水房间的楼地层如何防水?( 6 分)

答:有水房间的地面应比室内主要地面低 20mm ;地面向地漏方面做排水坡度 1%~2%;在结构找平后,

用防水材料铺设地面。

2. 观察我院教学楼和图书馆,在雨篷的设计上有何异同点?( 10 分) 答:相同点:两者都在主要出入口上设置,而且是悬挑雨篷,

不同点: 1、结构形式上:教学楼雨篷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式;图书馆雨篷采用钢结构悬挂式 2、装修材料:教学楼雨篷板底用双灰粉,外墙装修用面砖;图书馆雨篷用铝塑板。

3.顶棚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8 分)

答:作用:顶棚层应能满足管线敷设的需要,能良好地反射光线改善室内照度,同时应平整光滑,

美观大方,与楼板层有可靠连接。特殊要求的房间,还要求顶棚能保温、隔热、隔声等。

C 马赛克地面;抛光砖地面

15. 阳台按使用要求不同可分为 A 凹阳台,凸阳台 C 封闭阳台,开敞阳台 16. 阳台是由 C 组成:

A 栏杆,扶手 B

C 栏杆,承重结构

D D 水泥砂浆地面;耐磨砖地面 B 。

B 生活阳台,服务阳台

D 生活阳台,工作阳台

挑梁,扶

手 栏杆,栏板

2.举例说明直接式顶棚构造做法。 (10 分)

从构造上来分,一般有直接式顶棚和悬吊式顶

棚两种。

( 五 ) 绘简图(共 40 分)

1.用图示例现浇水磨石 10 分)

2.700

10厚水泥石渣面层磨光打碏

15厚1:3水泥砂浆打底 80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10厚1:3:9水泥石灰砂浆打底

地面的构造层次及做

法。

3.用图表示挑板式雨篷的构造。 ( 10 分)

4.绘图表示阳台的排水构造。 (10 分)

20厚1:3水泥砂浆80 厚 C10混凝土

2.在楼梯形式中,不宜用于疏散楼梯的是D 。

A 直跑楼梯

B 两跑楼梯

C 剪刀楼梯

D 螺旋形楼梯 3.单股人流为,建筑规范对楼梯梯段宽度的限定是住宅,公共建筑 B

A 600mm~700mm,≥ 1200mm,≥ 3000mm

B 500mm ~ 600mm,≥ 1100mm,≥ 1300mm

第 5 章楼梯与电梯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0分)

1.楼梯主要由楼梯段、平台和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2.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 3 级,也不应少于 18 级。

3.楼梯平台按位置不同分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

4.楼梯的净高在平台处不应小于2000mm ,在梯段处不应小于 2200mm 。

5.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有现浇式和预制式两类。

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的结构形式不同,有板式和梁板式两种类型。7.楼梯栏杆有、和三种。

8.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法主要有埋入预留孔洞、焊接和膨胀螺丝固定等。9.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鹤顶式硬接。

10.通常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为100~150mm ,踏步宽度为 400~300mm 。

11.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踏步面的宽度,常用的方法是踢面倾斜。

12.坡道的防滑处理方法主要有粗糙面层、带防滑齿等。

13.中间平台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楼梯段转折连接和人们上下楼休息。 14.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段的宽度。

15.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踏步前缘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的栏杆扶手

高度不应小于 900 mm 。

C 600mm~700mm,≥ 1200mm,≥ 1500mm

D 500mm ~650mm, ≥1100mm,

≥1300mm 4.梯井宽度以 C 为宜。

A 60 ~ 150mm

B 100 ~ 200mm

C 60 ~ 200mm

D 60 ~ 150mm

5.楼梯下要通行一般其净高度不小于 C 。

A 2.4m

B 1.9m

C 2.0m

D 2.1m

6.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为,供儿童使用的楼梯应在 C 高度增设扶手。

A 1000mm, 400mm

B 900mm, 500 ~ 700mm

C 900mm, 500 ~ 600mm

D 900mm, 400mm

7.防滑条应突出踏步面 D 。

A 1 ~2mm

B 5mm

C 3 ~ 5mm

D 2 ~ 3mm

8.台阶与建筑出入口之间的平台一般不应且平台需做 D 的排水坡度。

小于 1500mm, 2% C 小于 2500mm,5% D 小于

1000mm,3%

9.电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A

A 井道、机房、地坑、设备等 B

C井道、梯段板、地坑、设备等D

10.住宅通常采用的楼梯形式为 B 。

A 单跑楼梯

B 平行双跑楼梯 C

11.梁板式梯段由哪两部分组成 C 。

(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4 分)1.楼梯踏步的踏面宽 b 及踢面高 h,参考经验公式 A 12.楼梯构造不正确的是 B 。

