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建筑标准word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441.96 KB
- 文档页数:9
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猪圈是养猪场的重要设施,其建设标准对于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猪圈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保障猪的生长环境和生产效益,制定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势在必行。
一、选址和规划。
1. 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和污染源,地势高,通风良好,便于排水和清洁。
2. 猪圈规划应科学合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便于管理和养殖操作。
二、建筑结构。
1. 猪圈建筑应坚固耐用,抗风雨,防潮防腐。
2. 猪圈内部空间布局合理,通风良好,便于猪的活动和生长。
3. 圈舍内部设施齐全,包括饮水设备、饲料槽、卫生间等,满足猪的生活需求。
三、卫生环境。
1. 猪圈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垃圾积存,无积水。
2. 猪圈内部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卫生干净,减少疾病传播。
四、安全设施。
1. 猪圈应设置防护栏,防止猪的逃逸和外来动物的侵入。
2. 猪圈内应设置应急逃生通道,保障人员和猪的安全。
五、环保要求。
1. 猪圈废水、废料的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猪圈建设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管理要求。
1. 猪圈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养殖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
2. 猪圈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档案记录和疫病防控工作。
七、技术支持。
1. 猪圈建设应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养殖效益。
2. 配备专业的兽医和技术人员,保障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
总之,猪圈标准化建设标准是保障猪的生长健康和养殖效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推动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猪舍建设原则一、.选址原则:1、节约用地,尽量选用不宜耕作的土地。
2、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猪舍。
3、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4、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
5、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6、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害。
7、地势地形地势应向阳避风高燥,地下水应在2米以下。
猪场不宜建于山沟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地形要开阔整齐,有足够的面积,一般按可繁殖母猪每头40~50平方米、商品猪3~4平方米考虑。
地面应平坦而稍有缓坡,以利排水,一般坡度在1%~3%为宜,最大不超过25%。
8、土质最好是沙壤土或夹砂土。
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这种土壤透气透水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
沙土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但导热性强,易增温和降温,对猪不利。
粘土透气透水性弱,吸湿性强,毛细管作用明显,抗压性低不利于建筑物的稳固,导热性小。
9、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水量充足,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青饲料及机具和用具等)。
猪场需水量见下表。
猪别饮用量(升/头·天)总需要量(升/头·天)种公猪10 40妊娠母猪12 40带仔母猪20 75断乳仔猪 2 5生长猪 6 15育肥猪 6 2510、电力交通电力供应对猪场至关重要,选址时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环境保护的考虑,不能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
11、防疫和环保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500米,最好在1000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200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100米。
万头猪场建设标准一、标准化建设之目标规模建成年(出栏)销售10000头瘦肉型商品猪规模猪场,按照每头生产母猪年提供18头商品猪计算.全场共需要种猪如下:1、生产母猪:年饲养母猪600头,其中25头为后备母猪,年饲养后备猪150头(分两批饲养,按照25%的淘汰率更新母猪群);实际生产种母猪600头×92%(8%左右母猪不能生产)=550头.2、种公猪:年饲养种公猪24头(按照公母比例1:25计算),每年饲养或引进后备公猪8头。
