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手册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手册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手册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手册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证质量手册的运行过程中得以控制。

2.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造的全过程。

3.手册编制

《手册》由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质保工程师审核,法人批准。

4.手册的发放

4.1《手册》分为“受控本”和“非受控本”两种。“非受控本”仅供参考,不在公司使用。

4.2“受控本”手册持有人由质保工程师确定,技术部资料室负责按发放和登记。

4.3“非受控本”手册根据用户的要求,经质保工程师批准,技术部负责按发放和登记。

4.4公司应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供一本“受控本”手册,并做好登记记录。

5.手册修改

5.1当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及国家有关标准、法规新发布(修改)或公司部质量保证体系变更时,对手册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使手册符合最新版本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及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5.2手册修改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实施,修改后的手册经质保工程师批准。按照“手册发放”容执行。

5.3手册修改采用整章更换的方式进行。

5.4手册的修改章、前言章由技术部资料室发放到每一个“受控本”手册的持有人。同时

回收手册中作废各章,并登记签收。

5.5公司办公室应将每次修改前的一个旧版本手册存档。

6.质量文件

6.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类编码规定》Q/TX.RQGW—01—2008 6.2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Q/TX.RQCW—04—2008

7.记录

7.1 《质量手册持有人表》Q/TX.RQJL—001—2008

7.2 《质量手册发放登记表》Q/TX.RQJL—002—2008 7.3 《受控文件清单》Q/TX.RQJL—003—2008 7.4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Q/TX.RQJL—004—2008 7.5 《文件/图样更改通知单》Q/TX.RQJL—008—2008 7.6 《失效、作废文件目录》Q/TX.RQJL—009—2008 7.7 《失效、作废文件保留目录》Q/TX.RQJL—010—2008 7.8 《文件销毁记录》Q/TX.RQJL—011—2008

1.目的和适用围

1.1 目的

确定本企业质量方针,明确质量目标,满足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并保持有效运行。

1.2 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制定、批准、贯彻、分解考核的控制。2.职责

2.1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拟定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2.2 总经理负责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的确定、批准和发布。

2.3 办公室负责向各部门贯彻落实,包括教育培训、检查和考核,负责督促和监督。

2.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每个员工必须接受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3.工作程序

3.1 制定依据

a) 国家颁布的有关质量法规;

b) 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期望;

c) 本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市场定位。

3.2 制定程序

3.2.1 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依据3.1 项进行策划、起草、拟定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的容,做到同企业经营宗旨一致,体现满足顾客要求及持续改进两个承诺,并做到文字精练,易于理解。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满足产品的要求,并做到目标明确,易于贯彻,可以测量。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总经理审定并批准。

3.2.2 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并将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3 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的贯彻程序

3.3.1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批准后,由办公室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要认真学习,作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

3.3.2 办公室负责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以标牌形式悬挂在厂区、门厅、车间明显

之处,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

3.3.3 办公室依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的容负责对各部门和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并对各部门和人员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3.3.4 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本公司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具体规定见质量手册:“1.0

管理职责:1.4职责和权限”。

3.3.5 办公室对以上程序进行督促和监督,并在进行管理评审时要对员工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的掌握和理解进行抽查。

3.3.6 办公室若发现员工有违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的行为时,应在公司例会上公布,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限期纠正,并跟踪检查。

3.4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修订

3.4.1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依据3.1 项中制定依据的变化趋势,以及管理评审结果认为需要修订时,可随时考虑修订。

3.4.2 修订时,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按3.2 项要求进行,评审、修订后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由总经理审核批准。

3.5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贯彻执行的考核办法。

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在质量活动中有违反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承诺的行为,由办公室按公司的有关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1.目的和适用围

1.1 目的

通过管理评审以保持质量保证体系持续适宜性和有效性地运行,以便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改进,保证企业质量方针得到贯彻执行。

1.2 适用围

本程序适应于总经理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对本厂质量方针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2.职责

2.1 总经理主持和实施管理评审。

2.2 质量保证工程师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和提出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报告。

2.3 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的活动安排和记录,起草评审报告,保存评审记录。

3.工作程序

3.1 管理评审时机

3.1.1 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

3.1.2 当企业部或外部环境发生下述重大变化时,可随时进行评审:

a) 本厂的有关标准和规定等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时;

b) 当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有关质量申诉连续发生时;

c) 当厂部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

d) 对质量方针需要进行重新修订时。

3.2 管理评审输入容

a) 满足《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的要求及质量方

针和质量目标的总体有效性;

b) 对质量保证体系的部和外部审核结果,及国家、行业对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抽查结果;

c) 随着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效果与计划的程度,以及与顾客要求的符合程度;

d) 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及顾客的反馈意见或投诉;

e)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以及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的措施实施情况。

f) 可能影响质量保证体系的因素。

3.3 管理评审步骤

3.3.1 评审组成员由总经理决定,由公司中层以上领导组成评审组并确定参加评审会议的列席代表。

3.3.2 总经理向评审组表明评审意图及评审要点。

3.3.3 质量保证工程师根据总经理提出的评审目的,制定相应的《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表》。