A楼梯踏步的踏面应光洁、耐磨、易于清扫

A 平台、栏杆

B 栏杆、梯斜梁

C 梯斜梁、踏步板

D 踏步板、栏杆

A 小于 800mm, 1% B

井道、机房、平台梁、设

备等

井道、机房、地坑、栏杆

B 水磨石面层的楼梯踏步近踏口处,一般不做防滑处理

A b+2h=600 ~630

B 2b+h=600 ~630

C b+2h=580 ~620

D 2b+h=580 ~

620

C 水泥砂浆面层的楼梯踏步近踏口处,可不做

防滑处理

D 楼梯栏杆应与踏步有可靠连接

13.关于楼梯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A 。

A 单跑楼梯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超过 15 级

B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220mm

C 一个梯段的踏面数与踢面数相等

D 楼梯各部位的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2m

14.关于楼梯设计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通常情况下,楼梯平台的净宽度应不小梯段的净宽度。

B 楼梯、电梯、自动楼梯是各楼层间的上、下交通设施,有了电梯和自动楼梯的建筑就可

以不设楼梯了。

C高层建筑中设置了电梯,就可不设置楼梯。(三)简答题(共26 分)1.当楼梯底层中间平台下做通道而平台净高不满足要求时,常采取哪些办法解决? (12 分)答:为了使平台过道处净高满足不小于 2.0m 的要求,主要采用两个办法:(1)在建筑室内外高差较大的前提下,降低平台下过道处地面标高;(2)增加第一段楼梯的踏步数(而不是改变楼梯的坡度),使第—个休息平台位置上移或调整第一段楼梯踏步尺寸

(适当减小踏面宽)。在采用办法(2)时要注

意:①此时第一段楼梯是整部楼梯中最长的一段,仍然要保证梯段宽度和平台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②当层高较小时,应检验第—、三楼梯段之间的净高是否满足梯段间净高不小于2.2m 的要求。 2.室外台阶的构造要求是什么 ?通常有哪些做法。(8 分)

答: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 2 步。台阶的坡度宜平缓些,通常台阶每一级踢面高度一般为

100~ 150 mm,踏步的踏面宽度为 400~ 300mm。在人流密集场所台阶的高度超过1.0m 时,宜有护

栏设施。台阶顶部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一般至少每边宽出500mm 。室外台阶

顶部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 1.0 m,影剧院、体育馆观众厅疏散出口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

1.40m 。

阶和踏步应充分考虑雨、雪天气时的通行安全,台阶宜用防滑性能好的面层材料。

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900mm,室外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1500mm;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 5— 5的规定;当坡道的高度和长度超过表 5—5的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应小于 1.2m ;(2)坡道在转弯处,应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 1.5m ;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 1.5m 的轮椅缓冲地带;(3)坡道两侧应在 900mm 高度处设扶手,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 650mm 的扶手。坡道起点及终点处的扶手应水平延伸 300mm 以上;坡道两侧凌空时,在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 50mm 的安全挡台。(4)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楼梯易采用直跑式,不宜采用弧形梯段。楼梯坡度宜在35°以下,踢面高不宜大

于 170mm 。梯段宽度不宜小于 1200mm。防滑条不得高出踏面 5mm 以上。在梯段的起始及终结处,扶手应自其前缘向前伸出 300mm 以上,末端应向下或伸向墙面,两段紧邻梯道的扶手应保持连贯。(四)设计题(14 分)

某一梯两户住宅楼的层高为 3 米,楼梯间开间为 2.7 米,进深为 5.6 米 , 墙体厚度为 180 ㎜,不设楼梯井,设计一部双跑并列封闭标准层楼梯。

要求:写出计算楼梯有关尺寸的步骤,按1:100 比例绘出标准层楼梯平面图并标出有关尺寸。

解 :(1)设踏步宽度 b=300 ㎜,利用公式 b+2h=600 ㎜,算出

h=150 ㎜;( 1.5 分)

