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钻井技术简介(981性能及深水钻井风险)
- 格式:ppt
- 大小:14.15 MB
- 文档页数:75
海洋石油981
我国首艘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2011年5月26日下午在8艘拖轮和4艘海事巡逻艇的拖带、护航下,顺利从长江口北槽航道出口通过,开启了我国深水石油勘探向中国南海探油的开发之路。
“海洋石油981”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可达12000米,从设计、建造到完工持续了6年时间。
“海洋石油981”长114米,宽79米,外观近似方正,看不出船头船尾。
从船底到钻井架,相当于一座45层大厦的高度。
“海洋石油981”的航行速度每小时8节,换算成公里约为14.8公里,这样每天可以航行356公里左右。
“海洋石油981”拥有多项自主创新设计,平台稳性和强度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能抵御南海200年一遇的波浪载荷;选用大马力推进器及DP3动力定位系统,在1500米水深内可使用锚泊定位,甲板最大可变载荷达9000吨。
3000米水深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不仅国内首创,且在国际上也保持最深纪录。
大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进出船坞操作分析作者:孙本荣来源:《中国水运》2020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以大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例,介绍了钻井平台进出船坞前的准备工作、操作过程,对钻井平台进出船坞操作风险、难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进出船坞操作需注意的问题,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船坞;拖轮;风险管控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07-0115-03随着世界上石油钻井平台数量的增多,钻井平台出现故障也在增多。
为使钻井平台持久正常的工作,保障钻井平台和海洋环境的安全,需要定期进船坞进行维修和保养。
近几年来,烟台中集莱福士船厂为世界上多家石油公司鉆井平台进行了维修和保养,“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就是其中之一(图1),烟台港引航站负责承担该钻井平台进出船坞的引航任务。
1船坞和钻井平台概况1.1船坞概况烟台中集莱福士船厂大型船坞开口向南正对港池,船坞门可以控制船坞内水位。
船坞基础数据资料见表1所示。
1.2“海洋石油981” 钻井平台概况“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于2008年4月开工建造,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也是世界上首次按照南海恶劣海况设计的钻井平台。
它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和装备,选用了最高动力定位级别DP3动力定位系统,1500米水深内锚泊定位,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和美国船级社(ABS)双船级。
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平台进出船坞时状况参数见表2所示。
2进船坞前的准备(1)调整平台吃水。
平台进港先靠在莱福士船厂10号码头,为满足进船坞要求,要卸掉平台底部的所有螺旋桨和部分平台设备,使平台进坞吃水为8.6米;出船坞前同样要卸掉一些维修保养等设备,不增加平台吃水。
(2)现场沟通协调。
平台进出船坞前,引航站相关负责人与主领引航员一起到现场查看,了解船厂需求,修订引航方案,提出引航操作需求,沟通操作流程配合。
屹立深海的中国力量: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全解读集高精尖技术于一身据中海油方面提供的资料,世界范围内,类似“海洋石油981”的平台大约有17到18艘。
中海油深水钻井船工程项目组项目副总经理粟京表示,论综合能力,“海洋石油981”可以处于前三。
“海洋石油981”整合了全球一流的设计理念、一流的技术和装备,因此它集“高精尖”技术于一身,其中尤以六大“世界之最”最为典型。
“海洋石油981”之所以能在海上风浪较大的深水区保持不动又准确无误地打井,是因为它首次采用动力定位和锚泊定位的组合定位系统。
简单说,就是在1500米水深海区,用抛锚方式固定平台;在3000米水深海区,抛锚鞭长莫及,就采用动力定位,即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靠8个推进器的反作用力抵消风、浪、流等对船体的作用力,达到平衡定位目的。
这样二位一体的组合定位,国际上没有先例。
该系统让“海洋石油981”成为惊涛骇浪中的“定海神针”,确保平台全天候作业。
“海洋石油981”的中控室,相当于整个钻井平台的“大脑”。
动力定位师靠操作中控室里一排排的按钮将自重为3.1万吨、可变载荷9000吨的“海洋石油981”航行定位,可以保证游离但不偏离一米。
“海洋石油981”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便是位于船体最下方,分列4个角落的8个螺旋桨。
在电脑控制系统精确的分析计算下,螺旋桨各方位恰当运转,才使得钻井平台不会“随波逐流”。
即使任何两个螺旋桨失效,平台也会在其它螺旋桨的“借力补力”下,正常运转。
此外,“海洋石油981”首次采用南海200年一遇的风浪参数对平台的总强度和稳性进行校核,平台可以在南海恶劣海况条件下高效安全作业;又如,“海洋石油981”上首次成功研发的世界顶级超高强度R5级锚链,在不增加重量的基础上比R4级增加了100多吨的拉力,平台在调试中曾遇到两次风力超过15级强台风的袭击,抛锚状态下的平台稳若磐石,没有位移,R5锚链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海洋石油981”还首次采用最先进的本质安全型水下防喷器系统,可预防类似墨西哥湾重大漏油灾难的发生。
中国海洋石油深水钻完井技术姜伟【摘要】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been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eepwat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discussed. After the entry into the 21st century,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march towards the deepwater ifeld, and had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vestment scale, technical reser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other aspects. It gradually formed three systems, namely, deepwater technology, deepwater scientiifc research and deepwater management, constructed the drill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differ-ent water depth gradients via the operation practices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possess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epwater self-support operation capacity, accumulated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capacity of deepwater practices, and had achieved the leapfrog from "deepwater" to "ultra-deepwater" within 5 years.%回顾了中国海洋石油深水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国内深水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海洋石油981主要参数
