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

[1]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及其机理

李升莲;尚芳红;万丽娟;王皓;李倩;胡尚伟;王晓丹;潘瑾;黄玉明;,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环境化学研究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2005-11-01

<正>1 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来源湿地中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废水、植物、微生物、藻类、沉降(主要是湿沉降)、土壤等。 2 人工湿地中有机污染物及其中间降解产物的表征对有机污染物及其中间降解产物进行表征是进行其机理研究所必须的,然而绝大多数研究中人们主要是通过检测出口及入口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2]活性污泥—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万丽娟,西南大学,2007-04-20

水污染已成为当今全球所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二级处理的活性污泥法以其工艺相对成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而成为生活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同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由于其造价低廉、维护简单及处理效果好等特点也倍受青睐。目前人工湿地废水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从人工湿地工艺设计及运行参数来看,运行参数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对湿地系统的水力负荷、污水停留时间、出水量等与污水净化效果之间的偶...

[3]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开发

南京大学,2006-01-01

[4]表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抚顺的应用

唐小囡;,节能,2008,09

分析抚顺地区水体污染状况,阐述抚顺市利用一级强化+人工湿地处理组合工艺在抚顺市海新河污染整治中的应用及处理效果分析。

[5]几种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欧菊泉,张小云,彭青林,田学达,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03

选取蛇泡草、红辣蓼、鹅不食草和田边菊作为人工湿地的栽培物,并对它们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有所不同,红辣蓼对NH+ 4 N的去除率最高,2 4~48h之间的平均值为2 4.5 % ,蛇泡草对TP的去除率最高,2 4~48h之间的平均值为17.0 % .所有受试植物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均在40~48h之间达到顶峰[6]城镇生活垃圾绿色增效处理工艺

西南农业大学科技咨询公司,2004-01-01

DataType: 2

题名: 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 牛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 2007

摘要: 湿地学是一新兴学科,而湿地保护与管理学更是年轻的交叉学科。湿地管理是根据湿地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规律与外部扰动的反应所进行的各种调控,从而达到系统总体最优的过程。由于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其独特的生态和地理条件,传统的管理模式和

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完成对该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因此本研究以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特殊湿地的现状、生态和外部扰动分析和评价,依据生态学原理和保护生物学原理提出了新的管理模式。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辖区汝南...

DataType: 2

题名: 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作者: 程实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年: 2007

摘要: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社会、经济功能,我国湿地总面积约3484×10~4hm~2,居世界第四位,湿地类型齐全,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多样性,是各种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破坏,湿地的面积急剧缩减,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大于50%,湿地资源正经历退化、丧失的过程。为了进一步保护湿地资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湿地评价是关键,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湿地评价现状,创新性的从...

DataType: 2

题名: 九段沙湿地植物群落演替与可持续管理的生态学研究

作者: 施文彧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 2007

摘要: 长江口新生湿地一九段沙由上沙、中沙和下沙组成。处于水陆过渡地带,整个生态系统正处于发育过程,系统相对脆弱。在前期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九段沙湿地正遭受一系列的外来干扰,其中,于1997年在九段沙中沙和下沙地区进行的芦苇和互花米草引种实验带来的干扰较为严重,对九段沙湿地植被群落未来的演替趋势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九段沙湿地高等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目前九段沙湿地3种主要植被的季节生长动态变化情况;并根据已有的研究基础,结合1998~2004年的遥感卫星资料和实地勘...

