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8 第8章 建筑钢材
- 格式:ppt
- 大小:11.51 MB
- 文档页数:145
对于长期处在潮湿环境旳重要混凝土构造所用旳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查。
砂中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不小于 0.06%(以干砂旳质量百分率计);2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不小于0.02% (以干砂旳质量百分率计)。
未经处理旳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对耐久性有设计规定旳混凝土应进行有关耐久性试验验证。
在确定设计配合比前,应对设计规定旳混凝土耐久性能进行试验验证,例如设计规定旳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抗冻、抗碳化和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能规定,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规定旳性能规定。
具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和硫氰酸盐成分旳混凝土外加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中建成后与饮用水直接接触旳混凝土。
具有强电解质无机盐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防水剂,严禁用于下列混凝土构造:1 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旳混凝土构造;2 有外露钢筋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旳混凝土构造;3 使用直流电源旳混凝土构造;4 距高压直流电源 100m 以内旳混凝土构造。
具有氯盐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防水剂和氯盐类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构造。
具有硝酸铵、碳酸铵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和具有硝酸铵、碳酸铵、尿素旳防冻剂,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有人员活动旳建筑工程。
具有亚硝酸盐、碳酸盐旳早强型一般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含亚硝酸盐旳阻锈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造。
未经处理旳海水不能满足混凝土用水旳技术规定。
海水中含盐量较高,可超过 30000mg/L,尤其是氯离子含量高,可超过15000mg/L。
高氯离子含量会影响混凝土性能,尤其会严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例如,高氯离子含量会导致混凝土中钢筋锈蚀,使构造破坏。
因此,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下列构造中严禁采用具有氯盐配制旳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1 预应力混凝土构造;2 相对湿度不小于80%环境中使用旳构造、处在水位变化部位旳构造、露天构造及常常受水淋、受水流冲刷旳构造;3 大体积混凝土;4 直接接触酸、碱或其他侵蚀性介质旳构造;5 常常处在温度为60℃以上旳构造,需经蒸养旳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6 有装饰规定旳混凝土,尤其是规定色彩一致旳或是表面有金属装饰旳混凝土;7 薄壁混凝土构造,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旳梁、屋架、落锤及锻锤混凝土基础等构造;8 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旳构造;9 骨料具有碱活性旳混凝土构造。
《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考试说明:一.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方法(闭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题16%单项选择题30%简答题24%计算题30%二、考试题型①名词解释题。
(每题4分,共16分)钢材的屈强比——混凝土碳化——②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衡量建筑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主要指标是()。
A、比强度B、韧性C、强度D、强度等级2、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下列各项不是水泥生料的成分的是()。
A、石灰石B、粘土C、石膏D、铁矿粉③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PVC(聚氯乙烯)塑料的特点与应用2、分析水灰比的大小不同,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的影响?④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复习参考题:A 类题目(名词解释题)模块1:材料的孔隙率、比强度、憎水材料、亲水材料 模块3:终凝时间、水泥体积安定性 模块4:徐变、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碳化、化学收缩、最佳砂率(合理砂率)、混凝土配合比 模块6:石灰爆裂、泛霜 模块7:木材平衡含水率、木材纤维饱和点 模块8:Q235-A•F 、Q235-B·b 、钢材的屈强比、钢材的疲劳破坏、钢材的冷弯 模块9:大气稳定性 B 类题目(单项选择题)模块1:1、材料吸水后将材料的( )提高。
A 、耐久性B 、强度和导热系数C 、密度D 、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2、衡量建筑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主要指标是( )。
A 、比强度B 、韧性C 、强度D 、强度等级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 ,其中水的质量为( )。
A 、19.8gB 、22gC 、20gD 、20.2g4、当材料的润湿角为( )时,称为亲水性材料。
A 、>90°B 、≤90°C 、>180°D 、≤180°5、塑料(如玻璃钢)与一般传统材料(钢材)比较,其( )高。
A 、比强度B 、抗拉强度C 、抗压强度D 、弹性模量6、当材料的软化系数(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模块一建筑材料与检测基础知识习题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一、名词和符号解释1、有效数字;2、表观密度;3、比强度;4、含水率;5、软化系数.二、填空1、取样是按照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从检验()对象中抽取()的过程。
送检,是指取样后将样品从现场移交有()资格的单位承检的过程。
2、检测机构从事检测工作时,必须遵循()取样送检制度。
3、某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是268 MPa;吸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是249 Mpa。
此材料()用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
4、耐火性是指材料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保持其不破坏、性能不明显下降的能力,用耐火()表示。
5、将26.4843修约成三位有效数字,修约结果为()。