3、生产周期:从配种到上市共计42周。
16周怀孕+4周哺乳+6周保育+16周育肥=42周4、生殖周期:16周怀孕+4周哺乳+1周配种+2周空怀期=23周。
全年52周/23周=2。
27胎/母猪/年5、生产标准:550头×2。
27胎/年=1248胎/年,24胎/周,24胎/周×9头断奶猪/窝×97%=210头断奶猪/周,210×97%(3%保育死亡率)=204头猪出保育/周,204×98%(2%育肥死亡率)=200头猪出栏/周6、群体维持标准:母猪生产年限为5.5~5。
8胎,平均为5。
7胎。
平均利用年限=5。
7胎/2。
27胎/年=3年年更新母猪数=550头×40%年更新率=220头,公猪平均利用年限=2年年更新公猪数=25头×50%年更新率=12头7、饲料利用:按照年生产10400头商品猪计算:10400头×200斤×3。
5:1料肉比=3640吨料/年其中母猪料:550×365天×5。
5斤/天=552吨/年,1吨料/母猪/年保育料:204头保育猪/周×52周/年=10608头10608×34斤(16斤~50斤)×2。
0:1料肉比=360吨/年生产育肥猪料:10400头/年×150斤(最少50斤)×3。
5:1料肉比=2730吨/年总耗料=552+360+2730=3642吨,相当于6.6吨/母猪/年8、用水量估计:按照每头存栏猪每天20升水(其中50%饮用,50%冲洗等)计算,相当于每头母猪(10头小猪计算)每天200升水,则:550头母猪×200升水/天=110吨水/天。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我市养猪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大量推广使用。
为提高规模猪场的综合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根据焦作市规模化猪场的生产现状与猪场建设经验,特提出本规范。
1.选址与布局1.1猪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禁止在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城镇建成区及规划区和工业等公害污染严重环境区建场。
新建猪场应在二环高速公路以外选址建场。
1.2猪场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应体现节约用地原则,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土地,并为扩大生产预留空间。
1.3猪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应满足防疫要求,远离主要交通干道,猪场与居民点、工厂、学校、商业区、其他养殖场、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
猪场场址选择应距一级以上等级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级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级以下等级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点、工厂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栏生猪当量999头以下300头以上养殖场500米以上、年出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00米以上,距屠宰场、兽医院、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水源保护区等区域2000米以上。
1.4猪场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1.5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
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6猪场进出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
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2.设施与设备2.1猪场建筑设施按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界限分明。
猪场建设标准第一篇:猪场建设标准场址既要交通方便又要与交通干线保持距离。
距铁道和国道不少于2000—3000米,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1000米。
于居民点距离不少于1000米,与其它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5000米。
周围要有便于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以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的水系。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2 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5 3 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4 场址应选择在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以防止因猪场气味的扩散,废水排放和粪肥堆置而污染周围环境。
5 养猪场总占地面积参数应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不超过2.5-4.0平方米计算。
总体布局 1 猪场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猪焚烧炉按夏季主导风向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
2 养猪场生产区四周设围墙,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和装卸猪斜台。
