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过程及动力学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11.75 KB
- 文档页数:5
铜锌硫化矿分离技术研究及进展
叶雪均;刘子帅;胡城;熊立
【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铜锌硫化矿由于可浮性相近,铜离子易活化闪锌矿等原因一直难以分离,是选矿界一大难题,为此,针对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现状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工艺、药剂、理论研究等角度进行了概述。
结果表明,随着研究的深入,铜锌硫化矿分离的工艺及药剂都得到了很大地发展,新工艺及新药剂不断涌出,尤其是浮选柱法,由于其操作易控制、节能等诸多优点,在铜锌分离中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加强铜锌分离的理论研究及继续开发新工艺、新药剂势在必行。
【总页数】7页(P44-50)
【作者】叶雪均;刘子帅;胡城;熊立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52
【相关文献】
1.铜锌硫化矿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J], 赖振宁;郑永兴;蓝卓越;王聪兵;郑永明
2.铜锌硫化矿分离技术研究及进展 [J], 叶雪均;刘子帅;胡城;熊立;
3.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进展 [J], 李俊旺;张红华;洪建华
4.铜锌硫化矿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J], 刘凤霞
5.某铜锌硫化矿铜锌分离试验研究 [J], 叶雪均;刘子帅;江皇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铅锌硫化矿石的浮选原则流程
多金属矿石(如含铜、铅、锌的多金属硫化矿石)的浮选原则流程,主要可以分为:
一、直接优先浮选流程
依次分别浮选出各种有用矿物的浮选流程,叫优先浮选流程。
流程的特点可以适应矿石品位的变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对原矿品位较高的原生硫化矿比较造合,如我国的西林、凡口、乐昌铅锌矿选厂的浮选流程,瑞典莱斯瓦尔(Laisvall)铅锌选厂的浮选流程均属此类。
二、混合浮选流程
先将矿石中全部有用矿物一起浮出得到混合精矿,然后再将混合精矿依次分选出各种有用矿物的流程,叫混合浮选流程;这种流程适应原矿中硫化矿物总含量不高,硫化矿物之间共生密切,结构复杂、嵌布粒度细的矿石,它能简化工艺、减少矿物过粉碎,从而有利于分选。
原苏联阿尔玛克铅锌矿选厂采用这种流程,获得比优先浮选流程更高的指标,铅精矿品位提高10%,锌精矿品位提高4.5%,矿石的综合利用率从75.4%提高到83.7%,劳动生产率捉高一倍,我国青城子铅锌选厂、小铁山铜矿选厂生产流程亦属此类。
三、部分混合浮选流程
先将矿石中两种有用矿物一起浮出得到混合精矿,然后再将混合精矿分离出单一精矿的流程,叫部分混合浮选流程。
这是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流程。
当原矿中铜钼、铜铅,铜锌、铅辞之一品位较低时,往往采用这类流程比较经济,我国的桃林、桓仁、天宝山、河三、张公岭、八家子等铜、铅、锌选厂均采用之类流程。
四、等可浮性浮选流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铜、铅、锌、硫分离工艺技术
一、铜、铅、锌硫化矿的可浮性(一)铜矿物的可浮性
1、黄铜矿CuFeS2,含Cu 34.57%。
斑岩铜矿。
捕收剂:低级黄药、黑药。
机理:化学吸附,与铜离子作用生成黄原酸铜;物理吸附,以双黄药形式吸附
与Fe3+离子表面。
抑制剂:CN-、NaCN、kCN、k4[Fe(CN)6]、k3[Fe(CN)6],均在碱性介质中
使用。
H2O2、NaClO 通过过氧化作用而降低其可浮性,在酸性介质中使用。
活化剂:CuSO4。
2、辉铜矿和铜兰的可浮性(属于次生铜矿)
辉铜矿Cu2S:含Cu 79.83%,天然可浮性最好。
铜兰CuS:含Cu 64.4%,天然可浮性很好。
捕收剂:低级黄药,黑药,PH 值1~13。
机理同上。
抑制剂:Na2OS3、Na2S2O3、k4[Fe(CN)6]、k3[Fe(CN)6]、Na2S,均在碱性介质中使用。
氰化物抑制效果较差。
特点:这两种矿物均性质较脆,磨矿易泥化,溶解性也相对较大,回收率较低,矿浆中的[Cu2+]离子含量高,造成抑制困难,且容易活化其它矿物,致使
浮选选择性差。
3、斑铜矿Cu5FeS4,Cu 含量63.3%,可浮性介于上述(1)、(2)两种矿物之间。
捕收剂同上,PH 值5~10。
课堂|铜锌硫化矿分离工艺技术研究进展铜、锌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优质矿产资源日益减少,对复杂难选铜锌硫化矿石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成为缓解资源需求紧张的有效途径之一。