DataType: 1

题名: 鄱阳湖湿地整理与可持续管理探讨

作者: 蔡海生;赵小敏;朱德海;

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南昌330045,北京100083

摘要: 鄱阳湖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长江洪水、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鄱阳湖湿地变化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对鄱阳湖湿地资源特征进行了现状分析,探讨了以湿地生态修复、生态功能区划分、自然保护区建设、明确湿地权属和规范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湿地整理,并结合鄱阳湖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对鄱阳湖湿地可持续管理进行了论述。

年: 2007

期: 02

DataType: 2

题名: 城市湿地公园可持续性景观评价研究

作者: 石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 2008

摘要: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湿地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发展,已取得巨大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然而,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面临城市化发展的巨大压力,景观结构破坏,生态系统退化,功能衰退,从而降低了湿地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支持能力。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从湿地公园尺度和城市区域尺度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性开展评价研究,旨在指导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发挥和实现城市湿地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

DataType: 1

题名: 全球湿地的状况、未来情景与可持续管理对策

作者: 张永民;赵士洞;郭荣朝;

单位: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河南郑州450002,北京100101,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 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针对湿地与水编写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湿地与水综合报告》的核心内容。报告表明:①据估算,2000年全球的湿地面积大约为1.28×109hm2,但是这一数据显著偏低,尤其是对新热带区的湿地以及有些特殊类型湿地的估算因数据源问题可能远低于实际面积;②根据MA构建的4种情景的分析结果,未来50年(2000—2050年)内,在对生态系统实行被动式管理的全球协同和实力秩序2种情景中,预计全球的湿地面积将会减少,而在对生态系统实行主动式管理的技术家园和适应组合2种情景中,预计全球...

年: 2008

期: 04

DataType: 1

题名: 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发展分析及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

作者: 蔡为民;吴中元;张玉波;

单位: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4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天津300384,天津300384

摘要: 湿地作为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体系之一,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以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景观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湿地资源概况及功能、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游前景广阔,同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利用管理体系,以期为全面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年: 2007

期: 10

DataType: 1

题名: 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作者: 张艳红,张树文

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012 ,长春130012

摘要: 对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从自然驱动因子:流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沉积特征、气候变化和人为驱动因子:人类开垦活动、水利工程等条件下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湿地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管理对策。

年: 2002

期: 04

DataType: 1

题名: 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关键问题

作者: 姜凌;王成璋;

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都610031,成都610031 摘要: 若尔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由于多种原因,这片湿地正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对若尔盖湿地展开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是改善若尔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其中,关键问题包括: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与价值化评估;建立可视化专家管理系统,实施可持续利用对策。

年: 2008

期: 01

DataType: 2

题名: 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 仇昊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 2003

摘要: 本文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旅游与生态安全理论,探讨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模式,并对江苏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实际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生态旅游的本质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并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内涵、界定与特点进行阐述。第二章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主要探讨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条件,建立湿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

DataType: 1

题名: 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护对策——以鄱阳湖和洞庭湖湿地为例

作者: 丁疆华;

单位: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广州510275

摘要: 通过对鄱阳湖和洞庭湖湿地功能和湿地水资源特征的介绍,分析它们水资源破坏状况和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为实现湿地可持续发展保护必须从保护湿地的水资源入手,并根据"两湖"湿地的现状提出四条措施和建议:总体规划、综合治理,改善长江自然生态环境,强化管理和依靠科学手段为保障

年: 1999

期: 0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一、通过建造类似沼泽的湿地,将污水投配到湿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转化、去除。 人工湿地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利用系统中各种生物对其进行处理。 二、分类;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 去除范围;N、P、SS、病原体、有机物,BOD5去除率85%-95%,COD去除率80%。(进水浓度较低时) 三、特点;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缓冲容量大并且非常适合中小型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四、适用范围;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 五、注意事项;1、必须做好防渗工作(可用土工布或三灰土夯实预防)2、湿地植物应耐水、根系发达、吸收氮磷量大等。2、植物最好是春季种植。3、植物在初期为使其有较好的生长条件应适当的控制湿地水位。4、做好日常护理,及时清理。5、不耐寒植物在冬季前要做好防冻措施。 水解酸化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