3 猪舍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30,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 30-60 角。
养猪场建设标准一、场址选择1. 养猪场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公共交通和其他养殖场,距离应在500米以上。
2. 场地应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电力供应稳定。
3. 场内应具备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饲料、兽药、仔猪等物资的运输。
二、布局规划1. 养猪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等,各区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2. 生产区应位于生活区的下风向,隔离区应位于生产区的下风向。
3. 猪舍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便于粪便的排放和清理。
三、猪舍设计1. 猪舍应采用封闭式设计,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通风换气功能。
2. 猪舍内应设有饲喂区、饮水设施、排污沟等,方便饲养管理。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分开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四、养殖设备1. 饲喂设备应具备自动或半自动投料功能,方便饲料的管理和饲喂。
2. 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卫生,方便猪只饮水。
3. 通风设备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功能,减少猪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
4. 养殖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安全卫生。
五、饲料管理1. 饲料应选择营养均衡的配方,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2. 饲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发霉变质。
3. 不同品种、日龄的猪应使用不同的饲料配方,确保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4. 饲料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六、疫病防控1. 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2. 猪舍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养猪场应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治机构建立联系,及时报告疫情和接受指导。
4. 病死猪只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传播。
七、人员管理1. 养猪场应配备专业的饲养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饲养管理。
2. 饲养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养猪场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3.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人员进出登记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养猪场。
4. 养猪场应定期对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猪舍尺寸标准猪舍尺寸标准一、建筑尺寸1.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猪舍的长度可以在30米到60米之间。
对于规模较小的猪舍,长度可以缩短至20米。
2.宽度:一般而言,猪舍的宽度在8到10米之间。
这个宽度可以满足大多数猪只的活动需求,也方便饲养员进行日常管理。
3.高度:猪舍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猪舍的高度在2.5米到3.5米之间。
二、猪栏尺寸1.栏柱间距:每个栏柱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8到2米,这个距离可以确保猪只在栏内活动时不会卡住。
2.栏栅间距:栏栅之间的距离应该根据猪只的大小来设置。
对于大猪,栏栅间距可以在8到10厘米之间;对于小猪,栏栅间距可以缩小至5厘米左右。
3.栏栅高度:栏栅的高度应该根据猪只的活动习性来设置。
一般来说,栏栅的高度应该在1米到1.2米之间。
三、食槽尺寸1.长度:食槽的长度应该根据猪舍的长度和猪只的数量来确定。
一般来说,食槽的长度在2到2.5米之间。
2.宽度:食槽的宽度通常在0.6到0.8米之间,这个宽度可以满足大多数猪只的进食需求。
3.高度:食槽的高度通常在0.3到0.4米之间,这个高度可以确保猪只不会轻易弄翻食槽。
四、饮水器尺寸1.高度:饮水器的高度应该根据猪只的高度来确定。
一般来说,饮水器的高度在0.6到0.8米之间。
2.直径:饮水器的直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在15到20厘米之间。
3.供水压力:饮水器的供水压力应该适中,以确保猪只可以轻松地饮用。
一般来说,供水压力在0.3到0.5兆帕之间。
1000头猪舍建造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猪舍建造对于养殖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了猪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健康。