复杂难选铜锌硫化矿石难以浮选分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各种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复杂、单体解离困难;②矿石中的铜、铅等离子对闪锌矿有活化作用,使闪锌矿的可浮性与铜矿物相近;③受氧化、变质以及表面被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矿物也存在较大的可浮性差异,使多种硫化矿物间的可浮性交错;④受黄铁矿、磁黄铁矿等其他伴生矿物及矿泥的影响,浮选方法和药剂制度等也会影响到铜锌的分离效果。
此外,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存在于矿物中的古流体是铜离子的又一主要来源,这也应视为导致铜锌硫化矿选择性浮选分离困难的新影响因素。
浮选分离工艺、浮选分离药剂和选冶联合新技术等3方面是铜锌硫化矿分离工艺技术的重点,分别总结概述研究进展。
1 浮选分离工艺常见的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工艺流程有优先浮选流程、混浮再分离流程,此外还有部分优先浮选—混浮再分离流程等。
矿石中有用矿物的种类、含量、嵌布特性及可浮性差异等因素是确定原则流程的主要依据。
1. 1 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危流永通过分析广西某难选铜锌硫化矿石性质,以及原选矿流程所存在的问题,在药剂制度得到优化的情况下,采用原矿粗磨至-0.074 mm 占60%后在弱碱性环境下优先浮铜,铜粗精矿再磨至-0. 038 mm 占85%后精选,选铜尾矿再选锌的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优先浮选工艺处理矿石,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指标和生产指标。
尹万里等以某易浮难分离的复杂铜锌硫化矿石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造成现场铜精矿品位低含锌高、锌回收率偏低的原因后,依据原矿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铜锌结合致密的特点,确定了优先浮铜再浮锌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铜品位为15. 31%、铜回收率为74. 81%的铜精矿,锌品位为46. 32%、锌回收率为85. 12%的锌精矿,试验指标良好。
难选铜锌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工艺研究我国某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矿体以铜、锌、硫为主,伴生有铜、金、银等。
投产以来,由于原矿含铜品位高,锌矿物里含乳浊状黄铜矿,致使锌的回收指标波动较大,锌精矿含铜超标,锌回收率低。
研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完善工艺流程,提高铜锌分离效率,提高有效金属的回收指标,使锌精矿能够以合格品产出。
考虑到原矿中银的含量较高,达到近80g/t,其工业价值不容轻忽,为了降低硫精矿中银的含量,使之进入到铜、锌精矿产品中,从而减少银的损失,实验方案采纳优先浮铜,锌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分选的工艺流程。
通过大量的条件实验,找到了铜、锌、硫的可浮性规律,确信了处置该矿相适宜的工艺参数和药剂制度,经闭路实验验证,取得了中意的分选指标。
一、工艺矿物学研究(一)多元素分析及矿物相对含量矿石的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矿物相对含量见表2。
表1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表2 矿物相对含量 %(二)铜、锌的物相分析铜、锌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3、表4。
表3 铜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表4 锌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三)要紧矿物的工艺特点矿体为复杂的多金属硫化矿,要紧矿物的工艺特点如下:黄铜矿:要紧的含铜矿物,含铜量占总铜的80%。
黄铜矿呈不规那么粒状集合体和黄铁矿、白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紧密嵌生组成致密块状体,或呈不规那么颗粒嵌生在白云石、石英等脉石矿物中。
黄铜矿沿破碎的黄铁矿颗粒裂隙充填成网格状结构,脉宽~0.008mm,较难解离。
有少量黄铜矿发生次生转变,生成辉铜矿、蓝辉铜矿、斑铜矿和铜蓝等充填在黄铁矿颗粒间隙或裂隙中。
黄铜矿的自然粒度范围宽广,但要紧集中在1~0.037mm级别中,0.074mm以下颗粒要紧呈乳浊状和短绒状被包于闪锌矿中。
闪锌矿:要紧的含锌矿物,其含锌量占总锌的80%以上。
闪锌矿在各类矿石中要紧呈不规那么粒状集合体嵌布在黄铁矿、炭酸盐矿物和石英脉中,与黄铜矿、方铅矿紧密嵌生,少量呈自形、半自形晶颗粒嵌布在脉石矿物中。