三、多选题1、检测工作要以检测标准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行()等有关的法律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B、《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C、《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D、《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E、合同法2、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A、检测人员误差;B、仪器设备误差;C、环境误差;D、方法误差3、能够承担委托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A、计量认证;B、检测资质证书;C、施工资质;D、监理资质4、技术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四类标准。
A、企业;B、行业;C、地方5、()而且孔隙封闭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渗性;A、憎水性的;B、孔隙率小;C、亲水性的;D、孔隙率大四、简答题1、说明哪些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2、用什么方法粗测定集料的表观密度?怎样确定取样量?简述测定方法和步骤。
五、计算题1、粗集料的表观密度测定,若试样烘干后的质量为1500克,试样在水中重940克,则粗集料的表观密度为多少?(忽略温度对水密度的影响)2、某一块状材料的烘干质量为100g,自然状态体积下的体积为40cm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30cm3,试计算其密度、体积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建筑材料与检测答案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建筑材料的常见种类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的建筑材料种类。
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它主要由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2. 钢材,在建筑结构中,钢材通常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钢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钢材的拉伸强度、弯曲性能等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3. 砖瓦,砖瓦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隔热、隔音性能。
因此,对砖瓦的抗压强度、吸水率等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 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是对建筑材料的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通常通过实验室设备进行,能够准确地反映材料的物理性能。
2.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对建筑材料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从而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3. 表面形态检测,表面形态检测是对建筑材料表面的平整度、粗糙度、颜色等进行评估。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外观质量,从而判断其适用性和美观度。
4. 环境适应性检测,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筑材料的检测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检验的方法和程序一、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检验的方法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检验的方法包括:考察、选样封样、审查质量证明文件、外观质量检查、开箱检验、复验与见证取样。
1.考察对影响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应审查生产供应单位的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及生产能力,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
依据设计文件和合同文件等要求,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参加,对拟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生产供应单位进行实地察看与核实,包括查看生产规模、生产情况、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情况、技术指标的符合情况等。
2.选样封样按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合同文件的要求,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生产供应等相关单位参加,对拟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进场前选定样品并进行标识和封存备查的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3.审查质量证明文件项目监理机构根据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合同文件的要求,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并将质量证明文件与进场的实物进行核对。
(1)质量证明文件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设计文件、技术标准和合同文件的要求,新材料、新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还应包括专家论证意见。
(2)质量证明文件应真实、齐全、有效,并具有可追溯性。
如非质量证明文件原件,需标注原件存放处,复印件应清晰可辨认,并应加盖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印章,并有经手人签字;必要时可查阅主管部门网站或向检测机构进行确认。
(3)由建设单位采购供应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到货检验,并向施工单位出具检验合格证明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4)质量证明文件一般包括产品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和企业相关证明文件两大类。
第一类产品相关质量证明文件:①产品质量合格证;②型式检验报告;③性能检测报告;④生产许可证;⑤随机文件中文安装使用说明书;⑥中国强制认证书(CCC);⑦计量设备检定证书;⑧产地证明;⑨知识产权证明文件;⑩授权机构认证的合格认证证书;⑪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1至2012学年第2学期《建筑材料与检测》试卷(A)适用专业:工程监理考试时间:100分钟共6页1、根据组成分类,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有机材料的是( B ) A:沥青B:水泥 C:涂料D:塑料2、强度等级为42.5R的普通水泥,若其体积安定性不合格,则应(D)A:按42.5强度等级应用 B:按实际强度应用C:按32。
5强度等级应用 D:按废品处理3、下面不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的是(D )A:水灰比 B:砂率 C:单位用水量 D:强度4、当材料的润湿角θ为( A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A:﹥90º B:≤90ºC:=0º D:都不是5、不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的是(C )A:和易性B:耐久性 C:降低水灰比D:强度6、经过试配和调整,最终选用符合强度要求和( D )的配合比作为砂浆配合比。