适用地区:农村地区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较为适合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因天气原因可使用潜流型人工湿地)一、以下工艺流程参考跑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施工过程 污水格栅/泵水解酸化 池人工湿地排放简介;格栅可去除大颗粒物。水解酸化池(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低是用水解酸化池,浓度高时采用曝气池)。人工湿地填料与植物之间会生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吸收、同化、异化水中的有机物。还可形成好氧、缺氧以及厌氧状态,使水中氮磷能够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运行中产生的污泥必须要稳定化后才能运出。 工艺部分设备(可调) 水解酸化池可用曝气池替换 水解酸化池和人工湿地系统之间可加缺氧好氧池,依据出水水质要求和地方经济条件而定。 工艺主要构筑物 ①格栅井:内置粗格栅②进水渠:内置细格栅③提升泵站:内置潜污泵④水解池:内置填料及潜水曝气池⑤二沉池⑥污泥储池⑦中间水池:内置潜污泵 主要设备:①格栅:自制简单格栅②潜水曝气机③提升泵:耦合式潜污泵

某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XXXXXXXXX度假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一、概述 (3)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3)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4) 四、处理水量及水质 (5) 五、排放标准及设计出水水质 (5) 第二章工艺方案 (6) 一、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 (6) 二、工艺流程图 (7) 第三章工艺及建、构筑物单元设计 (8) 一、预处理系统 (8) 二、生化处理系统 (8) 三、后处理系统 (10) 四、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12) 五、设备间 (12) 第四章工程投资估算 (13) 一、工程投资估算 (13) 二、经济分析 (14)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15) 一、本方案技术特点 (15) 二、结论 (15)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XXXXXXXXX度假村北拱皇家园林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倾的翠屏湖,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度假村山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是蓟县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之一。正式运行后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既可以保护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度假村沿盘山公路建立了25个储水池,度假村的17-18号、25-32号楼以及5万平米的隆磡建筑群预计居住2408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13吨/日,这些污水能够通过管道进入此储水池处,我公司受红磡集团委托,以上述水池为基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在此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污水水质情况,向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教学文案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 艺流程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一、通过建造类似沼泽的湿地,将污水投配到湿地上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等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转化、去除。 人工湿地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利用系统中各种生物对其进行处理。 二、分类;自由水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垂直水流型人工湿地。 去除范围;N、P、SS、病原体、有机物,BOD5去除率85%-95%,COD去除率80%。(进水浓度较低时) 三、特点;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缓冲容量大并且非常适合中小型村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四、适用范围;农村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 五、注意事项;1、必须做好防渗工作(可用土工布或三灰土夯实预防)2、湿地植物应耐水、根系发达、吸收氮磷量大等。2、植物最好是春季种植。3、植物在初期为使其有较好的生长条件应适当的控制湿地水位。4、做好日常护理,及时清理。5、不耐寒植物在冬季前要做好防冻措施。 水解酸化与人工湿地组合处理技术

适用地区:农村地区小规模生活污水的处理(较为适合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因天气原因可使用潜流型人工湿地)一、以下工艺流程参考跑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地施工过程 污水格栅/泵水解酸化 池人工湿地排放简介;格栅可去除大颗粒物。水解酸化池(污水中污染物浓度低是用水解酸化池,浓度高时采用曝气池)。人工湿地填料与植物之间会生成一层生物膜,生物膜可吸收、同化、异化水中的有机物。还可形成好氧、缺氧以及厌氧状态,使水中氮磷能够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运行中产生的污泥必须要稳定化后才能运出。 工艺部分设备(可调) 水解酸化池可用曝气池替换 水解酸化池和人工湿地系统之间可加缺氧好氧池,依据出水水质要求和地方经济条件而定。 工艺主要构筑物 ①格栅井:内置粗格栅②进水渠:内置细格栅③提升泵站:内置潜污泵④水解池:内置填料及潜水曝气池⑤二沉池⑥污泥储池⑦中间水池:内置潜污泵 主要设备:①格栅:自制简单格栅②潜水曝气机③提升泵:耦合式潜污泵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讲课讲稿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 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八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内容 (1) 第二章项目背景 (2) 2.1区域概况 (2) 2.2项目意义 (4) 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6) 3.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6) 3.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7) 3.3工艺确定 (10) 第四章总体设计 (11) 4.1总体设计理念 (11) 4.2工程任务和规模 (11) 4.3应急设计 (11) 4.4预期效果 (11) 4.5设计特色 (11) 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3) 5.1设计原则 (13)