3.3.4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表》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容、评审准备工作及要求、评审时间、日程及参加人员。

3.3.5 办公室根据评审计划安排,针对评审的要求向各部门下达通知,各部门在评审前一周将本部门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汇报以书面形式提交质量保证工程师,质量保证工程师在评审前三天向总经理、评审组成员提供《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表》及有关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报告。

3.3.6 总经理审查评审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并主持实施管理评审。

3.3.7 评审时由质量保证工程师指定专人做《管理评审记录表》。评审记录原稿由办公室妥善保管。

3.3.8 评审后由办公室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审批,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各职能部门,报告中应明确评审结果,并对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作出结论,对责任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进度要求。

3.3.9 根据评审结果,由质量保证工程师组织责任部门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按《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并将完成情况向总经理报告。

3.4 管理评审输出容

3.4.1 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过程有效性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确定改进质量体系的措施。

3.4.2 产品达到顾客满意的程度和产品要求的符合程度,确定改进产品质量的措施。

3.4.3 确认质量保证体系运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及新的要求,确定技术改造等资源的配置计划。

4 相关文件

4.1 《文件资料管理程序》Q/TX.RQCW—05—2008

4.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Q/TX.RQCW—06—2008

5 质量记录

5.1 《管理评审实施计划表》Q/TX.RQJL—012—2008

5.2 《管理评审资料目录》Q/TX.RQJL—013—2008

5.3 《管理评审记录表》Q/TX.RQJL—014—2008

5.4 《管理评审报告》Q/TX.RQJL—015—2008

质量目标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质量目标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策划。 2 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 3 职责 3.1 总经理根据公司的质量目标,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公司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质量手册)。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有关文件。 3.3 技术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管理策划,编写相应的策划文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策划。 4 程序 4.1 质量目标 4.1.1 为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公司总的质量目标为: a) 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b) 顾客满意率达90%,并逐年增加; 4.1.2 与质量相关的各部门应根据公司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工作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质量策划。 4.2 进行质量体系策划的时机 公司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策划: a) 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司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公司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4.3 质量体系策划的内容 总经理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质量体系策划的内容应包括: a) 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规定; b)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 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 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e) 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管理方案等。 4.4各部门经策划的质量目标如下: 业务部:原材料供应及时率100%,保证顾客满意率95%以上; 技术部:设备完好率98%,产品出厂合格率100% 车间:合同工期100%完成。 4.5 技术部对质量体系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协调相应的资源。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含表格)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 ISO9001-2015) 1.0目的 为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及实施,使其符合IATF16949-2016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在实施和执行质量管理体系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策划。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所涉及到的所有过程和环节。 3.0引用文件 《文件化信息管理管理程序》 4.0术语和定义 质量管理体系: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质量策划:指一种确定生产某具体产品或系列产品(如:零件、材料等)所用方法(如:测量和试验等)的结构化的过程,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与缺陷探测大不相同,质量策划包括防错和持续改进的思想。 质量计划:指质量管理体系要素被应用于一个特定情况的规范,是描述与特殊产品或合同相关的具体质量规程、资源和系列活动的文件。当控制计划作为质量计划时,质量计划便成为一种广义的概念。

管理手册:指依据公司质量方针而拟定和执行质量方针为达成质量目标的要求,并明确其途经和职责及有效地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所使用之原则性的基本质量管理活动,为保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需求及期望而描述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原则性管理的书面化文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套执行与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作之有效性和适切性的基本指导纲要原则和与程序文件的衔接桥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层次文件。 程序文件:指为维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当工作涉及到组织内多种职能和部门时将其形成文件的过程,使其作业的目的、范围、权责部门和作业内容透过流程步骤和先后顺序以流程图式地加以说明,以利便于各项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其目的在于规范管理性的质量管理活动,促使企业内所有与产品质量、交付和服务有关的过程得到明确规定,并延伸到管理手册使所有活动更具体表现,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二层次文件。 作业标准书: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为有效地实施和执行及完成某一功能所进行的工作(如:生产准备工作、检验和试验、返工和返修、设置、人员等),将每一项动作的基准加以详细地说明,包括适用范围、机器设备、测量设备和监控装置、使用工装/工具/模具/夹具/刀具和方法或方式及人员、时间、地点等详细说明的步骤,便于第一线的作业者或操作者或检验者参考使用,以免发生错误或因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而有所差异,造成质量管理体系运作之有效性和适宜性有所偏差而未能达成质量经营管理目标和质量方针;其目的在于规范作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并具体指出与质量有关的作业指导和要求,将程序文件中未述明的部分详加说明,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层次文件。 表单/表格和记录:指为记录有关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执行及维持体系运作的见