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进展李俊旺;张红华;洪建华【摘要】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opper-zinc sulfide ore flotation sepa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including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opper-zinc separation theory, research status of copper-zinc flotation reagent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copper-zinc flot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pper-zinc sulfide ore flotation separa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theory research, exploitnew high-efficiency reagents, improve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 new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概述了近几年来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铜锌硫化矿分离理论研究的进展、铜锌硫化矿浮选药剂的研究现状及铜锌硫化矿浮选工艺研究状况。
同时认为,加强浮选理论的研究、开发高效绿色浮选药剂、完善选矿工艺流程及开发新工艺是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4页(P56-58,64)【关键词】铜锌分离;浮选;硫化矿;进展;浮选剂;工艺流程【作者】李俊旺;张红华;洪建华【作者单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南昌 330096;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南昌 330096;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城门山铜矿,江西九江 33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3铜锌硫化矿石是冶炼铜锌的重要原料。
复杂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的基础研究篇1: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这复杂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的基础研究,这就像是一场矿石界的“大选秀”。
你看啊,铜锌硫化矿就像一群性格迥异的小明星,都想在浮选这个大舞台上脱颖而出呢。
这铜矿石啊,就像一个傲娇的公主,穿着华丽的硫化矿“裙子”,她很容易就被某些“魔法药水”(浮选药剂)吸引,想要先一步成为焦点。
而锌矿石呢,有点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和铜矿石混在一起,却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脾气”。
在浮选分离的研究中,就好比是要把公主和小捣蛋鬼分开,让他们各自去适合自己的“城堡”(精矿产品)。
那些浮选药剂就是神奇的“魔法棒”,有的药剂能让铜矿石欢快地跳起来(上浮),而对锌矿石却像施了定身咒一样。
但这个魔法可不好掌握,剂量多一点少一点,就可能把这场选秀搞得一团糟。
我们研究的基础就像是要找到最完美的魔法咒语手册。
要先仔细观察这些矿石的每一个小细节,就像侦探调查案件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从矿石的晶体结构到表面的化学成分,都是我们要探寻的秘密。
这过程就像是在黑暗的山洞里寻找宝藏,宝藏就是最佳的浮选分离方法,每一次的实验都是一次探险,可能挖到金子,也可能挖到石头,但不管怎样,这一路充满了未知的惊喜和刺激呢。
要是把浮选设备比作舞台道具的话,那也得精心挑选和调试。
就像给公主准备合适的马车,不合适的话,公主可能就不乐意上台了。
所以啊,从搅拌器的转速到浮选槽的形状,都在影响着这场“大选秀”的结果。
总之,复杂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的基础研究就像一场充满奇思妙想的魔法秀,我们这些研究者就是幕后的魔法师,努力让每个角色都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篇2:哟呵,朋友们!咱们又来聊聊这复杂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的事儿啦。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复杂的美食烹饪大赛,但我们的食材是铜锌硫化矿。