5.2水质设计 (13) 5.3水处理流程 (13) 5.4水量平衡 (14) 5.5平面与高程 (14) 5.6填料与植物 (14) 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14) 5.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15) 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16) 6.1设计原则 (16) 6.2形式设计 (16) 6.3芦苇设计 (16) 6.4声、色设计 (16) 第七章工程设计 (17) 7.1水处理工程设计 (17) 7.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19) 7.3电气设计 (21) 第八章环境保护 (23) 8.1环境效益 (23) 8.2环境影响 (23) 8.3环境保护措施 (24) 8.4结论 (24)

第九章投资概算 (25) 9.1编制说明 (25) 9.2投资概算 (26) 9.3运行与维护费用 (29) 9.4资金筹措 (29)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XXXXXXXXX度假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概述 XXXXXXXXX度假村北拱皇家园林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倾的翠屏湖,东通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度假村山 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是蓟县观光旅游的理想去处之一。正式运行后每天将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使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这既可以保护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又可以对度假村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度假村沿盘山公路建立了25个储水池,度假村的17-18号、25-32号楼以及5万平米的隆磡建筑群预计居住2408人,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313吨/日,这些污水能够通过管道进入此储水池处,我公司受红磡集团委托,以上述水池为基础,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方案设计。在此根据我们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污水水质情况,向贵公司提供技术方案。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相关标准和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XXXXXXXXX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 B12/356-200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2、基础资料 ◆甲方提供的原污水处理设计图纸及资料; ◆甲方提供的污水水量、排放特点与排放规律; ◆甲方提供的排放要求指标。 (二)编制原则 ◆尽量利用原有水池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设计、策划,力求方案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 ◆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应做到污水、污泥各级处理单元配套齐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至整个工程实施后,除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外,应能改善和保持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存在诸如异味、噪声等方面的二次污染问题。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一)设计范围 自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开始,经过各级处理单元,至污水达标排放口为止。 (二)工程内容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内容充实)

参照~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八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内容 (2) 第二章项目背景 (3) 2.1区域概况 (3) 2.2项目意义 (7) 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8) 3.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8) 3.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9) 3.3工艺确定 (13) 第四章总体设计 (16) 4.1总体设计理念 (16) 4.2工程任务和规模 (16) 4.3应急设计 (17) 4.4预期效果 (17) 4.5设计特色 (17) 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8)

5.1设计原则 (18) 5.2水质设计 (18) 5.3水处理流程 (18) 5.4水量平衡 (19) 5.5平面与高程 (20) 5.6填料与植物 (20) 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20) 5.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21) 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23) 6.1设计原则 (23) 6.2形式设计 (23) 6.3芦苇设计 (23) 6.4声、色设计 (24) 第七章工程设计 (25) 7.1水处理工程设计 (25) 7.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29) 7.3电气设计 (31) 第八章环境保护 (33) 8.1环境效益 (33) 8.2环境影响 (33) 8.3环境保护措施 (34)

8.4结论 (35) 第九章投资概算 (36) 9.1编制说明 (36) 9.2投资概算 (37) 9.3运行与维护费用 (40) 9.4资金筹措 (40)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2011年07月18日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 人工湿地、污水BOT、垃圾BOT项目 我公司专业从事人工湿地设计与施工;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及焚烧发电项目的BOT、BT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20××-××-××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生活污水及接近城镇生活污水水质其他类型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4 农田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7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9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335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J 14 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 GB/T13663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J 308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JJ 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ECS 199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接地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八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内容 (2) 第二章项目背景 (3) 2.1区域概况 (3) 2.2项目意义 (7) 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8) 3.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8) 3.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 (9) 3.3工艺确定 (13) 第四章总体设计 (16) 4.1总体设计理念 (16) 4.2工程任务和规模 (16) 4.3应急设计 (17) 4.4预期效果 (17) 4.5设计特色 (17) 工程设计单位I