二灰水稳拌和站工序质量控制手册范本

二灰水稳拌和站质量手册

●前言 为规范拌和站施工管理,保证京工程用的二灰水稳拌和站生产质量,根据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编制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质量管理规定》和《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及有关规程规范编制本拌和站质量手册。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 行为公正,方法科学,数据准确,服务规范。 ●质量目标 二灰、水稳稳定料整体质量达到国内公路路面基层用料一流标准,经得起运营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合格率100%、优良率95、确保省优。 ●质量方针承诺 (1)本拌合站承诺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确保其有效性。 (2)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本拌合站的质量方向与宗旨,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加深理解,并贯彻于所有质量管理活动中。 (3)全体员工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提供优良的混合料。 (5)凡对本拌合站的混合料提出意见的,要求逐个进行调查和落实 (5)本拌合站将承担混合料质量中的义务和法律责任,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监督。

拌和站组织机构框图

●专项工序质量目标 ?二灰、水稳稳定料生产与运输 1、二灰、水稳稳定料用原材料产地、质量等级、类型等应与试验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原材料质量稳定,质量管理制度健全,生产能力满足需要。 2、拌和站生产系统的各计量仪器设备应进行计量监督和测试,确定合理的计量参数和计量精度: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为±1%;外加剂为±1%;粗、细骨料为±2%;拌合用水为±1%。 3、二灰、水稳稳定料各项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具有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和物性能。 4、二灰、水稳稳定料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二灰、水稳稳定料凝固速度和摊铺速度的需要,保证摊铺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二灰、水稳稳定料含水量降低等现象,运至摊铺地点的二灰、水稳稳定料应仍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和物性能,含水量应保持最佳含水量状态。 ●二灰、水稳稳定料生产供应质量控制要求

质量目标指标分解及实施考核管理办法

质量目标指标分解及实施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为了实现国际工程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加强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保持按GB/T19001-ISO9001:2008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并持续改进,项目部制定了本项目的质量目标,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应围绕项目部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积极做好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实现项目部质量目标。 二、项目部质量目标 (一)工程质量目标 1、单元工程(含分部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工程质量事故为零。 (二)质量管理目标 1、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80以上; 2、持续改进措施的有效性90%以上; 3、质量损失率小于0.05%; 4、结合工程实际,广泛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积极申报优秀QC小组成果; 5、不发生质量事故瞒报、谎报、拖延不报行为。 三、项目部质量目标分解 (一)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目标

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目标为: 1、各职能部门对归口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程序工作职责负责,做到主管程序在各场所(部位)都能持续有效,对协管程序相关容认真实施。 2、对主管程序所覆盖的场所(部位)做到每季度至少一次检查,所检查的场所(部位)覆盖面不低于总数的90%,并提供有效记录。 3、所主管的程序,在公司部审核以及接受外部审核时,无严重不符合项,一般不符合项不超过2项。 4、对主管程序出现的不符合项及有关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措施,认真整改,提供有效的分析、整改、检查、验证材料。 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台帐,妥善保管受控记录。(二)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质量目标分解 1、工程管理部(技术)质量目标 ①、及时上报各种技术措施,提高服务意识,使领导、其他部门满意度大于90%。 ②、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实际,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贯彻实施。 ③、做好现场技术服务工作,避免或减少因技术交底不到位、图纸研究不透彻等技术原因而造成的返工,返工次数不得超过3次。 ④、对重要仓号进行会议或现场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覆盖率达100%。 ⑤、负责协助组织开展项目部部审核工作。 ⑥、负责《记录控制程序》、《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XX公司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XX公司管理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进行管理策划。 2 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 3 职责 3.1 总经理根据组织的质量目标、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策划输出文件。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文件。 3.3 质管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管理策划,编写相应的策划文件,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4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策划。 4 程序 4.1 质量目标 4.1.1 为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组织总的质量目标为: a)常规产品成品合格率达到95%,今后三年内每年递增1%; b)常规产品零部件合格率达到93%,在今后三年内每年递增1%; c)开发新产品总体一次成功。 4.1.2 与质量相关的各部门应根据组织总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工作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需进行相应的质量策划。 4.2 进行质量策划的时机 组织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策划: a)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组织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组织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策划执行《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4.3 质量策划的内容 总经理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质量策划的内容