铜锌硫化矿在地下的时候啊,就像一群挤在宿舍里的舍友,乱哄哄的。
而我们要做的浮选分离就像是把舍友们按照不同的爱好(性质)分到不同的房间(精矿堆)里。
某多金属硫化矿铜锌分离试验研究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多金属硫化矿是一个常见物质,其中包括铜、锌等常见金属元素。
由于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相近,因此难以直接分离。
本文将就关于某多金属硫化矿铜锌分离试验研究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某多金属硫化矿铜锌分离的方法和技术,为促进矿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2.实验方法为了探索铜和锌的分离方法,我们首先进行了批次实验。
在批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某矿区的多金属硫化矿作为样品,对其进行试验。
(1)批次浮选实验首先,我们将样品加入浮选槽中,并控制pH值在7―8之间,使用黄药水作为锌的捕收剂,可溶性油作为铜的捕收剂并添加了少量的稀酸,经过多次搅拌与分离操作后,分离出了铜和锌的浮选精矿。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化学品的添加量,优化了浮选条件,最终确立了一组最佳的浮选条件。
(2)批次沉淀实验接着,我们将分离出的铜锌浮选精矿加入含有NH3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我们控制溶液的pH值为7.5~9之间,同时通过不断加入NH3来保证溶液中氢氧化物的过剩状态。
在沉淀过程中,铜与锌通过控制NH3的加入量进行沉淀,最终得到了白色的结晶物质,为铜和锌的混合物。
(3)批次溶解实验最后,我们将得到的铜锌混合物进行溶解,我们将其加入H2SO4溶液中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形成为一个含有铜离子和锌离子的溶液。
我们使用一些较为常见的反应物质进行检测,例如添加苯醌来检测铜的存在情况,添加羟胺以便于检测锌的存在情况。
通过溶解实验的检测,我们成功分离出了铜和锌。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方法,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多金属硫化矿的铜和锌。
其中,批次浮选的铜回收率为96.7%,锌回收率为93.8%;批次沉淀的铜回收率为80%,锌回收率为90.2%;批次溶解的铜回收率为98.5%,锌回收率为97.4%,分离效果较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步骤的反应条件对回收率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浮选反应中控制pH值的选择会影响黄药水的效果,浮选的时间和次数也会影响铜和锌的回收率;在沉淀反应中,控制pH值的选择和NH3的加入量也会影响铜和锌的沉淀效果。
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国外金属矿)综述铜硫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李崇德3 孙传尧3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摘要本文从分析铜硫浮选的难点问题出发,回顾和总结了铜硫浮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进展。
理论方面包括黄铜矿和黄铁矿的电化学浮选研究,以及黄铜矿和黄铁矿微生物浮选研究。
应用方面包括硫化铜矿物选择性捕收剂及新药剂制度的应用、铜硫在低碱矿浆条件下的浮选分离、被高钙强烈抑制的黄铁矿活化以及铜硫浮选分离工艺优化。
关键词浮选铜硫分离引言硫化铜矿的浮选是获取铜金属的重要粗加工环节,而硫化铜矿物的浮选主要是将硫化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及脉石分离,因此,提高铜硫浮选分离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见,铜硫浮选分离就是硫化铜矿浮选处理的重要技术问题。
本文从分析铜硫分离浮选的难点出发,回顾和总结了铜硫浮选分离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进展。
1 铜硫浮选分离的难点〔1、2、3〕1)黄铁矿可浮性变化的影响铜硫矿石浮选的关键是铜矿物与硫化铁矿物的分离,生产实践中大都采用抑制硫化铁矿物,浮选出铜矿物的工艺,其中包括铜硫混浮后再抑硫浮铜、优先浮铜再活化选硫的工艺。
在铜硫矿石中硫化铁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因而黄铁矿的浮游性能直接影响到铜硫浮选分离的效果。
黄铁矿是易浮的硫化矿物,适当氧化的黄铁矿容易用黄药、黑药、脂肪酸及皂类捕收剂浮选。
同时,黄铁矿的可浮性变化很大。
不同矿床,即使在同一矿床中,因产出地段不同,铜矿物的可浮性也有很大变化,这时因为不同产出地的黄铁矿,其表面结构不均匀性,以及晶格缺陷不同所致。