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18) 5.1设计原则 (18) 5.2水质设计 (18) 5.3水处理流程 (18) 5.4水量平衡 (19) 5.5平面与高程 (20) 5.6填料与植物 (20) 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20) 5.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21) 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23) 6.1设计原则 (23) 6.2形式设计 (23) 6.3芦苇设计 (23) 6.4声、色设计 (24) 第七章工程设计 (25) 7.1水处理工程设计 (25) 7.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29) 7.3电气设计 (32) 第八章环境保护 (33) 工程设计单位II

8.1环境效益 (33) 8.2环境影响 (33) 8.3环境保护措施 (34) 8.4结论 (35) 第九章投资概算 (36) 9.1编制说明 (36) 9.2投资概算 (37) 9.3运行与维护费用 (40) 9.4资金筹措 (40) 工程设计单位III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2) 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2) 1.4可行性研究范围 (2) 1.5项目概况 (3)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2 需求分析 (5) 2.1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 (5) 2.2当地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排水规划 (5) 2.3项目需求分析 (6) 2.4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6) 3 建设规模 (9) 3.1项目设计规模 (9) 3.2建设内容及规模 (9) 4 厂址选择 (10) 4.1厂址选择 (10) 4.2场区自然状况 (10) 4.3配套条件 (12) 5 项目建设方案 (13) 5.1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3) 5.2总体目标 (13) 5.2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 (14) 5.3污水水质 (14) 5.4工艺设计要求 (15) 5.5处理工艺 (15) 5.6工艺方案参数设计 (16) 5.7平面设计 (18) 5.8结构设计 (18) 5.9植被选择 (19) 5.10总图布置 (21) 5.11建筑工程 (22) 5.12厂内供水工程 (23) 5.13消防 (23) 5.14供电工程 (24) 5.15采暖工程 (25) 6 配套管网工程设计 (26) 6.1排水体制 (26) 6.2污水管网设计 (26) 6.3管材及接口 (26) 6.4施工方法 (26) 7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27) 7.1环境保护 (27)

7.2劳动安全卫生 (32) 7.3消防 (33) 8 节能 (34) 8.1编制依据 (34) 8.2项目节能概述 (34) 8.3能耗分析 (34) 8.4节能措施 (34) 9 日常管理与劳动定员 (36) 9.1组织机构 (36) 9.2日常管理工作重点 (36) 10 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 (37) 10.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7) 10.2工程管理 (37) 11 项目招标方案 (39) 11.1项目的招标 (39) 11.2项目招标内容 (39) 11.3项目招标组织形式 (39) 11.4项目招标方式 (39) 11.5项目招标具体方案 (39) 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1) 12.1 投资估算 (41) 12.2 资金筹措 (41) 13 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42) 13.1结论 (42) 13.2建议 (42) 附表:项目投资估算表

某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某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方案(总1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XXXXXXXXX度假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处理水量及水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排放标准及设计出水水质..............................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工艺方案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工艺流程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三章工艺及建、构筑物单元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预处理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生化处理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后处理系统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设备间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四章工程投资估算 .. (2) 一、工程投资估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经济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本方案技术特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结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 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所针对的污染物(环境影响主力因子)主要为氮、磷、悬浮物(SS)、有机物(BOD、COD)、重金属等。 悬浮物的去除:悬浮物(SS)的去除主要通过基质的过滤、污泥沉淀及根 系附着来完成。 为防止在进水口附近发生堵塞,进水前应设置预处理以降 低总固体浓度,一般设置沉淀池即可。 有机物的去除:微生物在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土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 膜,当污水流经土壤颗粒表面时,不溶性的有机物通过基质 的沉淀、过滤和吸附作用被截留,然后被微小生物利用;可 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微生物的 代谢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氮、磷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无机氮包括氨氮、亚硝 酸盐和硝酸盐;有机氮包括尿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其 去除途径包括基质的吸附、过滤、沉淀、挥发、植物的吸收 和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 污水中的磷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其去除途径主要包括微生 物同化、基质吸附、植物吸收及污泥沉淀。工程实际及理论