➢浮箱尺寸
110米长*137米高*78米宽
➢净重
约3.1万吨
➢作业水深
3000米
➢钻探深度
12000米=( 3000米 + 9000米 )
➢定位
采取锚泊定位和动力定位2种方式。
动力定位系统, DP3
➢锚链采取超高强度R5级锚链, (亚星锚链研制生产)
➢作业区域
➢除南北两极外, 世界上<=3000水深任何水域
➢半自动井架作业
➢设计条件
➢200年一遇台风, 即可抵御17级台风
➢可变荷载
➢9000吨, 减少供应次数
➢高强度钢
➢受力钢材全部采用刚强度钢, 钢板厚度采用PL12.5。
➢劣势
人工时: 是韩国的2~3倍;
造价: 中国6年60亿人民币(据说连后期改造, 总费用达80多亿);韩国仅用
5.5~5.8亿美金
设计:中国仅完成详细设计(708所与海油研究院合作, 708所为主), 概
念设计与基本设计由美国公司完成。
现状:
石油产量, 国外在南海年产油气当量约5000万吨~7000万吨。
需要制造企业的大力支持, 壮大我国的深海采油气能力。
制造企业:韩国4家, 新加坡3家, 中国20多家。
中国应统筹规划, 形成5~6个大而强的海洋工程制造企业, 增强竞争力。
“981”钻井平台作者:本刊编辑部汇总整理来源:《广东造船》2014年第05期摘要:在南海发现自营深水高产气田,是我国南海气油资源开采的一个突出成果。
本文简要叙述了南海深水区勘探的难度和陵水17-2成功测试的积极意义,介绍了“981”钻井平台这种深水测试地面流程模块化设备的性能和作用。
与此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这次发现对我国“南海大气区”建设构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9月15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测试日产天然气56.5百万立方英尺,相当于9400桶油当量。
据测算,陵水17-2气田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
陵水17-2测试的成功创下三项“第一”:中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获得了第一个高产大气田。
“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第一次深水测试获得圆满成功;自主研发的深水模块化测试装置第一次成功运用。
彰显我国深水钻井技术取得质的飞跃南海石油储藏丰富,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石油地质资源量约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为16万亿立方米,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
但技术上的难题是,其中70%的储量蕴藏于深海区域。
在深水区,水体环境、海底稳定性和沉积地层岩石强度与浅水区差异明显。
受海床不稳定、坡度大、岩石强度低、温度低等条件影响,技术难度和投入呈几何倍数增长。
尤其是南海西部深水海域,地处于欧亚、太平洋和印澳三大板块交汇处,经历了极其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海油曾与外方在南海进行合作勘探,由外方担任作业者,外方认为这里存在烃源岩埋深过大、储层不够发育、存在高温高压等诸多难题。
外方退出后,中国海油南海西部深水勘探研究人员迎难而上,克服勘探基础地质资料少、研究难度大、勘探经验少等困难,设立深水课题研究组,展开技术攻关,相关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陵水17-2勘探实践,明确了深水区资源潜力巨大、大规模优质储集体发育、大型勘探目标成群成带,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首选中央峡谷陵水17-2进行钻探,2013年部署陵水17-2-1等探井。
深水钻井安全技术交底深水钻井是一项具有高风险性的工作,因此在进行深水钻井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档将介绍深水钻井的安全技术要点。
深水钻井的风险深水钻井面临着许多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水压:深水钻井中,水压较高,容易造成设备泄漏或故障。
2. 海洋环境:深水钻井在海洋环境中进行,海浪、风暴等天气条件可能对作业造成不利影响。
3. 地质条件:深水钻井中,地质条件复杂,地层稳定性不确定,可能导致井口塌陷、漏斗塌方等问题。
4. 环境保护:深水钻井作业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风险,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安全技术要点为了确保深水钻井作业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安全技术要点:1. 设备检查:在作业开始前,对所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良好运行状态,防止故障和泄漏的发生。
2. 风险评估:针对深水钻井的风险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和安全措施。
3. 培训与教育:对参与深水钻井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4. 紧急救援: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和损失。
5. 合规要求: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保证深水钻井作业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
结论深水钻井的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关键步骤。
只有充分认识到深水钻井的风险,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深水钻井作业前,必须对相关安全技术进行详细交底,使每位工作人员都理解并遵守相关要求。
*以上为深水钻井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
2012年5月9日,南海海域,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水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首钻预探井荔湾6-1-1井,标志着中国海油的一线作业人员已经具备了操控世界最先进钻井平台的能力。
齐头并进,项目建设与育人同步2006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曾恒一院士就“抓住最好机遇提升中海油自主创新能力”致信当时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
曾院士在信中写道:3000米水深大型半潜式钻井船的设计与建造,是我国造船工业与海洋工程具有里程碑式的项目,我们应把握机遇,用创新的思路安排好这个项目。
并建议争取中国海油与国外公司联合进行基本设计,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在项目实施中掌握半潜式平台的核心技术等。
建议得到中海油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并被采纳。
2006年5月,曾院士率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国家深水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前往上海,与708所、上海交大的技术人员组成科研团队联合研究。