黄铁矿的可浮性还与以下因素有关:第一,杂质含量,含Au 、Cu 、Co 的黄铁矿可浮性较好;第二,结晶形态,八面体的黄铁矿可浮性比六面体的好;第三,铜离子的活化,矿床中受铜离子活化的黄铁矿可浮性好。
黄铁矿可浮性的变化,使铜硫分离难以控制,因此,对黄铁矿的有效抑制是铜硫矿石浮选的难点之一。
2)被抑制黄铁矿的活化问题对于原矿品位低的铜硫矿石,采用优先浮选、半优先浮选或等可浮的浮选工艺,会遇到对硫的先抑制,然后活化捕收硫的问题。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 12月上40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黄土坡铜锌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刘守信1,2,党明智3,田 维3,师伟红1,2(1.西北矿冶研究院,甘肃 白银 730900;2.矿用浮选药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甘肃 白银 730900;3.新疆西拓矿业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摘 要:黄土坡铜锌矿含Cu 1.38%、Zn 3.17%,属易选难分离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石。
在详细的现场考查、矿石性质研究、实验室小型试验基础上,通过回水的合理化处置、高效浮选药剂的应用等多项技术措施,实现了铜、锌的有效浮选分离,获得了较好的工业应用指标:铜精矿铜品位23.69%,含锌6.37%,铜回收率为86.37%;锌精矿锌品位48.27%,含铜0.98%,锌回收率83.68%,锌回收率提高了7.24%。
关键词:铜锌多金属硫化矿;优先浮选;调整剂;捕收剂中图分类号:TD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3-0040-3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practice on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opper-zinc polymetallicsulfide ore in HuangtupoLIU Shou-xin 1,2, DANG Ming-zhi 3, TIAN Wei 3, SHI Wei-hong 1,2(1.Nor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Baiyin 730900,China;2.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Flotation Reagents for Mining,Baiyin 730900,China;3.Xinjiang Xituo Mining Co.Ltd,Hami 839000,China)Absract: Copper-zinc ore contains 1.38%Cu and 3.17%Zn in Huangtupo,which is a copper-zinc polymetallic sulfide ore that is easy to separate and difficult to separate.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s,ore properties studies,and small-scale laboratory tests,the effective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opper and zinc was realized through the rational disposal of backwat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efficient flotation agents,and a goo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index has been obtained:copper concentrate grade 23.69%,zinc 6.37%,copper recovery rate is 86.37%;Zinc concentrate with zinc grade of 48.27%,copper content of 0.98%,zinc recovery of 83.68%,zinc recovery increased by 7.24%.Keywords: Copper zinc polymetallic sulfide ore; Preferential flotation; Regulators; Collecto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刘守信,男,生于1981年,汉族,河北肃宁人,硕士,选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选矿工艺及选矿药剂方面的研发。