应包括: a)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 并做出相应规定; b)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 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 有效性和效率; e)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管理方案、质量计划等。 4.4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编制原则 a)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 策划及其他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 b)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可被引用,并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4.5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4.5.1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由质管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相关部门。 4.5.2 《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封面必须写明策划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4.6 质量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 4.6.1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质量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及时反馈到质管部。 4.6.2 质管部对质量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协调相应的资源,并填写《质量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报告总经理。 4.6.3 质量策划的更改 a)《质量策划输出文件》的更改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应由更改部门填写《文 件更改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b)在更改期间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运行,例如组织结构的调整应对职责 做出相应的变更,以确保体系正常运作。 4.6.4 质量策划所形成的相关文件,由质管部负责存档保存。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范文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范文 1.目的 为满足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要求而采取专门措施和资源。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产品工艺开发或老产品工艺改进时的质量策划活动。 3.定义 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4.职责 4.1跨部门项目小组组长组织质量策划。 4.2技术开发部负责质量计划的制定。 4.3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计划实施的监督。 5.工作程序 5.1总则 5.1.1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5.1.2质量计划应符合质量方针和政策,成为质量手册支持性文件的一部分,作为现有体系文件的补充。 5.1.3制定质量计划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统筹安排,确保所制定的质量计划具有可操作性。 5.2质量计划的编制 5.2.1编制依据用户的质量要求,产品图样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文件,

产品协议书等。 5.2.2质量计划的内容 质量计划的内容随着产品的结构技术复杂程度及生产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内容一般包括: a.开发工作流程; b.质量措施及组织分工; c.工艺路线安排及工时定额; d.设备、工装的配置; e.工序控制计划; f.检验规程; g.必要时可包括生产基础设施配置及上岗培训计划。 5.2.3质量计划的编制要求 a.明确质量目标和必须达到的质量水平,满足用户的期望,符合适用的标准和规范,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实现产品的可用性并实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 b.开发工作程序应针对不同产品的技术难度,规定其特定的程序,并以书面文件加以明确,确定质量保证措施及组织分工,视实际需要,针对单项质量措施编制更为具体的实施计划。 c.制定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综合考虑工艺特点,工装、设备条件,生产部的分工和物流,搬运条件,生产场地等因素。 d.确定合理的工时定额及材料定额。 e.考虑产品实际是否需要专用工装及增加新的专用设备。

质量管理手册范本

重庆公司质量手册200 年月日

目录 0企业概况 1.质量管理职责 1.1组织领导 1.1.1组织结构图 1.1.2任命书 1.1.3管理手册发布令 1.1.4 关于设立质管科的决定 质管科职责和权限 1.1.5相关记录 1.2质量目标 1.3管理职责 1.3.1质量管理制度 1.3.2部门职责、权限及考核办法 1.3.3岗位职责 1.3.4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办法 1.3.5 相关记录 a《不合格报告》 b《纠正措施处理单》 2.生产资源提供 2.1生产场所 2.1.1 企业区位图 2.1.2生产布局平面示意图

2.1.3 防尘、防鼠、防蝇控制管理办法2.1.4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2.1.5相关记录 《卫生检查表》 2.2生产设备 2.2.1设施、设备卫生管理制度 2.2.2管道、设备清洗消毒管理制度2.2.3设备和容器清洁控制程序 2.2.4相关记录 a《设施设备清单》 b《保养、检修、维护计划》 c《保养、检修、维护记录》 2.3人员要求 2.3.1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2.3.2人员健康卫生控制管理制度 2.3.3 相关记录 a《员工登记表》 b《人员培训记录》 3.技术文件管理 3.1技术标准 3.1.1相关记录 a《标准清单》 3.2工艺文件 3.2.1工艺流程图