A:水泥用量最少B:水泥用量最多 C:流动性最好 D:和易性最好7、含水率是表示材料( A )大小的指标.A:吸湿性 B:耐水性C:吸水性D:抗渗性8、下面对混凝土的外加剂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A:改善流变性能B:调节强度C:调节凝结时间D:改善其他性能9、加气混凝土主要用于( C )A:承重结构 B:承重结构和非承重结构C:非承重保温结构 D:承重保温结构10、与沥青油毡比较,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D )A耐老化性好,拉伸强度低 B耐热性好,低温柔性差c耐老化性差,拉伸强度高 D耐热性好,低温柔性好1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混凝土和易性内容的是 ( C )A:粘聚性B:流动性 C:抗碳化性 D:保水性12、多孔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性是( A )A:体积密度小、导热系数小B:体积密度大、强度高C:保温性差、抗渗性差D:体积密度小、导热性高13、混凝土抗渗等级P 8中8的含义是材料能承受( C )的水压力而不被渗透.A:8MPa B:8Pa C:0。
《建筑材料与检测》考试大纲Ⅰ、考试内容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知识范围(1)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热容量、比热容等。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强度等级、比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等。
(3)材料的耐久性。
2、要求(1)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2)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的概念,不同材料的力学特征。
(3) 了解材料耐久性能的概念。
(4)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对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的影响。
二、无机胶凝材料1、知识范围(1)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2)石灰的主要成分;石灰的熟化过程与特点;石灰的硬化过程;石灰的特性及质量要求;石灰的应用。
(3)石膏的主要成分;石膏的水化和硬化;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和应用。
(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与生产工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5)其它水泥:特种水泥、专用水泥。
2、要求(1)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2)了解石灰的熟化过程、硬化过程;掌握石灰的技术要求;掌握石灰的特性及应用。
(3)了解石膏的水化和硬化;掌握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石膏的性质和应用。
(4)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
(5)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
(6) 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和强度等级)和评判规则。
科目序号:×S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三年制13年级建筑及造价专业《建筑材料与检测》试题A卷2014年1月一、填空题(2’*12=24)1.根据材料被破坏前塑性变形显著与否,分为 ( )与 ( )两1.()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膏B、水泥C、砂浆C、CaSO42.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其中水的质量为()。
A.3.0gB.2.5gC.3.3gD.2.9g3.水泥现已成为建筑工程离不开的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水泥为()。
A.硅酸盐类水泥B.铝酸盐类水泥C.硫铝酸盐类水泥D.以上都不是4.抗渗混凝土是指其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级的混凝土。
A.P4B.P6C.P8D.P105.钢材中()的含量过高,将导致其冷脆现象发生。
A.碳B.磷C.硫D.硅6.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
A.塑性B.冲击韧性C.弹性D.硬度7.()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转折点。
A.纤维饱和点 B.平衡含水率 C.饱和含水率 D.A+B 8.纸胎石油沥青油毡的牌号是按()采划分的。
A.沥青油毡的质量(g/m2) B.原纸的质量(g/m2)C.沥青油毡上石油沥青的质量(g/m2) D.沥青油毡抗拉强度(N/m2) 9.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中()含量过多。
A.氧化钙B.游离氧化钙C.氢氧化钙D.以上都不对10.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为()。
A. C2S C3S CaCl2 Na2SO4B. C3A C2S C3S C4AFC. C2S C3A CaSO4 Ca(OH)2D. C3S C3A C4A C2A11.测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尺寸为()。
A.10cm×10 cm×10cmB. 15cm×15cm×15cmC. 20cm×20 cm×20 cmD. 7.07cm×7.07cm×7.07cm1.建筑中天然石材的选用原则是什么?2.什么是气硬性胶凝材料?什么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并请个举出一例说明。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见证员培训教材目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见证员培训教材 ........................................................................................第一章建设工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制度 ..................................................................................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 ................................................................................................................第二章水泥....................................................................................................................................第三章骨料....................................................................................................................................第四章建筑砂浆 ............................................................................................................................第五章混凝土..................................................................................................................................第六章混凝土外加剂 ......................................................................................................................第七章钢材机械性能 ....................................................................................................................第八章钢材化学分析 ....................................................................................................................