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岩过渡岩性连续测井响应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291.83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SVM测井数据的火山岩岩性识别——以辽河盆地东部坳陷为例牟丹;王祝文;黄玉龙;许石;周大鹏【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5(58)5【摘要】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储集层由火山多期喷发形成,岩相岩性复杂,岩性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本文将火山岩的岩心及岩矿鉴定资料与测井数据进行整合,应用测井数据建立支持向量机(SVM)两分类和多分类岩性识别模式.首先,深入研究支持向量机二分类及“一对一”、“一对多”和有向无环图三种经典多分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及结构;然后,总结研究区域火山岩岩石特征,分析测井数据的测井响应组合特征,选择40口井中岩心分析和薄片鉴定资料完整、常规五种测井曲线(RLLD,CNL,DEN,AC,GR)齐全的1200个测井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造三种支持向量机岩性识别模式;最后,对4测试井中800个测井数据进行岩性识别,识别结果与取心段岩心描述和岩心/岩屑薄片鉴定资料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有向无环图更适合辽河盆地火山岩的识别,识别正确率达到82.3%.【总页数】9页(P1785-1793)【作者】牟丹;王祝文;黄玉龙;许石;周大鹏【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综合测井信息识别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 [J], 张新培;刘纯高;孙晓明2.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岩性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J], 张福功3.辽河盆地东部凹陷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 [J], 张福功4.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欧601块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研究 [J], 鄢文博5.松辽盆地火山岩岩性识别中测井数据的选择及判别方法 [J], 张莹;潘保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五、八区火山岩岩相特征张顺存;姚卫江;邢成智;贾春明;史基安;李兵【摘要】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等资料分析,结合地震资料解释,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五、八区石炭系、二叠系的火山岩岩相进行了研究,在单井相分析、剖面相分析的基础上,作出了研究区石炭系和二叠系佳木河组下亚组的岩相分布平面图:石炭系主要是火山岩,在东北部、中部和西南角为安山岩,东部广大区域和南部为凝灰岩,西南部为火山-沉积岩,西北部为安山岩、凝灰岩、火山-沉积岩等多种岩性,火山角砾岩和玄武岩零星分布于西部偏北部位.二叠系佳木河组下亚组分为2段,从下到上,岩性与石炭系虽然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其上段岩相表现为火山-沉积岩增多而凝灰岩减少、安山岩增多而玄武岩减少,可能是火山活动趋于减弱和停止的缘故.【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1(032)001【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二叠系;火山岩【作者】张顺存;姚卫江;邢成智;贾春明;史基安;李兵【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4;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4;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4;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2经过多年勘探,虽然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五、八区火山岩中发现了工业油气藏,但由于该区火山岩岩性较复杂,关于该区石炭-二叠系火山岩岩相的研究较少见到。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图对该区石炭系、二叠系火山岩的岩相特征进行探讨,以期为寻找与火山岩相关的油气藏提供借鉴。
南长冈气田周边火山岩储集层的分布和特征编译:王立群渡边芳弘摘要:新泻沉积盆地的中部是备受关注的长冈地区,该盆地的绿凝灰岩类型和岩相的分布特征可能由Nanatani期(区域年代地层单位)的断裂及其他构造运动所控制。
根据大量的火山岩类型和岩相的全面分析及相关因素的认识以及它们在物性和地球化学成分上的变化,对南长冈气田中复合绿凝灰岩层序的火山岩地层框架建立了火山岩层序模型。
以由下至上的顺序,该模型由五套火山岩层序组成,分别是火山岩层序Ⅰ、火山岩层序Ⅱ、火山岩层序ⅢR、火山岩层序ⅢB和火山岩层序Ⅳ。
火山岩层序Ⅰ和Ⅱ由非酸性岩组成,前者具有非常高的电阻率,明显与后者相区别。
与玄武质层序ⅢB 呈双峰式特征的酸性层序ⅢR由互层的流纹质熔岩流和/或熔岩穹组成。
这可以根据每口井中含倾角值的推测岩相的综合解释来确定。
层序Ⅳ为薄层的玄武质熔岩流单元,它的分布局限在气田的北部。
根据火山岩层序模型进行的地层解释可以说明其不同相类型的分布和井间的不同产量及压力变化。