3.2.2工艺作业指导书 3.3文件管理 3.3.1技术性文件管理制度 3.3.2相关记录 a《文件清单》 b《文件借阅、发放、回收记录》 c《记录清单》 4.采购质量控制 4.1采购制度 4.1.1采购管理制度 4.2采购文件 4.2.1采购原材料的管理办法 4.2.2采购合同 4.2.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4.2.4相关记录 a《合格供方名录》 b《采购计划》 c《采购清单》 4.3采购验证 4.3.1相关记录 a《原辅材料进货验证记录汇总表》b《原辅材料验证记录》 c《原辅材料不合格处理单》 d《包装物进货验证记录汇总表》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1 目的范围 对质量目标的编制依据内容及实施程序和方法等作出规定通过目标管理使本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得以实现 本程序适用于组织质量目标的管理 2 职责 2 1 总经理负责年度质量目标的决策和批准 2 2 质量部负责组织质量目标的制订分解与检查考核 2 3 各部门负责制订质量目标的实施措施并组织实施 2 4 质量审核员负责质量目标管理工作的抽查监督 2 5 各相关部门负责提供有关的管理数据和信息 3 工作程序 3 1 质量方针是由总经理正式批准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的总的意图与方向是实施和改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和动力是质量目标制订和评审的框架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基础 3 1 1 质量方针的内容应包括 a 与组织的质量宗旨相适应也就是应与组织通过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而达到组织质量目标的活动相适应 b 对满足要求的承诺即对顾客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承诺 c 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持续改进是ISO 9001 的基本思想也是质量理的八项原则之一必须在质量方针中体现 3 1 2 对质量方针的要求 a质量方针应有组织的特点不是空洞的口号式的否则质量目标不易展开和落实 b 质量方针由总经理和部门领导在员工中传达和沟通以便员工理解执行并为之效力 c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是制定质量方针的基础 d 当内外部条件和信息变化时应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判定其适宜性必要时进行修订 e 质量方针的制订批准评审和修订由总经理领导实施 3 2 质量目标 3 2 1 总经理应确保在组织内的相关职能部门各个管理层次上建立可以测量的质量目标3 2 2 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展开是组织实现满足顾客要求达到顾客满意的具体落

质量控制手册模板

质量控制手册

质量控制手册 用于按照ASME第VIII卷第1分册 进行车间生产的压力容器和部件 QUALITY CONTROL MANUAL FOR SHOP CONSTRU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 AND PARTS IN ACCORDANCE WITH ASME CODE SECTION VIII, DIVISION 1 生效日期: 年3月20日 EFFECTIVE DATE: Mar. 20 , 上海朗森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Shanghai Langsen Thermal Equipment Co., Ltd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朱桥世盛路760号, 邮编21815

No.760,Shisheng Road, Jiading Industrial Zone,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15,P.R.China 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 CONTROL MANUAL 章号Section No. A 修订号Rev. No. 0 总经理授权声明 STATEMENT OF AUTHORITY共1页Page 第1页1 of 1 总经理授权声明 为制造ASME规范项目, 根据”ASME”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第1分册的要求, 制订并贯彻这套质量控制体系。 质检经理负责建立质控体系, 编制并维护质控手册, 以确保质控体系的有效运转。 所有参与ASME压力容器质量活动的人员必须熟知本手册中与本部门和本人有关的各项规定, 并认真执行。 授权质检经理鉴定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并授权她着手处理, 提出建议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核实实施情况, 她将向我报告质控系统的状况和效能。 质检经理与其它部门的负责人之间发生任何分歧, 将由本人经过全面考虑ASME规范和设计要求以及质控手册予以仲裁。 质量控制手册的中文版, 同样是质量控制体系的执行文本。但中文与英文如有差异, 须以英文本为准。 STATEMENT OF AUTHORITY In order to construct ASME Code Items, thi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will be maintain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SME Boiler & Pressure Vessel Code Section VIII, Division 1. The Quality Manager is assigned the respon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preparing and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Control Manual and for ensuring the effective execution of the System. All persons performing activitie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ASME Code Items shall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Manual. The Quality Manager is given organizational freedom 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to identify any quality control problems and to initiate, recommend or provide solutions as well as to ve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lutions. He shall report the statu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to me. Any conflict between the Quality Manager and other Managers shall be resolved by me, considering completely the ASME Code requirements, design justification and this Quality Control Manual.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is Quality Control Manual may be us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ystem. However, in event of a dispute regarding differences in interpretation between the English text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anual, the English text shall take precedence.

质量控制程序

克旗环境监测站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监测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可比性。 2适用范围 对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数据、编制报告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审批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评审质量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3.2质量管理员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并组织内、外部质量控制的实施。 3.3现场采样人员负责现场采样质量的实施。 3.4样品管理员负责室内密码,平行样编号。 3.5分析人员负责监测分析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的实施。 3.6质量监督员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及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初审。 3.7综技室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审核。 3.8质量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报告的签发。 4工作程序 4.1质控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4.1.1质量管理员年初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编写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作为管评输入。 4.1.2质量监督员监督监测人员实施质量控制,对监测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督,对原始记录,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对分析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按季度报综技室。 4.2内部质量控制 4.2.1现场采样 a)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采样布点,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b) 采样人员负责采样前的准备,包括采样器具的清洗,保证容器清洁,防止器皿玷污; c)对采样设备进行校准; d)对每批样品总数加采10%样品的平行样作为质控样,每个项目应加一个全程序空白样; e)保证样品运输安全(防晒、防污染),及时地在有效保存期内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