第九章墙体材料 ............................................................................................................................第十章基础回填材料 ....................................................................................................................第十一章防水材料 ........................................................................................................................第十二章建筑幕墙 ........................................................................................................................第十三章建筑保温及门窗 ............................................................................................................第十四章室内环境污染 ................................................................................................................第十五章建筑电工管材 ..................................................................................................................第十六章碳纤维布、结构胶 ........................................................................................................建设工程结构质量检测 ....................................................................................................................第十七章工程桩 ............................................................................................................................第十八章结构混凝土 ....................................................................................................................第十九章现场砌筑砂浆(筒压法) ............................................................................................第二十章预制构件 ........................................................................................................................第二十一章钢结构无损检测 ........................................................................................................第二十二章市政道路工程 ............................................................................................................第一章建设工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取样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按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的过程;送样指取样后将试样从现场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全过程。
注意:1.黄色底色内容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第二章选择题第四题、第七章选择题第二题、案例题第二题、第六章第三题红字内容为校对后修改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习题1.指出所居住场所或教室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建筑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如何进行分类?3.分组讨论建筑材料检测中见证取样的必要性。
4.利用业余时间找到几种现行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了解建筑材料各级标准的基本内容 和格式。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习题1.选择题(1)当材料的润湿角θA 、>90°B 、0°(2A 、>0.85B 、>0.8C 、>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A 、ρ>ρ0′>ρ0 B 、ρ0>ρ>ρ0′ C 、ρ>ρ0>ρ0′(4)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 。
A 、209 B 、209.5 C 、210(5)材质相同的A ρ0A >ρ0B,则一般情况下A 材料的保温效果与BA 、好B 、差C 、差不多 2.简答(1)何谓材料的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2)建筑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在建筑工程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何谓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各用什么指标表示?(4)材料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吸湿、抗渗、抗冻、强度及保 温隔热等性能有何影响? (5) 解释下列名词符号。
①软化系数,耐久性 ②P12,F100(6)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有何不同?材料的脆性与韧性有何不同? (7)为什么新建房屋的保暖性能较差?且冬季尤其明显? 3.计算题(1)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l15g ,自然状态体积为44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为37cm 3,试计算其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实际密度3.11g/m3;表观密度2614㎏/m3;密实度84.1%;孔隙率15.9%(2)已知某种普通烧结砖的密度为2.5g/㎝3,表观密度为1800㎏/m3,试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解:密实度72%;孔隙率18%(3)某种石子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后,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取出石子擦干表面水后称质量为487g,试求该石子的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及吸水率。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3. 学时:72学时4. 学分:4学分5.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等6.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用途和检测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天然建筑材料(如:岩石、矿物、土等)3. 合成建筑材料(如:水泥、混凝土、沥青等)4. 建筑钢材5. 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如:玻璃、涂料、保温材料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用途和检测方法。