研究均表明,污水中磷的去除是以基质吸附及污泥沉淀为 主。 重金属的去除:金属离子去除机理主要有: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土壤胶体颗粒的吸附、悬浮颗粒的过滤和沉淀,人工湿地对污水中 重金属去除是通过植物、微生物、土壤基质等组成成分共同 起作用的。 流程: 1、当工程接纳城镇生活污水及与生活污水性质相近的其它污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2、当工程接纳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最终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CO2、甲烷和水、无机氮、无机磷。 负荷计算:人工湿地的表面积设计应考虑最大污染负荷和水力负荷,可按COD cr表面负荷、水力负荷、TN表面负荷、NH4+-N表面负荷、TP表面负荷进行计算,应取设计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并校核水力停留时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进水水质:宜控制COD≤200mg/L,SS≤80mg/L。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案例汇集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案例汇集 李匡文于东莞2010.4.9 题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以其独有的优越性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投资建设成本小、运行费用低、运行技术低、能够结合景观进行建设,具有景观美的效果。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工湿地亦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接纳。 然,其毕竟也是一门低龄学科,从概念提出至今不过40年,引入我国不过20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化研究和应用亦不过10年光景。因此,难免存在诸多的不足。另由于跟风的学习态度使得各地人工湿地一哄而上,有资质无资质,有能力无能力的,都摸着石头过河,其结果可想而知。 自2003年,我国人工湿地甫一开始进行课题实验和规模化工程应用开始,我就开始了人工湿地的研究、设计、工程化应用与推广,参与的课题、工程有十数个之多,期间,当然也有个人的一些心得与感想。 把我自己做过的(包括参与施工、主持施工与主导设计)工程案例汇编了一下,一些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工程案例就没有收列其中。 简要介绍了工程的一些概况,并附上我自己摄制的一些图像。当然不可能那么完备,只是想给人,给初学者一个直观的感受而已。 综观所列的这些工程案例,以及我参观考察和学习过的国内大部分的工程案例,都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致命症结在里面,那就是维护和管理。人工湿地并非人所宣传的那样,零管理及零运行费用。要想保证人工湿地的可持续运行,必要的后期资金投入还是需要的,包括植物残体的收割、生物塘底泥的清理与打捞等。 与有志于从事这个行业的朋友共勉。

1、澄江县马料河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时间:2003年7月 工程工艺:氧化塘+垂直潜流+表流湿地 污水类型:城镇生活污水 处理能力:3000m3/d 占地面积:20000m2 达标要求: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目前状况:正常运行 现场照片: 表流湿地生长繁茂的慈姑与风车草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就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而建造得、可控制运行得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得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所针对得污染物(环境影响主力因子)主要为氮、磷、悬浮物(SS)、有机物(BOD、COD)、重金属等。 悬浮物得去除:悬浮物(SS)得去除主要通过基质得过滤、污泥沉淀及根系附着来完成。 为防止在进水口附近发生堵塞,进水前应设置预处理以降低总固体浓度, 一般设置沉淀池即可。 有机物得去除:微生物在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得土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当污水流经土壤颗粒表面时,不溶性得有机物通过基质得沉淀、过滤与吸附作用被截 留,然后被微小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得吸附、吸 收及微生物得代谢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氮、磷得去除:污水中得氮包括无机氮与有机氮。无机氮包括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 有机氮包括尿素、氨基酸、嘌呤与嘧啶。其去除途径包括基质得吸附、 过滤、沉淀、挥发、植物得吸收与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 污水中得磷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其去除途径主要包括微生物同化、基 质吸附、植物吸收及污泥沉淀。工程实际及理论研究均表明,污水中磷得 去除就是以基质吸附及污泥沉淀为主。 重金属得去除:金属离子去除机理主要有:植物得吸收与富集作用、土壤胶体颗粒得吸附、悬浮颗粒得过滤与沉淀,人工湿地对污水中重金属去除就是通过植物、微 生物、土壤基质等组成成分共同起作用得。 流程: 1、当工程接纳城镇生活污水及与生活污水性质相近得其它污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2、当工程接纳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污水中得大部分有机物最终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CO2、甲烷与水、无机氮、无机磷。 负荷计算:人工湿地得表面积设计应考虑最大污染负荷与水力负荷,可按COD cr表面负荷、水力负荷、TN表面负荷、NH4+-N表面负荷、TP表面负荷进行计算,应取设计计算结果中得最大值,并校核水力停留时间就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进水水质:宜控制COD≤200mg/L,SS≤80mg/L。 工艺形式:自由表面流、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其中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及存在一定得环境卫生问题,在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中应用较少。 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目前国际上采用较多得就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 尾水人工湿地 工程设计 二零一三年