分析,严格执行样品的交接手续。 4.2.2样品管理:样品管理人员对地表水按每批样品数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样品作为密码平行样(按样品编号要求,标识编号)。 4.2.3实验室分析 4.2.3.1自控 a)分析人员严格按分析方法规定的步骤进行操作,根据监测项目配制溶液,必要时进行标准溶液的比对实验,调试仪器至最佳状态; b)样品精密度控制:每批样品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实验室平行样; c)样品分析的准确度控制:分析每批样品时,带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控制; d)校准曲线的检验:对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可使用原校准曲线,但需测两个标准点(测定上限浓度的0.3倍和0.8倍各1个),当两个点与原曲不稳定的校准曲线,采用单点校正,每10个样做一次中间浓度标准点的测试,所得峰面积(峰高)与初始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50%,与上次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小于5%时,圆曲线可以使用,否则,重新绘制;对斜率校正点的相对偏差须小于30%。 4.2.3.2他控 a)质量监督员按质控计划对分析人员进行考核; b)质量监督员不定期的质控活动,可采用有证标准物质,留样测定,人员比对等各种手段。 4.2.4数据结果的控制 a)原始记录、监测结果由质量监督员复核,科室负责人审核; b)报告审核,见《监测报告管理程序》。 4.3外部质量控制:参加试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上级考核。 4.3.1计划:质量管理员制定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计划,质量负责人审批; 4.3.2组织:质量管理员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根据活动具体要求,制定实施计划。 4.3.3实施:监测人员根据能力验证实施计划要求,准备相关的仪器设备、试剂,按要求进行验证活动,并编制验证报告,质量监督员对能力验证活动实施进行监督,对验证报告进行初审,综技室进行审核。 4.4质控有效性的控制 4.4.1无论内控、外控出现质量问题,质量监督员及时通知监测人员立即查找原因,采取纠

质量目标的管理控制程序

质量目标的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确保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及质量体系能够实现质量目标。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质量目标管理。 2. 职责 2.1 本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质量目标的建立。 2.2 工程部负责质量目标的管理。 2.3 本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质量目标的实施。 3. 程序要求: 3.1 质量目标的制定 3.1.1 质量目标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工程部和有关部门提出议案,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 3.1.2 质量目标应: a)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b)与质量方针一致; c)可测量性; d)在相关职能部门和层次上建立。 3.2 质量目标的分解 3.2.1 工程部根据公司质量目标,对质量目标的实现进行策划,分解, 并向相关职能部门下达《部门质量目标的分解表》ZY-JL-5.4.1-01。 3.2.2 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下达的质量目标,制订确保实现目标的措施,并填写《部门质量目标分解及措施表》ZY-JL-5. 4.1-02 3.2.3 工程部将措施表审核、协调后,汇总制定出本公司年度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 3.3 质量目标考核 3.3.1 工程部负责制定《质量目标的考核办法》ZY-ZY-5. 4.1-A,其中应包括与质量目标考核有关的信息,数据传递渠道,考核周期、计算方法。 3.3.2 属产品性能、指标要求的有关指标由各部组织进行考核,工程部进行确认。 3.3.3 目标和指标的考核,由工程部负责按指标计划规定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考核。 3.4 质量目标实施中的控制: 3.4.1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由工程部负责监视、控制、并将实现情况及时向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报告,并在公司内发布实施情况。 3.4.2 当出现质量目标、指标未完成或异常波动时,工程部应组织责任部门对有关数据进行

质量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必须进行质量管理策划。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监视、测量的识别和策划。适用于任何活动或过程的策划。 3 职责 3.1 总经理应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达到公司的质量目标和满足ISO13485:2016 标准 4.1条款的总要求。 3.2 总经理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管理策划文件,消除管理中的盲点。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管理策划编制的有关文件。 3.4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管理策划工作,管理策划的结果可以是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也可以是涉及体系建设的质量计划。 4 定义(无) 5 程序内容 5.1 全体员工要学习和牢记质量方针和目标,充分理解并坚持贯彻执行,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以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质量目标由最高管理层研究决定,总经理批准。 5.3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分解、实施与管理 5.3.1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公司的质量方针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执行《各部门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5.3.2每年由质量保证部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未完成的指标确定整改方案,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5.3.3 每年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总结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3.4 管理评审时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适宜性的评审,必要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 5.4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4.1 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时机 a. 按照当前的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b. 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公司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d.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策划执行《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 a. 确定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的规定; b. 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 c. 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进行定期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 d. 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e. 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管理方案、质量管理计划等。 5.4.3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原则 a. 应参照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目标,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及其他质量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 b. 已有的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可被引用,并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 5.4.4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a.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由质量保证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到相关部门。 b.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封面必须写明策划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 5.4.5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 a.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