在长冈地区,某些老井钻遇的酸性岩属于火山岩层序ⅢR,而下覆的非酸性岩底部的电阻率非常高,与火山岩层序Ⅰ相似。
为了预测未发现的酸性火山岩体的分布,试偿重新解释老井及具有火山岩层序特征的地震资料是有价值的。
关键字:火山岩层序、流纹岩、熔岩流/熔岩穹、长冈、新泻1、前言:在位于新泻县长冈市南西约10KM的南长冈气田(图1),在南北约6KM、东西约3KM的绿凝灰岩地垒构造中,水下喷发的酸性火山岩复合体形成储集层。
关于其地质模型及储层性质的评价,在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初期,佐藤(1982)及小松等人(1983)根据岩石学方面的研究,试偿对流纹岩储集层进行岩相划分,指出孔隙发育的好坏明显地控制岩相的分布。
另外,清水和田泽(1984)在确定流纹岩岩相的储集能力之基础上,介绍了应用测井数据进行岩相判别的方法并说明了其有效性和必要性。
最近川本(2001)根据斜长石折射率的测定结果,进行着有关火山岩储集层的分布和变质作用方面的研究。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题填空1.、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和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以图件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出来。
2.、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可用于四个方面:储层评价、地质研究、工程应用和提供自然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
3、测井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环境影响校正。
4、四性关系中的“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
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参数:(1)泥质含量(2)孔隙度(3)渗透率(4)饱和度(5)储层厚度5、储层评价包括单井储层评价和多井储层评价。
单井储层评价要点包括岩性评价、物性评价、储层含油性评价、储层油气产能评价。
多井储层评价要点主要任务包括:全油田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井间地层对比、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测井相分析与沉积相研究、单井储集层精细评价、储集层纵横向展布与储集层参数空间分布及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6、识别气层时(三孔隙度识别),孔隙度测井曲线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孔隙度、高中子伽马读数、低中子孔隙度。
7、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
主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孔隙与喉道、裂缝、洞穴。
9、碳酸盐岩储层按孔隙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10、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原则:一是测井信息对各种孔隙空间所能反映的程度,即识别能力;二是能基本反映各种储层的主要性能和差异。
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苦橄岩和橄榄岩)、基性岩(玄武11、火山岩按SiO2岩和辉长岩)、中性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和酸性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12、火山岩的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大小:致密熔岩>块状致密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一般凝灰岩13、火山岩的密度大小,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的密度测井值逐渐降低。
有约束岩性剖面测井识别技术【摘要】传统的测井曲线能够科学的反映出岩层中岩石的颗粒大小粗细情况以及岩石中的颗粒成分。
如果能够对单井所在岩层的沉积情况有足够的认识,会对减少通过测井资料来认识岩性的多解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地形分布上有的盆地有凹陷地带,形成的大多是多物源沉积环境,岩层沉积状况也以砂岩、砾岩等混杂沉积状况,所以能够基本认定为砾岩岩性剖面为粗颗粒沉积序列,其余为细颗粒沉积序列。
根据实践中对一定数量的探井岩性资料进行分析能够认定粗颗粒沉积区和细颗粒沉积区,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应的交汇图识别图版具有相当高的相似性。
经过验证该方法对解决连续岩性剖面对过渡岩层测井信息反映不充分的问题。
【关键词】有约束岩性识别沉积序列岩性测井一般来说,测井曲线有起伏,录井剖面上都能够有相对应的反应。
以图一测井曲线和岩性剖面图展开研究,在深度为2184.5~2185.2 m的部位为凝灰质砾岩,下方2186~2187.6m为泥岩。
而相应的凝灰质砾岩的自然伽马为99.1api,深侧向电阻率为13.1?·m;泥岩段的自然伽马值为123.0api,深侧向电阻率为10.2?·m.实验中通过观察其他探井的测井曲线以及岩性剖面图,如图二,在1788.8~1789.6m为凝灰质粉砂岩,在1789.6~1793.0m为泥岩,相应的自然伽马值分别为79api和104api,探测电阻率分别为5.8?·m和3.3?·m.综上可以得出不同井的泥岩段电性测井响应值相差很大,所以不能单从测井曲线上进行识别,否则很可能将泥岩误认为凝灰质砾岩。
所以对岩层进行有约束性的剖面测井识别非常有必要。