2. 实验:进行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4. 讨论:分组讨论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和检测等方面的问题。
四、教学要求1. 理论知识: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质、用途和检测方法。
2. 实验能力:能熟练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 工程应用:了解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具备一定的工程意识。
4. 讨论能力:能针对建筑材料相关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30%。
2.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试,占总评的70%。
3. 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及分析,占总评的20%。
4. 小组讨论报告:讨论成果及展示,占总评的10%。
5. 课程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建筑材料选型设计,占总评的1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材料》(第四版),作者:张xx,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24年。
2. 实验设备:力学性能实验仪、耐久性能实验仪、样品处理工具等。
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工程案例、政策法规等。
4. 课件:PowerPoint课件,内容包括图文并茂的建筑材料知识讲解。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分配:理论教学:64学时实验教学:8学时2. 教学计划:绪论(2学时)天然建筑材料(8学时)合成建筑材料(16学时)建筑钢材(8学时)木材及其他建筑材料(8学时)建筑材料检测方法(8学时)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4学时)课程设计(4学时)3. 实验计划:岩石、矿物、土的物理性能实验(2学时)水泥、混凝土、沥青的力学性能实验(2学时)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实验(2学时)木材的物理性能实验(2学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
《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考试说明:一.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试方法(闭卷)。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题16%单项选择题30%简答题24%计算题30%二、考试题型①名词解释题。
(每题4分,共16分)钢材的屈强比——混凝土碳化——②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衡量建筑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主要指标是()。
A、比强度B、韧性C、强度D、强度等级2、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下列各项不是水泥生料的成分的是()。
A、石灰石B、粘土C、石膏D、铁矿粉③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述PVC(聚氯乙烯)塑料的特点与应用2、分析水灰比的大小不同,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的影响?④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复习参考题:A 类题目(名词解释题)模块1:材料的孔隙率、比强度、憎水材料、亲水材料 模块3:终凝时间、水泥体积安定性 模块4:徐变、混凝土的流动性、混凝土碳化、化学收缩、最佳砂率(合理砂率)、混凝土配合比 模块6:石灰爆裂、泛霜 模块7:木材平衡含水率、木材纤维饱和点 模块8:Q235-A•F 、Q235-B·b 、钢材的屈强比、钢材的疲劳破坏、钢材的冷弯 模块9:大气稳定性 B 类题目(单项选择题)模块1:1、材料吸水后将材料的( )提高。
A 、耐久性B 、强度和导热系数C 、密度D 、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2、衡量建筑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主要指标是( )。
A 、比强度B 、韧性C 、强度D 、强度等级3、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 ,其中水的质量为( )。
A 、19.8gB 、22gC 、20gD 、20.2g4、当材料的润湿角为( )时,称为亲水性材料。
A 、>90°B 、≤90°C 、>180°D 、≤180°5、塑料(如玻璃钢)与一般传统材料(钢材)比较,其( )高。
A 、比强度B 、抗拉强度C 、抗压强度D 、弹性模量6、当材料的软化系数(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装饰材料代码:教学学时:64学时(理论课学时数:48实践课学时数:16)课程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室内设计一、课程性质1、必修课2、专业基础课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上述各专业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涵盖了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装饰材料的性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与其性能之间关系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原因导致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筑材料的相关常识,在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品质与应用具有良好的鉴别和科学应用的能力。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主要是面向土木工程类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所面向的岗位群有材料员、造价师、项目经理等。
因此,它是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前必须掌握《建筑制图与识图》、《工程造价概论》的基本知识,后续课程主要有《建筑材料检测》、《建筑施工技术》。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面向土木工程类职业岗位,基于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政策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中,我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以技能训练带动知识点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为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形成。
四、课程基本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与其性能之间关系的能力;(2)具有分析和处理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原因导致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3)具有材料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能力以及鉴别材料质量的能力。
2、职业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建筑材料的相关常识,在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品质与应用具有良好的鉴别和科学应用的能力(2)具有分析和处理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原因导致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