质量目标分解及控制程序

质量目标分解及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有效评价体系运行的效果与绩效,确保体系能在各部门协调运行,并对体系进行客观的评价,公司制定了公司的质量目标,并确保在各部门得到分解和执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分解及其控制。 3.相关文件 4.职责 4.1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主持制定公司计量体系的总目标,以及目标实现和计算的方法。 4.2人力资源部负责根据总目标提出确保总目标实现的各部门的分目标。 4.3总裁批准总目标及其分解。 4.4人力资源部负责定期检查、督促和评价各部门目标的实现情况。 4.5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统计、检查、监督。 5实施程序 5.1目标制定和分解的原则 a.质量目标应体现公司计量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并有利于对体系运行有效客观进行评价。目标应尽可能实现量化评价。 b.目标应具有激励性、能够对计量管理的水平有较大的促进,有利于测量过程、测量设备和人员等管理水平的提高。 c.目标的分解应与各部门的职责相适应,各部门对所分解的目标能有效控制和实现。 d.目标的制定应体现逐步渐进的思想,能够实现但能有效实施。 5.2目标制定和分解实施办法 5.2.1公司的质量目标应有年度目标。一般每年的年底,应制定下一年度的质量目标,并使每年的目标有连续性。 5.2.2总目标制定后,管理者代表应召集各职能部门对总目标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理解,并根据总目标制定各部门的分解目标,分解目标需保证均衡性和一致性,

即通过分目标的实现,可保证各部门协调工作,并通过分目标的实现,必定可确保总目标已经实现。 5.2.3目标制定和分解后,应制定目标实现的资源、方法和手段,并确定目标实现情况的检测方式和周期,以及目标实现的考核方法办法,人力资源部每季度对目标实现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2.4目标制定和分解后,应经过总裁批准后正式发文,成为公司计量管理的每一季度的评价准则。 5.3目标实现的控制和监视 5.3.1人力资源部应根据分目标的实现情况,每月统计目标的实现情况,并在必要时召集评审和质量会议,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通报,并对目标实现情况提出改进要求和建议,经评审后落实实施。 5.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统计分析,每月进行一次。 5.4目标实现和体系改进 人力资源部应对目标实施情况每季度向管理者代表进行汇报,并在每次审核时进行系统评价,以作为对体系运行情况的有效评价。 5.5公司制定的总目标的统计方法 5.5.1该顾客抱怨包括外部顾客对产品质量或计量准确性的抱怨,也包括内部顾客对计量管理工作及计量器具等提出的抱怨,虽然抱怨不一定是计量工作的问题,但是人力资源部应对抱怨进行调查、处理,给顾客一个合理的答复。顾客抱怨处理率=已经处理完毕的顾客抱怨的件数/顾客抱怨的总件数*100%。 6.相关记录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考核体系及管 理流程

医疗质量管理 控制方案、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提升我院的医疗质量和确保医疗安全,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三)、强化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

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医疗护理部负责人和科主任组成,业务院长任组长,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护理部作为医疗质量控制常设的办事机构。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进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2)审核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5)、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6)、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义审议。 2、医疗护理部职责(1)、医疗护理部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

过程质量控制(定稿)