(2)计算级数 N=层高 /踏步高度 =3000÷ 150=20级, 则一

段梯段级数 n 为 10 级;( 1.5 分)

(3)平台宽度≥楼梯梯段宽度,则平台宽度取

( 1.5 分)(4)计算梯段长度

( 1.5 分)

(5)计算楼梯开间

(6)计算楼梯进深

1350

L= ( n-1)× b=(10-1)

×300=2700

1350× 2=2700 ㎜;(1.5 分)

1350× 2+2700=5400 ㎜;(1.5

分)

(五)绘简图(共

16 分)

1.试绘局部剖面详图表示金属栏杆与梯段连接的

一种做法。

实铺台阶的构造与室内地坪的构造差不多,包括基层、垫层和面层。基层是夯实土;垫层多采用混凝土、碎砖混凝土或砌砖,其强度和厚度应当根据台阶的尺寸相应调整;面层有整体和铺贴两大类,如水泥砂浆、水磨石、剁斧石、缸砖、天然石材等。

3.简述残疾人坡道的设计要求。(6

分)答:(1)坡道的坡度和宽度2.绘制局部剖面详图表示踏步面层、防滑和突缘的一种

构造做法。

楼梯标准平面图

:100

8

分)

8

分)

精品文档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屋顶按采用材料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平屋顶、坡屋顶和曲面屋顶等多种形式。

2.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有斜率法、百分比法和角度法三种。

3.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方法有结构找坡和材料找坡两种。

4.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有组织排水又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类。

5.选择有组织排水时,每根雨水管可排除大约150~200 m 2的屋面雨水,其间距控制在15~24 m

以内。

6.屋面泛水应有足够的高度,最小为

250

mm 。

7.平屋顶的隔热做法通常有通风隔热

风隔热屋顶的通风间层的设置的方式通常有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6 分)

1.屋顶的坡度形成中材料找坡是指 B 来形成。

2.当采用檐沟外排水时,沟底沿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排水坡度一般应不小于 A

A 0 .5%

B 1 %

C 1 .5%

D 2 %

3.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的防水层应采用不低于 B 级的细石混凝土整体现浇。

A C15

B C20

C C25

D C30

4.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中,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常在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设置 B 。

A 隔蒸汽层

B 隔离层

C 隔热层

D 隔声层

5.不同屋面防水材料有各自的排水坡度范围,下面 A 材料的排水坡度最大。

A金属皮 B 平瓦C小青瓦

6.下列哪种建筑的屋面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 D

A 高度较低的简单建筑

B 积灰多的屋面

C 有腐蚀介质的屋面

D 降雨量较大地区的屋面

7.平屋顶卷材防水屋面油毡铺贴正确的是 A

A 油毡平行于屋脊时,从檐口到屋脊方向铺设

B 油毡平行于屋脊时,从屋脊到檐口方向铺设

C 油毡铺设时,应顺常年主导风向铺设

D 油毡接头处,短边搭接应不小于 70mm

8.屋面防水中泛水高度最小值为 C mm

A 150

B 200

C 250

D 300

9.平屋顶的排水坡度一般不超过,最常用的坡度为 A 。

A 10%,5%

B 5% ,1%

C 3% ,5%

D 5% , 2%~ 3%

10.一般民用建筑常采用直径为 B 的雨水管。

A 50~75mm

B 75 ~ 100mm

C 100 ~150mm

D 150 ~ 200mm

11.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 刚性防水屋面的女儿墙泛水构造与卷材屋面构造是相同的。

B 刚性防水屋面,女儿墙与防水层之间不应有缝,并加铺附加卷材形成泛水。

C 泛水应有足够高度,一般不少于 250mm。

D 刚性防水层内的钢筋在分格缝处应连通,保持防水层的整体性。

12.屋顶具有的功能有: D 。①遮风②蔽雨③保温④隔热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专业:班级:第 6 章屋顶

姓名:学号:成绩:

蓄水隔热、种植隔热和反射降温隔热等。通

架空通风隔热和顶棚通风隔热两种。

A利用预制板的搁置 B 选用轻质材料找坡

C利用油毡的厚度 D 利用结构层

D波形瓦

13.涂刷冷底子油的作用是 D 。

A 防止油毡鼓泡

B 防水作用

C 气密性、隔热性较好

D 粘结防水层

14.卷材防水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按其作用可分别为 A 。

43.刚性防水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格缝 ?通常在哪些部位设置分格缝 ? (12分) 答:因为防止温度变化引起防水层开裂,防止结构变形将防水层拉坏,而在刚性防水屋面设置分格