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工程设计方案 二零一三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2设计依据 1.3设计内容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区域概况 2.2项目意义 第三章水处理工艺选择 3.1污水深度处理常规工艺 3.2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3.3工艺确定 第四章总体设计 4.1总体设计理念 4.2工程任务和规模 4.3应急设计 4.4预期效果 4.5设计特色 第五章水处理设计 5.1设计原则 5.2水质设计 5.3水处理流程 5.4水量平衡 5.5平面与高程 5.6填料与植物 5.7水处理区域公共工程 5.8水处理季节影响预测 第六章生态与景观设计 6.1设计原则 6.2形式设计 6.3芦苇设计 6.4声、色设计 第七章工程设计 7.1水处理工程设计 7.2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7.3电气设计 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效益 8.2环境影响 8.3环境保护措施8.4结论 第九章投资概算9.1编制说明 9.2投资概算 9.3运行与维护费用9.4资金筹措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 (二)项目建设单位: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实业有限公司。 (三)项目设计单位: (四)项目建设地点: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U2地块。 (五)项目建设投资:1182.69万元。 (六)项目主要目标:①利用人工湿地-稳定塘组合工艺处理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及以上;②以芦苇为主要植物元素构建兼具水处理、生态、景观、休闲功能的人工湿地园。 1.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3、《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88年12月);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5、《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政发[2003]23号);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7、《国家环保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4-2006); 10、《室外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1、《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2; 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J10-89); 1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CBJ57-83); 16、《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植栽规范》; 17、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提供的其他资料; 1.3设计内容 本方案为温岭市东部产业聚集区(北片)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设计。设计范围为湿地进水口起至水排入中升河止。设计内容为设计范围以内的水处理工艺、土建与控制以及湿地生态景观。本设计分析了由于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效益,估算了本项目的总投资。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方案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 工程方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XXXXXXXXX度假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XXXXXXXXX 2010年7月9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 一、概述........................................................ 二、方案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三、设计范围与工程内容.......................................... 四、处理水量及水质.............................................. 五、排放标准及设计出水水质...................................... 第二章工艺方案..................................................... 一、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 二、工艺流程图.................................................. 第三章工艺及建、构筑物单元设计..................................... 一、预处理系统.................................................. 二、生化处理系统................................................ 三、后处理系统.................................................. 四、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某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方案说明