Q C 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受控标识: 编制:李刚审核:批准:日期: 郑州知信机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30日星期五 第一节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概述 “设计过程”是形成产品质量(应包含品种)的首要过程,该过程质量控制的好坏,深刻影响到:产品在“制造过程”是否“好做”,在“使用过程”是否“好用”,这两者应统一表现在市场上是否“好卖”。因此,“设计过程”应始于“市场调研”。 计划经济模式长期把设计过程禁锢于“制图室”和“画板上”,闭门造车,与市场无缘。 市场调研的目的是,选准“适销对路的产品”,所谓“适销对路”应包含“质量”和“品种”两个方面满足市场需求。 在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之后,企业应以选准的产品为中心,进行以产品设计和工艺技术为内容的科研工作。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有较高科技价值的“技术开发”;第二步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的“产品研制和推广”(包括新工艺的研究与采用)。 “技术开发”是指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而不是直接研究某种具体的产品。其成果具有普遍适用性,故可用于本专业内产品的多个品种、型号,甚至还可跨越专业运用到其他专业的产品中去。比如,“激光技术”的研究开发,可用于机械工业(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以及激光打孔等激光工艺设备),也可用于电子工业的工艺设备、电子产品(如激光检测、激光显微加工、激光音像产品)。所以,“技术开发”是产品设计、工艺规范的技术基础,有多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才可能有多高水平的产品问世。比如同是汽车,日本汽车之所以在世界市场上占优势,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技术开发”水平高。以五十铃轻型客货两用汽车为例,其柴油发动机机体的薄壁铸造技术,是该机种60余项关键技术之一。我国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发这项技术。这对我国各型柴油机的机体铸造工艺技术改造,将是一次重大的革新,甚至可以推广应用于大多数铸铁机械产品上去。 总之,“技术开发”是“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进程,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产品的研制和推广是将“技术开发”的成果,物化为具体的产品,并不断使之品种系列化。比如,将“燃烧新技术”运用到某型内燃机上去(可使油耗降低、减少污染和噪音)就是一种新型内燃机的诞生。显然,前者属技术开发,其成果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而后者当然就是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新产品了,属产品的研制成果;前者是一门新技术,而后者却是一种新产品。仅一种新产品,对市场需求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使其发展为“多品种、多型号”,这就是产品系列化“推广发展”的任务,其本质还是“研制”性质的工作。 只有在上述“研制”成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式的产品设计和工艺规范的制订工作。接着,进行“试制”即“试生产”。成功后,进行“鉴定、定型”(包括“设计定型”和“工艺定型”),完成后,才允许进入“制造过程”或称“批生产”。 综上所述,“设计过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概括为:“调研———科研———设计———

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1、在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根据公司的创优计划和业主的创优要求,组织项目员工制定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 2、项目经理组织各业务部门主管人员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层层分解到各分部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 3、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科室员工根据项目质量目标,制定为达到质量目标的各种具体措施。 4、项目经理每月月底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工程经理、各专业工程师对当月施工分项工程是否达到质量目标进行评价,对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 5、对未达质量目标和要求的情况,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帮助责任人员分析原因,责成责任科室主管拟定工作改进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监督落实。 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1目的 依据本办法,明确公司和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及其测评方法,并通过检查和监控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为管理评审提供相应的证据。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对公司和各部门质量目标的管理。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目标测评结果的审核;

3.2 办公室负责公司质量目标测评结果的收集、汇总和对各部门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审查;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本部门质量目标分解、实施的管理和统计。 4 控制要求和方法 4.1公司质量生产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测评 1)施工管理程序履行率100% 测评方法:公司通过日常巡查、专项和综合检查等方式,测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程序履行率。 2)重大安全、质量施工管理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 测评方法:通过工程部和项目经理事故报告、日常了解、查阅“项目施工月报”等,掌握各项目是否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事故类别和责任界定,通过查阅相应的评审记录进行确认。 3)施工管理质量客户满意率大于85% 测评方法: A、工程技术部通过日常的访问、客户投诉的处理、书面意见征询等形式,负责对客户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和统计。日常访问和投诉处理,应建立相应台帐; B、客户意见征询表”分别在每年六月底和十二月底前发出并及时收回; C、工程技术部建立客户意见和投诉的分析、甄别和处理制度,以正确界定客户的有效投诉; D、正确、恰当地分析和判断客户对施工管理质量的评价、意见和建

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KLY/ZL-2007-009 1 目的 对生产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企业的桶装饮用水。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生产技术科 负责组织工厂实施生产过程控制。 4.2检验员 负责对工序半成品和生产成品的检验和控制。 4.3各工序操作人员 根据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文件等进行过程操作。 5工作流程 5.1生产计划 成品库房保管员每天下班前根据以下相关资料:库存数量、近一周的出库统计、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等情况,确定第二天的生产任务,并保持记录。 5.2领料 仓库保管员根据班长报生产用料需求,填写《出库单》,经双

方签字核实后,予以出库。 5.3工序过程控制 生产工艺流程: 参见《工艺流程图》 a、生产、质量检验所需的工艺管理及质量管理文件等由生产技术 科和质量管理部负责制订并下发车间。 b、各类产品的全部加工过程,操作者都应严格按照技术文件进行 操作,并填写相关的工序操作记录,内容包括:自检结果、互检结果、工作量、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以及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等。 c、生产加工过程中,操作者应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和四改善活动, 发现工序或对产品质量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填写《合理化建议意见表》,班长及时将意见反馈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召集有关人员讨论,如果意见合理,及时更改,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车间执行。 d、各生产工序应加强产品质量的自检,工序间互检,发现不合格 品时,应及时标识、隔离,并记入《工序操作记录》,同时通知检验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e、对于关键工序产品,专职检验员应依据《检验规范》和工艺文 件等技术文件进行抽检,填写《工序检验记录》,发现不合格品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