A 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B 结构层、找坡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

C 结构层、找坡层、保温层、防水层、保护层

D 结构层、找平层、隔热层、防水层

15. 下列有关刚性屋面防水层分格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分隔缝应设置在装配式结构屋面板的非支承端、屋面转折处等位置,且纵横间距不大于

6m 。

B 分格缝可以减少刚性防水层的伸缩变形,防止和限制裂缝的产生。

C 刚性防水层与女儿墙之间不应设分格缝,以利于防水。

D 防水层内的钢筋在分格缝处也应连通,保持防水层的整体性。

16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①泛水应有足够高度,一般≮ 250 ②女儿墙与刚性防水层间留分格 缝,可有效地防止其开裂 ③泛水应嵌入立墙上的凹槽内并用水泥钉固定 ④刚性防水层内的钢筋在 分格缝处应断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缝。分格缝应设置在温度变形允许的范围以内和结构变形敏感的部位。根据以上分

析,分格缝应设

置在装配式结构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刚性防水层与立墙交接处

4.屋顶泛水如何处理?( 8 分) 答:①泛水应有足够的高度,泛水高度一般不小于

250mm ,并加铺一层附加卷材;

②屋面与立墙相交处应做成弧形或 45°斜面,使卷材紧贴于找平层上, 而不致出现空鼓现象; ③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向下滑动; ④泛水顶部应有挡雨措施,防止雨水顺立墙流入卷材收口处引起渗漏。

(四) 绘制简图题(共 28 分)

1.试绘制局部剖面图表示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要求注明卷材防水屋面各构造层和泛水构造

做法,并标注有关尺寸。 (14 分)

( 三)简答题(共

36分) 1.常见的有组织排水方案有哪几种 ? (8

分)

答:屋面的排水方式分为两大类,即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方案可分为外排水和内 排水两种形式,外排水方式有女儿墙外排水、挑檐沟外排水、女儿墙挑檐沟外排水。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 配套基层及卷材胶粘剂

20厚 1∶3 水泥砂

浆 .粒径 1.5~2mm 石粒或

砂粒

钢筋混凝土

2.绘制上人刚性防水屋面(平屋顶)构造图和刚性防水

2.柔性防水屋面的含义?一般采用何种建筑材料?(

8分)

屋面分格缝节点构造,并注明各构造层做法。 (14 分)

答:柔性防水屋面是将柔性防水卷材相互搭接用胶结材料贴在屋面基层上形成防水能力的, 由

4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双向φ4~φ

于卷材具有一定的柔性,能适应部分屋面变形,所以称为柔性防水屋面 (也称卷材防水屋面 )。

材料(1) 卷材:① 沥青类防水卷材;②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③ 合成高分子卷材。 (2) 卷材 粘合剂有冷底子油、沥青胶等

干6@铺2油00毡钢

筋网片

20 厚 1∶3水泥

砂浆

钢筋混凝土

第7 章门窗~ 第8 章变形缝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5 分)

1.门的主要作用是交通出入、分隔与联系建筑空间,兼采光和通风。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风、和观望。

2.窗框在墙中的位置有外平、立中和内平三种情况。

3.窗框的安装方法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4.门的尺度应根据交通运输和疏散、防火要求设计。

5.遮阳板的基本形式有水平遮阳板、垂直遮阳板、综合式遮阳板和挡板遮阳板四种。

6.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7.伸缩缝要求将建筑物从 __基础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开;沉降缝要求从基础___分开。当既设伸缩缝

又设防震缝时,缝宽按 __防震缝 __处理。

8.伸缩缝的缝宽一般为 _20~40mm__;沉降缝的缝宽为 _30~120mm__;防震缝的缝宽一般

_70mm以上。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1 分)1.平开木门扇的宽度一般不超过 D mm 。

A 600

B 900

C 1100

D 1200 2.钢门窗、铝

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的安装均应采用

A 立口

B 塞口

C 立口和塞口均可 3.居住建

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木门为 D 。

A 推拉门B弹簧门

4.门按其开启方式通常分为 A

A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及折叠门等;

B平开门,防水门,隔音门及保温门等;

C内开门,外开门,单扇门及双扇门等;

D平开门,弹簧门,内开门及外开门等;