在短短三个月里,通过对国外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好的船型进行研究,对水动力性能进行分析,对关键设备的功能和钻井船装备水平进“海洋石油981”背后的人才故事胡宗玉 黄平安行比较,同时结合南海海域的特殊海况,提出了“海洋石油981”的概念设计方案,为其后的基本设计招标奠定了基础。
2006年7月13日,以林瑶生为首的“海洋石油981”工程项目组成立,来自结构、轮机、电仪、通讯、安全等专业的近40名技术和管理骨干组成了精干的管理团队。
与此同时,中国海油获得了“国家863计划”的支持,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谢彬副主任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展了“3000米水深半潜式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发展部和工程建设部的组织协调下,科研与工程项目团队无缝衔接,为“981”的成功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981”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其技术指标在世界上处于最先进水平。
此前国内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如何尽快培养出深水人才?中国海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海洋石油钻机的关键技术与创新海洋石油钻机(简称海钻机)是指用于在海洋上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设备。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洋石油钻机的关键技术和创新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洋石油钻机的关键技术以及近年来的创新努力。
1. 深水钻井技术深水钻井技术是海洋石油钻机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陆地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焦点逐渐转移到深水区域。
但由于深水区域的水深、压力、温度等环境极端恶劣,对海洋石油钻机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高压高温油气田的开发将水下作业推向了新的高度,要求海洋石油钻机具备更高的作业能力和安全性。
为了满足深水钻井的需求,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工作。
近年来,某些公司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设计,例如自平衡钻井单元和半潜钻机。
这些新设计旨在提高操作效率、减少钻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降低海洋环境的影响。
2. 自动化钻井技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钻井技术已成为海洋石油钻机的另一项关键技术。
自动化钻井技术利用传感器、控制系统、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钻井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监测。
通过引入自动化技术,海洋石油钻机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定位、取心、钻井、测试和管柱管理等操作,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风险,提高了钻孔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自动化技术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3. 环保技术创新海洋石油钻机在勘探和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环保技术创新也是现代海洋石油钻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一些创新技术得到了应用。
例如,采用环保液压液替代石油液可减少石油泄漏的风险;采用先进的涂层技术和防腐技术可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能,降低设备的维修需求;引入油气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可减少废气的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是海洋石油钻机的又一关键技术。
通过传感器的应用,海洋石油钻机可以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钻孔位置等,以保证作业的安全和高效。
2012年5月9日,上午9点30分,“海洋石油981”深水钻井平台,司钻(钻井系统操作者)邱锐启动钻井操作系统,石油钻杆穿透幽深的海水,缓缓伸向1500米的海下。
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开钻,这是中国首次独立在南海深水区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中国也由此成为第一个在南海自营勘探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
按海洋石油工业的划分,超过1500米水深海域的油气资源被称为超深水油气,超过300米则被称为深水油气。
在981钻井平台南海开钻之前,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海上油气田的水深普遍小于300米。
981钻井平台的钻探井被称为荔湾6-1-1井,该井位于香港东南约320公里的海域。
从深圳乘坐直升机飞行大约两个小时可抵达。
海洋石油981”全景与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相配套的还包括一系列生产,勘探专用辅助船舶,也就是所谓的“五型六船”工程。
图为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海洋石油117”,相当于一座移动的海上炼油厂,可日加工19万桶合格原油,储油能力可达200万桶原油,配有140人工作居住的上层建筑及直升机平台。
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该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DP-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船型深水铺管起重船,能在除北极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
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81”,是中国新一代集深海抛锚、拖拽、定位及平台供应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船舶,具有对外进行消防、浮油回收功能及ROV水下机器人功能,代表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深水工程勘探船“洋石油708”,该船集钻井、水上工程、勘探功能于一体,可以在水深3000米下勘察、可以在海底以下600米钻钻井、可以起吊150吨重物,可进行23.5米长深水海底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等。
十二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具备拖带12条8000米长采集电缆进行地震勘探作业的能力,可进行50米电缆间距的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
由武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启东基地建造的海洋石油682刚刚下水就于1月14日发生进水坐底事故,后于19日被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