图1 贝35井测井响应及岩性剖面在探井中个岩层的岩性种类存在着相似和相异的分布特点,有的探井的砾岩石在成分上为流纹岩、石英岩、凝灰岩等火山碎屑岩,该砾岩层在形成上多是由于搬运距离较短、风化程度较低以及快速堆积产生的,所以岩性剖面中的泥岩层会因为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电阻率会偏高,所以在识别上一般将此类探井界定为细粒沉积序列。
一、火山岩研究进展早在188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华金盆地就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山岩油气藏。
1953年,第一个有目的的勘探并发现油气的油田—拉帕斯油田在委内瑞拉投入生产,这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一个里程碑。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火山岩储层的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火山岩储层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现,以北美洲南部和欧洲最多,如美国、古巴、阿根廷、日本、印度尼西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克兰。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今,火山岩储层研究达到高潮。
我国的火山岩油气藏的研究起步略晚,但进展迅速。
1957年在准噶尔盆地发现第一个火山岩油气藏,而后在渤海湾、松辽、准噶尔、二连、海拉尔、塔里木、四川等盆地发现了火山岩油气藏。
我国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偶然发现阶段、初步勘探阶段和深入研究阶段。
随着国内火山岩储层不断发现和国外对火山岩储层的了解,我国开始重视火山岩储层的研究。
火山岩油气藏具有分布广但规模小,储层岩相、岩性变化快,储集类型和成藏条件复杂,油气产量高,递减快等特点。
从火山活动同火山岩油气藏的关系看,火山活动并不一定破坏火山岩油气藏,一般认为在油气藏形成之后的火山活动对油藏主要起破坏作用,而当火山活动与沉积同步时,岩浆的高温会形成局部温度异常,促进沉积岩层中的有机质的热解,有利于油气的成熟演化。
火山岩储层的孔隙结构复杂,多为低孔、低渗双重介质储层。
对储集空间的划分可以分为原生孔缝和次生孔缝,存在裂缝及其不同组合的孔隙类型,储渗组合类型多,储渗能力差异大,物性变化大。
岩性岩相、构造作用、风化淋滤及成岩作用在对储集空间的改造中起着关键作用。
储渗组合类型多,储渗能力差异大,开发评价难度大。
目前国内火山岩模型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中心式火山岩相模式进行,而利用于火山岩几何形态、火山岩与围岩接触关系以及火山岩产状等要素进行地质模型研究则较少。
二、火山岩岩性划分火山岩的岩性不仅决定了原生孔隙和裂缝的大小和数量,而且还影响着次生孔隙和裂缝的发育程度。
中拐凸起火山岩裂缝型储层相态发育模式张啸;高雯君;李静;张进;汪洋【摘要】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是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最为重要的油气藏类型,裂缝对储层物性具有控制作用.为了加强对中拐凸起石炭系裂缝发育规律的认识,以FMI 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常规测井、录井以及岩石薄片等地质资料,建立了4种FMI测井裂缝相.通过分析不同裂缝相的配置关系,垂向划分为上部表生裂缝带和下部深埋裂缝带,对不同埋深条件下的裂缝相发育模式及对储集层的改造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劈溶蚀缝相是储层物性改造的主控因素,表生裂缝带则更易形成优质储集层.该研究为下一步该区寻找裂缝优势储层带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9(026)002【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中拐凸起;火山岩;成像测井;裂缝相;裂缝带【作者】张啸;高雯君;李静;张进;汪洋【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8;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8;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8;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8;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0 引言火山岩储层作为一类油气资源潜力巨大的非常规储集体,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4]。
火山岩储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过强压实作用和构造作用,现今一般表现为岩性致密、孔隙结构复杂、孔渗非常低、孔喉连通性差且非均质性强等特征。
前人研究认为,火山岩岩性致密,强度及脆性程度较大,受到岩性、层厚、构造应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火山岩会不同程度产生裂缝[5-11]。
这些研究多局限于裂缝成因机理与裂缝对储层影响的研究,并没有建立一种有效表征火山岩裂缝发育的裂缝相模式,从空间配置上研究不同埋深条件下裂缝的发育规律以及其对火山岩储层影响。
因此,该文基于FMI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录井和岩心资料,对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裂缝发育模式进行研究,证实了不同空间配置下,裂缝发育程度以及不同裂缝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