5.关于变形缝的构造做法,下列哪个是不正确的 B

A 当建筑物的长度或宽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要设伸缩缝

B 在沉降缝处应将基础以上的墙体、楼板全部分开,基础可不分开 C当建筑物竖向高度

相差悬殊时,应设伸缩缝

6.一般住宅的户门、厨房、卫生间门的最小宽度分别是 C 。

A 800 , 800, 700

B 800 ,900,700

C 900,800,700

D 900 ,800,800

7.下列 C 是对铝合金门窗的特点的描述。

A 表面氧化层易被腐蚀,需经常维修

B 色泽单一,一般只有银白和古铜两种

C 气密性、隔声性较好

D 框料较重,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风荷载 8.请选出错误的一项: D

A 塑料门窗有良好的隔热性和密封性

B 塑料门窗变形大,刚度差,在大风地区应慎用

C 塑料门窗耐腐蚀,不用涂涂料

D 塑料门窗变形小,刚度大 9.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

A 转门可作为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外门

B 推拉门是建筑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门

C 转门可向两个方向旋转,故可作为双向疏散门

D 车间大门因其尺寸较大,故不宜采用推拉门 10.在住宅建筑中无亮子的木门其高度不低于 C 毫米。

A 1800

B 1500

C 2000

D 240 11.水平遮阳板适用于 B

A 适用于偏东的窗或北向窗口

B 南向窗口和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的北向窗口

C 适用于偏南的北向窗口

C 法。

C 转门

D 平开门

精品文档

3.特殊门窗有哪些 ? (8 分)

(a)平开门;(b)弹簧门;(c)推拉门;(d)折叠门;(e)转

门;(f)上翻门;(g)升降门;(h)卷帘门

2.木门窗框与砖墙的连接方法有哪些?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如何处理?画图说明。(12 分)

答:安装有先立口和后塞口两类,但均需在地面找平层和面层施工前进行,以便门边框伸入地面 20mm 以上。先立口安装目前使用较少。后塞口安装是在门洞口侧墙上每隔500~800mm 高预埋木

砖,

地面

沥青纤维

地面油膏嵌缝

2. .画出内、外墙伸缩缝构造处理各一个。(14 分)

(三)简答题

(共36 分)

1.门和窗各有哪几种开启方式 ?用简图表示门的开

启方式。

16

分)答:1)特殊要求的门

1.防火门 2.保温门、隔

声门

2)特殊窗

1.固定式通风高侧窗

2.防火窗

3.保温窗、隔声窗

(四)绘制简图题(共28 分)

1.画图说明图示表示地面变形缝构造。(14 分)

油膏嵌

贴脸板

(a) 外平(b) 墙面粉刷立

中(c)

铝合金装饰

五)加分题:观察我院教学楼有无变形缝?如果有,其施工是否合理?

( 10 分)

D 适用于东西向窗口

第11章~ 第13章(下篇建筑设计基础)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38 分)

1.日照和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间距和朝向的主要因素。

2.建筑平面组合方式有走道式组合、套间式组合、大厅式组合、单元式组合四种。3.教室为公共建筑,如果此教室不在建筑物的尽头,在设计中,门的数量不应少于 2 个。

4.建筑物的使用部分是指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使用

要求来分类,有房间、房间和房间。

5.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5m 。

6.如果室内人数多于 50人或房间面积大于 60m2 时,按照防火要求至少需要设置 _ 2个 _

门 7.房间内部的面积根据它的使用特点,可分为[ 家具和设备所占面积,房间内部面

积和人们

的使用家具及活动所需面积。

8.房间的净高是指 __楼地面 _到结构层(梁、板 _)称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 __垂直距离,房

间净高应不低于 2.2m_ 。

之间的轻重关系。

17. 建筑色彩选择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寒冷地区宜采用,炎热地区宜用色调。(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44 分)

1.住宅起居室最低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__B__m。

A 8

B 9

C 10

D 12 2.房间窗的大小取决于房间采光的要求,一般可根据窗地比估算出窗的大小,教室的采光一般是 B

A 1/4 左右

B 1/5 左右

C 1/7 左右

D 1/9 左右

3.把各个房间相互穿套,按一定序列组合空间的组合方式称为 B 。

A 走道式

B 套间式

C 大厅式

D 单元式

4. 走道宽度可根据人流股数并结合门的开启方向综合考虑,一般最小净宽取 C 。

A 550mm

B 900mm

C 1100mm

D 1200mm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而影响视力,水平视

角及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大于等于

D 30

12. 影响平面组成的因素有使用功能、结构类型8.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

9.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

10. 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6

.