某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方案说明 一、某污水处理厂及人工湿地简介 厂区占地面积10亩,设计处理能力0.1万m3/d,目前该项目已按环评及其批复要求建设相关环保设备,采用CASS工艺+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技术。污泥经好氧消化后浓缩脱水外运。处理后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A标。该厂工艺流程图为: 市政污水细格栅调节池 CASS池人工湿地出水 贮泥池污泥脱水外运人工湿地为潜流式,面积854m2,坡度i=1:0.5,上部面积1017m2;底部原土夯实,铺设PE复合土工膜(800g/m),土工膜面积1350m2;上部铺设下层集水管DN250(支管DN150穿孔),湿地填料1500cm,体积1730m3;填料上部为布水管DN250(支管DN75穿孔),上部种植水生植物(水竹),植物面积1350m2。 二、人工湿地整改原因: 污水处理厂CASS内发现活性污泥不正常存在发黑、发臭的情况表面有伴有大量气泡。随后我厂便对进水浓度进行了检测,发现进水浓度严重超标。到目前为止,进水COD平均在1000mg/l左右;进水氨氮平均在80mg/l左右;而设计最大进水COD为350mg/l以下、氨氮25mg/l以下。这就严重的影响到正常工艺的运行。因此由于进水

浓度超高,导致出水水质较差,污泥浓度过高,表面出现死泥现象。经我公司专家整改,基本能使出水达标,但不能满负荷运行。已经对人工湿地造成极大的冲击,我公司经常对人工湿地进行维护,但进水浓度过高,使得人工湿地目前处于崩溃边缘。 三、发现的问题: 我公司对人工湿地进行整改,发现人工湿地从表面到下面50公分都被河沙覆盖并且伴有大量淤泥,严重影响到人工湿地渗透性。所以决定必须对这50公分填料(河沙)进行更换为豆石。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是人们模拟天然湿地系统结构和功能而建造的、可控制运行的湿地系统,用以对受污染水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由围护结构、人工介质、水生植物等部分构成。当水进入人工湿地时,其污染物被床体吸附、过滤、分解而达到水质净化作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所针对的污染物(环境影响主力因子)主要为氮、磷、悬浮物(SS)、有机物(BOD、COD)、重金属等。 悬浮物的去除:悬浮物(SS)的去除主要通过基质的过滤、污泥沉淀及根系附着来完成。 为防止在进水口附近发生堵塞,进水前应设置预处理以降低总固体浓 度,一般设置沉淀池即可。 有机物的去除:微生物在具有巨大比表面积的土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当污水流经土壤颗粒表面时,不溶性的有机物通过基质的沉淀、过滤和吸附作用 被截留,然后被微小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则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 吸附、吸收及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氮、磷的去除:污水中的氮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无机氮包括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有机氮包括尿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其去除途径包括基质的吸附、 过滤、沉淀、挥发、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 污水中的磷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其去除途径主要包括微生物同化、基 质吸附、植物吸收及污泥沉淀。工程实际及理论研究均表明,污水中磷 的去除是以基质吸附及污泥沉淀为主。 重金属的去除:金属离子去除机理主要有:植物的吸收和富集作用、土壤胶体颗粒的吸附、悬浮颗粒的过滤和沉淀,人工湿地对污水中重金属去除是通过植物、 微生物、土壤基质等组成成分共同起作用的。 流程: 1、当工程接纳城镇生活污水及与生活污水性质相近的其它污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2、当工程接纳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时,基本工艺流程为: 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最终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CO2、甲烷和水、无机氮、无机磷。 负荷计算:人工湿地的表面积设计应考虑最大污染负荷和水力负荷,可按COD cr表面负荷、水力负荷、TN表面负荷、NH4+-N表面负荷、TP表面负荷进行计算,应取设计计算结果中的最大值,并校核水力停留时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进水水质:宜控制COD≤200mg/L,SS≤80mg/L。 工艺形式:自由表面流、水平潜流、垂直潜流。其中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由于占地面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 2011年07月18日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立即修改 | 关闭 人工湿地、污水BOT、垃圾BOT项目 我公司专业从事人工湿地设计与施工;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及焚烧发电项目的BOT、BT HJ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发布20××-××-××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规我国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本标准规定了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与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人工湿地工艺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生活污水及接近城镇生活污水水质其他类型的污水处理工程,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本标准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4 农田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 GB 500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 GB 50069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 GB 5007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 GB 5019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 GB 50335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 GBJ 14 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 GB/T13663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J 308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JJ 31 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 60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CECS 199 聚乙烯丙纶卷材复合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