龙源期刊网 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难题获解作者:刘艾瑛来源:《西部资源》2015年第03期在矿山开采领域中,对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进行浮选分离一直是个难题。
三门峡市黄金设计院一直致力于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目前已找到铜铅再磨分离作业最为合适的药剂方案。
一般来说,矿石性质不同,浮选分离的工艺流程也稍有差异。
在研究确定矿石性质之后,还要根据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关系,铜矿物嵌布特点等,才能确定采取何种流程为最佳。
在采矿实践活动中,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的铜矿物嵌布颗粒细,而且还有部分次生铜,其中部分铅矿物的可浮性与黄铜矿相近。
根据这些特点,三门峡市黄金设计院进行多方案的探索对比试验。
经详细的工艺流程及条件试验,该设计院确定铜铅等可浮采用一粗一扫,铜铅分离采用一粗一精一扫,铅浮选采用二粗一精一扫,锌浮选采用二粗三精一扫的流程结构,同时确定各部分粗选作业的最佳工艺条件,最终确定的最佳浮选分离方案是铜铅等可浮——铜铅再磨分离——铅锌依次浮选。
该浮选分离技术具有如下工艺特点:一是根据矿石特点,采用铜铅等可浮——铜铅再磨分离——铅锌依次浮选的分离工艺流程,充分利用矿物问的自然可浮性差异,使部分可浮性好的方铅矿与铜矿物一起上浮,避免了浮选过程中的“强拉强压”,降低了铜铅分离难度和药剂成本,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二是铜铅等可浮作业可以提高铜的粗选回收率,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使后续铜铅分离的难度大大降低。
此外,铜铅再磨分离作业采用的是抑铅浮铜工艺,添加绿色环保的铅矿物抑制剂NY-89,实现了铜铅矿物的高效分离。
铜铅矿物分离是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分选中最为典型的难题之一,抑铅浮铜是最为常用的工艺,此工艺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抑制剂。
目前的抑制剂主要有重铬酸钾、亚硫酸、硫化钠、羧甲基纤维素等。
其中,重铬酸钾容易污染环境,对水体和土壤容易造成巨大破坏,而且之后不容易处理,所以一般不宜采用。
用其他几种药剂试验对比后发现,亚硫酸和NY-89是性能较好的药剂,能较好地进行铜铅混合精矿的分离,美中不足的是亚硫酸在现场不易制备和储存,且其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会对浮选分离的技术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NY-89对环境没有伤害,且对方铅矿抑制作用强、无毒、绿色、环保,是铜铅再磨分离作业最为合适的药剂选择之一。
多金属复杂铜矿铜锌硫分离浮选试验研究【我来说两句】 2010-8-18 16:45:09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155 次收藏【摘要】:针对某复杂铜锌硫化矿石的综合回收开展分离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选流程,选用硫化钠、硫酸锌和亚硫酸钠合理组合抑锌选铜,最后从铜尾矿中选锌,实现了铜锌分离,获得了铜回收率73.18%、铜精矿品位22.21%,锌回收率67.55%、锌精矿品位43.20%的好指标。
目前多金属复杂铜锌硫化矿的分离仍是选矿领域中的一个难题。
多年来国内外选矿工作者对铜锌分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但对一些嵌布关系复杂、难选的铜锌硫化矿石,已有的成熟选矿工艺难以达到分离的目的。
铜锌分离较为困难的主要原因是:(1)有用矿物互相致密共生,嵌布粒度细,需要细磨才能使矿物达到单体解离,但细磨会产生过粉碎,而使浮选过程恶化;(2)硫化矿物间可浮选交错重叠;(3)闪锌矿易被铜离子活化。
金银矿物富集到铜精矿中加以回收。
本次试验研究的矿样采自思茅大平掌铜矿,是结构较为复杂、难选的细脉浸染状矿石,其中金属矿物在矿石中大于83%,脉石矿物小于17%。
矿石性质复杂,属较难分离的高硫铜锌银多金属硫化矿,试验的目的是为生产提供合理的选别工艺流程(包括药剂制度)和设计依据。
一、矿石性质该矿属火山喷流细脉浸染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铁矿,主要金属矿物的共生关系密切,部分呈细粒包裹状态存在。
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重晶石等。
伴生金银矿有银金矿、银黝铜矿、辉银矿、自然银,银金矿为主要载金矿物。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为:Cu6.401%,Zn10.17%,Pb0.72%,S37.46%,Au0.76g/t,Ag57.48g/t,SiO29.79%,Al2O32.40%,Fe2O342.62%,MgO2.38%,CaO0.84%。
原矿铜、锌物相分析结果列于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