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

采用

A 对

C 手法。

C. D 韵律

交通联系部分两类。

11. 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7.建筑立面虚实对比,通常

是通过

C 来体现的。

考虑。人流和家具通行、安全疏散和防火规范以及走道性质和

空间合

A门窗的排

色彩的深浅变

C 形体的凹凸的光影效果

D

装饰材料的粗糙和

细腻

5. D 度。

A 10

B 15

C 20

设备管线、建筑造型

13.建筑体型组合方式一般分为单一体型、单元组合体型、复杂

体型

14.统一与变化是一切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15. 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对比是取得统一与变化的有效手法。1500mm

900mm

D 1200mm

9. 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

的高度、

600mm

16.均衡所涉及的是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稳定所涉及的是建筑物整体

__ 上下

的结构、构造关系

等。

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

剖面中

A 楼梯位置

B 建筑层数平面布置 D 走廊长度

10. 教室净高常取 C m 19. 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剖面形式是 A 。

A 矩形

B 圆形

C 三角形

D 梯形

A 2.2~2.4

B 2.8~3.0

C 3.0~3.6 D

4.2~6.0

11. 住宅建筑常采用 A 的尺度,

A 自然

B 夸张

C 亲切

12. 纪念性建筑常采用 B 的尺度。

A 自然

B 夸张

C 亲切

13. 住宅、商店等一般民用建筑室内外高差不应大于C

A 900

B 600

C 300

D 150 相

20. 托儿所、幼儿园层数不宜超过 B 。

A 二层

B 三层

C 四层

D 五层

21. 立面的重点处理部位主要是指C 。

A 建筑的主立面

B 建筑的檐口部

22. B 是住宅建筑常采用的组合方

式。

A 单一体型

B 单元组合体型

C 建筑的主要出入口

D 建筑的复杂部位

C 复杂体型

D 对称体型

14. B 是住宅建筑采用的组合方式

A 单一体型

B 单元组合体型

23. 影响房间面积大小的因素有

B

C 复杂体型

D 对称体型

15.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B 、C

A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B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C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D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E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16. 下列建筑物的交通部分称为建筑物中的交通枢纽。 D

A 走廊、过道B楼梯 C 电梯 D

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 结构布置形

式 ,

家具设备的数量 , 使用人数的

多少

使用人数的多

家具设备的数

家具的布置方

24. 空间结构有

A 。

, 结构布置形式 , 家具设备的数量 , 家具的

布置方式

, 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 使用人数的多少 , 家具的

布置方式

, 结构布置形式,房间内部活动特点 , 使用人数

的多少

A 悬索结构 , 薄壳结构 , 网

架结构

C 预应力结构 , 悬索结构 , 梁

板结构

三)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中

打√,

错的

×

网架结构 , 预应力结构 , 悬

索结构

薄壳结构 , 网架结构 , 预应

力结构

每空 2 分,共14

分)

门厅、过厅

17.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 B 建筑类型。

A 医院、办公楼、中小学

B 剧院、电影院、体育馆

C 火车站、浴室、百货商店

D 医院、展览馆、图书馆 18. 厕所、浴室的门扇宽度一般为 B mm。

A 500

B 700

C 900

D 1000 1 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

形象。

×)

2. 门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 √ )

3. 过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4. 走道长度: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所需要的时间 ( 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 。( √ )

5. 混合式组合:根据需要,在建筑物的某一个局部采用一种组合方式,而在整体上以另一种组合方式为主。 ( √ )

6.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7.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高日照要求。 ( × )

精品文档

J

COI?,

OK I J

OKl J

0)51

阴F

i

(J30l (108*

DqZ

SMl

-

O

??

==> S ^K e

-一

SW

M

^S S S ?

κ

_

■ S

Z X f S ^垃

§

m

E. J

S

?J

■8

*4

S

S

STl

±

n

H

IC Fe 兀

>1

p ?

L ■

H

Sf

S

§

S 5'

Q

"

DK-

S . 8? ICWgL 冒 OW

O S ^ -i “£ i

S

?

s ?

-

-i ?

i -

?

■§■

■§■ 二 虽

S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