而对于大规模养殖的猪场来说,猪舍的建造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在实际建造中,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猪舍的质量和猪的生长环境。
一、猪舍布局设计1. 猪舍的布局应符合猪的生长需求,充分考虑通风性能和排泄物处理问题。
2. 猪舍的设计应尽量减少构造物的使用,以便容易清洁和消毒,减少病原菌滋生。
3. 猪舍的通风系统设计应合理,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猪舍内应设有适当的隔离区域,便于隔离疫病猪,防止疾病传播。
二、猪舍建筑材料选用1. 猪舍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确保夏季凉爽,冬季温暖。
2. 猪舍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以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 猪舍的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不会对猪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猪舍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耐腐蚀、抗酸碱的特性,以确保长期使用。
三、猪舍设施设备配置1. 猪圈的尺寸应符合猪的生长需要,保证猪的活动空间和生长环境。
2. 猪舍的饮水设备应保证水质清洁、供水充足,以满足猪的饮水需求。
3. 猪舍的饲料设备应具有自动供料功能,确保猪的饲料供应充足。
4. 猪舍的保温设备应满足不同季节的温度需求,保证猪的生长良好。
四、猪舍卫生管理要求1. 猪舍的日常清洁应得到重视,保持猪舍内部的干净整洁。
2. 猪舍的消毒工作应定期进行,以减少病原菌滋生,保障猪的健康。
3. 猪舍的垃圾清理应及时;将清理的垃圾不宜丢弃在猪舍附近,以避免引发传染病。
4. 猪舍的疫病防控应进行定期检查和隔离,保障猪场的生产安全。
五、猪舍建造的质量监督1. 猪舍建造过程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监督,确保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施工。
2. 猪舍建造后应进行相关质量检查,保证猪舍的建筑质量。
3. 猪舍建造后的竣工验收应由相关部门进行,确保猪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公司+农户猪场建设标准一、选址原则1、区域定位:地块为可养区2、有良好的发展环境:(1)有充足的水源(每头猪用水量为15kg/天)(2)可连接到三相电源(每头猪40W)(3)交通需要便利,3.5m宽硬化道路,可通过20吨以上12m长的货车。
3、有良好的防疫条件:(1)地势高燥(2)土质良好(3)向阳通风(4)远离(500米以上)居民区(5)畜牧场、屠宰场、兽医机构和交通主干线(1000米以上)4、场地周边有足够的场地,有发展空间和可吸纳粪尿污水和气体。
二、场地规划1、猪场规划:(1)分别设立生活区、生产养殖区、排污处理区。
(2)地势高低由高到低:生活区→生产养殖区→排污处理区2、猪场朝向:“坐北朝南”的原则布置猪舍3、净污分离:猪场建设前,确定饲料车的道路和清粪道路的分开。
4、雨污分流:做好周边雨水排水沟的布置,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
三、现场看地规则1、符合选址原则和场地规划要求2、确定地块尺寸3、根据尺寸布置猪舍数量及位置,确定养殖规模4、确定生产区及排污区的布置四、猪舍建造标准1、单体猪舍配置标准注:场地东西宽81.4m,南北长50m,占地6.1亩,饲养育肥猪1300头。
(两栋)2、猪舍标准参数(1)建设方式650头/栋,栏舍长度65米,宽度16.6米,檐高2.4米。
(2)栏位标准大栏规格尺寸7200X7500X900,每个栏设容积率为1.5㎡/头。
(3)清粪方式漏粪板、刮粪机、平板型,风机一端设计集粪池,刮粪至一端时进入收集池。
(4)漏粪板要求漏粪板2400X600X100,漏粪宽20mm。
(5)饮水要求每一栏共设置6个饮水器(8-10头猪设1个饮水器),距地面高度分别20 厘米、35 厘米、55 厘米,饮水器安装在靠栏门边的侧墙,从外墙至走道方向按低到高安装,20 厘米高这一饮水器距外墙60 厘米,饮水器间水平距离40 厘米。
饮水器采用滚珠式水嘴,下做引流槽或饮水口,达到清污分流。
(6)风机测算风机量的风速、风量,变速使用简单的探头+时间继电器的装置以降低成本。
散养猪舍建设国家标准标准
散养猪舍建设国家标准。
散养猪舍建设国家标准是为了规范散养猪舍的建设和管理,保障猪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效益,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
散养猪舍建设国家标准主要包括猪舍选址、建筑结构、通风设备、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猪舍选址是散养猪舍建设的第一步。
选址要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和环境
敏感区,同时要保证通风良好,采光充足,地势平整,便于排水和清洁。
选址时要考虑周边环境,避免周围有异味、有害气体和噪音的来源,以免影响猪的生长和健康。
其次,建筑结构是散养猪舍建设的重点。
猪舍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建筑规范,保证牢固耐用,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侵害。
同时,猪舍的建筑结构要考虑猪的生长特点和行为习性,合理设置猪栏、饮水设施、饲料槽等设备,保证猪的生长空间和舒适度。
另外,通风设备是散养猪舍建设的关键。
良好的通风设备可以保证猪舍内空气
流通,排除异味和有害气体,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猪的生长效率。
通风设备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能够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进行调节,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
此外,环境卫生是散养猪舍建设的基础。
猪舍的环境卫生包括定期清洁、消毒、粪便处理等方面,这些工作直接关系到猪的健康和生长。
因此,猪舍的建设要考虑环境卫生的方便性和实施性,保证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散养猪舍建设国家标准是为了规范散养猪舍的建设和管理,保障猪
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的生产效益,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才能够保证猪舍的质量和猪的健康,实现猪的良好生长和生产。
猪舍建筑标准
—•猪舍建筑:
1双排平面图
R
①.饮水器②.走道围墙③.后围墙④.两侧围墙⑤.走道(120公
⑥.料槽⑦•门口(不能门口对门口)⑧•后墙外粪沟:粪沟水流走向斜
度4 % ;⑨.砖柱(屋檐为二十四砖柱,走道两边为二十四乘三十八砖
4分饮水嘴
A:饮水池,按每100头猪3立方米容量(即3000公斤水)设计,如果规模大应设立后备水池
B:饮药池(池内要标刻度,方便水量控制),疾病情况下投药用,容量按每100头猪0.1立方米(即100公斤水)设计。
2•单排侧面图:
3.双排侧面图:
I H H T
I H 1111M ~r~n 走道
4 m
i 丿................. ............ iiiiiiii、|
4、建设要求:
1)排粪沟:沟底宽以32公分为宜。
每100头猪需配备1个15平
方米的隔离栏。
2)檐口高度:猪舍建在空旷地的为 2.2---2.3 米,猪舍建在一面
靠山的为2.5 —2.6米。
3)烟楼:双排猪舍瓦面一定要留有烟楼,脊顶烟楼檐口高度35公分。
4)砖柱:屋檐砖柱为24砖柱,走道两边砖柱为24*38砖柱。
注:24砖柱可以用18公分*18公分钢筋水泥柱代替(柱内配三条8公厘螺纹钢)。
5)墙高及批荡:猪舍周边外墙高80公分,舍内墙一律为75公分高,猪舍四周墙内侧(靠猪的一面)涂水泥油。
6)栏门口:栏门宽80公分,栏门墙两边预留门槽,用来装铁栏门或木板。
7)走道:猪舍内走道宽1.2米,呈龟背形,以不积水为宜,要低于猪栏地面3公分。
8)猪栏规格:单排猪舍每卡猪栏宽*深为3.2M *5 M (注:双排猪舍的每卡猪栏宽*深为3.2M *4.5 M)
9)地面:由内向外留有一定斜度(12—15公分),便于冲洗和排便。
10)屋顶的处理:
①架好行条后,先用杉木条或竹片,每间隔30厘米铺一条,从屋顶
铺至屋檐;然后第一层铺盖油麻毯(沥青纸);第二层铺盖(3公分)
禾草;最后才盖石棉瓦;
②猪舍屋顶盖三层处理的好处:一是有利炎热夏季防暑防温。
建猪舍时
即一步到位,省了往后多年的瓦面盖草麻烦;二是冬季容易保暖。
11)水泥地面要求:
地面使用32.5R标号水泥,先铺C20砼混凝土6公分,面抹1:2水泥沙浆2公分(沙要过筛,猪舍地面不能用粗砂,因为粗沙会影响猪脚),同时防止地面过滑。
地面由内向外留有一定斜度,便于冲洗和排便(如图所示),斜度前后高低12—15公分。
地面不能积水、坑洼、凹凸不平、不能光滑或过水泥油。
靠门一侧地面要比靠后墙的地面平,保证肉猪靠门睡觉。
单个猪栏建筑:
①.铁栏门②.料槽③.走道围墙高75公分④.每个猪栏的两侧墙75公分高⑤•后墙外的粪沟⑥.后墙高80公分⑦.排粪口⑧.后墙下端,除两端和中间用砖柱支撑外全部留空8公分,留作清粪用。
排粪口边缘成弧形、以利于冲粪,排粪口顶部用水泥钢筋砼倒横梁;⑨.鸭嘴饮水器二个,水管埋于地下和侧墙内;离地35公分、45
公分,间隔60公分;
⑩砖柱:
10
85
(立体示意
图)
三•铁栏门建筑:
栏门高70公分、宽80公分全部用四方铁焊接成长方形
一个铁栏门共需10-12公分
四方铁13条,其中宽11条,
a:铁支间距不大于8公
分, ,过大会夹住小猪的
头。
a.侧砖墙:宽5公分、高55公分
b.铁枝:用来分隔料槽
c .砖墙宽12公分d.横铁支长 e.料槽挡板f.料槽缘:宽5
公分
底、面各一条70公分
80公分
(铁栏门示意
图)
四
、
饲料食槽建造:
40公分
1.8m
b b b
(食槽俯视
图
)
食料槽
b b
储料槽
1 .料槽水泥板
55公分
说明:
用闸侧砖墙与料槽水泥板固定。
间距铁支与长条横铁用
10公厘
圆钢筋焊接固定。
每卡30公分间距共5条。
食槽完成面总长1.8米、 宽40公分、采食面宽26公分,高19公分、深度12公分。
料槽底 与档板间距5公分。
似钩机斗样,料槽底则面具有排水孔利于清洁。
2、料槽侧:
a 料槽设计为自由采食:
b. 铁枝:用来分隔料槽
c. 闸侧砖墙
d.
横铁支长
4公分 ■-
(料槽钢筋水泥挡板骨
r :
(1、2: 8号铁线)
料槽:内径180公分X 35公分(每隔30公分作一个槽位,用铁支
分隔)
30公分30公分37公分
-------- 6公分
峠 5条10公分(长37公分)铁
支,
”1条8公厘(1m )横铁
e.料槽挡板
f.料槽缘:宽5公分
(料槽侧面
图)
五、猪舍防暑和保温设施规格:
1单排猪舍平面图
A:淋水管,B:保温灯和风扇共用的电线,C:风扇,D:距离1米,E:保
温灯
2,双排猪舍平面图:
A:淋水管,B:保温灯和风扇共用的电线,C:风扇,D:距离1米,E :保 温灯
说明:
淋水管:要求水管必须1寸管,离地2米,每栏水管中间接一个三通或打一
个小孔。
电线:保温电线和风扇的电线是同一条,并每一个栏位安装一个开关,方便 单独
使用。
电线要求,每栏通电300W 功率。
照明的电线另外拉线。
保温灯:每栏装二盏灯,灯离栏面 70―― 80公分。
风扇:每个风扇吹四个栏位。
7、出猪台立体示意图
宽
共用段长度为6米
总长度为11米
1・2m
------------- 11 米----------------------- *■
说明:出猪台走道分高低两段,高低两段分界处离入口长5米,走猪道总长度为11米(可根据地形不同而定长度),坡度比小于18% ,入口宽1.2米。
1、砖墙2 、总走猪道3 、高台走猪道:最高
点1.95米、内墙宽80公分。
4、低台走猪道:最低点1.2米、内墙宽80公分。
5、二十四砖柱 6 、侧墙高60公分7 、抛台
注:出猪台建设因地而异,但其坡度比以小于18%^好。
要求
在方便出猪装车,而又不影响日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